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注】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欲念。 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学生讨论分析老总结 )
师:“诗眼”分别是“咽”、“冷”。山中的岩泉由于岩石的阻拦,发出低吟,仿佛呜咽之声。“咽”字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形象地描绘出泉水流淌的声音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幽暗,似乎显得阴冷。“咽”、“冷”两字绘声绘色、精练传神地显示出 “云峰”“古木”“人径”“钟声”“空潭”所渲染的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象(意境)
师:【题型评点】 诗眼”是指诗句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或词,一般指句子中的动词、形容词、副词。有时也指能传达主旨的一个句子或关键词。 “诗眼”分析题型,命题角度小巧,主要从语言角度来考查诗句中炼字、炼句的技巧。这种题型在2003年高考全国卷中考查了。在以后的几年中,因其命题角度小巧、难度适中而成了高考命题的重点和热点。 •第一步: (联系句意)解释字意。第二步:从形式上分析字词,有无表达技巧的运用。(若有,准确指出技巧,评析其表达效果。)第三步:从内容上分析字词,选好鉴赏角度,评析其表达效果。按照这三条来分析。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东坡①
苏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②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注]①此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东坡,是苏轼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②荦确:山多大石。请结合全诗赏析“铿然”一词的妙用。(5分)
按照三步曲,系句意)解释字意铿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声音第二步:有无表达技巧的运用?___衬托了____________第三步:从内容上分析字词思考:从哪个角度鉴赏呢联系前文,表现了作者_________的情怀(学生思考回答。总结)
(出示答案)铿然传神地描绘出手杖碰撞在石头上发出的响亮有力的声音,(词意)与月下东坡的宁静清幽(意境)形成鲜明对比(手法);(3分)联系前文对道路坎坷的交代,可使读者体味到作者坚守信念、乐观旷达的情怀(情感、主旨)。(2分)
生:,梅花的填空还没着落?
师:差点忘了,谁来填一填?
生:霜高梅(发)身花
生:霜高梅(长)身花霜高梅(满)身花
生:霜高梅(藏)身花
师:袁枚怎么说的,霜高梅(孕)一身花“,,孕指孕含的意思。用比拟的手法含蓄而形象地写出了满树梅花含苞待放的丰姿,烘托出高洁不屈的品格。布置作业。秦观的一首诗•(出示人秦观的《春日》
•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
•有情芍药()春泪,无力蔷薇()晓枝.)空格处填上适当的动词,我期待同学们精彩的回答。
作者邮箱: liuliu2080@sina.com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