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1页,满分l50分,考试用时l50分钟。
注重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校名、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的密封线内。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8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另发的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4分)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不相同的一组是
A.玷污 粘贴 黏液 沾沾自喜
B.对峙 服侍 祠堂 伺机而动
C.船舷 眩晕 泫然 改弦更张
D.蟠曲 藩篱 燔烧 幡然悔悟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姚明因为左脚压迫性骨裂,将缺席本赛季余下全部比赛。这个消息对热爱姚明的球迷来说无异于平地一声雷。
B.群众之问的矛盾纠纷,看似都是轻于鸿毛的小事,但处理不好,就会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C.赵局长的老婆建议在自家门上钉一块牌子,写明“赵局长家”,赵局长不满地说:“真是头发长见识短。”
D.他听着风入松林的美妙声音,听着林间小鸟尽情地唱和,心悦诚服,怎么也不愿离开这个地方了。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今年他带来的是《王蒙自传》的最后一部——《九命七羊》,实现了在北京奥运之前写完自传并把它作为献礼。
B.从2007年3月开始,经过集中创作、专家评审、社会征集、定向邀约四个阶段,历时13个月,亚运会吉祥物的征集工作最终完成。
C.近来,境外媒体对于北京奥运会圣火传递的关注目光和采访热情并没有在圣火进入中国境内后减弱。
D.《读书》曾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人文杂志和最核心的知识分子刊物,这种领袖地位是在沈昌文主持《读书》期间奠定的。
4.依次填入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一次曾国藩周完晚饭与几位幕僚闲谈评论当今英雄。他说:“彭玉麟、李鸿章都是大才,为我所不及。我可自许者,只是生平不好谀耳。”
一个幕僚说:“各有所长,彭公威猛,——;李公精明,——。”曾国藩问:“你们以为我怎么样?”
众人低首沉思,忽然走出一个管抄写的后生,他插话道:“曾帅是仁德, 。”众人听了,一齐拍手。
①人不忍欺 ②人不敢欺 ③人不能欺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③②① D.②①③
二、本大题7小题,共3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书鸡鹤事
(明)王世贞
余恒以未明起礼诵,而虞不获①。时童子买一鸡,犹稚,久之始能啼。然不为置敌偶,不辨其能斗与否也。园丁以一驯鹤至,步中庭饮食自如。鸡始自匿不敢近,已就食焉而稍亲,已又若有竞者。鸡倏起搏鹤,鹤喙其冠而举之,数掷乃下,冠血涔涔流矣。鸡复奋翼起,高,
与鹤齐,然不能突其喙而入。鹤复喙翼而举之,又数掷不下。童子为解之,鸡尚竦身自淬砺也②。已,复如前,则为鹤所蹈,而数喙其翼。童子惧其遂毙也,抱而去,息之它所。浃晨③,鹤复食庭中鸡匿身松柏间忽然从后奄至趣④其后距鹤惊不暇反顾而走则追逐之走愈急逐愈劲匿跳入水中乃已。又明日,园丁复以鹤之雄至,谓戾足⑤以刺五尺童子者。鸡复持击前鹤法击之,则改遁愈甚。自是鹤匿林,左右探伺,计惟有走而已。
嗟夫!鹤之形,高五倍于鸡,其大三倍之,其力四倍之。鸡不以不相当,故逆;自沮斗而不以伤,故退却。从容以定其气,多方以图其间,掩其所不备,攻其所不能,顾破其胆,使不复振。夫岂直悍勇矫敢哉?厥亦有胆智焉,季路之所以饰而冠也。彼二鹤者,但植立毋缩,一喙足以逆十距无难也。计不出此,而不羞走者,何也?汝⑥独不忧夫摩空之雕,俯而尽汝技,汝不血肉乎?
(略有删改)
注释:①虞不获:担心做不到。②淬砺:磨练砥砺,预备再战。③浃晨:次日早晨。④趣:通“促”,逼近。⑤戾足:犹翻足,举足。⑥汝:谓鹤。
5.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然不为置敌偶 偶:对手
B.一喙足以逆十距无难也 逆:迎接
C.汝独不忧夫摩空之雕 摩:接近
D.顾破其胆,使不复振 顾:回头看
6.下列各旬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余恒以未明起礼诵 从容以定其气
B.久之始能啼 园丁复以鹤之雄至
C.抱而去 反顾而走
D.已又若有竞者 计不出此,而不羞走者
7.下列各旬,括号中补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鸡)已又若有竞者 B.使(鹤)不复振
C.(鹤)走愈急,逐愈劲 D.(鹤)自沮斗而不以伤
8.下列对文中有关内容和写法的分析与概括,错误的一项是(3分)
A.首段写鸡鹤搏斗,鸡三斗三败,写法并无雷同。“冠血涔涔流矣”,生动形象,鸡惨败之状如在目前。
B.鸡与前一只鹤角斗失败后并不气馁,而是细致周到地观察后一只鹤疏忽之处,一举偷袭成功,使鹤藏匿于树林中,不敢轻易出来活动。
C.文章最后一段,一方面议论鸡之所以胜,另一方面议论鹤之所以败,全面而警策,在对比中引发人们的思考。
D.文章以小见大,通过鸡鹤决斗鸡反败为胜的故事说明了弱小者可以凭借勇敢和聪明战胜强大者的道理,也对怯懦少智一味逃跑者提出了批评与警告。
第二部分(共126分)
9.断句和翻译(9分)
(1)用“/”给文中加波浪线的文字断句。(3分)
鹤 复 食 庭 中 鸡 匿 身 松 柏 间 忽 然 从 后 奄 至 趣 其 后 距 鹤 惊 不 暇 反 顾 而走 则 追 逐 之 走 愈 急 逐 愈 劲 匿 跳 入 水 中 乃 已。
(2)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已,复如前,则为鹤所蹈,而数喙其翼。(3分)
②厥亦有胆智焉,季路之所以饰而冠也。(3分)
10.阅读下面一首元曲,回答后面的问题。(6分)
(双调)蟾宫曲·扬州汪右丞席上即事①
卢挚
江城歌吹风流,雨过平山,月满西楼。几许华年,三生醉梦,六月凉秋。 按锦瑟佳人劝酒,卷朱帘齐按凉州②。客去还留,云树萧萧,河汉悠悠。
注:①卢挚曾于大德七年(1303)七月寓扬州,逢朋友汪右丞。②凉州:指唐天宝年问的乐曲,多表现边塞题材,流传极广。
(1)这首元曲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举出一例。(2分)
(2)本曲开头三句和结尾两句都是写景,但表达的感情有所不同,试作分析。(4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三小题,多选则按前三题计分)(6分)
(1) ,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2)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 。(荀子《劝学》)
(3) ,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4)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 , 。(屈原《离骚》)
三、本大题4小题,共l 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2—15题。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意识
叶朗
现在全世界都普遍关注生态环境的保护问题,面对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国际上出现了生态伦理学和生态哲学。其核心思想,就是要超越‘‘人类中心主义’’这一西方传统观念,树立“生态整体主义”的新观念。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意识和当今世界的生态伦理学和生态哲学的观念是相通的。
中国传统哲学是“生”的哲学。《易传》说:‘‘天地之大德曰生。,’又说:‘‘生生之谓易。,,生,就是草木生长,就是创造生命。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天地以‘‘生’’为道,“生”是宇宙的根本规律。因此,“生”就是“仁”,“生”就是善。儒家主张的‘‘仁”,不仅亲亲、爱人,而且要从亲亲、爱人推广到爱天地万物。因为人与天地万物一体,都属于一个大生命世界。孟子说:“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张载说:“民吾同胞,物吾与也。,’(世界上的民众都是我的亲兄弟,天地间的万物都是我的同伴)程颐说:‘‘人与天地一物也。,,又说:“仁者以
天地万物为一体。”“仁者浑然与万物同体。”朱熹说:“天地万物本吾一体。”这样的话很多。这些话都是说,人与万物是同类,是平等的,应该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
和这种生态哲学和生态伦理学的意识相关联,中国传统文化中还有一种生态美学的意识。
中国古代思想家认为,大自然(包括人类)是一个生命世界,天地万物都包含有活泼泼的生命和生意,这种生命和生意是最值得观赏的。人们在这种观赏中,体验到人与万物一体的境界,从而得到极大的精神愉悦。程颢说:“万物之生意最可观。”宋明理学家都喜欢观“万物之生意”。周敦颐喜欢“绿满窗前草不除”,别人问他为什么不除,他说:“与自己意思一般。”又说:“观天地生物气象。”周敦颐从窗前青草的生长体验到天地有一种“生意”,这种“生意”是“我”与万物所共有的。这种体验给他一种快乐。程颢养鱼,时时观之,说:“欲观万物自自得。”他又有诗描述自己的快乐:“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云淡风轻近午天,望花随柳过前川。”他体验到人与万物的“生意”,体验到人与大自然的和谐,“浑然与物同体”,得到一种快乐。这是“仁者”的“乐”。
这种对天地万物“心心爱念”和观天地万物“生意”的生态意识,在中国古代文学艺术作品中有鲜明的体现。
中国古代画家最强调要表现天地万物的“生气”和“生意”。明代画家董其昌说,画家多长寿,原因就在他们“眼前无非生气”。宋代董迪在《广川画跋》中强调画家赋形出象必须“发于生意,得之自然”。清代王概的《画鱼诀》说:“画鱼须活泼,得其游泳像。”“悠然羡其乐,与人同意况。”中国画家从来不画死鱼、死鸟,中国画家画的花、鸟、虫、鱼,都是活泼泼的,生意盎然的。中国画家的花鸟虫鱼的意象世界,是人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生命世界,体现了中国人的生态意识。
中国古代文学也是如此。清代大文学家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就是贯穿着人与天地万物一体的意识的文学作品。《聊斋志异》的美,就是人与万物一体之美。《聊斋志异》的诗意,就是人与万物一体的诗意。在这部文学作品中,花草树木、乌兽虫鱼都幻化成漂亮的少女,并与人产生爱情。蒲松龄创造的这些意象世界,布满了对天地间一切生命的爱,表明人与万物都属于一个大生命世界,表明人与万物一体,生死与共,休戚相关。这就是现在人们所说的“生态美”,也就是“人与万物一体”之美。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这样的内容,世界上其他地区、其他民族的文化中同样也有这种体现当今全人类普遍价值的内容。我们应该高度重视这方面的内容,把它们发掘出来,加以新的阐释,并把它们放在显眼的位置,使它们在世界范围内广为传播和交流,这将大大有助于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的沟通和互相认同,大大有助于构建多元文明之间的和谐和共同繁荣的格局,对于实现人类的世界大同的美好理想,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选自《新华月报》2008年第l期(有删改)
12.根据文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两项是(6分)
A.儒家主张的“仁”,不仅亲亲、爱人,而且从亲亲、爱人推广到爱天地万物,充分体现了生态整体主义的观念。
B.超越“人类中心主义”这一中国传统观念,树立“生态整体主义”的新观念已经成为了生态伦理学和生态哲学的核心思想。
C.作者认为,清代文学家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创造的意象世界布满了对天地间一切生命的爱,与现在人们所说的“生态美”是一致的。
D.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反映人类生态意识的内容,世界上其他地区、其他民族的文化中同样也有这种体现当今全人类普遍价值的内容。
E.“中国画家画的花、鸟、虫、鱼,都是活泼泼的,生意盎然的”这一现象表明中国画家的审美意识与西方画家有明显的区别。
13.下列不属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生态美学范畴的是(3分)
A.万物之生意最可观 B.云淡风轻近午天,望花随柳过前川
C.民吾同胞,物吾与也 D.悠然羡其乐,与人同意况
14.请简要说明生态哲学和生态伦理学出现的背景以及发掘、阐释、传播和交流类似内容的现实意义。(4分)
15.综观全文,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意识有哪些具体内涵?请分点概括。(5分)
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每组试题3小题,共l5分。
本大题的两组试题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组。考生任选一组作答。作答前,务必先用28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所选试题组对应的信息点。信息点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夏日里最后一朵玫瑰
刘继明
女高音在春天即将过去的时候,被一场致命的疾病击倒。
小偷敲开门的时候,看到的是一双漂亮得令人心悸的濒死者的眼睛。就在他还未来得及问“请问您要花吗?”的当儿,他手里拿着的那束花已被轻轻地接过去了。“好香的玫瑰呀!”
小偷听见她凑近塑料花认真嗅嗅说。小偷一时有点惶惑。‘‘是刚采到的吗?”她捧着塑料花往里走时又回眸一笑,“太谢谢了。”她再次把脸贴近塑料花,沉醉地闭上眼睛。小偷坐在客厅的沙发上显得拘束不安。“您看这花放在哪儿好?’’她捧着那束塑料花在屋子里走来走去,“好久没人给我送花了。您看过我演的哪部歌剧?《图兰朵公主》?《卡门》?还是《原野》?噢,那您听过我的音乐会了。'’她总算找到一个空罐头瓶,“您看这花插在这里面行吗?我这儿空罐头瓶有的是,可就是没那么多的花。”她又喘息似的笑了笑,“您从哪儿知道我喜欢玫瑰的?我可从来没对人说起过。”她忽然偏过脸,孩子气地把双手合胸前,“您猜猜看,我现在最想做的是什么?”
小偷摇了摇头。
“弹钢琴。”她轻轻吐出三个字。她坐在钢琴旁喃喃地说。琴声蚕丝一样从她手指下滑出来,显得软绵无力。cc您能听得出来是哪一首曲子吗?’’她说,“我的手指弱得像棉絮,您没法想象我十五岁的时候就是靠这支曲子走进音乐学院的,《夏日里最后一朵玫瑰》,您听出来了吗?可惜我不能唱了,大学时代我唱它得过大奖。’’她的手指在琴键上无力地垂下,“您在听吗?”
“我该走了。”小偷从沙发上站起身,语气显得很果断地说。当他穿过客厅,快步向门口走去时,他听见身后传来一种异常的声音,‘‘您……还来吗?”他不由自主地停住了脚步。“这束花过不了几天就枯萎了。要是天天都能闻到清新的玫瑰该多好。”她又把脸贴近那束放在罐头瓶里的塑料玫瑰,自言自语地说。
三天以后,他又来了,怀里抱着满满一大束鲜花,是芳香四溢的真正的玫瑰。“噢!”她吻着那些妖艳的花朵说,“我从来没见过这么多的玫瑰。”她因兴奋过度,呼吸有些困难起来。他把她扶到床上躺下,又将插上玫瑰的空罐头瓶围绕床的四面摆了一圈。她默默地看着他做完这些。‘‘您知道吗,我还以为您不会来了。”她说。
“我也是这么想。”他说。
“可您还是来了”,她说,“您不知道我有多么兴奋。可惜我不能给您唱歌了,您不会见
怪吧?”
“怎么会呢!”他目光看着别处。
“我本来可以给您把那首《夏日里最后一朵玫瑰》弹完,可我的手越来越不听使唤了。”
她说,“您在看什么呢?”
“我在看墙上那幅画。”“您认出来那是我了吗?”“我正这么想来着。”
“那时候我刚刚成名,您看我笑得多甜。”
“你笑的时候像我一位同学,中学时我们一直同桌,’’他目光有些阴郁地看着墙上那幅画,“后来她出国了。”他问,“我可以抽烟吗?”“抽吧!”
从这以后,小偷每隔三天便送来一束芬芳袭人的玫瑰。它使房间里很长一段时间散发着奇异的花香。她久病不愈的脸一度焕发出淡淡的红润。她再次产生弹完那首《夏日里最后一朵玫瑰》的念头,但这种淡淡的红润并没有维持多久。直到有一天她坐在钢琴旁等了整整一个下午,始终未听到她所熟悉的敲门声。而这时罐头瓶里的玫瑰已明显地枯萎下来。就在那天夜里,她的脸变得比往常更加苍白……
夏天快要过去的时候,小偷终于从拘留所里被放出来了。他胡子拉喳,目光变得更加阴郁,那天他跑遍了大半个城市,才在一个偏僻的花市上买到一朵并不十分鲜艳的玫瑰。这大概是夏季里最后的一朵玫瑰了,他想。
他又敲响了那扇门。他敲了半天,但开门的是一个生疏的老人。老人瞥了一眼他手里的玫瑰花,漠然地说:“你是找那位女歌唱家吗?她两个月以前死了。”
(有删改)
16.小说以“夏日里最后一朵玫瑰”为题有什么作用?(4分)
17.小说在艺术手法上有很多特点,你认为最成功的是哪个方面?请简要分析。(5分)
18.对于塑料花,一般人都能辨别得出来,可是女高音又是“凑近”,又是“嗅”,又是“贴近”又是“沉醉”,还说“这束花过不了几天就枯萎了。”请谈谈你对这个情节的看法。(6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纪念柏杨,做一个漂亮的中国人
柏杨先生于2008年4月29 日凌晨去世,享年89岁。他一生颠簸流离的命运,映照出一个有良知的中国知识分子的高大身影。和所有那一代旧式知识分子一样,他们经历过内战连绵、国难当头;也面临两难选择,最终背井离乡,孤悬海外。作为一个大陆型知识分子,、
他不得不蜷缩在弹丸之地的小岛;又因为这一份大陆型知识分子的情怀,在现实生活中头破血流,身陷囹圄,却依然铁骨铮铮,矢志不渝。
中国大陆读者熟悉柏杨先生,是在拨乱反正的上世纪80年代。当时人心求变,决心追回失去的十年;也是那个时候,中国人对自己进行的一系列的反思,是什么让那么多人同一时间失去了理性和自我?1985年8月,柏杨先生的《丑陋的中国人》横空出世。l988年湖南出版社引进发行,举国震动,一时洛阳纸贵。
在柏杨之前,鲁迅先生曾经对中国人的国民性进行过批判,从二十四史中看出“吃人”二字。到了柏杨这里,《丑陋的中国人))如同一把银针,穿透了中国人麻木不仁的面皮,直抵脆弱敏感的神经丛,让全民都跳将起来,一起试图砸碎“酱缸”文化,让“酱缸蛆”变成漂亮、勇敢、生动的大写中国人。柏杨先生对中国人观察之深刻,让几乎所有的读者都觉得恼怒,甚至感觉到了莫大的冒犯。而他对中国人观察之细致,到今天我们走亲访友时,都还会因为门口的“臭鞋大阵”而会心一笑,想起他的话来。
柏杨先生对于中国人的贡献不止一本《丑陋的中国人》,他创作的杂文随笔“倚梦闲话”、“西窗随笔”、“柏杨专栏”三大系列就达数百万余言。有人评论说,柏杨对中国人的评论有一股怨毒之气。但是,看完柏杨的书,应该能体会那种老式知识分子对于国家和人民深挚的爱。不是柏杨太毒辣,而是他爱得太深沉。
在台湾蒋家父子的统治下,台湾人民备极困苦。1968年1月13日柏杨在《中华日报》由他负责的专栏上刊出一张漫画,内容是大力水手父子两人购买一个小岛,岛上只有他们父子两人,建立一个王国,并由父子两人竞选总统。并且把大力水手说的“Fellows”(伙伴们)翻译为“全国军民同胞们”。这幅漫画触怒了台湾当局,以“欺侮元首”等罪名于3月4日逮捕了他,发配绿岛成为一名政治犯。这就是震动当时台湾的“大力水手事件”。柏杨身居囹圄长达9年零26天,一度可能被处决,身心受到严重摧残。台湾岛上的“职业坐牢家”之中,除了施明德之外,柏杨是数得上的一号人物。
在近十年的牢狱生涯中,柏杨虽然遭受种种非人虐待,身心残损,但是他始终没有放下手中的笔,在狱中坚持完成了《中国人史纲》等三部书稿。l978年出狱,国民党和他“约法三章”,不准他提往事,不许旧调重弹,不许暴露台湾社会的黑暗,才准他为《中国时报))写专栏。所以,柏杨写《丑陋的中国人》实在是胸中郁积已久,不吐不快。他以笔为剑,回首历史,与专制统治、贪官墨吏、卑污政治孕育下的陈规恶俗、数千年来被奴化矮化的丑陋国民性作着不懈斗争,以单薄的身躯甚至是自己的生命为国家的民主自由,为国人的言论自由争取空间。甚至到了88岁高龄,他还因为抗议陈水扁而绝食,最后不得不被送进医院。柏杨一生遍历中国现代历史中的诸多重大变局,个人命运在大时代中沉沉浮浮。他著作等身,当过各种刊物主编,但是居然连一张文凭都没有,在88岁上才终于得到了一个名誉博士头衔。他热爱国家,希望国家强大,人民幸福,以至于仍然把这种情感投射到国民党身上,甚至出狱后都不改初衷。他和国民党人一直保持密切联系,所以被李敖嘲讽抨击说软弱乡愿、晚节不保,对权势卖身投靠。但是,对于国家民族,柏杨的确有自己的思考。
如今,柏杨先生埋骨台湾,终于停笔休息。在他的墓碑上应该写上这么一段话:
这里埋葬着我们的一面镜子,一个漂亮的中国人。他在世的时候,让所有人觉得刺痛!而没有了他,又让所有人怅然若失。
柏杨(1920---2008),中国河南开封人。
(选自中国江西网,有删改)
19.“不是柏杨太毒辣,而是他爱得太深沉”,“爱得太深沉”在文章中有哪些具体表现?(4分)
20.本文在描述传主的一生时,为什么要具体介绍“大力水手事件”?(5分)
21.文末的墓志铭中说柏杨是一个“漂亮的中国人”,但是李敖批评他晚节不保,余杰称他为“半截斗士”。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柏杨的评价。(6分)
五、本大题2小题,共l 2分。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完成题目。(6分)
小区前面的这条街是全市最繁华的商业区,商贾云集,牌匾林立。前几天,这里忽然立起一块硕大的牌匾,上书十个大字( )这可是整条商业街唯一的一个公益广告啊!天天,凡是经过这里的人都禁不住多看几眼这块牌,每看一次,心里就会产生一种暖和的感觉。
四周的一些老住户还纷纷打电话给报社、电视台,称赞此举是文明之举、高明之举、智者之举!
但是一周后,那块牌子旁边又立起一块新牌子,上面也写了十个大字:“看爹娘,莫忘拎袋红砂糖!”’
要求:
(1)请在文中空白处填上适当的文字,使之与下文连贯。(2分)
(2)请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文字所反映的社会问题(15字以内)(2分)(3)请用一句话提出解决上述社会问题的建议(20字以内)(2分)
23.仔细观察漫画,概括说明画面主要内容并揭示漫画寓意。
(1)画面内容
(2)漫画寓意
六、本大题1小题,60分。
24.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一家调查公司关于幸福指数的调查显示:60岁以上的老人幸福指数最高,中年人次之,不少“80后”的幸福指数偏低,而最低的是中学生,竟然有71.3%的人感到不幸福或不太幸福。这一调查结果,引发了人们对幸福的思考。
请以“幸福在哪里”为标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