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毕业班语文质量检查(Ⅱ)
本试卷共8页。全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重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2.1—12题为选择题,选择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3.13—23题为非选择题,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的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答题卡收回,试题由学生保存。
本科目考试时间:2008年2月27日上午9:00——11:30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是多音字,其中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当真/螳臂当车 恐吓/杀鸡吓猴 强求/牵强附会
B.模板/模棱两可 晕车/晕头转向 差拨/差可告慰
C.遂愿/半身不遂 载体/载笑载言 症结/对症下药
D.钻探/钻石项链 请帖/俯首帖耳 间架/间不容发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A.口讷 通牒 蛛丝马迹 各行其事
B.磋商 重迭 闲情逸致 殒身不恤
C.糟塌 追溯 竭泽而渔 滥芋充数
D.商榷 赘疣 怨天由人 兵荒马乱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无论是闻名学者还是普通学人,在他们成功之前,要熬过多少“无声”的岁月啊,而他们“无声”的精神与品格是文明繁衍的动力,是人类生存的根基。
B.他奔走官府,深通世故,明知照他的主意办会将你置于死地,却偏要下书劝诱,这就是当面鼓,对面锣,佛面兽心。
C.有人做不出文章,怪房间冷,怪蚊子多,其实都是因为文思不来,欧阳修在马上厕上皆可做文章,因为文思一来,非做不可,非必正襟危坐明窗净几才可做文章。
D.多印书妨碍读好书,多读书妨碍多思考,这种现象今天还有可能顺理成章地继续下去。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中俄互办文化年,两国之间开展大规模、高水准的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将使中国是友好邻邦的理念在俄罗斯深人人心,为两国关系奠定广泛、牢固的社会基础。
B.中心惠农政策接连出台,给农民的生活带来了福音,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惠农政策在实施过程中,被以各种方式打折扣,不少农民感到“惠而不实”。
C.“2008奥林匹克美术大会”在现代奥林匹克精神“更快、更高、更强”的基础上,提出了北京奥运艺术盛典的主题口号——“艺术,让奥林匹克更美”,它丰富了北京奥运会“绿色”“科学”“人文”三大理念的“人文奥运”,凸现了北京奥运会独特的历史与人文价值。
D.“阿Q精神胜利法”和“幸福在于心”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概念,它是由于恶劣的生存环境、文化语境和非人的生存方式决定了的一种自我把握形式和心理调节方式,是一个人身处弱势时自我解嘲的精神避风港。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不符合规范的一项是
A.面对我国当前形势的巨大变化,儒学研究该如何应对?如何实现自身的当代转型?它将走向何方?这些问题皆成为2007年度学术界热议的话题。
B.到了汉代,学校既有官学,又有私学。私人办学有两类:一类是为蒙童而设立的,名曰“书馆”;一类是高级私人学校,名曰“经馆”,又名“精舍”“精庐”。
C.荆州楚文化、三国文化、红色文化、水文化四大旅游资源的价值正在被人们所熟悉,文化可以创造财富的观念正在逐步树立。
D.在观众口碑甚佳的央视《百家讲坛》栏目中,那么多学界雄鹰闪亮登场: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周汝昌、叶嘉莹、白春礼、冯骥才、刘心武……一个个响亮的名字在光与影搭建的讲台上传递着人类的精神。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说说“律师”
韩 栋
“律师”一词出现很早。汉武帝征服西域后,佛教就开始传入我国,一开始得来的全是梵文佛经。汉恒帝时才出现汉文佛经,佛经中的借词、译词随之进入汉语系统。“律师”也是其中之一,《涅粲经·金刚身品》云:“如是能知佛法所作,善能解说,是名律师。”
这时的“律师”与法律没有任何关系,只是一个意译的佛教用语,是对通晓律藏僧人的称呼。佛经主要包括经藏(释迦牟尼说法的言论汇集)、律藏(佛教戒律和规章制度的汇集)、论藏(释迦牟尼后来大弟子对其理论、思想的阐述汇集),称三藏经。僧人对佛经的习得各有所长,水平较高的根据具体情况有不同的称呼。“经师”主要是通晓“经藏”或善于诵读经文的僧人,“论师”偏重于称呼精通“论藏”的僧人,“律师”则是通晓“律藏”的僧人。可见,“律师”最初进入汉语词汇系统是对僧人的一种称呼,而且因佛教的存在而存在,并一直延用至今。
“律师”一词发展到唐代,外延扩大了,不仅佛教僧人有“律师”的称呼,道士也可称“律师”,《唐六典·祠部郎中》云:“而道士修行有三号:其一曰法师,其二曰威仪师,其三曰律师。”直到清代,才把传授法律知识的人称之为“律师”,与法律有了一丝联系。但是,它还不是现代法律意义上的“律师”。
直到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发生了急剧的变化,非凡是1898年的戊戌变法前后,变法的中心人物和一些开明人士把西方民主主义理论和西方文化传播进来,汉语词汇中增加了大量哲学、政治、经济上的名词术语,其中,有一个旧瓶装新酒的意译词“律师”,它才是今天法律意义上“律师”的源头。律师源于古罗马的辩护人,他们精通法律,为当事人辩护,并不收取报酬,这是现代律师的雏形。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律师成为一种职业,并有律师制度的保障,中国是在清末起草的《大清刑事民事诉讼法》中才首次提到“律师”。
律师一词是一个意译词,英文为“lawyer”,法律翻译为“1aw”,为什么在意译时“lawyer”翻译成“律师”而不是“法官”和“法师”呢?
法,古作“”,《说文解字》:“刑也,平之如水,从水;所以触不直者去之,从去。”说明法能够主持公正,惩恶扬善。法形成于春秋晚期战国早期,法是公之于众的法典。律,《尔雅》的解释是律的本质,《说文解字》是讲律的命名,段注“律者,所以范天下之不一而归于一,故曰均布也”。律主要指定罪量刑的刑法典。“律”多指具体的条文,“律”比“法”更具体。佛教中“律”多为“戒律”,佛教中的“律宗”是依律修行的教派。因而,律师是解释“律”的人。现代意义上的“律师”是依照法律条文为当事人辩护的人,而非依“法”定罪的人,依“法”裁定是非并定罪的是“法官”。这也许就是现代汉语中“律师”和“法官”得名的主要原因。
法、律在法律义上是同义的,区别只是在于时代。春秋末期,“法”字广泛使用,如李悝作《法经》,后来秦商鞅把《法经》的“法”改称为“律”,以后各代皆把“律”作为法典名称,把“法”改称为“律”,如秦律、汉律、魏新律、晋泰始律、梁律、陈律、北魏律、北周律、北齐律、隋开皇律、唐律、明律、大清律。今天,习惯上又改称“律”为“法”,然而,“法”字又有“法术”之义,“法师”多指后一义。
由于“律师”意义较为单纯,“法师”意义多,加之国人的惯常思想,佛、道、巫皆可称作“法师”,易产生歧义,所以在意译“律师”时舍“法师”而留“律师”。
以上是现代“律师”一词的由来及演变。汉语系统本身是一个相对较开放的系统,汉语中有些看似平常的简单词语,背后却是暗流涌动,如不细细探究,难免张冠李戴,只有溯源分流,理清脉络,方得真理。
(选自《文史知识》2007牛第7期,有删节)
6.关于“律师”的解说,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律师”词最早源于佛经,在汉武帝时期就进入了汉语系统。
B.佛教中“律师”是依律修行的教派。
C.清代把传授法律知识的人称为律师,这已是现代法律意义上的“律师”。
D.现代意义上的律师是依照法律条文为当事人辩护的人。
7.下列对“意译‘lawyer’翻译成‘律师’的原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法形成于春秋晚期战国早期,而律师是汉代才有的词汇。
B.“法”是公之于众的法典,而“律”比“法”具体,多指具体条文,比较符合现代意义上律师的职业特征。
C.尽管“法”和“律”在法律义上是同义的,只是在各个时代称呼不同,但“法师”中的“法”多含“法术”之义。
D.“法师”一词在佛、道、巫中都有此类称谓,为了区别于人们的惯常思维,避免混淆,故取“律师”而舍“法师”。
8.下列表述完全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律师一词是一个意译词,是在西方民主主义理论和西方文化传播到中国时,汉语词汇中新增的一个名词术语。
B.律师一词与法律有联系最早出现在清代,在此之前,律师只是对佛教僧人的一种称呼。
C.“律师”最初进入汉语词汇系统是对通晓经藏僧人的一种称呼。
D.现代律师的雏形出现在古罗马,他们精通法律,为当事人辩护且不收取报酬。
9.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律师一词出现在汉代,随佛教的传人而存在,汉代以前佛教没有在我国出现。
B.在中国,律师成为一种职业,并有律师制度的保障,可能出现在清末戊戌变法前后。
C.律师当初是一个意译的佛教用语,随着时间的-发展,它已成为法律意义上的一个专有名词。
D.由律师一词的由来与演变,可以看出汉语系统不是一成不变的,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演变,大量借词、译词还将进人汉语系统。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
董丈炳,字彦明,俊之长子也。父殁时年始十六,率诸幼弟事母李夫人。夫人有贤行,治家严,笃于教子。文炳师侍其先生,警敏善记诵,自幼俨如成人。岁乙未,以父任为藁城令。同列皆父时人,轻文炳年少,吏亦不之惮。文炳明于听断,以恩济威。未几,同列束手下之,吏抱案求署字,不敢仰视,里人亦大化服。县贫,重以旱蝗,而征敛日暴,民不聊生。文炳以私谷数千石与县,县得以宽民。前令因军兴乏用,称贷于人,而贷家取息岁倍,县以民蚕麦偿之。文炳曰:“民困矣,吾为令,义不忍视也,吾当为代偿。”乃以田庐若干亩计直与贷家,复籍县闲田与贫民为业,使耕之。于是流离渐还,数年间,民食以足。朝廷初料民,令敢隐实者诛,籍其家。文炳使民聚口而居,少为户数。众以为不可,文炳曰:“为民获罪,吾所甘心。”民亦有不乐为者,文炳曰:“后当德我。”由是赋敛大减,民皆富完。旁县民有讼不得直者,皆诣丈炳求决。文炳尝上谒大府,旁县人聚观之,曰:“吾亟闻董令,董令顾亦人耳,何其明若神也!”时府索无厌,文炳抑不予。或谗之府,府欲中害之,文炳曰:“吾终不能剥民求利也。”即弃官去。
(选自《元史·董文炳传》)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复籍县闲田与贫民为业。 籍:登记
B.明于听断,以恩济威。 以:连词,来
C.或谗之府,府欲中害之。 中:诬蔑
D.义不忍视也,吾当为代偿。 为:介词,替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部表现董文炳体恤百姓的一组是
A.①民困矣,吾为令,义不忍视也,吾当为代偿。
②时府索无厌,文炳抑不予。
B.①文炳以私谷数千石与县,县得以宽民。
②董县令顾亦人耳,何其明若神也。
C.①贷家取息岁倍,县以民蚕麦偿之。
②复籍县闲田与贫民为业,使耕之。
D.①以田庐若干亩计直与贷家。
②旁县民有讼不得直者,皆诣文炳求决。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董文炳十六岁丧父,带着他的年幼的弟弟们侍奉母亲。他聪明机灵,善于记诵,少年老成。
B.董文炳凭借父亲的职位接任藁城县令。他从政有方,很快便让人敬畏折服。
C.在朝廷统计户口时,董文炳不顾众人的异议和部分百姓的抵触,将百姓聚在一起居住以减少户数,从而减轻了百姓的赋税。
D.董文炳曾因征集军需而向私人借贷,为了不增加百姓的负担,将自家田产作价抵给了放贷者。
四、(24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同列皆父时人,轻文炳年少,吏亦不之惮。(4分)
(2)吾亟闻董令,董令顾亦人耳,何其明若神也!(4分)
(3)时府索无厌,文炳抑不予。(2分)
14.阅读下面两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一剪梅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一剪梅 舟过吴江 蒋捷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①,风又飘飘,雨又萧萧。
何日归家洗客袍②?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流光轻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注:①秋娘渡、泰娘桥:吴江的两个地名,均用唐代闻名歌女的名字命名的。②客袍:旅途穿的衣服。
(1)这两首词都运用了情景相融的表现手法。请作简要分析。(4分)
(2)这两首词都写了“愁”,但其含义有所不同。试作具体说明。(4分)
15.填空。(6分)
(1)赏读描写山川景物的诗文,不仅可以观赏自然景观雄奇秀丽,与作者分享到达佳境的乐趣,也可以得到一次灵魂壮游的感悟与启迪。我们可以和李白同攀蜀道,体验“飞湍瀑流争喧 , ”的动人心魄;可以和杜甫泛舟长江,停舟夜观“ ,月涌大江流”的雄浑阔大;可以和王维同行,于空山新雨后品味“明月松间照, ”的清新自然;还可以与王安石一道在未能尽兴游览之余,感悟“ ,可以无悔矣”的人生哲理……
(2) ,原名蒋海澄,闻名诗人,他的作品《大堰河——我的保姆》等标志着“五四”以后自由体诗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又给以后的新诗创作带来很大影响;雨果是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人物和代表作家,他的长篇小说
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外形丑陋心灵高尚的人物形象加西莫多。
五、(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时间的残雪
瘦 谷
去年冬天的残雪其实也是时间的残雪。我们眼看着它们像一朵朵地上的云团被时间风干,被在温度计中一天天向上爬行的季节吞敛……雪融化的声音从房檐D滴落下来,真的很像古老的以水计时的钟漏。每一下声音都在提醒我们:覆水难收,时间一去不返;逝去妁岁月留下的只是布满想像、幻觉的记忆,而不能再现、重逢。所以钱钟书先生说:“自传不可信,相识回忆亦不可信……”时间的残雪把记忆的照片泡软、泡黄,泡得影像模糊。我们说出的经常是我们的想像,也许是合情合理的,但肯定不是原来的事实——时间本身并不具有可回溯性。
关了一个冬天的窗户已经打开,初春的阳光径直射进屋来。我们看见石头壁炉中的火苗正在熄灭,松香的气味在阳光中像是陈旧的灰尘,在归来的故人的眼中渐渐缭绕、升腾。这一切都予人时间停留的感觉——其实只有在现实中生活得情绪沮丧的人才有这种幻觉。除此之外还有多情善感的诗人、作家、艺术家,他们耽于幻想,热爱童话的气质使他们喜欢做梦。他们以他们的青春和生命做这种他们称之为“艺术”和“创造”的赌注。他们与时间拔河,与时间作战。看见壁炉中火苗最后的情景,我似乎看到了这种努力的结果。这些最顽强的火苗即使在生命濒临死亡的最后一刻,它们仍然伸直身体,做一个最后的腾跳。
这些最后的焰舌即使在阳光中也仍然可以把我们的眼睛照亮。当火焰熄灭,我们就感到我们所处的屋子、世界、时空忽然一暗。但是,即使是这种辉煌的结束,即使火焰完成了这最后的、感人的挣扎,时间仍然会毫不留迹地匆匆走过。我们可以暂时保留火焰后的灰烬,但却无法保留火焰原本的音容和身体。
火焰后的灰烬其实就是时间的残雪。这些漂亮的、白色的翅膀安静地垂落下来,然后消失……
之后,就再也没有人能描述火焰曾经的、真实的样子了。
我从冬天末尾的黑屋子中走进春天最初的山岗。早晨灿烂的阳光中,满山岗都是残雪被阳光烧灼时发出的轻轻的、咝咝的声音。残雪卷着身体,在湿漉漉的山岗上三五成群地晒着太阳。远处是高耸入云的山峰,峰仞壁立,水晶一样的冰峰在阳光中发出熠熠的寒光,蓝色的云絮从冰峰的顶端升起,像是一道道凝固的闪电把空气中的水分子汽化。
假如闪电已经横空出世,那么雷声是不是就要滚滚而来? 地壤下冬眠的虫子是不是就要清醒?那个名叫“惊蛰”的调皮孩子是不是就要把地上的残雪惊吓得魂飞魄散,以至于连身体都会躲进时间深处?虫子和残雪在同一条路上相逢,匆匆忙忙的它们甚至来不及相互问一声好,就错身而过了。松软、湿润的土地中,麦苗伸展开了身肢,而草则笑嘻嘻地露出了星星点点细小的牙齿。
是谁在这山岗上放牧这娇小的白羊?是谁在这山岗上放牧这时间的残雪?
时间在达利的画笔下可以折叠,而残雪呢?柔软的残雪却不能被一个真正的、关注时间的忧世伤生者保留,哪怕是一个短暂的季节。漂亮的残雪在我们的面前匆匆走过。啊!残雪,你发出的足音是溪流、是瀑布、是东去的大江,还是枝头音乐般闪烁异彩的晶露?
我坐在山岗的石头上,任由残雪在我的心中渐渐地漫漶,感受残雪热烈的簇拥。一条小路曲曲弯弯,我留不住你们,就像我留不住我自己。你们也留不住我,哪怕你们在这山径两旁伸出温情真挚的手,想拉住我在风中飘拂的衣襟。我们都无法感动那放牧时间的老人,在时间老人的统领之中,我们甚至无法找到传告我们声音的信使。时间竟然强大专横得不让我们说出我们对于时间的感受。
除了山岗上停留着残雪外,河流上也有残雪,树枝上也有残雪,但鸟巢上没有。黑黑的鸟巢像是冬天中落尽枯叶后的果子,硕大,饱经风霜。
残雪不时从树上喀嚓一声落下来,落到地上和河中。这是春天来到时,注定要发生的事情。那些枝上的嫩芽齐心协力,“嗨”的一声便把残雪从自己的身上推了下来。
有薄冰嚓嚓破碎的声音,这声音和河上的残雪一起顺流而下。明亮的阳光从天而降,直达河上漂流浮升的碎冰。从碎冰上折射出来的光斑在我黑色的衣裳和树下的阴影中闪闪烁烁。残雪就在这些沾着阳光的浮冰间安静地穿行,而我却看不见河边牧鹅的少年。
是的,在这个季节,残雪将从我们的眼前溜走,就像那些暗藏心机、调皮的白鹅从牧鹅的少年的竹竿下溜走一样。我们触景生情地张开嘴巴,却无法唱起往日的牧歌。时间已经使我们再也找不准那首老歌的调子。即使残雪漫漶的水痕最终也干枯消失得踪迹全无。
16.人们表情达理往往要借用一些具体的物象。文中除“残雪”之外,作者还选用了哪些物象? 文章借用这些物象传达了怎样的信息?(4分)
17.谈谈你对第二段中“这些最顽强的火苗即使在生命濒临死亡的最后一刻,它们仍然伸直身体,做一个最后的腾跳”一句话的理解。(4分)
18.本文谈论的虽然是有关时间、生命的古老话题,但我们可以从中解读出作者新的思考和积极向上的价值取向。请结合全文简要阐述。(6分)
19.本文的语言形式唯美,立体鲜活,灵动跳跃。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从文中任选两例具体赏析。(4分)
六、(12分)
20.下面是陈毅元帅为鲁迅先生逝世十四面年撰写的一幅对联。上下联各抽出了部分句子并打乱了顺序,请将正确的序号填入空格处。(4分)
上联:要打叭儿落水狗, ,懂得进退攻守, ;
下联: , , , 。
①不愧思想权威 ②一生最恨帮闲 ③临死也不宽恕
④莫做空头文学家 ⑤岂仅文坛闯将 ⑥敢于嬉笑怒骂
21.“坐”这个动作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坐哪里,怎么坐,是中国人立身处世的敏感点。“坐”能够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请根据下面对“坐”的不同描述,分析其表现的形象特征。(4分)
(1)《史记·项羽本纪》中记载了鸿门宴上的座位图: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
“项王、项伯东向坐”是最上位,“范增南向坐”是第二位,再次是刘邦,张良是侍坐。这种“非礼”的座位设置反映了项羽 的形象特点。
(2)《红楼梦》中一段关于“坐”的描述:贾珠之妻李氏捧饭,熙凤安箸,王夫人进羹。贾母正面榻上独坐,两边四张空椅,熙凤忙拉了黛玉在左边第一张椅上坐了,黛玉十分推让。贾母笑道:“你舅母你嫂子们不在这里吃饭。你是客,原应如此坐的。”黛玉方告了座,坐了。
“熙凤忙拉了黛玉在左边第一张椅上坐了,黛玉十分推让”,体现了林黛玉的
性格。
22.2007年11月9日,我国法定节假日调整初步方案正式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调整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三点:
①国家法定节假日总天数增加1天,即由以前的10天增加到11天。
②对国家法定节假日时间安排进行调整:元旦放假1天不变;春节放假3天不变,但放假起始时间由农历年正月初一调整为除夕;“五一”国际劳动节由3天调整为1天,减少2天;“十一”国庆节放假3天不变;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增设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各放假1天(农历节日如遇闰年,以第一个月为休假日)。
③答应周末上移下错,与法定节假日形成连休。(4分)
请问:
(1)这次调整的最大的变化是什么?(2分)
(2)这样调整有何重大意义?(2分)
七、(60分)
23.作文(6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英国前首相劳合·乔治有一个习惯——随手关上身后的门。有一天,乔治和朋友在院子里散步,他们每经过一扇门,乔治总是随手把门关上。“你有必要把这些门关上吗?”朋友很是纳闷。
“哦,当然有这个必要。”乔治微笑着说,“我这一生都在关我身后的门。你知道,这是必须做的事。当你关门时,也将过去的一切留在后面,不管是美好的成就,还是让人懊恼的失误,然后,你又可以重新开始。”
朋友听后,陷入了沉思中。乔治正是凭着这种精神一步一步走向了成功,登上了英国首相的位置。
要求: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不少于800字。
08届高中毕业班语文质量检查(Ⅱ)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
一、(15分,每小题3分)
1。B(A.“强”都念qiane C.“载”都念zai D.“间”都念jian)
2.C(A.事——是 B,迭——叠 C塌——蹋 芋——竽 D.由——尤)
3.B(当面鼓,对面锣,比喻面对面商谈或争论。此处应用“口蜜腹剑”,比喻嘴甜心狠,为人阴险。)
4.A(B.赘余,去掉“的生活” c.成分残缺,在“人文奥运”后加上“内涵” D.“它”
指代不明,应改为“阿Q的精神胜利法”)
5.D(栏目名应该用引号)
二、(12分,每小题3分)
6.D(A.律师进入汉语系统是在汉恒帝时 B.佛教中的律宗是依律修行的教派 c.是传授法律知识的人还不是现代法律意义上的律师)
7.A(与题干设有关系)
8.D(A.中律师一词是旧瓶装新酒,不是新增了一个名词术语 B.不只是对佛教僧人的一种称呼,唐代“遭士”也可以称律师 c.是对通晓律藏僧人的一种称呼)
9.c(第二段“律师因佛教的存在而存在;并一直延用至今”可见,今天的律师并非法律意义上的一个专有名词)
三、(9分,每小题3分)
10.B(介词,用。)
11.A(B.②为旁县百姓之语,意在突出董文炳断案如神 c ①是县衙借贷,拟让百姓以蚕麦偿还放贷的人,是增加百姓负担 D②是旁县民的行为,表现董文炳善于断案。)
12.D(因征集军需而向私人借贷是前令之所为。)
四、(24分)
13.(1)(县衙中)与董文炳同事的都是他父亲时的人,他们轻视董文炳年轻,连小官吏也不惧 怕他。(得分点:正确译出“同列”、 “轻”和非凡句式“不之惮”各给1分,句意连贯,表达通顺给1分。)
(2)我们多次听说董县令的大名,董县令看来也是人啊.他为什么这样明断如神其啊!(得分点:正确译出“亟”、“顾”、“何其”各给1分,句子通畅给1分。)
(3)当时州府向百姓催征赋税没完没了(或没有满足),董文炳压着官文不予执行。(得分 点:正确泽出“索无厌”、“抑不予”各得1分。)
14.(1)李词中“红藕香残”写自然之景,“玉簟秋”写内心凄凉、孤独的情感,首句就把环境气氛和作者内心情感融合起来写,显示了全词的感情色彩。“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写想象之景,表达词人相思之情。下片首句写花落水流之景,即景抒情,然后引出作者直吐胸臆的独白,表达作者与丈夫离别后的相思之苦。
蒋词上片白描写景,描绘“舟过吴江”的情景,但景中带情。“舟摇”刻画出他的船正 逐浪起伏地向前划动,带出了乘舟的主人公的动荡飘泊之感。“帘招”描写出江边酒楼上悬 挂的酒帘正迎风飘摆,招徕顾客,透露了他的视线为酒楼所吸引并希望借酒浇愁的心理。船 经过秋娘渡口和泰娘桥,风吹雨急,促人产生联想,作者急欲思归的感情更为浓烈。下片正 面写情,情中有景。末句“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不仅是写景,也抒发了对年华消逝的感叹。 (4分。只要答出两首词中任何一处景与情的关系即可。每首1分。)
(2)李词中的“闲愁”是写作者的相思之苦和离愁之深,作者由自己推想到对方,深知这种相思和离愁不是单方面的,彼此都在思念对方,表达了词人与丈夫离别后的深深的思念之情。而蒋词中的“春愁”有两层含意,其一,表达了作者飘泊在外而急欲思归的迫切心情;其二,抒发了光阴似水的人生感慨。第二层含意是第一层含意的深化。(4分。每首2分。)
15.(1)殊崖转石万壑霄 星垂平野阔 清泉石上流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
(2)艾青 《巴黎圣母院》(6分。每空一分,若有错字漏字多字该空不得分。)
五、(18分)
16.文中除“残雪”这一物象之外,还有:①作最后一次腾跳的火苗;②破碎的薄冰;③横空出世的闪电,滚滚而来的雷声;④从冬眠中清醒的虫于;⑤伸展身肢的麦苗,露出细小牙齿的小草;⑥将残雪从自己身上推下来的枝上的嫩芽……
(2分,这些答案中,①②属“即将逝去”的事物,③—⑥属“将要到来”的事物。所答物象包括了“即将逝去”和“将要到来”两类的,给2分,只有“即将逝去”或“将要到 来”一个方面的,给1分。)
文章借用这些物象传达出这样的信息:时间一去不返,时间不可回溯,时光易逝,生命难再;大自然的伟力不可抗拒。
(2分,要针对上一问中的两个方面作答。“即将逝去”的事物寓意时光不可逆转;“将要到来”的事物寓意自然不可抗拒。答对一个方面给1分。)
17.火焰在燃烧时尽量发光发热,潮临死亡时,也要作最后一个腾跳。火焰的一生是短暂的,但它的生命是饱满的、辉煌的,它的生命过程是漂亮的、完整的;同时,它对生命也是十分珍惜的。 (本题要答出两个要点:火焰的生命完美,火焰对生命十分珍惜。答对一个要点给2分)
18.虽然时光易逝,青春难再,但作为一个关注时间和忧世伤生的人,作者从另外一个角度渲染了一种积极的亮色,那就是执着生命和抗衡时光的不屈不挠的精神。作者认为,虽然我们无法感动时间老人,但我们可以在有限的生命中,与时间拔河,与时间作战。我们不能延长生命的长度,但可以拓宽生命的宽度。
(先答要点:在时间上不断争持,在人生事业上积极进取。然后结合文本简要阐述。只有要点而无阐述,只给3分。要点偏离或不准确不给分)
19.本文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使语言清新灵动。比如:
拟人。那些枝上的嫩芽齐心协力,“嗨”的一声便把残雪从自己的身上推了下来。赋予“嫩芽”这一静态的事物以人的动作“齐心协力”“推”以及人的声响“嗨”,活画出嫩芽初生时蓬勃的朝气和旺盛的活力。
比喻。这些漂亮的、白色的翅膀安静地垂落下来。将“灰烬”喻为“漂亮的、白色的翅
膀”,形象地写出了灰烬垂落时的轻盈、飘逸,表达了对火焰即使在最后一刻,也尽量辉煌漂亮的礼赞。
(先写出使用了某种修辞手法的例句,然后根据这种修辞手法的特点,结合具体的语境赏析。写出两种修辞手法且举例恰当给2分,赏析准确具体给2分。答“通感”等其他修辞 方法言之有理亦可。)
六、(12分)
20 上联:③⑤ 下联:④②⑥①(填对一空得o.5分,全对得4分。)
21.(1)在双方力量的对比悬殊情况下自高白大、目中无人
(2)“步步留心,时时在意”(或小心谨慎)
22. (1)取消了“五一”黄金周,将传统的节假日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增设为国家的法定节假日,(1)这样安排有利于弘扬和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七、(60分)
23.作文(60分)
(1)立意提示
这则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过去的事,也许有值得留恋的辉煌业绩,或许也有追悔不及 的遗憾,但这都已经成为过去。背负着昨天的痛片、挫折、失败的阴影,无法做到豁达、坦 然,只会使步履沉重,最终可能阻碍事业的成功和生命的进程;把昨天的荣耀记挂在心头, 也会成为前进的羁绊,世界上有无数的人年青时创下了令人瞩目的事业,老了一事无成,就 足躺在昨天的功劳簿上睡觉,有的甚至顽固守旧,阻碍了历史或科学的发展(如爱迪生)。
因此我们要学会忘却过去,关闭身后的门,把每一天都当成一个新起点,这样将会青春永驻,布满活力,将会迎来新的成功。
在这则材料中,“身后的门”可以理解为“过去的生活”,关掉身后的门意味着“忘记 过去,让一切重新开始”。写作时可从以下方面立意:关上身后的门,才可以更专注地走前 方的路;放下昨天的包袱,才可以轻装前进;悔恨昨天是绝不能解决任何问题的,只有把目 光投向今天或明天才有更美好的未来;让天天都成为新的起点(或开端),把天天当作新生 命的开始,会有助于人生价值的实现;把过去的事忘记,做好现在的我,不浪费现在我的时 间,才能创造未来我的幸福。
行文时,假如写成议论文,要注重落脚现实,回归自我或自我群体;假如写成记叙文, 不能只是以旁观者的眼光来叙写前人或旁人的生活,最好将自己渗入其中,写出自己特有的 感悟。总之,无论从哪个角度人笔,无论运用什么文体,对生命或生活的思考是必不可少 的,
(2)评分说明
根据内容、表达和发展等级要求进行综合评分,分为四个等级评分。一类卷:51~60 分;二类卷42-50分;三类卷:36-41分;四类卷:35分以下。
(3)注童事项
①阅卷赋分时.重点从立意、内容、浯言、文体、书写五个力面综合考虑.最后给出一个总分。
②切入分为43分。
③突出审题立意意识。审题立意是重点。在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表达流畅的前提下,
切合题意的判为一类卷,符合题意的判为二类卷;基本符合题意的判为三类卷;偏离题意的判为四类卷。
④强化文体意识。要注重突出文体特征。议论类文章,议论说理酌文字必须超过2/3; 记叙类文章,记叙描写的文字必须超过2/3。否则,视为文体不明,给分适当下浮。
⑤体现“亮点”意识。作文要有“亮点”。考生在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新四个方 面,如有某一方面突出者,可按发展等级要求,分数适当上浮。发现非凡优秀的文章,要敢 于打高分,甚至打满分。
⑥注重书写意识。书写要做到正确清楚、大小匀称、整洁美观,切勿连笔。发现错别 字,每2个扣1分,扣满3分为止。
⑦完篇而字数不足的,每少50字扣1分,扣满3分为止。明显未完篇的文章最高不超 过35分。
⑧抄袭作文,经核查2/3以上文字与已发表作品雷同,最高不超过20分。
文言文参考译文:
董文炳,字彦明,是董俊的长子。董文炳的父亲死时他才十六岁,带着几个弟弟侍奉母亲李夫人。李夫人有贤德。治家严格,教子有方。董丈炳把母亲当成先生对待。他聪明机灵,善于记忆和背诵,小的时候就如同成年人一样。乙未年,他凭父亲的职务接任藁城县令。官衙中同事都是他父亲时的人,他们轻视董文炳年轻.就连小官吏也不怕他。董文炳兼听明断,以恩义树立起自己的威信。没过多久,与他同列的人都心甘情愿地在他手下干事,小官吏拿着文书让他签署时,都不敢抬头看他,内部人们都很佩服他。县里很贫穷,又碰到旱灾、蝗灾,但赋税日益增多,民不聊生。董文炳用自己家中数千石谷子为百姓代交赋税,官府才得以放过老百姓。前任县令因征集军需曾向私人借贷,而贷款的人收取利息逐年加倍,官府要拿百姓的蚕和麦子去偿还。董文炳说:“百姓都很困苦。我作为县令,不忍心看到这样的事,我应当替百姓偿还。”于是他把自家的田地作价抵给放贷的人,又登记县里的闲置田地分蛤贫民耕种。于是流散在外的人渐渐回来,几年后老百姓都比较富裕了。朝廷起初统计人口,下诏说有敢于隐瞒实情的将被处死,并抄没家产,董文炳让老百姓聚在一起居住,户数便减少了。县府里很多人都认为这样做不妥。董文炳说:“为了老百姓而被定罪,我是心甘情愿的。”老百姓也有不愿这样做的,董文炳说:“以后他们会感激我的。”于是赋税大大减少,人们都很富裕并保全下来。邻近县中有告状得不到伸张的,都投状给董文炳,求他裁决。董文炳曾经到州府拜见上级官员,邻县的人都聚在那儿观看,说:“我们屡次听说董县令的大名,董县令看来也是人啊,他为什么这样明断如神啊!”当时官府向百姓催征赋税没完没了,董文炳压着官文不予执行。有人向州府说他坏话,州府中也有人想诬蔑陷害他,董文炳说:“我终究不能剥夺老百姓来为自己谋私利。”于是弃官而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