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而不简单。她与时俱进,浓缩了时代的发展,折射了前进的步伐,丰富了语文的内涵。她告诉我们:不做书呆子,要闻天下事。要知语文是什么,还得关注流行语。
……
蒋:下面我们连线第三组:趣味店名组。
老师:刘阳、李杰,你们辛苦了。能和老师一起分享你们的收获吗?
……
李:这里有一个精彩的店名:衫国演义。刘阳,你懂意思吗?
刘:我可不懂。
李:我们进去问问老板:……
刘:原来是卖T恤衫的,好扯人眼球啊!
……
李、刘:我们对语文的感悟是:语文是招牌(名称),闪光的是字,会意的是味。豪楼小店要面世,大气通俗皆招牌。要学语文很简单,店名大有乾坤在。
……
老师:马上连线第四组:精彩对联组。
蒋:(王)坤耀、(张)嘉祺,几天以来收获怎样?
……
王:对联里的故事多啊!就拿挂在滕王阁上的一副对联来说吧。“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是唐代诗人王勃……,江泽民总书记到滕王阁一游时,就和导游小姐一起深情吟诵起这一副对联,看得出江总书记也很喜欢这对联。
……
王、张:我们对语文的感悟是:语文是对联,于平仄中悟真味:她包容历史的经典,勾画多彩的人生,寄托深厚的情感,表达良好的祝愿。楹梁门楣倩影在,语言文学意味长。
……
蒋:最后连线的是错别字门诊组。
老师:(林)科汝、(肖)淞元,请说说你们具体在哪儿?
肖:李老师,我们现在正在山东莒县广场。
老师:为什么会到那儿去呢?
林:李老师,这你可不知了吧!山东莒县是我国文字的发源地,我们要想写好祖国的文字,就得到发源地溯本求源,接受洗礼。
……
林、肖:我们认为:语文是一块字,横平竖直,方方正正,寄寓祖先一期望,更显先人大智慧。“点”是果断,“横”是通联,“撇”是谦逊,“捺”是向前。小小字迹有深意,正确书写得人生。
……
蒋:同学们,你们五个小组都先后向我们发回了现场报道,都表现的相当优秀。现在想来,李老师在开学第一课上给我们讲到的语文感言还真有一番道理。你们还记得吗?
五个小组齐答:记得。
蒋:那我们一起记诵一遍:语文是包裹我们生活的全部,是我们全部的生活,她的触角蜿蜒进生活的每一个章节,她的外延辐射到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老师:同学们,让我们喊响语文的宣言,做一个真正的语文爱好者:踏过纷乱的岁月,走出历史的洪荒,沐浴诗词的花海,穿越小说的天地,抖落一身征尘,唱一路欢歌,铸就你一生灿烂的文学梦想!
老师:同学们,感谢你们辛勤的劳动,我们的连线就要结束了,祝你们旅行愉快,别忘了按时安全返回我们的“快乐大本营”——美丽的华兴中学,继续我们快乐的学习之旅。
蒋:现场的观众朋友,刚才我们随着五个小组巡游了大半个中国,也获得了许多知识。相信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们会对语文有更深的更新的认识和理解。
老师:谢谢大家的光临,祝大家顺利、进步、安康!观众朋友,再见!
蒋:再见!
四、自我点评:
1、“新”:课堂设计有新意。一、内容“新”。选综合性学习,常人不选,就走一遭。二、构思“新”。分组现场连线,形式独特,学生参与热情高。三、感悟“新”。每组结合自己任务进行感悟,有针对性,有文采。
2、“活”:课堂互动有活力。一、搜集“活”。不同方式去搜集。分人头任务单干、集体出击大包围;网络搜集快捷,书本搜集实在。二、形式“活”。各组报道有花样,选最擅长的方式:或对话,或表演,或讲故事,或采访。三、气氛“活”。各组比着干,赛着来,相互较上劲了。
3、“全”:能力锻炼很全面。一、表达能力有培养。主持人的口语表达,同学们的书面表达都有展现。二、动手能力有体现。观察、搜集、筛选、整理、展示,每一环节需亲历亲为。三、组织能力有彰显。把小组凝为一个整体,规范准确有效传达信息,气氛热烈,形式灵活,需要动一番脑筋。
五、自我感悟:
1、当好老师不容易。一要“学习”。要跟上时代步伐,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优化教学方式,与时俱进,这需要不断“充电”。二要“创新”。这需要勇气。不走寻常路,不单是单纯的激发学生兴趣,更是一种自我否定。要向高层次进步,必须要在“否定——肯定——再否定”的路上勇敢地前进,否则永远的教书匠。
2、教好学生不简单。一要让学生永远保持对该学科的兴趣,需变花样,需创新。二要充分调动学生,手脑并用。想方设法把老师向学生传输知识的单向过程演变为师生、生生共同探究从而获得知识的多向过程。三要尊重学生,充分肯定学生的劳动和发现。
教材分析:《漫游语文世界》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综合性学习活动。通过这次活动,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语文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了解语文学习的资源和运用语文的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初步尝试在语文学习中沟通课堂内外、课本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从而开发利用社会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
传统的教学方法,就是让学生分成小组搜集家庭、校园、社会运用语言文字的情况;将搜集到的资料加以筛选、梳理,编成各种小册子。我在一个班级按照老方法上课,学生虽然搜集了大量资料,但是通过交流发现他们没有思考,没有分析,有学生从网上直接下载资料却从头到尾没读过一遍,还有学生对搜集的对联、公司名、广告、说明书,不规范用语、荧屏错别字等抄错了字读错了音。在课堂小结时,我让学生以“我从 中学到了语文”为话题谈谈自己的学习心得。竟然五个学生中有三个一两句话敷衍了事,一个答不会,一个直截了当说:“我没有学到语文。”
课后我认真总结,意识到开发利用社会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要教会学生方法,并要寻找到一个学生感兴趣的学习载体。于是我把教学切入点定位在学生的姓名上。
教学时间:一节课
教学片断:
师:同学们,平时大家都叫我“杜老师”,对我的了解仅限于此,今天我要隆重介绍自己!大家欢迎吗? 生:欢迎! 师:我姓杜,名晗婷。大家还知道和我同姓的人吗? 生:杜甫。 师:你知道他的诗句吗? 生:《春夜细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生:还有杜牧的《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