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后记】
很想上好《再别康桥》这首诗。因为它牵扯着我极其丰富的诗歌记忆。很多年前,我们这个城市的书店里还少有诗集,即使有也不可常得。同学之中如果谁得到一本诗集,甚至只是一首诗,我们这些爱诗的孩子便以手抄的形式传递这份痴迷。然而我们有着自己的节日和快乐。每个星期六的晚上10点钟,电台里就会有一档诗歌欣赏类的节目,对于我们来说没有图像,声音就够了;没有文字,就记在脑子里。记不清有多少个周末我就蜷缩在被窝里,听着一只老旧的收音机里传出的穿越灵魂的声音。声音时轻时响,时高亢时忧伤,就在这难以捉摸的音响中,我那少年时代的热情和想象力却被全部激发了出来。那时常有人打进电话来点诗,点的最多的便是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戴望舒的《雨巷》、闻一多的《红烛》和余光中、席慕容等人的诗。在孤寂清冷的冬日晚上,我记住了一个爱飞翔的人──志摩。
如今我将和这些折射着生命华彩的诗歌一起面对我的学生。他们当然已不再缺少诗集,如果他们喜欢,父母会买给他们,如果他们需要,网上有无数的评论。我的那些感动成了不值一提的碎片,苍白地停留在另一个时代里,显然我的感受既无法倾诉也不能共鸣。
可是我有强烈的告知愿望,我很想将我所听所知关于这个诗人的一切告诉学生,我是太想让学生像我当年一样沉入诗歌之中做着好梦。但是我知道学生不会领情。遥想当年的自己并不感动于主持人泛泛的介绍,倒是对诗歌本身充满了神秘的向往,在这些流淌的诗句中不断寻找自己似曾相识的足迹,于是我打算放弃深度的追求,这于我虽然有一些痛苦,但我想寻找审美感受的愉悦也许更能带给他们真实的诗歌。
这个班级并不活跃,在很多时候甚至比较拘谨。我需要等待和铺垫。我总是着急,为完不成进度,为“该讲的”还来不及讲,为学生较为滞后的反应。今天我告诉自己要耐心,再耐心一些。诗歌的天地是不允许存在任何功利色彩的。
听读、自由读、默读,我希望那文字的魅力通过声音就像当年击中我一样击中他们。
果然。
我用了一个很大的问题来囊括这首诗,让学生都有话可讲,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有不同层次的思考。
我希望教给学生一种诗歌阅读的方法,希望从此他们的目光会因为诗歌而变得更为清澈,他们的胸怀会因为诗歌而变得更加温柔,他们的生活会因为诗歌而更加充满诗性。
我高兴地看到非常腼腆的学生也站起来发言了,我高兴地听到那些让我始料不及的让我兴奋的理解,课堂从容进行,感动源源滋生,康河的明媚映照着整个教室,我们分明感受到那种自由的芬芳。仿佛有风,夹杂花香。
我想我们的学生也许缺少的并不是发现,而是一个发现的舞台、一双期待的眼睛和一对聆听的耳朵。
(选自沈江峰主编《课堂实录·教学案例》,绍兴市教育局教研室编) 上一页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