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复习,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社会倾情关注,学校上下求索,信息恣意传播.如此氛围,难道还有什么密招、什么创意?只是众所周知的规律常常被考试竞争的焦虑所掩盖,理性反思的机会也总是被盲目的追逐所干扰。因此,关于中考论题的重复不是多余的,而是很有必要的。
重复什么呢?让我们从中考复习的四个要素:日程、基点、趋向、智慧谈起。
一般来说,中考复习由三个阶段构成:基础知识的落实,解题经验的具备,应考能力的形成。基础知识---解题经验---应考能力,三个阶段,不可或缺,也不可倒置。尽管后一阶段是前一阶段的提升,在后一阶段中可以融进、或者补充前一阶段的要求,它们的边界可以模糊,但前一阶段始终是后一阶段的基础,这是不容置疑的。这就需要我们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三个阶段的基本任务,确定一个时间表,即我们所说的日程。
日程规划后如何实施?是低起点还是高起点?低起点,由易到难,不断开启学生智慧的心灵,引领他们逐步实现目标;而高起点呢,可能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挑战性。谁是谁非,是不能一概而论的,关键是要选准基点。事实上,我们不难找到这样的成功经验:坚持基础,始终坚持课本内容基础上的融会贯通,甚至不在压轴题上寄予太大的希望。我们同样可以找到看似相反的案例:一进入复习就进行高难训练,始终让学生在中考的制高点上“一览众山小”,因难题而不断激发学生的智慧,使学生自主地回归基础,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这里殊途同归,说明了什么呢?说明我们应该研究学生,根据学生的经验基础、思维方式、个性特征来确定复习的方式。也说明,在复习方式的表象背后,一定有某种共同的东西就是复习的基点。
那么,基点是什么?就是以夯实基础为第一要务,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关键。学生可以有差异,起点可以有高低,复习的表现形式可以有不同,但本质是不变的,基点是相同的,那就是重视基础知识。如上所述,“坚持基础”甚至在压轴题上“无为而治”的经验强调的基础,所不同的是前者是从基础出发,后者须回归基础,相对基础而言,高难问题是引领学生回归基础的手段,也就是说问题情境使基础成为学生的内在需求,前者侧重于教师指导,后者着眼于学生自觉,选择何种方式,取决于学情。不论采用何种形式,我们都不能忘记:遗漏的知识要补充;模糊的概念要明晰;零散的内容要整合;初浅的理解要深化。要关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关注“双基”所蕴涵的数学本质及其在具体情境中的合理利用。
关注基础有两点是必须的。一是构建网络,二是防范错误。如何构建网络?知识网络的物化成果可以是“知识框图”,很多参考资料上都不乏这样的框图,由知识点和它们之间的逻辑联系或者应用上的关联构成。复习的关键不在于是否有它,而在于它的生成过程。这个框图不应该是资料上抄来或者教师直接给出的,不应该是教师引导学生简单回忆的,也不应该是“知识框图+例题”结构中的独立环节,而应是师生共同构建的结果。也就是说,框图的形成应该建立在具体问题的概括上,建立在学生经验的基础上,建立在由主要线索不断细化、由基本雏形不断完善的环节中。这样,知识框图才会内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我们说被众多教师运用的“知识框图+例题”的复习课形式有可取之处,更存在着不足,就在于“知识框图”只是外在的东西,只有从生成和内化的角度进行改进,我们的复习才会更加有效。同样,如何防范错误,也应有相应措施,比如把学生所有可能的错误收集起来,制定一个错误防范表,其中的要点包括:对基本概念的模糊认识,对相关知识的混乱逻辑;对数形特征的直观错觉;对严谨命题的以偏概全;对题设条件的断章取义;对隐含条件的大意疏忽;对推理运算的草率马虎等等。以此来警示学生这当然是有益的。然而,更好的办法,还是把诸如此类的问题设计在练习与模拟题中,让学生在解题实践中获得教训和反思。也就是说,不论是构建网络,还是防范错误,都应该以学生的经验为基点:不是教给学生原则,而是让学生在练习中感悟。
以学生的经验为基点,以知识的基础为基点,不难推知,在众多的资源中,要以课本为主。因为课本是试题的来源,大多数的试题产生都是在课本基础上组合、加工和发展的结果。近年来,因课程改革,课程内容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仍有一些老师,以原来的课本中的问题为问题,以原来课本中的命题为命题,已经删除的东西不愿放弃,迷恋于韦达定理、相交弦定理和四点共圆的相关定理等,既无端地增加了学生的负担,又挤压了新增内容的研究。流行于市的很多资料,不适应《课程标准》的内容还来不及彻底清理,这就需要我们对它们进行判断,值得注意的是:在执行《课程标准》后的众多考卷中,确有个别试题,用“教学大纲”的背景知识来处理要简捷些,更有甚者,个别函数题若用高中的知识来解,难度就会大大下降,我们不能不说这是命题的失误,容易造成“知识膨胀”的误导。因此,一个重要的课题摆在我们的面前:中考命题的趋向如何?
所谓趋向,就是要研究:中考考什么?可能会考什么?不考什么?包括哪些基本考点,哪些是重点,什么是制高点?应该坚守的基本东西是什么,备考者应该关注命题,不仅要关注考试内容,还要认识各种题型的功能。如阅读分析题,可以考查学生从具体情境中获取信息的能力;探索规律题,可以考查学生的探究能力;具有实际背景的应用题,可以考察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开放性试题,可以考查学生的创造能力。
我们之所以受中考试卷中的个别试题所影响,在于我们对《课程标准》研究不够到位,对考点的分析不够透彻。复习与新课一样,也应该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以“三角形”为例。三角形的有关知识是“图形与几何”中最为核心、最为重要的内容。三角形不仅是最基础的平面图形,而且研究几乎所有其他图形有关的问题,大都要转化为三角形的问题来解决。明确了考点的地位和结构特点,组织复习时就会思路清晰,而不至于偏离基础。
把握中考趋向,首先要立足基础,其次是关注热点。比如应用性问题、实验操作、探索规律、方案设计、图形变换、读图与识图等。可见,基础是“不变量”,热点只与题目的形式有关。
当我们规划了日程,选准了基点,把握了趋向,决定复习成败的因素是什么呢?是智慧。我们究竟以怎样的态度来应对考试的竞争?真题训练和模拟考试是不是中考复习的唯一选择?考试竞争需要高强度的训练,沉重的负荷是否一定是竞争力?带来的是不是还有厌恶、焦虑和无奈。超负荷的训练,对考试竞争是否真正有用?加大劳动强度、延长劳动时间,是否一定能增加中考分数?考什么就训练什么,考到那个层次,就把训练的标高定位在那个层次,是否就一定有针对性?作为中考能力,难道可以通过孤立的训练获得吗?任何能力都是多种因素综合的结果,难道中考能力可以例外?中考复习的智慧,不仅在于思考并正确的应对上述问题,还在于正确处理如下一些关系。
(1)模拟训练和模式化训练的关系。中考复习必须有足够的题型训练机器模拟训练,有些基本的题型达到自动化的要求也是不无益处的,但过度模式化训练会导致思维僵化,走向反面。我们看一个例子:
已知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的两个实数根一个小于5,另一个大于2,求的取值范围。
这道题,一些学生马上想到借助二次函数的图象来解。这样一来,事情就复杂了,因为该题既未指明哪一个根比5小,哪一个根比2大,也未限定比5小的根一定比2大,比2大的根一定比5小。这就要做出三种情况下的图象,而每一种情况,都关联着二次不等式组,超出了知识范围。“数形结合”当然是重要的思想方法,即便如此,如果运用不当,也会陷入误区,这道题还容易使人想到“根与系数的关系定理”,这是我们很多老师无法割舍的一个定理,经不适当的训练成为解此类题的套路。不妨一试,用这个定理真正做下去是很难的。实际上,这道题强调的是最朴实的方法,求出原方程的两个根,再根据已知条件转化为不等式组就可以了。这是一道设计得很好的题目,不难解得原方程的两个根是,何其简单。这道题给我们的启示是,考查能力的题不一定是难题,往往是那些基本而需要独立思考的题,特别是那些被模拟训练所遮蔽了的题。通性通法是重要的,过度模式化训练的弊端就在这里:通性通法可能会被技巧所遮蔽。
(2)主干内容和解题细节之间的关系。主干内容,比如方程与函数、三角形与图形的变化、数据分析等,它们是考试的重点,决定着试题的效度。而决定试题区分度的,可能是一些细节,比如作答不规范,比如运算失误,比如忽略了某一特例,比如一些常识性知识,甚至是1~20的平方数、简单的勾股数、正三角形的面积公式、30度角和45度角的三角函数值等的记忆误差等,也会导致考试的遗憾。决定成败的当然是知识的主体,是基本能力,但从这个意义上,我们也会说,细节决定成败。因此,中考复习时,既要强调主干内容,又不能忽视细节。具体操作上,就是要求学生,在训练时把运算进行到底,把推理进行到底,不因“显然”而跳过任何一个环节,不因事小而不为。
(3)学生训练和教师讲解的关系。数学能力是做出来的,不是教出来的,因此必须保证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训练和反思。特别地,模拟考试就应该是模拟,要把学生置于真实的环境中。答案讲评应在学生足够训练的基础上进行,有的放矢,讲究实效,答卷讲评不应只是参考答案的照本宣科,学生答卷的判正勘误。答卷讲评讲什么?主要讲四个方面:①讲题目的背景,这道题的来源,它与历届试题的关系。②讲思维过程,如何分析,如何思考,如何识别模式,如何减缩思维;使解答更简捷。③讲与题目相关的思想方法。引导学生从题目及其解答中体悟观察、实验、分析、猜想、归纳、类比、联想以及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实践证明,中考复习设置“思想方法”专讲的效果并不明显,而且容易导致繁琐教学。数学思想方法应该在解决问题中渗透、揭示、运用和提炼,成为试题讲解的自然延伸。中考复习的任何阶段,都应该从基本题、精心设计的例题和数学中的问题出发。数学思想方法只有在这些具体的材料中才有生命力。中考复习的重要任务就是帮助学生将知识系统化,给学生一些规律性的东西。规律性的东西是抽象的,但复习则不能在抽象的层面上行进。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正是如此。抽象的结论只有通过具体材料来表达,才是有效的。④讲学生的作答情况。首先是讲学生在答题上的良好表现,特别是创造性思维。这里有两层意义:一,是对学生的鼓励。不断的鼓励学生,把学生引向上进,这是被中考复习实践证明了的;二,学生的探索成果、创造性思维是我们中考复习的宝贵资源,我们应该珍惜它,充分地利用它。其次,是研究答卷中出现的问题,和学生一起探讨出错的原因,总结教训,教训也是非常宝贵的教育资源。答卷讲评要突出重点,讲那些最能激发思维,最能引起学生反思的问题,不必面面俱到。答卷讲评要强调交互性,充分展示学生思维过程,教师沿着学生的思维因势利导,揭示出规律性的东西。
(4)培养能力与调整心态的关系。中考,不仅是能力的比拼,也是心理的较量。能力是基础,心态是保障。一位具备相当能力的考生,可能因为焦虑、浮躁、中途受阻丧失信心等原因而抱憾。只有在良好的心态下,考生才能正常发挥,甚至超常发挥。因此在一定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心态决定成败。
从考试性质来讲,中考是选拔性考试。但它的选拔性并不是“纯粹”的 ,它必须维护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学秩序和培养目标,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这就意味着,中考命题不能为选拔性而随意拔高,必须控制难度,必须适应大多数学校的教学水平,还必须为落实关于“减轻学生负担”的精神有所作为。试题必须以基础为主,在能力层次上不能设“卡”过多。这个时候,基本知识、基本思路就显得尤为重要,甚至只要发挥正常,本来会做的题不出现错误,丢掉个把关卡也没有关系。这个时候对相当一部分学生而言,所谓学业能力,已经比不出高下,把学生区分出来的往往是考生的心态。
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克服焦虑、浮躁、丧失信心等情绪呢?
教师应该认识到这些不良情绪产生的原因,家长、教师、社会在爱的名义下给学生的压力太大,期望值太高。在这样的气氛中,弥足珍贵的是理解、宽容和幽默。我们应该根据考生的情况实际合理的设定考试目标,而不是强人所难;我们理当具备在“以人为本”理念下所表现出来的胸怀和大气,而不应因“教师本位”让学生长期浸染在狭隘的心理氛围中。帮助学生克服上述不良情绪的办法,首要的是,教师自己要有良好的心态。其次是运用模拟考试的功能。比如,在试卷中设置障碍,解决中途受阻致使后面失控的问题;创设陌生的情境,解决面对陌生情境茫然不知所措的问题;适当选用课本中的题目,解决忽视课本的倾向;设置把考生思维诱入困境的试题,以增进思维的灵活性。也就是说,模拟试卷的设计,不只是知识能力的设计,还应包括个性品质的设计。让学生从成功中增强信心,从失败中吸取教训。
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中靠复习的主体是学生,比关注命题信息更为重要的是关注学生的心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