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选:
《庄子》
教学目标:
1、掌握一些重要的文言基础知识。
2、掌握五个成语:邯郸学步、东施效颦、望洋兴叹、贻笑大方、夜郎自大
3、明白一个道理:人贵有自知之明。
教学重点:寓言所包含的人生道理及五个成语的理解、运用。
教学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此文在学生读完五遍的基础上进行。)
第一课时
一、引入
1、教师说出“邯郸学步”和“东施效颦”两个成语,让学生到黑板上书写,并分别讲述成语的内容、哲理。不能作答时,可以借助必要的工具书。教师适时强调和更正。
资料准备:
①邯郸学步——邯郸,战国时赵国的都城;学步,学习走路。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原来自己会的东西忘了。《庄子·秋水》:“且子独不闻夫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
②东施效颦——效:仿效;颦:皱眉头。比喻胡乱模仿,效果极坏。《庄子·天运》:“故西施病心而矉(颦)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矉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絜妻子而去之走。”
2、让学生说出两个词语的出处。教师板书:《庄子》
3、教师总结:真正的大师皆善于用喻,生动的譬喻能深入浅出的说明道理。
二、进入本课的学习,教师板书课题:《秋水》。
1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