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①比喻快乐而骄傲的喜悦比喻和拟人满怀失望和沮丧②烘托了菲利普一家人见到于勒前后截然不同的心境,从而深化了小说的主题6.①反复D②怕女婿知道内情后解除婚约③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④冷酷而自私
张志峰
教学目标:
1.借助小说的阅读方法来归纳本文情节,分析人物性格。
2.认识本文所揭示的主题。
教学重点:目标1.2.
教学难点:目标2.
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简介作者
二.范读课文
三.初步感知
你第一次读了这篇小说,感受最深的是哪一点?
四.初步梳理小说的情节、人物
五.讨论主题
小说意在揭示什么主题?
有人这样理解这篇小说所揭示的主题:这部小说表现了“资产阶级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对于这种理解你是A.同意;B.不同意;C.不完全同意;D.不理解
1.分组讨论
2.代表发言
3.
教师梳理
六.小结 启迪思维
七.拓展想象
板书: 菲利普夫妇 于勒 “我” 人物
憎恨害怕 奉为福星 深恶痛绝
(赶) (盼) (躲) 情节
生活拮据 环境
可悲? 可怜? 深思?
故事梗概:
这篇小说写的是法国西北部哈佛尔海港达佛朗司家的一个故事。这一家老兄弟两个,哥哥叫菲利普,是个小职员,弟弟叫于勒,年轻时候是个浪荡子。他把自己所得的遗产花光了,又花了哥哥一些钱,因而被家里的人看不起,甚至看成是全家的“恐怖”。
《我的叔叔于勒》
终于,他被送到美洲去碰运气。过了些时候,接到他的信,也听见到过美洲的人说起,知道于勒在那里做生意赚了钱,并且打算发了财就回法国来跟哥哥同住。这时候,哥哥、嫂子把于勒看成了全家的“希望”和“福音”,天天盼星星、盼月亮似地盼着他回来。已经长到26岁还找不到人嫁的于勒的二侄女儿,也由于他发财的消息找到对象,马上要结婚。
菲利普带着将要结婚的女儿、女婿和全家坐船到附近一个英属小岛──哲尔赛岛去旅行,在船上无意中发现了于勒。从旁打听,知道他在美洲阔了一阵之后重又潦倒落魄下来,沦落成一个穷光蛋,后来被这个船的法国船长带回来,在船上摆摊子靠卖牡蛎过日子,跟讨饭差不多。哥哥、嫂子一见大为惊慌,深怕被这个倒霉的弟弟看见,在新女婿面前出丑,更怕他再回家来吃他们。
“希望”破灭了,于勒重又成为他们的“恐怖”。他们急急忙忙躲开了日夜盼望的“福音”,带着幻灭沮丧的心情溜回家去。
莫泊桑
作者简介:
莫泊桑(Maupassant 1850~1893)法国作家。他的短篇小说侧重摹写人情世态,构思布局别具匠心,细节描写、人物语言和故事结尾均有独到处。除了《羊脂球》(1880)这一短篇文库中的珍品之外,莫泊桑还创作了包括《一家人》、《我的叔叔于勒》、《米隆老爹》、《两个朋友》、《项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