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好语言品味的风筝
案例背景:
聆听着新课程注重语文素养、注重语言品味的脚步声,教师们也愈来愈重视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去品味、咀嚼文本语言了。但是,由于缺乏有效的指导和实践经验,时下课堂的语言品味往往于不经意间滑向了两个极端。一是因为教师对课堂所作的预设性太强,品味语言时仍然提一些诸如“该句有何特点,用了什么修辞,有什么作用”的问题,束缚了学生思考的空间,引导学生“跳陷阱”,结果一堂课下来,看似有问有答,其实只是绕着圈子“背教参”。二是因为教师随意性太强,任由课堂自然生成,文本尚不了解,就大张旗鼓地要学生自行提出问题、品味语言,其结果是整堂课芜杂、肤浅、调侃,教师不知所云,学生更是不知所以。显然,倘若把课堂上的语言品味比作放风筝的话,前者的“勒太紧”和后者的“放太松”都只能导致风筝坠地的悲剧。如何让语言的风筝顺利地飞起来?于是,笔者尝试寻找课堂预设和课堂生成之间合理调和的桥。
案例描述:
片段:爱上《济南的冬天》
学习《济南的冬天》时,在整体感知把握文本的基础上,我引导学生品味语言。我预设了这样一道开放题“你最欣赏作者对哪一处景物的描写?可以从多个角度说明原因,进行小组讨论。(角度提示:感受用词 韵味 句式 修辞 启示 等 言之成理皆可)”。下面是师生品味课文第3段描写“小雪”部分的课堂实录。
小组讨论有间。
生1:我最欣赏作家对济南小雪的描写。因为作家描写雪讲究方位变化,从树尖——山顶——山坡——山腰,体现了观察的顺序。
师赞许,追问:还有谁补充?
生2:还写出了雪下得小,积得薄的样子。
师:何以见得?
生3:“一髻儿白花、一道银边、一件带水纹的花衣、忽然害了羞”等词虽然好像都没有直接写雪下得小、积得薄,但仔细品味起来,又分明在写雪下得小、积得薄的样子。
师慨然:语言可以千变万化,但是紧紧抓住济南之雪的美丽,此所谓万变不离其宗也!
生4频举手:我最欣赏“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句。
师:为什么?
生5:“镶”字特别传神,与“银边”搭配,逼真地描述了济南小雪的特点。
师:能换成“铺、罩、盖”等词吗?
生6:不能,其它的词虽然也通顺,但却不能准确地传达出“雪积得薄”的特点,“铺、罩、盖”等词仿佛是形容大雪纷飞之后的样子,这与济南冬天的暖晴是相违背的。
师深表赞许。
女生7频频举手:我认为,这一句不仅仅在写雪之薄,还有作者的匠心包含在里头。
师表诧异:说说看!
生8:此句用了“白、蓝、银”等词,实际上是从色彩的角度描述济南小山上积了一层薄雪之后,在阳光照耀下的美丽,也暗示了济南冬天暖晴的特点。
师欣然:女孩子就是对色彩敏感!敏感好呀,老舍若是地下有知,当会以汝为知音也!
生9:我还有补充;此段将“矮松”比作“看护妇”,将“山坡积雪”比作“花衣”,将“薄雪消融”比拟作“忽然害了羞”,似乎在描述一位女孩,仔细想来,作家正是以人格化的描述引导我们走进济南的冬天的;他这样写恰好写出了济南在冬天依然秀气、暖晴的美丽……
师高兴地接过话茬:作家将整个济南的冬天人格化,甚至女性化,并且在描述中融入自己对济南的独特感受和情致,这也许正是此文语言散发出如此魅力的原因。你能发现此点,实在是独具慧眼呀,我为你鼓掌!
众生皆鼓掌。
师小结:用心去感受,用心去品味,我们就会发现自然之美、语言之美。作家正是以优美的语言,独特的情致带领我们走进济南的冬天,并且爱上济南的冬天的。那么,让我们以爱的心境、美的语言再来品读此段!(放背景音乐)
学生之读,声情并茂。
案例反思:
学习了《济南的冬天》之后,我由衷地感到一种课堂教学的愉悦,不禁有所思考:是
什么促使课堂迸发出智慧和激情呢?而且,许多结果并非事先所预设的,原因何在?仔细回想起来,调和预设和生成之间的关系主要取决于以下几点。
一、更新理念、尊重学生
课堂到达高潮,许多精彩的回答在交流探讨中自然生成。首先取决于教师的自我定位和教学理念。这一堂课下来,无论是预设问题还是课堂引导,教师都很尊重学生,以学生为本。课堂上,教师不再是严肃的知识传授者,而是一位和蔼的引导者、组织者、参与者。教师的设问、追问、赞许、感慨、鼓励、随机的点拨都极具亲和力,很巧妙地调动了学生探讨的积极性。可以说,教师在课堂上散发出的亲和力,是预设和生成之间巧妙调和的最重要的桥。
二、深入把握文本、发挥教学机智
对课堂的合理预设还取决于教师对文本的深入把握。只有教师对文本烂熟于心,才会作出合理的、符合学生特点的个性化的预设。也只有这样,教师才会在课堂上及时地发挥教学机智,促使课堂迸发出智慧之花。比如本案,当学生5指出“镶”字用得传神时,教师能不失时机地追问“能换成‘铺、罩、盖’等词吗”,显然,离不开教师对文本的“熟”。其次,当学生9赏析之后,教师能巧妙地接过话茬作总结,也与教师的高层次把握文本息息相关。
三、问题预设应具开放性、目的性
课堂气氛热烈、活泼、迸发出智慧,又有序有目的的进行,这是和预设的问题分不开的。问题要有开放性,这样,学生才会畅所欲言,才会多角度地发表他们的所感、所知,从而,才会在激烈的讨论探究中迸发出智慧之花。例如本案,提出的问题就给学生有较大的思考空间、富于灵活性。学生发表的是个人的欣赏所感,其原因又可以多角度进行说明,这与原来一问一答式的“伪问题”大大不同,原来所谓的问题往往束缚学生的思维,以标准答案“枪毙”学生个性化的思考、探索,而本案的设问恰恰相反,激励学生去思索、探究,并且提倡个性化的赏析。但是,为了防止课堂杂乱无章、漫无目的,问题必须也要具有目的性。基于此,本案在问题之后就特意附加了“角度提示”,这个提示既用来引导学生拓宽思路,又暗示了语言赏析的方向,在实践中起到了良好的调和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