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
白居易(772-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称白香山、白傅或白太傅。原籍太原,后迁下(陕西渭南县),生于荥阳。他自己和他的朋友无稹、陈鸿等人都认为他是太原人。李商隐给他作墓志铭,也称他为“太原白公”。白居易是唐代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是中国文学史上堪与屈原、李、杜甫等并列的第一流大诗人。少年才子
白居易出身于小官僚家庭。他的祖父、父亲都是明经出身,都做过县令一类的小官,高宗麟德初年(公元664年),太常伯刘祥道巡行关内,王勃当时只十四岁,可谓诗书门第。白居易从小就十分聪明,文曰:“仆始生六七月时,乳母抱弄于书屏下,有指‘无’字‘之’字示仆者,仆虽口未能言,心已默识。后有问此二字者,虽百十其试,而指之不差。”(《与元九书》,卷二十八)后来,他的母亲“样执诗书,昼夜教导”,给了他很好的教育。白居易在五六岁上就开始学写诗,八九岁时就能按照复杂的声韵来写格律体诗了。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白居易的父亲白季庚授徐州彭城县的县令。第二年,十一、二岁的白居易便随着母亲到了徐州。这时,徐州附近战事频仍,徐州又是兵家必争之地。白季庚便将白居易送到南方的苏州、杭州去投亲靠友。当时的苏州刺史韦应物、杭州刺史房孺复,都是很有名气的诗人、文学家。他们常常与一些当地的有才之士在一起饮酒赋诗和游赏名胜。这种豪放的生活,对少年白居易有很大影响。他立志要成为象他们那样的人。大约在贞元三年(787年)的年初,十六岁的白居易带着自己的诗稿,到了京都长安。他想在京都通过达官显宦或知名之士的推荐,登上仕途。
有一天,他拿着自己的诗文去拜方当时的名人顾况。顾况是宰相李泌的朋友,当时任著作郎,是一位颇有名望的老诗人。顾况看到这位不速之客的姓名有“居易”二字,便很诙谐地说:“长安米贵,居大不易!”及披卷读到《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的“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时,不禁大为惊奇,拍案称绝,马上改变语气,郑重地说:“能写出这样好的诗句,‘居’下去是不难的,刚才我是同你开开玩笑罢了。”从此,白居易的诗名大振。不过,顾况虽欣赏他的天才,却无力举荐他。这样,白居易在长安旅居了三年多,经名人推荐而进入仕途的希望终未实现。于是他转变念头,决心通过考试实现自己的愿望。仕途沉?br> ≌暝辏?90年),白居易离开长安,回到家里(当时他的家已迁到符离,在今安徽宿县),发奋读书,准备应试。他每天“昼课赋,夜课书,间又课诗”,累得“口舌生疮,手肘成胝”。经过好几年的努力,他于贞元十五年(799年)顺利地通过了宣州(今安徽宣城县)的乡贡考试,第二年又在长安考中了进士。同榜共取十七名,白居易名列第四,是年龄最小(二十九岁)的一个。公元803年,三十二岁的白居易又参加了拔萃科考试。同科只录取八人,他又考中了。官授秘书省的校书郎,这是替皇家整理图书典籍的一个九品小官职。唐宪宗元和元年(806年),白居易参加了“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的制举考试(唐代选举制度,天子亲自考试名为制举),以第四等入选。补为县尉,不久入为翰林学士,又做了三年左拾遗。这一时期,白居易在仕途上一帆风顺。他自己后来不无自负地说:“十年之间,三登科第,名入众耳,迹升清贵。”
白居易生活的时代,主要是建中、元和、长庆时期(公元781-824年)。是唐朝经过755年的安史之乱,结束了它的极盛时期,而走向衰败的极端苦难动荡的时代。这时,无论在朝廷,在地方,政治都很黑暗,矛盾重重。在朝廷里,宦官、世族、官僚集团权势赫赫,与代表中小地主利益的新官僚集团形成了对立的两大阵营。旧官僚重门第,新官僚重科举。进士出身的白居易,自然属于后者。他把儒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