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常春藤叶》教案设计 江苏省响水中学 张敏 教学目标: 1、通过对主人公的分析,感受人与人之间相濡以沫的真情,理解人性美。 2、了解“欧•亨利式的结尾”。 教学过程: 导入——分析主人公——分析情节——课外拓展——小结 一、导入新课: (音乐伴奏:理查德•克莱德曼《致爱丽丝》) 绿色是生命力的象征,是一片片绿叶维持着地球的盎然生机,也正是这一片看起来也许不起眼的绿叶挽救了一个人的生命。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同学们为我们展示的《最后的常春藤叶》(板书课题)。 二、学生表演课本剧: 课堂剧重点落在最后部分苏艾对琼珊的转述,只演这一节,通过贝尔曼的死亡表现人物性格,回顾贝尔曼的人物形象,顺便点击琼珊和苏艾的形象,重点放在这里,完全由学生完成。 同时借机完成第一个目标(分析主人公,讨论人性美),在讨论过程中,突出学生的诵读,配乐读,单读,尤其是找女生配乐读最后苏艾转述的那段话。 三、归纳贝尔曼的典型形象: 平凡的甚至有点讨厌的外表下有一颗火热的,金子一样的爱心。 穷困潦倒仍无私关怀,帮助他人,甚至不惜生命代价。 “期待了二十五年的杰作”,不得志仍不放弃追求,抱负远大。 酗酒,暴躁,生活失意又不满于现状,不得不借酒消愁,发泄。 表现的主题:贝尔曼是艺术区穷苦人的典型代表,揭示了穷苦朋友相濡以沫的宝贵友情和普通人的心灵美。 (提示:主人公评判的标准,不应单纯看作者笔墨的多少,而应看其性格在群体中是否具有典型意义,性格发展是否直接推动情节的逆转,是否对主题思想的表达有关键的作用) 四、讨论“欧•亨利式的结尾”: 1、拓展延伸: 要求学生浏览《警察与赞美诗》、《麦琪的礼物》,品读这两篇小说的结尾部分(由学生分别朗读这两个部分),并和《最后的常春藤叶》的结尾进行比较然后进行讨论,尽量体现学生的主动性。 (小说的结尾都是既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提示:一部小说的主要矛盾冲突必定有一个准备过程,这准备过程实质上就是原因与结果、根据与存在、铺垫与高潮爆发的关系,如果缺少其中某一环节,情节的发展往往会令人感到突兀,影响作品的真实感和完整性。在高潮到来之前,提示出了原因和根据,高潮的爆发会显得合情合理,水到渠成。) 1)、常春藤依附在砖墙上,为日后贝尔曼作画提供可能。 2)、砖墙在20英尺外,为藤叶以假乱真提供可能。 3)、贝尔曼一直关心两位女孩,为他的行为提供依据。 4)、贝尔曼迅速患上肺炎去世更是结局造成。 总之,这样的结局不仅能让整个故事具有戏剧性的、可信的发展,而且直到小说最后才点明了小说的主旨:对贝尔曼先生和苏艾、琼珊之间真挚的情谊的赞美,对贝尔曼先生伟大的人格与心灵的赞美。 2、课堂小练习: 为下面一段文字设计结尾,努力达到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春秋战国时代,一位父亲和他的儿子出征打仗.父亲已做了将军,儿子还只是马前卒.又一阵号角吹响,战鼓雷鸣,父亲庄严地托起一个箭囊,其中插着一支箭.父亲郑重地对儿子说:“这是家传宝箭,配带在身边,力量无穷,但千万不可抽出来。” 那是一个极其精美的箭囊,厚牛皮打制,镶着幽幽泛光的铜片儿,再看露出的箭尾,一眼便能认定是用上等的孔雀羽毛制成的。儿子喜上眉梢,兴奋地推想箭杆、箭头的模样,耳旁嗖嗖地有箭声掠过,敌方的主帅应声折马而毙。 果然,配带宝箭的儿子英勇非凡,所向披靡。当鸣金收兵的号角吹响时,儿子再也禁不住得胜的豪气,完全背弃了父亲的叮嘱,强烈的欲望驱使着他拔出宝箭,试图看个究竟。骤然间他惊呆了: …… …… 生自由展示自己的设计的结尾。 (附原文结尾如下: …… 一紧断箭,箭囊里装着一支折断的箭。 我一直挎着一支断箭打仗呢!儿子吓出了一身冷汗,整个人如失去支柱的房子,轰然间,意志坍塌了。结果不言自明,儿子惨死于乱军之中。) 3、归纳简介作者及相关作品: 欧•亨利是十九世纪末美国杰出的短篇小说家,他的小说被誉为“美国生活的幽默百科全书”。欧•亨利的作品主要以“含泪的微笑”的独特艺术风格描写城市里市民和小人物的悲欢和他们真挚的友情和爱情。完全以情节取胜,故事颇多偶然巧合,结局往往出人意料,如《警察与赞美诗》、《麦琪的礼物》等。 “欧•亨利式的结尾”的特点是最后的情节发展往往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对小说的主旨起到了强烈的烘托作用。 六、课堂小结: 1、小结: 贝尔曼也许至死仍然是一个失败的画家,这片叶子在艺术上也许不能算作成功的作品,但贝尔曼却用他的画笔描绘出了一个大写的“人”字。三个人物——琼珊、苏艾、贝尔曼,也勾勒出一个“人”形 (形成板书)。 “人”这个字就是这样“互相支撑”而成的,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多为别人考虑一点,多帮助别人一点——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播放歌曲《爱的奉献》,师跟唱,生逐渐跟唱,师生合唱。) 2、作业: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生活中也不缺少爱,缺少的是一颗感悟爱的心灵。同学们,用你们纯洁的心灵去感悟,用你们生花的妙笔去描绘——生活中的关爱,请以“关爱”为话题写一篇周记。 附板书设计: 最后的常春藤叶 欧•亨利 贝尔曼 人 琼珊 苏艾
《最后的常春藤叶》教学后记: 这是美国短篇小说家欧•亨利最为成功的作品之一,小说中表现出来的朴素的情感是最令人感动的,所以这节课的教学目标首先是分析小说的主人公,逐步深入到对人性的理解和对人性美的体会,其次是了解文章独特的结尾方式。 首先用理查德•克莱德曼的钢琴曲《致爱丽丝》创设情境,导入以后由学生表演课本剧,重点落在最后部分苏艾对琼珊的转述,这一环节的设置,既帮助学生了解了课文的主要人物,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气氛很好。同时借机完成第一个目标——分析主人公,讨论人性美,并凸现文章的主题。在讨论过程中,同时突出学生的诵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既不花费太长的时间,又完成了学习任务,无论是教者还是学生,感觉起来都很轻松。 在完成第一个目标以后,要求学生浏览《警察与赞美诗》、《麦琪的礼物》,品读这两篇小说的结尾部分(由学生分别朗读),并和《最后的常春藤叶》的结尾进行比较,然后讨论,尽量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得出“欧•亨利式的结尾”的特点是最后的情节发展往往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对小说的主旨起到了强烈的烘托作用。接下来的小练习就是针对这一环节的,自己为故事设计结尾,让学生对“欧•亨利式的结尾”有进一步的体会。 在小结课堂内容时,我安排了琼珊、苏艾、贝尔曼组成的“人”字结构作为板书,体现出人与人之间应该是互相支撑着的,同时再次重申本文歌颂人性美的主题——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爱的奉献》这首歌,很契合文章的主题,而且也很容易把学生带入情境,尤其是合唱,更能引起人们情感上的共鸣。 结尾要求学生写一篇以“关爱”为话题的周记,主要是想让学生用心体会一下生活中的来自父母、老师、朋友、同学等人的关心和爱护,学会带着一颗感恩的心生活。 课堂是传播知识的殿堂,更应该闪烁人性的光辉和爱的光芒。 总之,这一节课,学生的活动量较大,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发挥,基本达到了新课标的要求。 本教案转载自苏教版高中语文教学网:http//:www.oldq.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