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教育教学资料
<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分数乘法》课堂实录

查询分数乘法的详细结果

分数乘法课堂实录1
  课题一:分数乘分数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11页例3、例4。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理解分数乘分数的算理,从而掌握计算方法。
  2.发展学生的观察推理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
  1.根据例题制作的挂图、投影片或多媒体课件。
  2.每个学生准备一张长15cm、宽10cm的长方形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教师谈话,以学校粉刷教室或家庭装修新房等学生身边的实例引入。
  出示粉刷墙壁的面,给出条件:每小时粉刷这面墙的1/5。
  师: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提问题,教师板书。
  以分数乘整数的问题作研究内容,如“4小时可以粉刷这面墙的几分之几?”
  师:怎样列式?(板书1/5×4)
  师:列式的依据是什么?为什么用乘法?(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让学生计算,并说说怎样计算。
  师:我们解决了4小时粉刷多少的问题,那么1/4小时可以粉刷这面墙的几分之几?(出示问题)怎样列式?依据是什么?
  学生讨论汇报。(根据“4小时可以粉刷这面墙的几分之几”的列式类推出,或根据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可以列出1/5×1/4)。板书算式。
  师:(结合板书讲解)我们已经知道求4小时粉刷这面墙的几分之几,就是求4个1/5是多少。求1/4小时粉刷这面墙的几分之几,就是求1/5的1/4是多少。那么1/5×1/4如何计算呢?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
  板书课题:分数乘分数
  二、操作探究计算算理
  1师:下面我们来探讨分数乘分数怎样计算。我们每人准备了一张纸,把它看作这面墙,先在纸上涂出1小时粉刷的面积,应该涂出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学生操作。
  学生交流是怎样涂的?(用折或量、分的方法把纸平均分成5份,涂出其中的1份,如下图)
  师:我们已经知道,求1/4小时粉刷这面墙的几分之几,就是求1/5的1/4是多少。再涂出1/5的1/4,小组讨论一下,应该怎样涂?
  小组汇报(把涂出的1/5部分再平均分成4份,涂出其中的1份)。
  学生自己涂色。
  师:从涂色的结果看,1/5的1/4占这张纸的几分之几?1/20
  师:我们可以得到1/5×1/4=1/20。根据涂色的过程,你能说说是怎样得到的吗?
  学生讨论交流汇报。
  教师归纳(用多媒体或投影片演示涂色过程):我们先把这张纸平均分成5份,1份是这张纸的1/5,又把这1/5平均分成4份,也就是把这张纸平均分成了5×4=20份,1份是这张纸的1/20。由此可以得到(板书)。
  三、迁移延伸,归纳法则
  提出问题:3/4小时粉刷这面墙的几分之几?
  师:“3/4小时粉刷这面墙的几分之几?”是求什么?(1/5的3/4是多少?)
  小组讨论并操作:怎样列式?涂色表示15的34。怎样计算?
  交流计算方法和思路:与前面一样,也是把这张纸分成5×4份,不同的是取其中的3份,可以得到(板书)
  根据板书的两个计算算式讨论归纳计算方法。
  通过学生讨论交流得到:分数乘分数,用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
  四、反馈提高,巩固计算
  出示例4,读题。
  师:怎样列式?依据什么列式?
  由学生讨论得到:根据“速度×时间=路程”,列出3/10×2/3。
  让学生独立计算。通过请学生在黑板演算或用投影展示学生的演算过程及结果交流计算情况,强调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乘,这样可以使计算简便。并结合学生的演算情况说明约分的书写格式。
  课堂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分数乘分数怎样计算?
  学生独立完成“做一做”。

后解题时一定要认真分析题意,想好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既可以用分步算式计算,也可以列综合算式计算,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分数连乘。(板书课题:分数连乘)
  [评:对于例6,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采取了“放”的形式,让学生对例题中提出的问题积极思考,团结协作,尝试解决,较好地调动了全体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
  师:分数连乘除了刚才同学介绍的方法外,还有一种更简便的计算方法,同学们想知道吗?
  同学们自学课本P47页,再比较课本上介绍的方法和刚才板演的方法有什么不一样?
  教师小结:教师边说,边在大屏幕上显示:计算分数连乘时,要先约分,再把约分的结果相乘。
  三、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练一练”以及练习九的第6题。同学们能用刚才学习的计算方法算一算吗?学生独立计算,然后让学生说说怎样算更简便,最后学生板演。此题重点讲解,尤其对此式中的8是作分子呢还是作分母?为什么?
  2、练习九第7题。
  让学生读题后,可以适当启发:要求四年级去了多少人,先要算什么?为什么要先算五年级去了多少人?(可以说明既可以分步列式解答,也可以列综合算式解答。)
  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校对。校对时要让学生再分析一下题里的数量关系,每步算的是什么,以谁作单位“1”。
  3、练习九第8、9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让学生说说解决问题的思路,弄清解决每一个问题时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四、质疑问难,全课总结
  让学生谈谈这节课的收获及应该注意的问题。
  [总评]
  本节课教师能从整体上把握教材,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首先教师带学生进入熟悉的情境之中,让学生从图中获取信息,学会提出有意义、有价值的问题。然后放手:问题让学生自己解决;方法让学生自己探索;规律让学生自己发现;知识让学生自己获得。课堂上给了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和活动空间,同时学生有了表现自我的机会和成功的体验,获得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稍复杂的分数乘法问题》教学实录

教学内容: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六年级上册第79~80页。

教学目标:

1. 通过学习,理解并掌握稍复杂的分数乘法问题的数量关系、解题思路,并能正确解答。

2.通过独立思考、交流合作,经历问题解决的过程,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从而培养理解、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渗透对应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稍复杂的乘法问题的结构特点及解答方法

教学难点:a×(1-c/b)这一解答方法的掌握

教学过程:

一、课前欣赏图片,师生交流。

师:上课前先请同学们欣赏一组美丽的图片。

师:同学们看到的这些是我国世界遗产的一部分,有没有看到你熟悉的地方?我们泰安也有一处世界遗产,谁知道?是的,泰山以其人文杰作与自然景观的完美结合,被列为世界自然文化双遗产,这一节课我们继续解决有关中国世界遗产的数学问题。

(评析:课前展示图片不仅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世界遗产,而且可以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谈话中重点介绍世界自然文化双遗产—泰山,旨在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出示窗1情境图,复习简单分数乘法问题。

师:这是我们上一节课了解到的一条信息,请读一读,根据这些信息,我们可以求什么?

生1:可以求文化遗产、自然遗产、及其他遗产各有多少处?

学生回答后,课件出示

文化遗产有多少处?

自然遗产有多少处?

其他遗产有多少处?

师:这三个问题分别怎样求?

生:求文化遗产有多少处?用30×7/10。求自然遗产有多少处?用30×2/15。求其他遗产有多少处?用30×1/6。

学生回答后,课件出示算式。

文化遗产有多少处?      30×7/10

自然遗产有多少处?      30×2/15

其他遗产有多少处?      30×1/6

师:观察三个算式用什么共同之处?

生1:都是用乘法。

生2:都是用30乘问题对应的几分之几。

师:为什么算式都是用30乘问题对应的几分之几?

生1:因为这三个问题都是求30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生2:求30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

师:再利用线段图来观察,7/10和问题“文化遗产有多少处”之间是什么关系?

生1:总数的7/10正好是要求的问题。

生2:总数的7/10和要求的问题是对应关系。

[1] [2] [3]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教师学生家长 分数乘法资料 备课考试教学

教育资料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分数乘法》课堂实录 文章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分数乘法的实际问题”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教案 分数乘法
    <<分数乘法应用题》教学反思
    分数乘法教学反思
    《分数乘法》教学反思
    分数乘法  教学反思
    分数乘法教学反思
    《分数乘法》教学反思
    《分数乘法》 教学反思
    分数乘法简便运算教学反思
    《分数乘法》教学设计
    分数乘法教案
    分数乘法教学反思
    分数乘法应用题教案
    《分数乘法》教学设计
    “一个数乘分数”教学设计
    《分数乘法》教案
    分数乘法之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分数乘法应用题教案
    《分数乘法之分数混合运算》教案
    分数乘法复习教案及试题
    《分数乘法》第一教时教学反思
    分数乘法教案
    《分数乘法》教案
    分数乘法教学反思
    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教案
    《分数乘法应用题》单元教学设计
    《分数乘法之分数混合运算》教案
    分数乘法练习题
    分数乘法 练习题
    分数乘法提高练习题
    《稍复杂的分数乘法问题》教学实录
    《分数混合运算》教学实录
    《分数乘法》教学反思
    《分数乘法》的教学反思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学设计
    《分数乘法应用题》教学反思
    分数乘法教学反思
    分数(百分数)乘法应用题教学反思
    《分数乘法》教学反思
    分数乘法应用题教学反思
    分数乘法一步应用题教学反思
    《分数乘法解决问题》例1教学反思
    分数乘法应用题教学反思
    《用分数乘法和加减法解决稍复杂的实…
    《分数乘法》教学反思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