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按拼音检索 >> L >> 柳宗元 >> 正文

 

柳宗元与永州山水

画。忽然,游鱼向远处游走了,但很快又游了回来,好像在与柳宗元这些游客欢乐嬉戏似的。
  柳宗元停立在潭上远望,只见一条小溪流弯弯曲曲,像一条蛇向这里窜来,忽隐忽现。两岸弯弯曲曲像狗牙齿—样交错,不知它的源头在什么地方。柳宗元觉得身处这竹树环合、寂寥无人的清冷之境,反倒不好受,心情凄凉,寒气透骨,令人悲从中来。这时,他突然意识到自己被放逐的悲哀,感到这里不是久留之处,匆忙记下这里的情景,便与同游者离开了这个地方。这次游的是小丘西小石潭。
  回到寓所,柳宗元感觉疲惫不堪,正打算躺下来休息,但突然一个官差送来一张名片并字条,原是刺史韦彪读了他的几篇游记,受到了感染,决意邀他明天同游。
  韦彪对柳宗元的文彩才华是很崇拜的,常常称他为老师,并将自己的文稿交他批改。因此,柳宗元对韦彪也是有好感的,对于他这次的邀请更是乐于接受。
  早晨的阳光格外柔和,山光旖旎,水色潋艳。石头筑成的水渠上坐着柳宗元、韦刺史一帮人。他们静听山风摇荡树林、花、竹子的梢头,远看晨岚醉舞、云影飘拂。—个美妙梦境将他们紧紧环抱,使他们飘然欲醉,简直羽化而登仙了。柳宗元好像去到了天庭,在那里叩拜造物者:为什么不在中原创造这些美景,却把它们安排在边远地区,经历千百年得不到一次表现它们美好、特出的机会,这不能不说是—种难言的委屈。这里地气的灵秀,不造成伟人却独独造成这些景物,所以南方人才少而好的山石多。柳宗元的这种疑问自然是没有什么造物者会回答他的,一切都使他失望了。
  “柳司马,别那么认真去追索了吧。”韦彪见柳宗元在这丽山秀水面前留连忘返,便—再催促他另入新境。
  “不,山有性灵,水有神韵,与人也是同样的道理啊!来永州后,我倒是得着了这一点的。”柳宗元深有所感地说。
  “我知道柳司马的心情。看来这种眷山恋水的情丝是任何利刀快剑所斩断不了的。”韦彪也大有感触。
  “对呀,三闾间大夫流落楚汉,放情山水;谢康乐歌山唱水,浪迹江湖,绝不是痴汉之所为。此乃真情实意之所在,故为千古赞绝。”柳宗元更是动情启意了。.
  这时秋阳高照,热辣辣地使柳宗元和韦彪不约而同地脱去了外装。他们直登在孤峰绝顶之上,眺望千山万壑,一种难以压制的感情涌上了心头。
  韦彪斜视柳宗元:“来此绝胜之处,柳司马不能没有诗啊!”
  “韦使君命作,哪有违抗之理!”柳宗元便即兴吟诵:
  杪秋霜露重,晨起行幽谷。黄叶覆溪,荒村唯古木。
  寒花疏寂历,幽泉微断续。机心久已忘,何事惊糜鹿。
  “柳司马到底是大材,随口所出,皆为不同凡响!”韦彪听了柳宗元的吟咏,兴致愈来愈高。
  这时云端深处刮来一飚急风,摇动千树万木,汇成震天的洪音,响彻天宇之间。柳宗元和韦彪极目远望,只见千行秋雁在浩瀚的天末写下了一个大大的“人”字,排空而去。
  “秋深了,大雁南飞了。我为何不能归去?”柳宗元望空长叹,不觉泣下沾襟。
  “柳司马还是退步自宽吧,不必伤感,应该多多保重为要。”韦彪见柳宗元黯然伤神,便好言劝慰。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柳宗元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柳宗元与永州山水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秋晓行南谷经荒村诗词赏析
    柳宗元诗鉴赏 入黄溪闻猿
    柳宗元诗鉴赏  田家(其二)
    柳宗元诗鉴赏 晨诣超师院读禅经
    柳宗元:现世与超世思想的撞击
    柳宗元纪念馆
    以史证文:柳宗元《黔之驴》
    柳宗元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唐宋八大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诗词赏析
    古典诗文选集:柳宗元文选
    柳宗元生平概述
    唐宋八大家之《柳宗元集》
    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诗词赏析
    湖湘文化与柳宗元的诗歌美学
    柳宗元手迹
    读柳宗元《三戒》有感
    柳宗元被贬后的心性设计与主客观矛盾
    柳宗元笔下的动物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
    江雪诗词赏析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唐代文学
    柳宗元的政治冒险
    柳宗元《驳复仇议》
    酬王二十舍人雪中见寄
    始见白发题所植海石榴树
    韦使君黄溪祈雨见召从行至祠下口号
    入黄溪闻猿
    送元暠师诗
    离觞不醉至驿却寄相送诸公
    雨后晓行独至愚溪北池诗词赏析
    植灵寿木
    南中荣橘柚
    戏题阶前芍药
    新植海石榴
    柳宗元小传
    柳宗元是如何成为神的?
    柳宗元是不是政治家
    柳宗元之死
    柳宗元生平
    试论柳宗元的“永州八记”
    感悟柳宗元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
    柳宗元诗鉴赏 柳州城西北隅种柑树
    柳宗元倡导古文运动
    柳宗元
    柳宗元的散文
    江  雪
    晨诣超师读禅经
    溪  居
    柳宗元与《小石潭记》
    《始得西山宴游记》句读一得
    石涧记【原文】【译文】
    文学宗师柳宗元
    柳宗元《箕子碑》
    柳宗元《桐叶封弟辩》
    【简析】渔 翁
    【简析】晨诣超师院读禅经
    【简析】溪居
    【简析】江雪
    《炎陵志》沿革简论
    渔  翁
    《江雪》的舞美设计图
    柳宗元的改革思想与人格魅力
    谒柳子庙
    亦儒亦佛蓑笠翁 柳宗元的精彩人生
    在柳州遇到柳宗元
    柳宗元文选
    诏追赴都迴寄零陵亲故
    段九秀才处见亡友吕衡州书迹
    夏 昼 偶 作
    柳宗元简介
    闻 黄 鹂
    种仙灵毗
    永州八记--柳宗元
    始得西山宴游记【原文】【译文】
    【原文】钴鉧潭记【译文】
    【原文】【译文】钴鉧潭西小丘记
    袁家渴记【原文】【译文】
    小石潭记【原文】【译文】
    石渠记【原文】【译文】
    零陵春望
    “钴鉧潭”癸酉诗作者应是曹来旬
    柳宗元诗鉴赏 南涧中题
    论柳宗元山水诗意象之演变
    『宋词鉴赏』[風流人物] 柳宗元
    柳宗元和刘禹锡的故事
    柳宗元巧用仙灵脾
    柳宗元的唯物主义思想和反迷信的斗争
    柳宗元诗鉴赏 江雪
    柳宗元诗鉴赏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
    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
    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诗词赏析
    印象柳宗元
    晨诣超师院读禅经诗词赏析
    柳宗元诗鉴赏 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
    柳宗元诗鉴赏 酬曹侍御过象县见寄
    柳宗元诗鉴赏 秋晓行南谷经荒村
    柳宗元诗鉴赏 雨后晓行独至愚溪北池
    柳宗元诗鉴赏 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
    柳宗元诗鉴赏 渔 翁
    柳宗元诗鉴赏 柳州峒氓
    柳宗元诗鉴赏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
    别舍弟宗一诗词赏析
    溪居诗词赏析
    渔翁诗词赏析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诗词赏析
    重别梦得诗词赏析
    溪居诗词赏析
    柳州城西北隅种柑树诗词赏析
    酬曹侍御过象县见寄诗词赏析
    南涧中题诗词赏析
    柳宗元诗鉴赏 溪 居
    【原文】捕蛇者说
    黔之驴【原文】
    【原文】江雪
    广告大师柳宗元
    小石潭记(柳宗元)
    柳宗元家世和生平
    从《小石潭记》看柳宗元的“快乐”与
    柳宗元的自然哲学思想
    吴芸珏高足夏梦婕作品:从《江雪》看
    小石潭记(柳宗元)
    柳宗元的吏治改革思想作者:沈有珠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河东(今山西省
    柳宗元:晓汲清湘燃楚竹
    柳宗元为何无缘九疑山
    浅析柳宗元山水游记散文创作风格的形
    贺进士参元失火书(柳宗元)
    段太尉逸事状
    桐叶封弟辩
    黔之驴
    石渠记
    《三戒》并序
    平中见奇的柳宗元诗文
    小石城山记【原文】【译文】
    临江之麋
    捕蛇者说
    小石潭记
    酬韶州裴曹长使君寄道州吕八大使柳
    哭连州凌员外司马
    封建论
    【原文】小石潭记
    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
    驳复仇议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
    以佛济儒的柳宗元
    柳州复大云寺记
    柳州山水近治可游者记
    法华寺西亭夜饮
    始得西山宴游记
    永某氏之鼠
    种树郭橐驼传
    种树郭槖驼传
    觉衰
    柳宗元诗鉴赏 别舍弟宗一
    永州韦使君新堂记
    钴姆潭记
    法华寺石门精室三十韵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唐代文
    读柳宗元传
    朱弦一拂遗音在------读柳宗元的诗
    柳宗元的一篇佚作《懿王像赞》及其手
    别 调 独 弹 柳 宗 元
    袁家渴记
  • 人物资料查询方法:你可以按拼音字母检索的方法查询,也可以按分类列表查看的方法查询
  • 人物字典  A B C D E F G H J
  •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