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解读】
本篇写于宋宁宗开禧元年(1205)。当时作者被任为镇江知府,年六十六岁。辛弃疾之所以能在第二次闲居十年之后被再度起用,是与当时的历史形势密切相关的。宋宁宗当政以后,外戚韩佳胄深得宠信,他为巩固自己的地位,提高威望,决意对金用兵,妄图建立大功以实现个人野心。因此,他起用了一些主战派人士,辛弃疾就是其中之一。从收复中原、统一祖国这一崇高目的出发,他应召而去。在镇江任上,他训练军队,派人深入敌境,调查敌情,认真进行北伐的准备工作,满以为能够实现多年的宿愿。但,事与愿违。韩佳胄等人急功好利,因怀有个人目的,根本不进行认真的调查和充分的准备。这就同辛弃疾的设想相互矛盾。对此,作者已预感到仓卒北伐是必败无疑的。这首词写的就是这一复杂的思想感受。词中通过对孙权、刘裕等这样一些历史上的英雄人物的歌颂,说明作者南归四十余年之间,始终不忘驰骋疆场的抗金斗争。以武力收复中原、统一祖国,这是作者的一贯主张。但是,重要的是必须吸取过去的经验教训,慎重选择将领,充分考虑战略战术,做好进攻的准备,否则很可能重蹈前人失败的覆辙。终篇以廉颇自比,表示对朝廷浪费人材的强烈不满。
上片,即景抒情,缅怀历史人物,寄托个人感慨。京口是长江下游的军事重镇,历史上的名城。作者登上北固亭,纵览"千古江山",凭吊历史遗迹,自然要联想到在这里出现过谋求全国统一、建立英雄业绩的孙权和刘裕。面对南宋偏安一隅的现实,作者对他们表示由衷的赞美。"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生动地再现了他们驰骋疆场的豪迈气势与英雄形象,饱含着作者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另方面,在这一片里,同时又出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和"斜阳草树,寻常巷陌"这样的词句,实际上这里写的是英雄去后,故居荒凉的景象,发的是江山寂寞与时事消沉的感慨。同一京口,古是今非;两相对照,褒贬就异常鲜明了。
下片,思想活动极其复杂。首先,为取得北伐的胜利,作者借用"元嘉草草","赢得仓皇北顾"这一军事上失策的历史教训,对韩佳胄等人提出忠告。继之又以"烽火扬州路"这一战斗历程的回忆,跟眼前"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的凄凉景象形成对比,揭示出妥协投降所造成的严重后果。最后又以廉颇为例。睹承自己斗志不衰,但却长期无人过问,以致才能不得施展,反映了广大抗金人士英雄无用武之地这一严重现实,寄托了作者壮志难酬的愤慨之情。
这首词是辛弃疾的代表作。它结合京口这一具体的地域性特点,把写景、抒情与咏史三者紧密结合在一起,从而很好地发抒了作者借古讽今与吊古伤今的思想感情。词中用典很多,而且都是历史上的事实。历史是现实生活的一面镜子。人们既可以从历史上的英雄人物身上汲取力量,同时又可重温历史的兴亡成败,以避免今日不必要的损失。用典恰当,还可以丰富诗词的容量,强化思想倾向并收到以少胜多的艺术效果。岳珂在《程史》中,曾记载他对辛弃疾《贺新郎》("甚矣吾衰矣")提出意见的同时,也批评了这首《永遇乐》有"微觉用事多"的毛病。辛弃疾虚心接受说:"实中余痼"。用典过多的确是辛词的主要缺点之一。但是,仔细分析起来,这首词的用典还是很成功的。一是所有典故均与京口这一地点密切相关,并非泛指与遐想;二是经过提炼,使典故的侧重面与全词的主题配合得恰到好处;三是,这些典故的使用有助于这首词苍凉悲壮风格的形成。
杨慎在《词品》中说:"辛词当以京口北固亭怀古《永遇乐》为第一。"这话不是没有道理的。就这首词思想的敏锐,感情的深沉,手法的精炼以及风格的悲壮苍凉来讲,在辛词中,这首《永遇乐》的确是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理解辛词豪放的特色。
2 领会《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中用典贴切的特点。
【教学说明】
辛词和苏词都是以境界阔大、感情豪爽开朗著称的,但不同的是:苏轼常以旷达的胸襟与超越的时空观来体验人生,常表现出哲理式的感悟,并以这种参透人生的感悟使情感从冲动归于深沉的平静,而辛弃疾总是以炽热的感情与崇高的理想来拥抱人生,更多地表现出英雄的豪情与英雄的悲愤。同属于豪放雄阔的风格,苏轼词较偏于潇洒疏朗、旷达超迈,而辛词则给人以慷慨悲歌、激情飞扬之感。
此外,辛词在语言技巧方面的一大特色是广泛地引用经、史、子各种典籍和前人诗词中的语汇、成句和历史典故,融化或镶嵌在自己的词里。运用得恰到好处、浑成自然,以《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篇为例,百余字的篇幅,叙及孙权、刘裕、刘义隆、拓跋焘、廉颇五个历史人物的事迹,而与作者所要表达的主观情感、意念丝丝入扣;不仅内涵极为丰厚,而且语气飞动,神情毕露。
所以,确立了“理解辛词豪放的特色”、“领会《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中用典贴切的特点”两个教学目标,以给学生一个走近辛弃疾的阶梯。
【教学过程】
一)在悲壮激昂的琵琶音乐《十面埋伏》中走近《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请同学们注意字音和音节停顿。
二)学习上阕:
问1:作者登亭远眺,看到了什么景物?
(千古江山,舞榭歌台,斜阳草树,寻常巷陌。)
问2:由这些景物作者想到了哪些历史人物?
(孙权、刘裕。)
问3:“觅”字换成“见”字好不好?为什么?
(不好,“觅”字准确地表现了作者对英雄人物孙仲谋的崇敬、仰慕与向往,主观情感色彩十分强烈,“见”字就没有这种表达效果。)
问4:除了“觅”字之外,还有哪些词表现了作者对孙权的赞扬?
(英雄、风流。)
的确,辛弃疾对孙权十分崇拜,情有独钟。他在京口北固亭上的另一首怀古之作《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就集中体现了这一点。出示《南乡子》词,师生共同吟读一遍。
问5:这一阕下面的两句话是写刘裕的,你认为哪句话最能概括辛弃疾的对他的评价?
(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这句中的哪些词用得最传神?为什么?
(金、铁、吞,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刘裕当年率军北伐的雄姿:横戈跃马,驰骋沙场,如虎如貔,何其壮哉!)
问6:本阕写作者登北固亭,极目远眺,触景生情,但见山河长存,世事沧桑,缅怀历史上建功立业的英雄明君孙权和刘裕,我认为这种情感的产生绝对不是偶然的,结合辛弃疾生活的时代,同学们想一想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情感?
(因为现实中没有这样建功立业、抗金杀敌的明主,这里怀古就暗示了南宋朝廷的昏庸无能,苟且偷安;同时也蕴涵了诗人对北伐抗金统一祖国大业的向往。)
三)学习下阕
问7:“元嘉草草……北顾”一句中出现了两个贬义词,“草草”、“仓皇”,这里为何辛弃疾要列举南朝宋文帝刘义隆仓促北伐,一败涂地的史实?
(当时独揽军政大权的外戚韩侂胄欲借金国势渐衰之机兴师北伐,建“盖世之功”,巩固个人地位,便起用了闲居多年,已64岁的辛弃疾。辛弃疾认为当时南宋还未具备战胜金兵的条件,因此这里列举历史事实的教训是表明自己对韩侥幸求逞是不赞成的,认为切不可草率从事。然而韩侂胄之流依然不顾辛弃疾的劝告,次年率军出兵,大败被诛。历史证明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