|
《葡萄沟》教学设计
|
《葡萄沟》教学设计 黑龙江省加格达奇市塔河县瓦拉干学校 张丽娟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介绍了新疆吐鲁番葡萄沟的丰富特产,重点是让学生知道葡萄沟为什么是个好地方,课文的中心赞美葡萄沟,重点是让学生知道葡萄沟好在什么地方。本文蕴含了深厚的人情美,是一篇审美教育和情感教育的好教材。 【学情分析】 1、小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课堂上适度地“动”起来,有助于激发他们的情感。 2、小学生以形象性、直观性思维为主,对色彩鲜明,具体形象的材料感兴趣, 3、由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少及地域限制,难以理解文中对事物及人情的描写。 4、学生的学习经验积累较少,在阅读理解、查找资料等方面还需借助老师的引导。 【教学策略】 1、本文内容与现实生活相距甚远,所以在新课引入,体会情节,对重点词句的理解时,我采用情境式教学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感受葡萄沟的美。 2、坚持以“读”为本,采取听读、领读、自读、齐读、指名读等形式,做到熟读精思,读出形象,读出情感,达到增强理解、积累语言的目的。 3、充分开发教学资源,打破课本文本的束缚,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和进行语言实践的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口头说话,理解葡萄沟美在哪里。 2、过程与方法: 知道葡萄干的制作过程,自己动手感悟颜色的差异性,提高审美情趣,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维吾尔族老乡的热情好客,学习和人热情相处。并使学生从中受到热爱祖国、与各民族人民团结友爱的思想教育。 【课前准备】 音响设备、纸做的葡萄、水彩笔、搭满葡萄的挂图、各种颜色的真葡萄、新疆产的葡萄干、课件等,师生共同查找有关新疆风情的资料和图片。 【教学模式】 自主、合作、交流。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1、播放音乐《咱们新疆好地方》。 师:我知道同学们都十分喜爱音乐,现在让我们放松一下,先听听音乐,想一想这是什么地方的歌曲。你可以拍手也可以随音乐做动作。 2、课前交流、启发谈话: 这是什么地方的歌曲?你对那里了解多少呢?说一说你是怎样知道的? 3、指导书写,感知课题: ⑴ 出示课题:让我们随着刚才轻盈、欢快的歌曲一起走进葡萄沟。 (板书课题) ⑵ 读写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读课文,把课文读准确、读通顺。 2、听课文录音,在书上划出赞美葡萄沟的句子。 3、检查交流。 三、深入学习,研读悟情 1、学习并感悟葡萄沟的“水果多”: ⑴ 自由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想一想,葡萄沟为什么是个好地方? ⑵ 指名读。 ⑶ 老师领读:葡萄沟在什么地方?葡萄沟出产什么?出产些什么水果?最喜爱的是什么? ⑷ 指导有感情朗读。 2、学习并品味葡萄沟的“葡萄美”: ⑴ 自由读第二自然段,思考:从这段中你感受到葡萄沟好在什么地方? ⑵ 先请同桌互相说,再指名说。 ⑶ 指导有感情朗读相关句子和词语。如: (一个个、一大串一大串、五光十色) ⑷ 理解“五光十色”: ① 请在书上把描写颜色的词语用“──”勾出来。 ② 用画笔把葡萄涂上自己喜爱的颜色,涂好后把它挂在“凉棚”上(指着黑板上的挂图)比一比,看谁先涂好。 ③ 练习用“五光十色”说一句话。 3、学习并感受葡萄沟的“人热情”: ⑴ 说一说: 热情好客的老乡是怎样做的? ⑵ 讨论: 假如你是一位游客,热情的老乡会对你怎么说? ⑶ 引伸: 你家中来了客人你是怎样招待的呢? 4、学习并体味葡萄沟的“葡萄干甜”: ⑴ 尝一尝: 葡萄干是什么味道? ⑵ 看一看: 小伙伴自由组成“参观团”,参观葡萄干的制成过程。 (课件演示) ⑶ 说一说: 葡萄干的制作过程,用上“先、接着、再、后”等词语。 ① 小伙伴合作互相说。 ② 代表汇报。 ③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读出葡萄干的甜。 三、回归整体,升华情感 1、总结课文: 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这里水果多,葡萄美,人热情,葡萄干是那么有名。我相信同学们会有各自的感受,请你们用自己的话夸一夸葡萄沟吧!,希望你们努力学习,今后去开发建设新疆,建设我们的西部。使新缰成为祖国西部一支美丽的民族之花。 2、激情:师生齐唱歌曲《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 四、延伸课外,拓展实践 1、结合课文和有关资料,为葡萄沟设计导游词。 2、用你查阅与搜集到的与少数民族风情相关的资料和图片办一期组报。 【板书设计】 葡萄沟 水果多 葡萄干甜 是个好地方 葡萄美 人热情
|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葡萄沟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葡萄沟》教学设计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徜徉葡萄沟──《葡萄沟》课堂教学设计与反思 |
下一篇文章: 以读为本 读中感悟──《葡萄沟》教学设计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