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市2009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综合文科(地理)大纲
Ⅰ、考试目的及性质
地理学科纳入初中升学考试范围是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课程改革的需要,能促进学校全面落实国家课程计划,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学生进入高中阶段储备必要的知识和能力。地理学科将作为一种水平考试纳入中考,其考试范围和难度将严格加以控制。
Ⅱ、考试要求
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结合本学科特点以及我市初中地理教学实际,地理学科主要考查学生以下知识和技能:
1.掌握地球的基本知识,学会运用地球仪的基本技能;掌握阅读和使用地图和地理图表的基本技能,初步学会简单的地理观测、调查统计以及运用其他手段获取地理信息的基本技能。
2.能初步说明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初步认识人口、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区域差异,以及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和趋势。
3.知道世界、中国和家乡的地理概貌,初步学会根据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地理信息,归纳其地理特征。
4.了解人类所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等重大问题,初步认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
Ⅲ、考试内容
基于地理综合复习是在初中毕业考试后(4月)才进行,地理升学考试内容将在必修内容基础上作大量删减(每年都有变化)。2009年考试所依据的教材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考试范围为七年级上册、下册,具体内容如下:
(一)地球和地图
1.地球的形状。地轴。两极。赤道。经线。经度。本初子午线。纬线。纬度。
2.地球的大小。东、西半球的划分。南、北半球的划分。高、中、低纬的划分。
3.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经纬网及其意义。
4.地球的自传:自转的方向和周期;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昼夜更替。
5.地球的公转:公转的轨道、方向和周期;地轴的倾斜方向;公转的地理意义: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变化;地球的五带。
6.地图的基本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
7.地形图的判读:海拔和相对高度;等高线和地形图;地形剖面图。
8.地图的类型及其选择。
(二)世界地理
9.海洋与陆地:世界海陆分布特点;七大洲、四大洋的地理分布和概况;海陆变迁;板块构造学说及其与著名山系、火山、地震分布的关系。
10.天气与气候: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天气与人类的关系;常用的天气符号与天气预报;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影响;气温和气温的分布;降水和降水的分布;世界气候的地区差异;主要气候类型的特点与分布;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气候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影响。
11.世界的居民与聚落: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特点;人口问题及其对环境、社会、经济的影响;世界三大人种及其分布;世界主要语言及其分布;世界三大宗教及其分布;聚落的类型及与环境的关系;聚落的发展与保护。
12.地区发展差异: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发展水平差异及地区分布特点;国际合作。
13.认识大洲:亚洲的位置与范围;亚洲的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环境特征;亚洲的人口、国家、文化及经济发展差异等人文环境特征。
14.认识地区:东南亚、中东、欧洲西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极地地区等区域的位置、范围和主要地理特征。
15.认识国家:日本、印度、俄罗斯、澳大利亚、美国、巴西等国家的位置、范围和主要地理特征。
Ⅳ、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一)考试形式及赋分
1、采取闭卷、笔试的方式。
2、地理试题满分20分。
(二)试卷结构及比例
1、试卷由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组成。选择题为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为读图分析题、材料分析题等。
2、选择题与非选择题比例各占50 %。
(三)试卷难度
试题总体难度控制在0.6-0.7。
(四)组卷
试题按题型、内容等进行排列,选择题在前,非选择题在后,同一题型中同一学科的试题相对集中,同一题型中不同题目尽量按由易到难的顺序排列。
Ⅴ、题型示例(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