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公元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晚年官至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晚唐著名诗人,祖籍太原(今属山西)。
白居易在诗歌创作上综合了儒、释、道三家,立身行事,以儒家“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为指导思想。白居易不仅留下近3000首诗,还提出一整套诗歌理论,他把诗比作果树,提出“根情、苗言、华声、实义”(《与元九书》)的观点,他认为“情”是诗歌的根本条件,“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而情感的产生又是有感于事而系于时政,因此,诗歌创作不能离开现实,必须取材于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事件,反映一个时代的社会政治状况,他继承了《诗经》以来的比兴美刺传统,重视诗歌的现实内容和社会作用,强调诗歌揭露、批评政治弊端的功能。他在诗歌表现方法上提出一系列原则:①辞质而径,辞句质朴表达直率;②言直而切,直书其事,切近事理;③事核而实内容真实,有案可稽;④体顺而肆,文字流畅。他的这种诗歌理论对于促使诗人正视现实,关心民生疾苦,是有进步意义的,对大历(766-779)以来逐渐偏重形式的诗风,亦有针砭作用。
白居易代表作以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最有名。《长恨歌》歌咏唐玄宗和杨贵妃的婚姻爱情故事,既有“汉皇重色思倾国”的寄讽,更有“此恨绵绵无绝期”的感伤和同情;《琵琶行》则有天涯沦落人的遭际之感,且语言成就突出。此二诗叙事曲折,写情入微,善于铺排烘托,声韵流畅和谐,流传甚广。
白居易不属韩柳文学团体,但也是新体古文的倡导者和创作者,其《策林》75篇,识见卓著,议论风发,词畅意深,是追踪贾谊《治安策》的政论文;《与元九书》洋洋洒洒,夹叙夹议,是唐代文学批评的重要文献;《草堂记》、《冷泉亭记》、《三游洞序》、《荔枝图序》等文,均文笔简洁,旨趣隽永,为唐代散文中的优秀之作;白居易还是词创作的有力推动者,《忆江南》、《浪淘沙》、《花非花》、《长相思》诸小令,为文人词的发展开拓了道路。
白居易生前曾自编其集《白氏文集》(初名《白氏长庆集》),收诗文3800多篇,后散乱。今存最早的《白氏文集》是南宋绍兴刻本,收诗文3600多篇。
个人著作:
1、《白氏文集》 1955年文学古籍刊行社据宋本影印
研究著作:
1、《白居易评传》 蹇长春 南京大学出版社
2、《白居易诗选注》 赵立 马连湘 吉林文史出版社
3、《文章已满行人耳:白居易全传》吴伟斌 长春出版社
4、《白居易诗精选精注》施蓉 苏建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5、《白居易诗集 1-4册》 郭向东 中国民艺出版社
6、《白居易诗选》 梁鉴江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