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高考语文质量测试卷(第二次八校联考卷)
[八校:松江二中、青浦、七宝、育才、市二、行知、进才、位育]
阅读(8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7题。(19分)
“读图”时代阅读向何处去
①近日报载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公布了第三次全国国民阅读与购买倾向的抽样调查结果,结果显示:国民阅读率总体呈下降趋势,2003年,在调查的识字城乡居民中,每月读一本书的人为51.7%,比1998年下降8.7个百分点,其中农村的阅读率为45.3%,比1998年下降了9.6个百分点,城镇居民则下降了7.8个百分点。我国国民中有读书习惯者仅占5%。
②这一查结果颇令人感到困惑和忧心忡忡:我国是一个出版大国,各种书刊林林总总,红火火,根据同一调查,国民个人自费购买图书的人均消费额还在持续增长,何以读书的人反越来越少?难道购买的书都是为了送礼或摆样子?我国更是一个文明古国,传统的价值观从来就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何以在强调提高国民素质的今天,国民中有读书习惯者仅占5%?问题的严重性还在于:根据调查猜测,今后一段时间DVD、电视等其他媒体将利用自己的势进一步分流人们的注重力,分割人们的闲暇,国民读书率可能会进一步降低,读书的人还会继续减少,难道书的传统价值和人类的读书爱好真是面临了巨大的危机?!
③调查所反映出来的问题确实是人忧虑的。诚然,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今天人类获得知识的渠道已经越来越多元:除了传统意义上的“读书”,还可以从DVD、电视、互联网和各种琳琅满目的图像传播中获取,后者可以统称为“读图”。毫无疑义,与书刊单一的文字传播相比,图像传播(包括静态的图画和动态的影像)有着它天然的优势,因为图像传播是一种直观的形象传播,仅人人都能欣赏观看,而且它比文字更心旷神怡,枯燥的文字只是一种符号,而生动的图像形神俱备,活色生香;加之图像传播因其形式上的特点,它需要更凝练、更简洁地表现对象,往往洋洋数千言、数万言的文字篇幅,有时需一两幅画面就能表达,这种直观、形象、快捷、省时的特点,比长时间地咬文嚼字确要轻松省力许多,因而它更适合现代快节奏的生活,更适合紧张工作和极度疲惫的现代人在心和生理两方面的需求。从这个意义上说,现在“读书”的人越来越少,是被“读图”的人分流了,而“读图”其实也是现代人获取知识和资讯的一种重要手段,它应该归入广义的“读书”范围之内;这样来看问题,所谓“读书的人越来越少”也许就没有那么严重。
④但我们在肯定“读图”的同时,还是要力提倡传统意义上的“读书”,因为人类文明的历史告诉我们:人类的童年是从“读图”开始的,先民们在没有创造文字之前,先是通过图画来传播有关信息;然后有了文字,然后人类从“读图”时代进化到“读书”时代。每个人类个体也是如此,孩提时代先看图,然后学会识字,然后在“读书”中慢慢长大成熟,可以说这是人类发展和进步的个普遍规律。在人类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假如我们因为某些主客观的原因,反而慢慢养成了只会“读图”、不喜“读书”的习惯,久而久之,假如哪一天,我们真的丧失了“读书”的功能和爱好,那到底是意味着我们人类的进化还是退步?
⑤不仅如此,作为书的主要载体的文字更是人类进行思维的工具。文字的阅读和接受需要读者的感悟和思考,它本身就是一项复杂的高级的脑力劳动,是人类练习和提高自身思维思辨能力的最重要的手段。文字写就的作品,不仅可以达到“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的艺术效果,而且更给读者提供了想象和再创造的空间。一百个读者欣赏一部影视作品中的林黛玉,看到的都是一位演员扮演的林黛玉;而一百个读者阅读一部文字版的《红楼梦》,就会有一百个不同的林黛玉。文字传播的魅力超过图像传播处正在于此。所以,“读图”虽然有它存在的价值,但它不能也不应该替代“读书”,否则,人类的阅读功能和思维能力都会因之而退化。
⑥尤其需要强调的是,“读书”中的阅读原著和原典,更是一个民族传承文明最根本的途径,也是每个国民提高自身素质最有效的手段。这里,不仅“读图”不能替代“读书”,而且读各种快餐书也不能替代读原汁原味的原著。一个国民,假如能有一百首唐诗、一百首宋词、一百部中外经典在肚子里打底,那他自然就有一种底气,就会有一种气质自内而外透出来。只看有声有色的图像改编,不读原汁原味的原著;或是包里装两本时髦书摆摆样子,书橱里摆几部大书装点门面,不认真读书的尾巴随时都会露馅。正是基于此,在大量经典作品以图像改编和各种快餐方式传播的今天,我们真诚地吁请现代快节奏生活下的读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分)对“读书的人越来越少”并“还会继续减少”的观象,作者先说“令人忧虑”,后来又说现象“也许没有那么严重”,是否前后矛盾?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分)第④段中的“普遍规律”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分)作者大力提倡传统意义上的“读书”,理由有:(80个字以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分)第⑤段中说,“读图”“有它存在的价值”,这“价值”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
5.(2分)从第⑧段中找出与“那浅薄庸俗的尾巴随时都会露馅”对比着写的一个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3分)对本文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在第②段中,作者运用对比和引用资料的方法,表现了作者对“读书的人越来越少”这一现象的困惑和忧虑。
B.在第③段中,作者运用比较的方法,说明图像传播具有天然的优势,“读图”往往更适合现代生活和现代人。
C.在第④段中,作者拿人类个体的成长过程与人类文明的历史作类比,说明“读书”是人类发展和进步的标志。
D.在第⑤段中,作者运用举例的方法,表明对文学作品的不同理解缘于读者不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7.(3分)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在文末补上恰当的句子。(不超过50字)
(二)阅读下文,完成8~14题。(21分)
走过荒原
①诗歌总是使人难忘。我已经很少阅读诗歌了,然而诗歌中的一些意象,比如日本俳句中的菊花与刀,前苏联诗歌中的路,英国诗歌里的夜莺与云雀,却无论如何挥之下去。
②类似的自然还有荒原。少年时读过的唐诗,诸如“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片孤城万仞山”、“远目不堪空际送”这样的句子,我至今耳熟能详;而 T· S·艾略特的《荒原》,“四月是最残酷的月份,在荒原上/孕育出丁香,把回忆和欲望/混合在一起,用春雨/搅动那些迟钝的根。/冬日使我们暖和,它以遗忘的雪/覆盖大地,用干枯的块茎/喂养弱小的生命……”十多年过后,我还能一字不落地背诵下来。
③是什么使荒原让我如此刻骨铭心?某年某月,当我在北京听到根据日本民歌改编的吉他曲《荒城之恋》时,竟禁不住潸然泪下———既感叹中日文化之间难以言说的千丝万缕,更为飘然逝去的岁月无限感伤。想来,这一方面是因为这些名篇所蕴含的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精妙的语言,广阔的文化语境,对人类生活和文明的深邃的洞察;而另一方面,也许更重要的,是荒原意象带给我的强烈对比和无限想像———少年时居住在江南小镇,杏花春雨中感受荒原的粗犷、苍凉和沉寂,无法不怦然心动;读到艾略特,我正在喧嚣的上海,荒原的辽阔与地老天荒、荒原上那些卑贱的、渺小的生命之坚韧的律动,让我觉得在大都市所有的寻梦和挣扎都是在自寻烦恼———成为真正的大地之子,或许是当时潜意识的梦想。
④然而,认真想来,假如不考虑诗歌的审美,我所谓的想像和潜意识是否有点矫情?因为实际上,大概在五年前,我曾因一个项目来到了西部;我本有很多机会去看看荒原、直面荒原甚至走过荒原的,可是,总是因为怕错过一些所谓的商机而最终未能成行。扪心自问,即使经过诗歌无尽的洗礼,我是否依然俗不可耐?我的诗情画意是否仅仅耽于想象之中?而诸如荒原这样的景致,假如仅仅在想像中被人记起,假如记忆后仅仅是抒情、观赏或者把玩的对象,这是不是人类和自然的悲哀?可以没有荒原吗?
⑤这使我想起很多人对流浪歌曲的喜爱。大概是以三毛的《橄榄树》为滥觞,流浪的歌吟便充斥于华语歌坛,仿佛整个华人世界就是流浪的故乡。时至今日,歌坛对于流浪的缠绵之情依然经久不散。然而,现实的问题是,那些词曲作者,那些歌手,有多少像三毛一样羁旅天边、浪迹世界的感受?又有多少愿意去真正地流浪?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不过是在城市呆烦了之后,因为休闲以及一些商业目的,到另一座城市或乡村逍遥地作了一番“伪流浪”。
⑥荒原的情形与此并没有两样。荒原的确是粗犷的,但粗犷的另一面可能是严酷;荒原是苍凉的,但苍凉的背后隐藏着凄苦;荒原是沉寂的,但沉寂并不是宁静;荒原上生命在坚韧地律动,然而却又是如此孱弱;荒原上的爱情或许激烈奔放,但那爱情却绝对包涵着无奈;荒原有大美存焉,然而大美又怎么能替代人间烟火?所以,高适、岑参们的“边塞诗”究其实是远戍边地的无奈的宣泄;艾略特假如不是在慕尼黑隔岸观火,估计也没有抒写荒原的闲情;至于像我这一类修炼不到家的凡人俗子,无病呻吟是常有的事。因此,荒原经常是停留于艺术的虚幻和人们的想像中,走过荒原大多是一种形式,一种见证。有多少人抛弃了尘世的欢乐向荒原迁徙?所以,荒原似乎总是亘古不变,荒原似乎就这样一直在地老天荒。
⑦但是,追求平等与福祉应该是人类无法舍弃的权利和义务,我们有什么理由听任荒原一直荒凉下去?仅仅为了审美的满足,而后抱着某种优越感去俯视荒原上的同类,这是不是太不公平?由此,就分外觉得福利经济学家阿玛蒂亚·森的可贵:研究贫困的荒原,走进寂寥的荒原,然后去想办法改造荒原。这样,即使一片荒原都不存在了,所谓的艺术因之失去了一个永恒的主题,却难道不是人类与自然一大真正的进步?所以,我渴望走过已经不再是荒原的“荒原”,企盼所有的荒原都像我的家乡一样山清水秀,也期待诗歌再现的荒原一片绿色。
⑧然而,遗憾的是,就在写作本文的此刻,阿富汗南部的荒原正笼罩在战火之中,坎大哈和扎兰季在悲伤地哭泣。或许,我所有期待终归只是一种妄想,荒原,将可能永远无法逃脱荒原和寂寥的宿命。
8.(2分)第三段中“强烈对比”,从审美角度说,是指□□美和□□美的鲜明对比。(各填一个字或各填两个字)
9.(3分)用一句话概括第②③段的大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3分)为什么要写“很多人对流浪歌曲的喜爱”(第⑤段)这一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3分)文章说:荒原和表观荒原的作品:能给人“审美的满足”,其美感具体体现在
12.(4分)根据文意,下列判定正确的两项是……………………………………( )( )
A.“成为真正的大地之子”,是作者始终不渝的真挚愿望,也是他喜爱荒原作品的一个原因。
B.第⑥段加点的“隔岸观火”在这里指远离了荒原,用全新的视角思考荒原,才能真切地反映那里的严酷、凄苦和生命的孱弱而艰难以及爱情的无奈。
C.文末“也期待诗歌再现的荒原一片绿色”,寄托了作者打破艺术窠臼,期待创新之作的美好愿望。
D.本文的写作目的是希望人们研究荒原:定进荒原,改造荒原,使荒原不再荒凉。
E.本文谈的是诗歌中的意象问题,重点分析了中外闻名的荒原作品令人青睐的原因及其审美价值之所在。
F.作者反对抱着一种居高临下的优越感去描写人类的原始和落后状态。
13.(3分)第⑤段中有这么一个句子:“流浪歌吟便充斥于华语歌坛,仿佛整个华人世界就是流浪的故乡。”请从语言运用的角度加以分析,说明这句蕴含的感情。
14.(3分)第①段中说到诗歌的意象,意象是指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不少意象,常有较为周定的意义。请举其中的一个意象,并用一句话对其意义作简要说明。
(三)填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任选4题)(4分)
15.(1)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韩愈《师说》)
(2)别有幽愁暗恨生,____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
(3)抽刀断水水更流,______________ 。(李白《宣州谢脁搂钱别校书叔云》)
(4)壁立千仞,无欲则刚。__________ ,__________。 (林则徐题于书室的对联)
(5)高山仰止,______________ 。(《诗经》)
(四)阅读下面的诗,完成16~17题。(8分)
新 年 作
宋之问
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
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
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
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
[注]宋之问作此诗时正贬为播州南巴县尉。 长沙傅:西汉贾谊曾为大臣所忌,贬为长沙王太傅。
16.(4分)从这首诗看,诗人“潸然”泪下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4分)“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这一联两句的“诗眼”各是哪个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下文,完成18~22题。(15分)
雷于粤为最远郡。崇祯初,金陵人某,以部曹出守。舟入江,遇盗。知其守也,杀之,并歼其从者,独留其妻女。以众中一最黠者为伪守,持牒往,而群诡为仆,人莫能察也。抵郡逾月,甚廉干,有治状,雷人相庆得贤太守。其寮属暨监司使,咸诵重之。
未几,太守出示禁游客,所隶毋得纳金陵人只履,否者,虽至戚必坐。于是雷人益信服新太守, 乃能严介若此也。
亡何,守之子至。入境,无敢舍者。问之。知其禁也,心惑之。诘朝,守出,子道视,非父也。询其籍里名姓,则皆父。子悟曰:“噫!是盗矣!”然不敢暴语,密以白监司使。监司曰:“止!吾旦日饭守而出子。”于是戒吏,以卒环太守舍,而伏甲酒所。旦日,太守入谒,监司饮之酒,出其子质,不辨也。守窘,拟起为变,而伏甲发,就坐捽之。其卒之环守者,亦破署入。贼数十人卒起格斗,胥逸去,仅获其七。狱具如律,械送金陵杀之。于是雷人之乃知向之守,非守也,盗也。
东陵生闻而叹曰:“异哉!盗乃能守若此乎!今之守,非盗也;而其行鲜不盗也,则无宁以盗守矣。其贼守,盗也;其守而贤,犹愈他守也。”
18.(4分)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持谍往 谍( )
无敢舍者 舍( )
贼数十人卒起格斗 卒( )
胥逸去 逸( )
19.(6分)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所隶勿得纳金陵人只履;否者虽至戚必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监司饮之酒,出其子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分)本文揭示了的社会现实(用自己的话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3分)本文除了最后一段,可看作一篇微型小说,从小说的特点出发,选择一个角度,作一点简要评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22-25题。(13分)
丁公为楚将,为项羽逐窘高祖彭城西,短兵接,高祖急,顾丁公曰:“两贤岂相厄哉!”于是了公引兵而还,汉王遂解去。及项王灭,丁公谒见高祖。高祖以丁公徇军中,曰:“丁公为项王臣不忠,使项王失天下者,乃丁公也。”遂斩丁公,曰:“使后世为人臣者无效丁公!”
(选自《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臣光曰:高祖起丰、沛以来,网罗豪桀,招亡纳叛,亦已多矣。及即帝位,而丁公独以不忠受戮,何哉?夫进取之与守成,其势不同。当群雄角逐之际,民无定主,来者受之,固其宜也。及贵为天子,四海之内,无不为臣;苟不明礼义以示之,使为臣者,人怀贰心以徼大利,则国家其能久安乎!是故断以大义,使天下晓然皆知为臣不忠者无所自容;而怀私结恩者,虽至于活己,犹以义不与也。戮一人而千万人惧,其虑事岂不深且远哉!子孙享有天禄四百馀年,宜矣!
(选自《资治通鉴第十一卷·汉纪三·太祖高皇帝中》)
壮学于日:丁公死晚矣!然谲哉高帝乎!高帝曰:“使项王失天下者,丁公也。”丁公为项王臣不忠,然则为项王臣忠者,宜莫如季布。丁公已戮,而季布方购,高帝非能以公灭私者也。然则高帝曷为斩丁公?曰:高帝之怨丁公,犹其怨季布矣。然而丁公斩,季布终赦者,季布数窘高帝,卒无害于高帝,自以为罪而逃之,则非高帝之所甚恶也。丁公能窘高帝,能释高帝,自以为德而谒之,是则高帝之所甚耻也。不然,鸿门之役,使项王失天下者,项伯也,而封之,其有词于后世也哉? (选自周树槐《汉高帝论》)
22.(4分)根据上面的文字,填写下表。
|
表 现 |
高祖的处置 |
对项王 |
对高祖 |
丁公 |
使项王失天下 |
释放高祖 |
|
季布 |
|
|
先购后赦 |
项伯 |
|
泄机密于高帝 |
|
23.(3分)对高祖斩丁公的原因,高祖的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司马光认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周树槐认为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4.(3分)从司马光的评论看,高祖的思想性格主要是□□□□;从周树槐的评论看,高祖的思想性格主要是□□□□。
25.(3分)对司马光或周树槐的评论,从某一角度简说其论证的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 作(70分)
26.作文
两人结伴横过沙漠,水喝完了,其中一人中暑不能行动,同伴去找水,临走时把手枪塞给了那个人:“枪里有五颗子弹,记住,三小时后,每小时对空鸣枪一声,枪声会指引我找到正确的方向,和你会合。”
两人分手,那人满腹狐疑地卧在沙漠里等候,他看表,按时鸣枪,但他很难相信那个同伴会听见枪声。他越来越惧怕,认为同伴找水失败,中途渴死;一会儿又推测同伴找到了水,却弃他而去,不再回来。到应该击发第五枪的时候,这人悲愤地思量:“这是最后一颗子弹了,同伴早已听不见我的枪声,等到这颗子弹用完了后,我还有什么依靠呢?我只有等死而已。而在一息尚存之际,秃鹰会啄瞎我的眼睛,那是多么痛苦,还不如……”他把枪口对准了自己的太阳穴,扣动了扳机。。
不久,那提着满壶清水的同伴领着一队骆驼商旅循声而至,但他们所找到的仅是一具尸体。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想到了什么,有怎样的感悟,写一篇1000字左右的文章,题目自拟。(不要写成诗歌)
2005年上海市高考语文质量测试卷参考答案
[八校联考(第二次):松江二中、青浦、七宝、育才、市二、行知、进才、位育]
阅 读 (80分)
(一)
1.不矛盾。(1分)因为“读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按狭义的理解,“读书的人越来越少”令人忧虑;按广义的理解,“读书”包括“读图”,读书的人未必越来越少,问题没那么严重。(或:现在“读书”的人越来越少,是被“读图”的人分流了,而“读图”也应该归入广义的“读书”范围之内;这样来看问题,所谓“读书的人越来越少”也许就没有那么严重)(2分)
2.从“读图”时代进化到“读书”时代
3.使人和人类得到发展和进步(是人类进化的标志),是练习和提高自身思维思辨能力的最重要的手段,阅读原著和原典是一个民族传承文明最根本的途径,是每个国民提高自身素质最有效的手段。(4个要点,一个一分)
4.图象具有直观、形象、快捷、省时的特点,可以轻松省力地获取知识和资讯(两个要点,一个一分)
5.就会有一种气质自内而外透出来
6.D
7.原文:为了从根本上充实你自己,在你选择“读图”的同时,千万不要忘了“读书”,尤其不要忘了多读原著和原典。(要点:读书,尤其是读原著和原典。有“读书”这层意思,给2分,又写出后一点,给3分;句子不通顺,酌情扣分))
(二)
8.阴柔(柔、优) 阳刚(壮)(答“婉约”“豪放”、“纤细”“粗犷”、“温润”“苍凉”等亦可,不能形成对比关系的,酌情扣分)
9.我喜爱荒原以及喜爱的原因(荒原让我如此刻骨铭心及其原因)(两个要点,答出一个给2分,答出两个给3分)
10.是一种类比,拓宽和深化了文意,更有力地说明了人们喜爱荒原,只是停留在艺术的虚幻和人们的想象中,并不是真正的喜爱。(类比,1分;“拓宽……”可不答;“说明……”,2分)
11.令人感到粗犷、苍凉、沉寂,生命在坚韧地律动,爱情激烈奔放,给人一种大美之感。(最后一句可不答,其余少答的酌情扣分)
12. D F
13.用“充斥”这一贬义词和夸张手法,表现对这种现象的嘲讽。(“仿佛”含否定、讽刺之意)(“充斥” “仿佛”“夸张”选答两个,2分;“嘲讽”,1分)
14.举例:日落、夕阳、秋天、流水等意象往往代表生命的短暂,时光的流逝等。月能思乡,星可传恨,水喻愁多;松喻坚贞,荷、兰喻高洁,菊喻隐逸,竹多劲健;松傲雪斗霜、有凌云之志,梧桐是凄凉、悲伤的象征;桃花象征美人,杨花多有离散、漂泊之意;柳有柔情之意,又显轻薄,更表惜别怀远之意,鸿鹄、骏马、大鹏喻志向远大的人,鸾鸟、凤凰喻忠诚的贤士,杜鹃鸟是凄凉、哀伤的象征,表达归家之念,鹧鸪、寒蝉能引起人的离愁别绪、羁旅伤感,鸿雁借指书信,也表思乡之情;灞桥易水多与送别有关;夕阳、西风、残照既表示个人沉浮的身世命运,又代表历史的沧桑变化,秋风往往表思归之意,《阳关三叠》多写故人友谊,《关山月》、《梅花落》与乡思乡愁有关。(写出意象名,1分;写出意义,2分;点到即可)
(三)
15.(1)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2)此时无声胜有声
(3)举杯销愁愁更愁
(4)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5)景行行止(写错字不给分)
(四)
16.年事已高,却居于卑位;新年已到,却独处天边。(共4分。“被贬”“思乡”两层意思,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二点给3分;“年老”“新岁”答其一给1分)
17.同 共(2分) 这两个字把人和自然结合起来(同岭猿共度旦暮,与江柳共赏风烟),化实为虚,使客观的自然有了主观的情思,反映出诗人生活的单调和寂寞。(2分,‘卑调”“寂寞”之类未答扣1分)
(五)
18.公文 使……住宿、安排住宿、接纳 通“猝”,忽然 逃跑
19.所管辖的地方不得接纳一个金陵人,否则即使最亲的人也二定牵连治罪(判罪、办罪)(整体理解不对全扣;重点:所隶、坐)
监司请他喝酒,让他儿于出来对证(对质、询问)(重点:两处使动用法、质)
20.贪官不如盗贼(贪官污吏欺压人民掠夺人民)(意思对即可)
21.情节(悬念迭起,起伏跌宕) 结构(前有伏笔,后有照应烘托(以上下拥戴称颂表现盗守的清廉实干)(酌情扣分)
(六)
22.(对一处不给分,对二处给1分……全对给4分)
|
表 现 |
高祖的处置 |
对项王 |
对高祖 |
丁公 |
使项王失天下 |
释放高祖 |
斩 |
季布 |
为项王臣 忠 |
数窘高帝 |
先购后赦 |
项伯 |
使项王失天下 |
泄机密于高帝 |
封 |
23.为项王臣不忠 使天下晓然皆知为臣不忠者无所自容 能窘高帝,能释高帝,自以为德而谒之,是则高帝之所甚耻也
24.虑事深远虚伪(诡谲、狡诈)卑劣(凶残)(答对1个给2分,答对2个给3分)
25.示例:司马光——从分析“进取”与“守成”两个不同时期出发,肯定高祖对敌对一方叛逃者的不同处置,论述辩证有力。 周树槐——对比论证。通过高祖对丁公、季布、项伯不同态度的比较,层层深入地剖析丁公被杀的原因,有说服力。/揭示言行矛盾。高祖声称因“为项王臣、忠”而杀丁公,却封“使项王失天下”的项伯,又捉拿“为项王臣忠”的季布,言与行悖反,可见杀丁公的真正原因不在于此,逻辑谨严。(酌情扣分)
作文(70分)
(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