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金城(上海)
一、生平
在我国文学史上,唐诗是封建社会诗歌发展的高峰。这一时期产生了许多伟大的诗人,李白、杜甫以后,白居易就是其中最杰出的一个。他的作品,不仅是我国优秀的文学遗产,也是世界文学的宝贵财富。
白居易(772 — 846),字乐天,晚年自号香山居士。太原是他的郡望,从他曾祖白温开始迁居到下邽(今陕西渭南),所以白居易有时自称太原人,实际上是下邽人。他的祖父白鍠、外祖父陈润都是诗人,父亲白季庚也是明经出身,做过许多任地方官,很有政绩。白居易生长在这样一个以文学著称的小官僚家庭中,从幼年起就受到良好的文学教养,为他后来的诗歌创作打下了深厚的基础。 唐王朝自安、史乱后,中央政权日渐削弱,藩镇拥兵割据,对抗朝廷。宦官掌握禁军(神策军)大权,专横贪暴,无恶不作,皇帝的废立,多出于其手。再加上封建官僚之间剧烈的派系斗争(著名的如牛僧儒和李德裕的党争),政治异常黑暗。统治阶级过着荒淫无耻的生活,更加紧对人民的残酷剥削,土地愈益集中,生产力被严重破坏,阶级矛盾更尖锐化。就在这样的时代里,诗人白居易度过了他的一生。他十几岁时,由于朱呲、李希烈等作乱,曾到徐州、越中等处避难。年纪稍长,父亲白季庚去世,家境衰落,生活更加贫困,迫使他南北奔走,愁于衣食,“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于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苦乏衣食资,远为江海游。光阴坐迟暮,乡国行阻修。身病向鄱阳,家贫寄徐州”(《将之饶州江浦夜泊》),在这些诗句中,蕴藏着诗人的无限辛酸,也表现出诗人对于当时人民生活痛苦有着深切的感受,因而与受苦难的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有共通之处,奠定了他以后在政治上和诗歌创作上关怀人民疾苦的思想基础。 贞元十六年(800)二月,在中书舍人高郢的主试下,白居易考取第四名进士。贞元十八年(802)冬天,白居易应吏部试,第二年春天与元稹以书判拔萃同登科,同授秘书省校书郎,两人成了最亲密的朋友。校书郎任期满后,白居易又与元稹一起应制举,他们在长安华阳观闭户累月,写出了《策林》七十五道,表达了改造社会和进步政治见解,最早提出了诗歌以反映人民疾苦和补察时政为职责的现实主义理论。制举登科后,白居易被任命为盩厔县尉,他更多地了解人民被重重赋税残酷剥削的惨状,写了很多揭露封建统治者和反映民生疾苦的作品,如《观刈麦》、《宿紫阁山北村》等诗。同时他也为自己担任皇帝的差科头(县尉)而感到十分痛苦,“臣近为畿尉,曾领和籴之司,亲自鞭打,所不忍睹。”(《论和籴状》),就是这种矛盾心情的真实写照。他的为人传诵的名篇《长恨歌》也是在这一时期写成的。 元和二年(807)秋天,白居易被召回长安,自集贤校理充翰林学士。第二年四月改授左拾遗,仍充翰林学士。中唐以后的翰林学士是替皇帝草拟机构文件的差使,地位非常重要,后来的宰相多半由其中提拔,所以又称“内相”。左拾遗是谏官,白居易在任谏官的三年中,屡次上奏章请革除弊政,勇于向腐朽的恶势力作斗争,得罪了宦官与以李吉甫为代表和宦官相勾结的旧官僚集团,他为了反对宦官吐承璀做统帅,甚至当面指摘了皇帝,因此为宦官和旧官僚集团把切齿痛恨。但诗人并不顾忌这些,他除了上为民请命之外,还以他的诗歌作政治斗争的武器,他的“惟歌生民病”的辉煌组诗《奏中吟》和《新乐府》就这一时期创作的。 元和九年(814)冬,白居易任太子左赞善大夫。第二年(815)六月,宰相武元衡被刺身死,御史中丞裴度受伤,白居易上书奏论,主张捕贼雪耻,引起了旧官僚集团的不满,以越职言事之罪贬为江州司马。在江州时期,他写成了与《长恨歌》齐名的不朽之作《琵琶行》和诗歌理论名篇《与元九书》。直到他的好友崔群出任宰相,白 [1] [2] [3] [4] [5] [6]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