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按拼音检索 >> B >> bai >> 白居易 >> 正文

 

宦海中隐——浅论白居易的困惑和突围

伯夷叔齐等人不同的隐逸道路。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皇权衰微,时局混乱,集权制度的约束力减弱,士大夫离心日重,一切的所谓礼法都成了抨击对象,其中“竹林七贤”对集权制度的抨击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他们“每非汤武而薄周孔”(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认为“无君而庶物定,无臣而万事理。······君立而虐兴,臣设而贼生”。(阮籍《大人先生传》)他们对君臣之礼与圣人之礼都作了激烈的讥讽,这种思想与庄子的“窃国者诸侯”何其相似乃尔!“竹林七贤”作为当时思想界领袖,其破坏力是巨大的,司马氏政权也认识到了这一点,他们采取怀柔政策,对山涛、王戎等“七贤”中人待之以高位,并屡次招纳嵇康。但是嵇康终究还是不与司马氏合作,而是毅然与山涛绝交,这种分庭抗礼最终以嵇康的就戮结束。[4]与嵇康相善的向秀闻到了这种血腥味,自屈于司马氏门下,开始了他的仕宦生涯,但是有时候想到嵇康,还不时有黍离之悲。[5]被迫入仕的阮籍在嵇康被害之后则时常驾车出游,途穷恸哭而返,并且感叹:“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最终他郁闷而死。而此时的山涛虽然官阶日进,但也经常上表辞职,未获准,于是过起了一种“吏非吏,隐非隐”(《晋书·孙绰传》说山涛语)的生活。东方朔的“避世于朝廷之间”在这里真正显示出了其深远的意义。
 
 如果说东方朔的大隐金马门带着“时不我遇”的苦闷,山涛、阮籍等人的吏隐还带着被迫在强权下讨生存的意味,那么到了初盛唐,科举制度趋于完善,入仕渠道广为加宽,宽容而强大的皇权对隐士持优容扶掖态度,归隐甚至成为入仕的“终南捷径”,这些因素的结合使得隐逸成为士大夫人仕的准备和补充。士人们固然不齿卢藏用“终南捷径”所为,但是他们还是从容出入廊庙与山林,一方面身居朝堂,另一方面又雅尚林泉,而人不以为诟病。[6]此中最从容的当数王维,他身居官场,心在佛禅,世间的争斗使他意志消磨,在“亦官亦隐”中寻求生存,优游终身。
 
 从东方朔到山涛到王维,士大夫相对独立的要求与集权制度终于达到了一种相对平衡的状态。
 
 
 
 (二)中唐的思想融合
 
 
 
 “安史之乱”的爆发使得整个封建社会秩序直转而下,它引起的一系列社会动乱导致封建社会政治经济结构体系大为改变,体现到意识形态领域,则是原先雍容大度的唐文化向谨慎的宋代文化转化嬗变。由此,鼓乐齐鸣的盛世之音转而进入变奏期,这个变奏期长达数百年,直到理学确立起统治地位。
 
 安史之乱深刻的教训使得集权制度日益走向独裁专制,集权制度与士大夫阶层相对独立地位在初盛唐时建立的和谐统一平衡关系已经烟消云散,恩断情绝。于是,在如此深刻的危机之中,一部分清醒理性的士大夫对人生与社会重新审视,萌生了一种试图挣脱传统框架束缚的意识。然而,强势的文化传统在士大夫头脑中构筑了一道防守的篱笆,使得他们又囿于传统的根深叶貌不能自拔。这种向传统回复的集体无意识形成一种惰性力,一方面使得士大夫想回到传统中去寻找新的治世良方和人生理想,另一方面又使士大夫在吸取外来文化的时候不自觉地把外来文化纳入传统文化体系来进行审视取舍。具体到中唐来说,老庄作为道家的始祖又被抬了出来,佛教作为外来文化却很中国化地以“禅”的面目遍地开花,儒家在庄禅的扶持之下也渐渐脸色红润了起来。
 
 道家文化在唐朝已经世俗化为道教了,而道教在李唐王朝得尽天时地利人和之便,于是便有方士故弄玄虚,宣扬长生不老之术。这股社会风潮也使白居易怦然心动。被贬江州时,白居易在庐山草堂与炼丹师郭虚舟烧丹,垂成而败。但直至晚年,白居易仍对炼丹颇有兴趣,有诗名为《烧丹不成命酒独酌》;可见丹药始终未炼成,服食成仙之说也始终未曾确信。他有许多朋友都酷信道教,有的甚至服食了所谓的丹药,但是却并未见有任何长生征兆,倒是“或疾或暴夭,悉不过中年”。(《思旧》)他在《海漫漫》一诗中更直截了当地批判了道教神话的虚妄,说自古以来,多少人采药、祈祷,何曾有过应验?你看骊山顶上茂陵头,秋风吹,衰长,何曾有人长生不死?“何况玄元皇帝五千言,不言药,不言仙,不言白日升青天。”于是他不再执着于粗俗鄙陋的巫仪方术,而是真正从“玄元皇帝五千言”着手,从庄子着手,回归道家来吸取传统道家文化。
 
 很有趣的一个现象是,在白居易的诗歌中,大凡言及老庄处,多有禅经佛意相伴随。如“身著居士衣,手把南华篇”(《游悟真寺诗一百三十韵》),“行禅与坐忘,同归无异路”(《睡起晏坐》),“身委《逍遥》篇,心付头陀经”(《和答诗十首》)等等。很显然,外来的佛教文化与中国本土道家文化在传统文化危怠之际饮了交杯酒,产下了一个杂交儿——庄禅。这种融合可上溯到菩提达摩,作为禅宗的滥觞,他的四行“很可以解作一种中国道家式的自然主义的人生观:抱怨行近于安命,随缘行近于乐天,无所求行近于无为自然,称法行近于无身无我”。[7]佛教一开始进入中国就开始了与道家的合流。虽然在根本观念上,老庄与禅是有原则区别的,例如老庄的“无”是本体,是绝对的无,而禅的“无”则是超越有无的“空”,但是,这种内在的根本差别在外在形式的统一的假象之下越来越模糊,因为佛教要在强势的中国文化面前立足,就极力想寻找出它与传统道家文化的契合点,而这种字面形式上的类似(如无和空)恰是这样一种契机。佛道融合到了中唐的马祖道一彻底显现了出来。马祖道一倡导“见性成佛”、“平常心是道”的观念,认为人本身就有佛性,人的本心都是清净的,只是这种佛性受世间业障污染而不得显于外,要想修得真如佛性,只需“直指本心”,只需平常心,而人的行住坐卧、穿衣吃饭、扬眉瞬目等一切人生营为作用处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白居易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宦海中隐——浅论白居易的困惑和突围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白居易诗鉴赏 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年谱简编
    白居易【宿紫阁山北村】
    白居易【轻肥】
    白居易名篇【买花】赏析
    白居易名篇【上阳白发人】赏析
    白居易名篇【新丰折臂翁】赏析
    白居易名篇【红线毯】赏析
    白居易名篇【杜陵叟】赏析
    白居易名篇【缭绫】赏析
    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的真实原因
    白居易名篇【天津桥】赏析
    白居易名篇【琵琶行】赏析
    白居易的初恋与长恨歌
    琵琶行·并序 白居易
    感 鹤
    长恨歌
    白居易诗鉴赏 宿紫阁山北村
    有木诗八首选一首 白居易诗鉴赏
    上阳白发人 白居易诗鉴赏
    新丰折臂翁戒边功也 白居易诗鉴赏
    白居易小传
    白居易的诗
    白居易名篇【卖炭翁】赏析
    白居易与《琵琶行》赏析
    白居易名篇【湖亭望水】赏析
    问刘十九 白居易
    白居易名篇【赋得古原草送别】赏析
    白居易名篇【舟中读元九诗】赏析
    白居易名篇【放言五首】(其三)赏析
    白居易名篇【江楼夕望招客】赏析
    白居易名篇【春题湖上】赏析
    白居易名篇【大林寺桃花】赏析
    白居易名篇【编集拙诗成一十五卷因题
    白居易名篇【问刘十九】赏析
    白居易名篇【采莲曲】赏析
    白居易生平简介
    白居易名篇【长恨歌】赏析
    白居易的政治与经济管理思想
    白居易名篇【夜雪】赏析
    白居易名篇【江楼晚望景物鲜奇吟玩成
    白居易名篇【钱塘湖春行】赏析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别州民》
    白居易《池上》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琵琶行》
    长恨歌 白居易
    白居易名篇【西湖晚归回望孤山寺赠诸
    白居易 草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
    草 白居易
    白居易生平事迹
    白居易诗选
    白居易《闺怨词》
    白居易《卖炭翁》
    白居易《暮江吟》
    白居易《问刘十九》
    白居易遭“国学辣妹”恶搞侮辱 后人声
    诗仙——白居易
    白居易名篇【井底引银瓶】赏析
    《新唐书》白居易传
    白居易
    白居易詩選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的商州情结
    白居易饮酒
    清飚散芳馨:白居易九江花木咏
    白居易著作介绍
    《长恨歌》
    琵 琶 行
    白居易
    《唐诗名篇赏析》【观刈麦】
    白居易 琵琶行·并序
    白居易后人赴成都讨产权 228年古祠被
    白居易诗鉴赏
    白居易 问刘十九
    白居易 后宫词
    白居易生平与诗歌艺术
    白 居 易 评 传
    白居易著作及研究专著
    白 居 易 寓 洛 管 窥 照 片
    白居易洛阳履道坊故居考辩
    白 居 易 故 里 考
    洛阳拟重开发白居易故居
    白居易手迹
    后宫词 白居易
    江西东乡发现白居易后裔村 青山绿水风
    白居易 长恨歌
    白居易与洛阳旅游
    日 本 白 居 易 研 究 概 况
    “醉吟先生”――白居易
    漫话白居易的诗品人品
    白居易(772-846年),字乐天,号香山
    读白居易的《问刘十九》
    试论白居易诗歌的医药学思想
    白居易(772-846),唐代大诗人
    唐代诗人白居易诗歌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解读白居易
    诗人白居易晚年私生活:沉迷声色
    霓裳羽衣舞歌 白居易诗鉴赏
    问刘十九
    是谁在唐诗里非法占地?白居易?
    白居易诗中"情":《长恨歌》《琵琶行
    唐朝诗人白居易生平
    白居易的自然情怀
    白居易的生平和思想
    白居易《长恨歌》[作品讲读]
    与白居易有染的苦情女诗人为何绝食而
    白居易小传
    白居易进长安
    白居易与茶诗
    观刈麦 白居易诗鉴赏
    白居易后人声明与“老祖宗”专用权
    缭 绫 白居易诗鉴赏
    卖炭翁 白居易诗鉴赏
    井底引银瓶 白居易诗鉴赏
    秦吉了 白居易诗鉴赏
    轻 肥 白居易诗鉴赏
    采地黄者 白居易诗鉴赏
    歌 舞 白居易诗鉴赏
    禁中夜作书与元九 白居易诗鉴赏
    涧底松 白居易诗鉴赏
    白居易名篇【暮江吟】赏析
    寄唐生 白居易诗鉴赏
    题岳阳楼 白居易诗鉴赏
    买卖人口玩弄女性 白居易换三批家姬小
    观 稼 白居易诗鉴赏
    溪中早春 白居易诗鉴赏
    寓意诗(选一首) 白居易诗鉴赏
    初贬官过望秦岭 白居易诗鉴赏
    江南遇天宝乐叟 白居易诗鉴赏
    琵琶行并序 白居易诗鉴赏
    问刘十九 白居易诗鉴赏
    南湖早春 白居易诗鉴赏
    白居易诗鉴赏 养鱼种荷,日有幽趣
    杜陵叟 白居易诗鉴赏
    乐游园望 白居易诗鉴赏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诗鉴赏
    李都尉古剑 白居易诗鉴赏
    暮江吟 白居易诗鉴赏
    后宫词 白居易诗鉴赏
    邓州路中作 白居易诗鉴赏
    早 兴 白居易诗鉴赏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诗鉴赏
    西湖晚归,回望孤山寺,赠诸客 白居易
    江楼夕望招客 白居易诗鉴赏
    江楼晚眺,景物鲜奇,吟玩成篇,寄水
    采莲曲 白居易诗鉴赏
    杏园中枣树 白居易诗鉴赏
    感 情 白居易诗鉴赏
    画竹歌并引 白居易诗鉴赏
    刚正不阿造福于民的白居易
    小童薛阳陶吹觱栗歌 白居易诗鉴赏
    池上早秋 白居易诗鉴赏
    新制绫袄成,感而有咏 白居易诗鉴赏
    哭刘尚书梦得二首 白居易诗鉴赏
    白居易诗鉴赏 开龙门八节滩石诗二首
    花非花 白居易诗鉴赏
    红线毯忧蚕桑之费也 白居易诗鉴赏
    真娘墓 白居易诗鉴赏
    游悟真寺诗 白居易诗鉴赏
    夜 雪 白居易诗鉴赏
    晚秋夜 白居易诗鉴赏
    白居易是怎么养生的
    竹枝词四首 白居易诗鉴赏
    魏王堤 白居易诗鉴赏
    同李十一醉忆元九 白居易诗鉴赏
    惜牡丹花 白居易诗鉴赏
    望驿台 白居易诗鉴赏
    江楼月 白居易诗鉴赏
    村 夜 白居易诗鉴赏
    欲与元八卜邻,先有是赠 白居易诗鉴赏
    燕子楼 白居易诗鉴赏
    夜入瞿塘峡 白居易诗鉴赏
    放言五首(其一) 白居易诗鉴赏
    江楼月 白居易诗鉴赏
    白居易晚年的人生败笔
    放言五首(其三) 白居易诗鉴赏
    南浦别 白居易诗鉴赏
    夜 筝 白居易诗鉴赏
    勤政楼西老柳 白居易诗鉴赏
    寒闺怨  白居易诗鉴赏
    杭州春望  白居易诗鉴赏
    秋雨夜眠  白居易诗鉴赏
    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  白居易诗鉴
    览卢子蒙侍御旧诗,多与微之唱和。感
    编集拙诗成一十五卷,因题卷末,戏赠
    舟中读元九诗 白居易诗鉴赏
    白云泉  白居易诗鉴赏
    蓝桥驿见元九诗 白居易诗鉴赏
    白居易也不“居易”
    白居易—从下里巴人到阳春白雪
    白居易带病养生成寿星 因何独享天年?
    钱塘湖春行
    【赏析】卖炭翁
    琵琶行 译 文
    白居易与佛教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祖籍”——太谷阳邑
    宴 散 白居易诗鉴赏
    杨柳枝词  白居易诗鉴赏
  • 人物资料查询方法:你可以按拼音字母检索的方法查询,也可以按分类列表查看的方法查询
  • 人物字典  A B C D E F G H J
  •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