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山县洗洛中学 石开明 邮编:416800
摘要 :在努力探索新课程教学改革的同时,课堂教学手段也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多媒体教学已逐渐成为课堂教学的“亮点”。但在这其中,也存在着许多瑕疵,对多媒体辅助教学认识和运用存在着众多误区,有待我们正确理解和操作。 纵观多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在学校中正逐步得到普及,许多农村中心小学以上的学校都已拥有一定数量的微机,甚至多媒体教室以及校园网,远程教育开始起步,计算机辅助教学蓬勃发展,所以,对教学“课件”的开发力度也逐渐加大,用多媒体实施教学已成“时髦”,并大有“趋之若骛”之势,尤其是在教学竞赛中选择用多媒体教学已成亘古不变的上策。2008 年10月,有幸参加了龙山县英语、化学课堂教学竞赛活动,至始至终观摩了12节英语竞赛课和10节化学竞赛课,在“花枝招展”的多媒体辅助教学中,最大的感受是:竞赛课中,教师离不开课件,远离了黑板。这使多媒体教学走入了一个新的误区。 笔者就从两次教学竞赛中略谈几点体会: 一、多媒体教学有限地禁锢了教师的个性教学,不利于教师展现自己的教学风格。 从理论上而言,多媒体在教学中的科学定位是“辅助教学”,它只能是在教学需要时才择机使用,发挥其“辅助作用”,而不是从上课到下课去抢占整个课堂而居“主体”地位。可现实中恰然相反:老师跟着课件走,学生跟着老师和课件一起走,老师和学生从头到尾都在被一个设计好的、机械的电子程序牵引着走向一个固定的模式,留给老师发挥“说、写、演”的余地就非常有限,受定型情节的课件影响,完全围绕着课件讲课,缺少了课堂教学中最为精彩的“即兴发挥”,如果长时间地进行这种模式的教学,将会形成“千人一面”的现象,“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育理念也将不自然地被淡化,不利于教学改革。
二、多媒体教学不自觉地抹杀了学生的自主能力,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开拓性发散。 当多媒体技术进入课堂之后,学生首先是被眼花缭乱的课件所吸引,也很容易导入课题,然而,当学生被课件中设计好的程序一步一步“牵着走”时,学生只顾及精彩、生动、直观的画面,一般没有了自主创新的思维意识,这样,在无形中“堵塞”了学生开拓性思维发散的路径,这与素质教育的宗旨是相违背的。如:在这两次课堂教学竞赛中,我观察到:绝大多数学生回答问题时的表情都很机械,目光呆滞,言语平淡,面部木然,从而可以“窥知”其心理活动一定是一潭死水。 所以,多媒体教学必须改变“改善学生自主、发散思维”的新思路。
三、多媒体教学体现了“电子灌”,走向了原来“满堂灌”的同一个极端。 纵观所有的竞赛课,多媒体从一而终,课件占居了课堂的始末,原本的“课件辅助教师”变成了“教师辅助课件”的新问题,制作出来的课件有原来的“教师满堂灌”变成了现在的“课件电子灌”。在多媒体课堂中,一定程度上节省了教师写板书、演示教具的时间,在同等时间的课堂上,应用多媒体授课讲述的内容会更多,这样,学生掌握、理解知识内容的时间就体现出不足。因此,授课内容与时间的合理分配是我们必须严格掌握的。 我们在使用多媒体教学,要特别谨防“电子灌”。
四、多媒体教学忽略了教师的基本功,不利于教师的全面发展。 常规的竞赛课中,老师通常只用课件,很少有板书,只要勉强会用“鼠标”,只要能记住几个“按扭”,这节课就基本“定型”了。教学竞赛主要是考查老师的教学方法、个人素质、组织课堂等综合 能力,殊知板书有着任何课件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英语竞赛课中,12位老师在12节课中总共才牵强附会地写了不足30个单词(人均不够3个),如此一来,我们给学生展示的是什么?画面一转,什么都没有了,课件上的“板书”有时只是“昙花一现”而已,学生只是在脑海中有一丝“一闪而过”的印象,不可能“过目不忘”。何况,我们又如何衡量一位教师的综合素质?所以,有很多老师抱怨:听课好枯燥,只要有课件,我也能行。 所以,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时,绝不能因课件展示就“偷懒”而省略了应有的板书。
五、多媒体教学固定了教学模式,缺乏对学生的适应性。 传统的教学要求我们在实施教学前一定要备课,其中重要的要备学生,这是许多课件制作者很容易忽视的问题,这样“生产”出来的课件就是“无本之木”。在竞赛课中,上课时用的课件都是事先根据教学要求而设计确定的,单纯追求直观和生动,忘记了作为主体存在的学生的主动性。只强调教师的“教”而忽略了学生的“学”,全部教学设计理论都是围绕如何“教”而展开,很少涉及学生如何“学”的问题,样设计的课件,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少,大部分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很难发挥,更不利于创造型人才的培养。 所以,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时,首先要备学生,然后再考虑课件的直观性和生动性。 总之,在应用于多媒体教学时,:要注意课件的设计技巧,教学设计所选用的方法要符合授课学生层次的特点,要能维持学生的注意和兴趣,要能促进学生的理解和记忆,要能给学生带来较大的知识满足感。这样才有助于提高多媒体课件的质量,提高多媒体授课教学效果。切忌走入一种“人灌+机灌”的新的课堂教学误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