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文中表现作者对自己摆脱了喧嚣生活和繁杂公务的欣喜之情的语句是: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六、课文内容理解
1、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2、写出本文的中心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3、写山水对写陋室有何作用?以山水作类比,引出陋室;暗示陋室不陋,因人生辉。
4、用自己的语言概括陋室的特点。自然环境清幽,交往人物不俗,生活情趣高雅
5、作者描写室中之景、室中之人、室中之事,对写陋室有何作用?表明“惟吾德馨”,暗示陋室不陋
6、“可以调素琴,阅金经”与“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都是写室中事,写作角度有何不同?前句从正面说,是实写,表现室主人的从容雅静;后句从反面写,是虚写,表现室主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弃。8、用它们作类比,反映自己以古代贤人自况的思想,暗示陋室不陋。
7、作者为何要写“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用它们作类比,反映自己以古代贤人自况的思想,暗示陋室不陋。
8、作者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请你对这种交友之道进行辩证的分析。
作者讲究择友交往,重视“无友不如己者”的儒家交友之道,这一点很值得我们借鉴、学习,但是,作者的这种交友之道多少反映了他孤芳自赏、清高孤傲的思想倾向,这一点又是不足取的。
七、开放性试题
“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功颂德的文字,后成为一种文体。人们经常用“座右铭”来激励鞭策自己。请你从平时积累的古诗文中写出一则有关学习方面的“座右铭”。
*示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