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10月14日电 位于江西东乡县黎圩镇政府西南3.5公里的侯桥村,青山绿水环抱,风景秀丽,是东乡县为数不多的白姓家族之一。过去,村里人都不知道,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是他们的正宗祖先。
去年7月的一个上午,福建安溪的新加坡归侨、全国白居易研究学会会长白凤毛先生来到东乡县政协。白老先生八十多岁了,离休以后,潜心研究白居易生平,并且矢志在有生之年,走遍全国,探寻考证白居易直系后裔的流散分布情况。可是在考证到白居易第35代后裔———明永乐年间的太学士白壁时,线索中断了。后打听到江西抚州有部分白姓家族,几经辗转来到东乡探寻。在一部民国年间编纂的《东乡县志》中,他惊喜地发现,白壁就是东乡县黎圩白坊村(侯桥村始祖迁出的村庄)人。
翻开侯桥村尘封多年的《侯桥白氏家谱》,扉页上,明正德十二年族人白沂所撰的序中如此记载:“其姓自战国迄汉晋代不乏贤,期间由南阳而徙居太原,由太原而徙居渭南(作者注:白居易的故乡)。值李唐中兴之运,贤才轶出,有讳居易之乐天者,生而敏悟绝人,及壮,文章词赋甲天下……做《琵琶行》……晚年益耽诗酒,结香山书社,又称香山居士。长子名龟年,亦当代异人,能识九天禽语、九地兽言。……唐政中叶,兵寇扰攘,有会孙谦吉者,智勇过人,以乡豪保障长江,而浔阳一派赖以安全。至五季兵兴,江州之裔避乱而徙抚州,历数世内……衣冠不绝,如晨星然。有讳华字日华号中年行百一公者……为始居于白坊,而中原公之孙讳杞年字南乡行明三公者,娶侯氏赘居侯桥,继乐天之遗风,为临汝之望族……所出而江州遗裔之支派也。”
《侯桥白氏家谱》中对白居易第35代后裔白壁作如下记载:“璇一公,讳壁,字至瑜。治诗经为郡禀生公,屡赴秋闱不第。永乐乙未贡升于太学,名重当时,偕吴兴弼并称隐君子。”据侯桥村老人白国助介绍,侯桥村原属侯姓,自明正德年间始祖白杞年赘居。白氏子孙繁衍绵长,而原先的侯氏家族则逐渐衰败零落,陆续迁出。如今侯桥村80多户人家全部姓白,他们的祖先生活的白坊村却仅剩寥寥几户人家。
侯桥村还保留着不少文物古迹。村南村北各有一座古老石桥,是村民通往外界的惟一出路;已有300多年历史的白氏宗祠,古朴壮观,祠堂大门四周石墙与祠堂内梁柱上保留着许多清晰的镂空浮雕或贺雕,分别绘着龙、虎、麒麟、鲤鱼、松鹤、仕女等图案,神态逼真,栩栩如生。祠堂南侧的残壁断垣,据说是清朝年间村民捐银修建的“香山私塾”,可惜十年动乱中被毁。白凤毛先生日前与东乡县政协联系,呼吁保护白居易后裔村文物古迹。江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