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受家庭环境的影响,白居易在五、六岁的时候,便开始学习作诗,到了9岁时,已熟悉声韵,掌握了作诗的基本功。白居易的母亲知书识礼,善于培养子女,她亲自当老师教儿子,课程安排得很紧,家中夜以继日,书声朗朗。她严格要求,循循善诱,从不呵斥或体罚儿子。白居易后来回忆说:“我们兄弟之所以能走上仕途建功立业,都是母亲慈训所至。” 白居易十一、二岁时,藩镇(军阀)作乱,天下不安。白居易和他的家人,不得不逃离家乡,投亲靠友 。在逃难的路上,白居易因为经常忍饥挨饿,提心吊胆,得了一场病,身体虚弱,这时候他想念自己的家乡故土,想念自己的亲人。他以诗叙情写了一些反映乱世的诗篇。白居易书籍随身带,有空便读。后来,他父亲去世,家境十分艰难。饥寒困苦,环境恶劣,但他仍然坚持学习。 由于他树立了理想,读书有一股拼命的劲头。不停地吟诵,以致口舌生疮;不停地写,肘下磨起了茧子。他忘了吃饭,忘了睡觉,不知道什么叫休息。 白居易的天赋奇才,加上勤奋,所以很早就取得了惊人的成绩。16岁那年就写出《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佳句。这首诗,也成为唐代诗歌中的名篇,至今仍为人们喜爱。
公元800年,白居易到长安应试,一举登第(考中了)。这是勤奋攻读,学识过人的结果,也得益于宣歙观察使崔衍的推荐。这时他才29岁,在同时录取的17人中是最年轻的。 白居易中了进士后,回家探亲,还特意去拜访了崔衍。他对崔衍说,自己虽然中了进士,但还在刻苦学习,希望得到崔衍的关照和提拔。能为国家尽点微力。 公元802年冬,白居易再到长安,应吏部考试,与元稹同时登科,并且与他一道被授予校书郎的官职。这是个九品芝麻官,负责管理图书,校对典籍。从此,白居易与元稹结下了不解之缘。 白居易是胸怀壮志的人,决心为国为民干一番伟业,而小小的校书郎发挥不了他的才能,内心十分惆怅。在校书郎的任期满了以后,他和元稹一道,参考制举。制举是唐代科举的一项制度,是由皇帝亲自主持的考试,必须认真对待,不可掉以轻心。白居易和好友元稹一起对社会各方面的现状进行了深入地分析研究,找出弊病,提出治理的方案。白居易辛勤奋发,终于写出《策林》75篇。 这75篇《策林》,内容丰富,观点鲜明,结合实际,有的放矢,理直气壮,无隐无忌,充分表现出他至治国安邦的宏图大略。因此顺利通过了考试。 806年冬,白居易又参考“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也登第。这样从800年至806年,白居易在六年之间,三登科第。这表明他的才华和学识都很出类拔萃。 806年,白居易被委派到周至县去担任职位很低的县尉,职责是征收租税,捕缉盗贼。他是个有抱负、有治国才能的人,却做了个辛苦而又不能发挥作用的小官,心情既苦闷,公务又繁忙。在失意的日子里,他结交了两位志向相同的朋友,经常在一起作诗。这年的冬天,他们又一起外出游玩,谈到唐明皇和杨贵妃十分感慨,应两位好友的请求,白居易写下了叙事长诗《长恨歌》。 这首诗主要写了唐明皇失妃之恨。由爱的欢乐到死的悲哀,起伏跌宕,生动动人,令人断肠。它的艺术表现力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是唐代歌行体长诗中最好的一首,在我国诗歌史上占有突出地位。 因为公务的原因,白居易经常与农民接触,体会到百姓的艰难和痛苦。有一天,他经过田间小路,看到在滚滚麦浪中,农民正在挥汗收割。白居易很兴奋地想:丰收了,农民总算可以吃上一顿包饭了。可是再一了解,才知道原来是一场空欢喜。丰收的果实不能落到老百姓手里,都被官府剥夺了。于是,他饱蘸浓墨,挥毫写下了题为《观刈(yi)麦》的诗。在诗中,除了写农民的痛苦和不幸外,还写到了自己的不安。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