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教师学生公务员学习进修工作资料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资料 >> 小学 >> 四年级第二学期 >> 课程资料教案 >> 正文

 

《铁骑兵》教学设计

sp; 4课内总结
    (这些景物描写渲染了人物活动的环境和气氛,烘托了人物形象。)
    5引申讨论
    (文章的中心是叙述八路军与敌人作斗争的事情,写上述这些话是否多余?有什么作用?)
    归纳:这些语句虽然没有直接围绕中心写,但这些景物描写却为主人公的形象作了烘托和铺垫。因此,这也是围绕中心来写的,只不过表面看起来游离于主题之外。这就是散文最主要的特点:“形散而神不散”。
    6讨论人物外貌的描写
    (1)“班长是个矮汉子,左腮有一条刀伤,弯弯的,像是月牙。”
    A提问:班长左腮为什么会有一条刀伤?过去电影里头常有坏人的脸上有刀疤,作者这样描写是否表现了班长的凶恶?
    讨论归纳:班长是八路军战士,是为了解救广大百姓而甘愿牺牲一切的无产阶级战士。所以,他脸上的刀伤肯定是在战斗中留下的创伤,是他奋勇杀敌的见证。从他脸上的刀伤,我们能看出战士们抗击日寇的无比坚定的信念。
    B提问:班长脸上的刀伤应该是挺难看的,为什么说像月牙?仅仅是形状相像吗?
    归纳:月牙是美丽的,把班长脸上的刀伤说成是美丽的,可见作者对八路军战士的热爱和崇敬之情。
    (2)“班长的脸颊抽动着,月牙形的刀伤也像活了似的动起来。”
    提问:这句话对人物神态的描写能表现人物怎样的心理?
    归纳:“班长的脸颊抽动着”这一表情,可看出班长心里很激动。但到底为何激动,须与后半句嘴里所骂的话结合起来理解,这一句话可看出八路军战士对日寇的无比仇恨。
    (3)总结:人物外貌描写反映人物的性格,神态描写反映人物当时的心理状态。这些描写都为塑造人物形象服务,以更好地反映人物性格。
    7总结语言特点
    (1)本文语气舒缓、亲切,如话家常。描写性语句优美、生动,曲折地表现中心,很好地体现出“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并且创设了优美的意境,引起人们无尽的遐想,给人以美的享受。
    (2)听轻音乐,自由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特点。
    8活动总结
    (形式:学生自由谈论学习心得)
    本文讲述了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故事,篇幅不长,却悬念横生,扣人心弦。八路军战士凭借着对日寇的仇恨,凭借着灵活机动的战术,不仅保存了自己,而且粉碎了敌人的“扫荡”,增加了我们读者心目中对八路军战士的崇敬、怀念之情。
    9迁移活动
    仿照课文人物描写的方法,自己写一段文字。要求能集中地体现人物性格,表达你的爱憎感情。
    三、布置作业
    在深刻领会本文内容和特点的基础上,多作课外阅读、欣赏。
    板书设计
    
 
 
 

上一页  [1] [2] 

来源:中国哲士网

学校教育教学 课程资料教案教师备课考试,试卷试题 公务员考试,大学生就业

各类 《铁骑兵》教学设计,教学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初三语文复习设计9
    《哈姆莱特》教案
    甜甜的泥土
    《崔杼弑其君》教案1
    《黑珍珠》教案1
    《十八岁出门远行》教学设计1
    《十八岁出门远行》教案2
    《十八岁出门远行》教案1
    《铸剑》教案1
    《铸剑》教学设计1
    语文版《中国当代诗二首》(我遥望,麦…
    初三语文复习设计6
    《春》教案7
    《雨巷》说课稿1
    《雨巷》课堂实录1
    《雨巷》教案6
    《雨巷》教案5
    《雨巷》教案2
    《雨巷》教案1
    《前方》教案1
    《西部地平线上的落日》教案2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教案11
    鄂教版七年级《<论语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乡土情结
    新青年时代的鲁迅
    等待散场
    《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教案5
    等待散场
    《老王》教案9
    《你看这原野里》教案1
    《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1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教案10
    《黄鹂》教案2
    《离骚》教学设计3
    《离骚》微型教案
    初三语文复习设计1
    初三语文复习设计3
    初三语文复习设计3
    初三语文复习设计4
    初三语文复习设计5
    《秋水》教案4
    《鸿门宴》说课稿2
    初三语文复习设计8
    语文优质课比赛课堂实录《雷雨》
    读本“母语的精神”教案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1
    初三语文复习设计10
    《最后的常春藤叶》教学案例
    《劝学》教学设计1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相信未来》教学设计2
    《唐山大地震》教案1
    《西地平线上》公开课教案6
    《〈激流〉总序》教案
    《江南的冬景》教案6
    必修一读本《故乡的榕树》简案
    《获得教养的途径》教案6
    《劝学》教案1
    《获得教养的途径》教案4
    《师说》教案2
    《乡土情结》简案1
    《获得教养的途径》教学设计
    《奥林匹克精神》教学实录
    《五人墓碑记》教案3
    初三语文复习设计7
    《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同步导学
    《非攻》教学案
    《琵琶行》教学设计
    《发现》教案5
    《东方和西方的科学》教案
    《雨霖铃》简案2
    《奥林匹克精神》活动教学设计(公开课…
    《西地平线上》教案5
    秋兴八首
    《五人墓碑记》教案2
    寒风吹彻
    《致西伯利亚的囚徒》教案
    《五人墓碑记》教案5
    《肖邦故园》教案1
    《祖国山川颂》教案1
    《廉颇蔺相如列传》教案设计1
    《拿来主义》教案4
    《老王》课堂实录1
    《安妮日记》
    《雨霖铃》简案2
    《核舟记》教学设计
    第三課  始得西山宴遊記
    《寻找理想》教案
    胡适《我的母亲》教案
    微型小说《走出沙漠》探究性阅读教学…
    《滑铁卢之战》说课稿
    短文两篇(日月)
    组歌
    海燕
    (苏教版)《离骚》教案
    21《短文两篇齐人有一妻一妾弈秋》教…
    《小桔灯》教案
    《在那颗星子下》教案
    铁骑兵
    苏珊•安东尼
    大堰河,我的保姆
    现代诗两首
    列夫.托尔斯泰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爱莲说》写作指导课
    玉堂春落难逢夫
    《在那颗星子下》教案
    名著推荐与导读——《格列佛游记》
    19《庄暴见孟子》教案
    再塑生命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教案1
    《老王》教案10
    《老王》教案11
    《老王》教案15
    背影
    《老王》教案1
    《亡人逸事》教学设计
    28.醉翁亭记
    陶渊明杂诗十二首(其二)
    《崂山道士》教案
    《察今》教案2
    《啊,船长,我的船长哟》教案
    《察今》教案3
    《察今》课堂实录
    《吉诃德的时代》教案
    《松坊溪的冬天》教学设计之二
    《老王》教案15
    《泪珠与珍珠》
    《老王》教案3
    《离骚》教学设计
    《离骚》教案3
    《老王》教学设计
    《廉颇蔺相如列传》课堂实录
    《品质》《老王》教学简案
    东方和西方的科学
    《品质》教案1
    你一定会听见的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教案
    我的五样3
    《南州六月荔枝丹》教案10
    写作——编写寓言
    口语交际——推选奥运会吉祥物
    《清塘荷韵》教案2
    《落日》教案
    《金岳霖先生》教案16
    《勃兰特下跪赎罪受到称赞》教案
    《阿房宫赋》教学案
    清塘荷韵
    《中外传记作品选读》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教案
    等待散场
    《谏太宗十思疏》教案1
    《六国论》教案
    《鸟啼》教案
    高三作文议论文序列化训练
    《图片两组》教案
    永久的悔
    祖国山川颂
    《三颗枸杞豆》教学设计
    祖国山川颂
    端午的鸭蛋
    我的第一本书
    《荷塘月色》教案
    《松坊溪的冬天》教学设计之一
    十八岁和其他
    《我的五样》学案
    我的五样
    始得西山宴游记
    赤壁赋
    《我的五样》(苏教版高一必修)
    《炼字》课堂实录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