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按拼音检索 >> L >> 柳宗元 >> 正文

 

[图文]柳宗元手迹

柳宗元书法真迹

  

  笔者于8月28日在北京发现了一篇柳宗元的佚文及其手迹。据说这是第一次在家谱上发现柳宗元的书法手迹,也是目前为止传世的为数极少的柳宗元的书法真迹之一。柳宗元真迹是笔者的一位徐氏家谱的研究者徐术佳先生提供给我的。柳哲先生对其先祖柳宗元的生平和思想都有一定的研究,经过一番考证,笔者以为该书法作品是柳宗元的书法真迹无疑。笔者以为,首先发现该手迹的《锡山徐氏宗谱》谱系完整,序文、像赞自汉唐以来历代名家手笔不下百余篇,其中真迹摹印的还有苏轼文天祥、刘基、方孝孺等,可见该家谱的权威性;第二,该像赞与柳宗元文风一致,文简意赅,考证严谨,像赞内容符合徐氏家族的发展史。第三,柳宗元这幅书法作品,正好印证了柳宗元精于“章”的有关史料记载。第四,韩愈曾为《徐氏宗谱》写有《徐偃王庙碑记》,柳宗元韩愈是至交,柳宗元为徐偃王父亲懿王作像赞正是情理之中。

  柳宗元在为江苏徐氏所修的《徐氏宗谱》所题的《懿王像赞》,经查《柳河东集》,并未收入,当为柳宗元佚文和书法精品,弥足珍贵。全文63字(含标题),照录如下:“余稽徐氏,若木肇封,屹屹徐城,曰其故里。伯益之裔,历千载而无穷,迄今谱系,遭秦火而当识。所从藐焉,爵土未弥缝,有以人得睹瓜绵瓞菶。柳宗元敬题。”据考证,柳宗元不独是著名的文学家和思想家,而且还是造诣很深的书法家。柳宗元的至交刘禹锡曾在《伤愚溪》的诗中称颂柳宗元为“草圣”,可谓对好友柳宗元的书法推崇备至,其诗写到:“圣数行留坏壁,木奴千树属邻家。唯见里门通德榜,残阳寂寞出樵车”。与柳宗元同时代的赵璘,在其所著《因话录》卷三中称赞柳宗元“尤长于章,为时所宝”。据说,近年在永州朝阳岩石壁上发现了柳宗元《渔翁》一诗的摩崖石刻,虽是后人重摹,也是柳宗元流传至今的为数不多的书法真迹。

  章草是中国早期的草书,它是隶书的草化,由草隶发展而成的一种书体。它与“今”的区别,主要是保留着隶书笔的形迹,每个字独立不连写。这种书法曾广泛流传于两汉,之后历代均有人研习之,为世所重重。章草既有艺术价值,也有实用价值。从柳宗元所书的该幅书法作品可以看出,整幅作品浑然天成,布局合理,用笔痛快淋漓,集行、、楷、隶、篆五体之长,独创了柳宗元的“柳体”,可与他的族侄柳公权的“柳体”相媲美。令人遗憾的是,柳宗元的书法作品传世极少,该书法作品有柳宗元的落款和印章,二枚篆体印章分别为“柳氏”和“宗元之印”,是一幅完整而不可多得的我国古代书法精品。

  据考证,31世徐绥,徐偃王之父,周昭王(前995~前977)时,封为列国侯不受,隐居泗州平原东、徐理山中,追封懿王。

  柳氏后人发现柳宗元的一篇佚作及手迹

  雨心

  作为河东柳氏后人的著名谱牒文化专家、北京东方文化馆副秘书长的柳哲先生,于8月28日在北京发现了一篇佚文及其手迹。据说这是第一次在家谱上发现柳宗元的书法手迹,也是目前为止存世的唯一完整的柳宗元书法真迹。据柳哲先生介绍,柳宗元真迹是一位家谱研究者徐术佳先生提供给他的。柳哲先生对其先祖柳宗元的生平和思想都有一定的研究,经过一番考证,柳哲先生认为这是柳宗元的书法真迹无疑。他说首先发现该手迹的《徐氏宗谱》谱系完整,序文像赞自汉唐以来历代名家手笔不下百余篇,其中真迹摹印的还有苏轼、文天祥、刘基、方孝孺等,可见该家谱的权威性。第二,该像赞与柳宗元文集中的文风一致,文简意赅,考证严谨,符合徐氏家族发展的历史。第三,柳宗元这幅书法作品,正好印证了柳宗元精于“章”的有关史料记载。第四,韩愈曾为《徐氏宗谱》写有《徐偃王庙碑记》,柳宗元韩愈是至交,柳宗元为徐偃王父亲懿王作像赞正是情理之中。

  柳宗元在为江苏徐氏所修的《徐氏宗谱》所题的《懿王像赞》,经查《柳河东集》,并未收入,当为柳宗元佚文和书法精品,弥足珍贵。全文63字(含标题),照录如下:“余稽徐氏,若木肇封,屹屹徐城,曰其故里。伯益之裔,历千载而无穷,迄今谱系,遭秦火而当识。所从藐焉,爵土未弥缝,有以人得睹瓜绵瓞菶。柳宗元敬题。”

  据考证,柳宗元不独是著名的文学家和思想家,而且还是造诣很深的书法家。柳宗元的至交刘禹锡曾在《伤愚溪》的诗中称颂柳宗元为“草圣”,可谓对好友柳宗元的书法推崇备至,其诗写到:“圣数行留坏壁,木奴千树属邻家。唯见里门通德榜,残阳寂寞出樵车”。与柳宗元同时代的赵璘,在其所著《因话录》卷三中称赞柳宗元“尤长于章,为时所宝”。据说,近年在永州朝阳岩石壁上发现了柳宗元《渔翁》一诗的摩崖石刻,虽是后人重摹,也是柳宗元流传至今的为数不多的书法真迹。

  章草是中国早期的草书,它是隶书的草化,由草隶发展而成的一种书体。它与“今”的区别,主要是保留着隶书笔的形迹,每个字独立不连写。这种书法曾广泛流传于两汉,之后历代均有人研习之,为世所重重。章草既有艺术价值,也有实用价值。从柳宗元所书的该幅书法作品可以看出,整幅作品浑然天成,布局合理,用笔痛快淋漓,集行、、楷、隶、篆五体之长,独创了柳宗元的“柳体”,可与他的族侄柳公权的“柳体”相媲美。令人遗憾的是,柳宗元的书法作品传世极少,该书法作品有柳宗元的落款和印章,二枚篆体印章分别为“柳氏”和“宗元之印”,是一幅完整而不可多得的我国古代书法精品。

  据考证,31世徐绥,徐偃王之父,周昭王(前995~前977)时,封为列国侯不受,隐居泗州平原东、徐理山中,追封懿王。现根据徐术佳先生提供《若木公世系图》一文附录于后,便于对柳宗元所写像赞的了解。

  柳宗元、柳玭、柳开的三篇佚文

  柳哲

  笔者在翻阅了所搜集的数十种的柳氏家谱中,惊喜发现了先祖柳宗元为出版于民国期间的安徽岳西《河东柳氏宗谱》所作的《谱牒论》,同时还发现了先祖柳玭、柳开为该家谱所作的谱序。《谱牒论》写于唐贞元十九年(803年)春三月,系柳宗元贬谪永州、柳州之前。笔者查遍了柳宗元的各种文集,未发现收入该文,当系柳宗元的佚文。这对于研究柳宗元的家世、生平以及思想等,皆有重要的价值。根据对柳宗元文理、年代、内容以及该等方面的考证,加上该家谱谱系完整,历代名家序文齐全,笔者以为该文为柳宗元所写无疑。据该文记载:“余另删《万姓录》,正名敦本,使万姓名副其实,士卒至位,蒙耻越称苗裔,衰薄无显其亲,皆不浮誉矣。”可知柳宗元生前曾编订过《万姓录》,只可惜未见其传世,也许与他的晚年被贬谪有关。柳玭、柳开的序文也未见其它文集刊登,也应是佚文。

  谱牒论

  ——《河东柳氏宗谱》序

  柳宗元

  历稽上古,无称姓氏,自三皇赐姓以列黄帝之诸子也。繇周之世,续称谥法。分茅列土,一千八百余国诸侯,著简大史,既延列国后世子孙,分属食邑,适以国为姓、以邑为姓。庶民以字为姓,以地址为姓,是有复姓,斯世荡荡乎。宇宙姓氏广稠,始成定矣。至秦并变,分立郡隅,姓复有郡。此郡所有籍也。

  后世扶疏,剖逸迁徙,是姓一贯,是郡一族。孟子云:“同姓勿婚,言昭穆渊远,是姓一宗,此宗旨之大道也。”汉定天下,萧曹造律载:严同姓为婚,制法之所宜矣。当时显宦遍途,戴纵垂缨。苗裔论族,袤曰:《世家志》曰世系、庶民、户版,迨晋越世,东西乱族,五代兴祚,南北荡宗,绅宦迁仕,庶民移徙,雷散云合,鱼龙杂袭,溥海内外,混一中区,诚难邃考,未及陈魏周齐,华裔辨族,盖谱牒首作,族所贵乎。宗姓所贵乎籍,斯世皆然。

  嗣我大唐太宗朝贞观十三年,论世家而崔卢李郑诸族,自矜地望,而称名族,或弟兄齐列,更以妻族相凌者,时族皆滥称之。帝命吏部尚书高士廉等,遍责天下,谱牒质史以考其真伪,褒进忠良,贬退奸逆,升降去取,时称允当,分敕九等,名曰《氏族志》。士廉等以黄门侍郎崔民干为第一。帝曰:“汉高祖与萧、曹、樊、灌皆起布衣,至今推仰,以为英贤岂在世称乎?”高氏遍据山东梁陈僻处,江南虽有人物,盖何足言,况其子孙衰替而犹昂然以门第自负,贩鬻松价,无复廉耻,不知世人何为贵之。念三品以上,皆以德行勋劳与学贵显,彼衰世旧门,何足慕哉!今欲厘正讹谬,舍名取实,而卿曹独以民干为第一,是轻我官爵而狥流俗之情也。乃更名刊定,专以今朝品秩为高下,于是皇族为首,外戚次之,崔民干为第三等,凡二百九十三姓,一千六百九十一家,颁行天下,而仕宦庶民之家,宗谱更为珍惜。至高宗显庆四年,改《氏族志》为《姓氏录》,时许敬宗见《氏族志》无武姓之编,奏请改之,言武氏本望族,故以后族为第一,其余以仕唐高下为准,于是士卒以军功位至五品。考核之流,乱称名门大家。时人新改者,俗谓之勋格,卿士称户籍,庶民称户版。斯时许敬宗诚浮名淆乱。何蒙耻陷谀也。

  拭观吾谱,由周得姓,至秦得郡,暨宋齐梁陈周魏隋唐,历朝显仕如云,绅衿接踵。

  吾嫡高祖奭公仕高祖武德年为中书令,进谱摩对,奉太宗殿颁《氏族志》为第三等。当今圣世柳族,仕宦绅衿,不啻千百,而人口何止亿万,随都遍籍,布散各省。此河东之阀阅也。

  余今述先人珍惜,使后世知护爱,故谨续其由于帙后,无复湮掷。

  余另删《万姓录》,正名敦本,使万姓名副其实,士卒至位,蒙耻越称苗裔,衰薄无显其亲,皆不浮誉矣。

  唐贞元十九年春三月

  赐进士授礼部员外郎裔孙宗元述谱(原安徽岳西《河东柳氏宗谱》)

  (副题为抄录者所加)

  《河东柳氏宗谱》序

  柳玭

  昔先贤论族、乡国、天下,上及千古,信宏且远哉。至论尧舜,惟曰孝弟而已。则知庭帏,虽迩道实肇端,尚友者,当知所本矣。今世经生专情浩渺辨星象,则玑衡在握,析地胜则方舆如睫,谈族类则崔卢李郑,著于中原顾陆朱张,盛于江左,极之混沌,开天名氏,一一缕指,若烛计以斯,博雅君子虽曰不宜,至询其从出,则谢不知考其先贤行实,咋舌无以应,夫物本乎天,人本乎祖,本之弗知,而徒摭坟典唾余以资唇吻,是匣珠而索诸涂,怀玉而索诸市,安言论族哉!此宗庙谱牒之所不可废也。

  吾族自先农以至展获,邑于柳下,沿一千六百余年,支分派别,棋布星列,难以覩记,乃渊源所统,可按而溯焉。自晋及宋,谱牒代作者,有之矣。我唐及今三百余载,士庶如林立矣。识者虑支庶殷繁,雍睦未洽,迨聚族谋之,宗族世续、字讳、爵秩暨生葬年月商贾迁徒之地,仕宦履历之迹,国家褒扬之典,名衿颂赞之章,厘然毕具,如网有纲,如裘有领,披图而稽考,一览无遗照焉。信矣!孝子之用情,虽然谱者,迹也。所以谱者,心也。故今编辑,是以为序。
 赐进士第授吏部清吏司西舍人兼御史大夫

  四十三世孙玭字绍威号类贞题

  唐光化三年岁在庚申夏蒲月敬立(原载安徽岳西《潜阳柳氏宗谱》)

  《河东柳氏宗谱》序

  柳开

  谱之为言辑者,所以传述先人,以绍于后世也.吾族自采邑柳下为姓,至四十三世先王父玭公,增修谱牒,树立家训,吾等世守,忠孝一日不敢忘也。迨前朝迄今又经三代矣。今于我宋咸平乙亥又将百载,故命子珏修辑,予纲领之,从高王父公绰公、曾王父仲郢公、王父玭公、先公铎公,以及予尽皆实录,欲我子孙知先德之不忘也。虽吕王欧范赞赠诗章,必序者,欲后世交游以善从也。虽哀思自誓之词,必立之欲后世深思,得性情之正也。

  吾祖家世豫章,抵关中及身近三百年,若夫燕晋兖宁饶楚等处,皆其支裔,盖将以联一本之懿,合其离而萃其涣,开统系以继先人之志也,不亦难乎!幸文献足证,备录先德,贻我后人,以俟孝子贤孙仁智之辈,知所考证。愿有志斯谱者,景行为心,弓冶世业,肖化自神,迨我祖文如蚪公、彧公、顾言公、范公、芳公、泽公、伉公、浑公、公权公、宗元公,嗣我嫡祖辈,名传青史,留誉竹帛如桧公,孝行流芳述公,正直不阿正配兰陵公主,节烈成名武如元景公、世隆公、庆远公、惔公、裘公、洪公、淮公、镇公、宗政公、晟公、縯公、济公、知元公辈,勇悍负气,踵烈标名,此则近不论都夷远不陟瑶池,祖登清庙,宗献明堂,余辉自耀,何事外求,固诵读书,知人论世之一道也。夫古者,今之鑑国者,家之鉴有能敦九族,使孙能法祖,即可为忠孝节义之攸关,而家而国而天下,推之至于上古,一以贯之,此一代嗣兴之意也。故近留著于方策,美哉,源之遥,以远乎观斯谱也,殊令人慨然起视五马之思焉。爰引其端,以为将来仕进者勖。

  宋赐进士第,知常、润州,迁殿中侍御使,河北崇议使,知宁远军事,授崇议正卿,裔孙开谨立(原载安徽岳西潜阳《河东柳氏宗谱》)

  

  徐姓“始自夏,兴于周”。徐氏,是从中国古老的姓之一“嬴”姓中衍生出来的。据《史记•秦本纪》记载:秦之先为嬴姓。其后分封,以国为姓有:徐氏、郯氏、莒氏、终黎氏等14个姓。徐姓被司马迁列为赢姓14个氏之首。伯益是上古东夷族的领袖,因伯益佐禹治水有功,于夏启九年,(夏启九年,‘根据中国断代工程计算’为公元前2061年)封其子若木在徐地(徐戎)为徐国,后来徐氏便以徐国而得姓,以若木为始祖。三十二世徐偃王,根据《韩非子•五蠹》载:徐偃王处汉东,地方五百里,行仁义。割地而朝者三十有六国。传至章禹,共为四十四世国君。

  从封若木于徐至今(2005年)共4066年。公元20世纪90年代徐氏人数列全国第11位。因历史原因,各自立堂号、以议辈序(班辈、字辈、引辈)使一些世代混乱。本谱的世系就是以若木为一世,其子征国为第二世,其孙房为第三世,以此顺列,至今约140多世。

  徐氏繁衍捗迁全国和侨居到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缅甸、印尼、越南、东南亚、美国、英国、苏联、朝鲜、日本、新西兰、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各地。而且在全国56个民族中,有27个民族中均有徐姓。即:朝鲜、纳西、满族、景颇、侗族、哈尼、彝族、回族、土家、锡伯、达斡尔、蒙古、东乡、壮族、苗族、水族、高丽、藏族、仡老、拉祜、阿昌、布依、鄂温克、维吾尔族、土族、白族、巴族。

  这次编辑徐氏通谱,本着“着眼全国、放眼世界、考察论证、实事求是、贯通世系、编辑通谱、分辑出版”的原则,经过多次反复考察、论证、核实,以《二十五史》、《新唐书•宰相世系》为主要依据,对各地徐氏宗谱、族谱、家谱和世系进行核对、修证。

  若木公世系考
  据《辞海》(802页公元1979年版)载:“徐戎、古族名,亦称徐夷或徐方,东夷之一,夏至周分布在淮河中下游(今江苏西北部和安徽东北部)。周初以今江苏泗洪一带为中心建立徐国,在东夷中最为强大。”

  据《元和姓纂》的记载,徐姓是颛顼帝的后代,出自嬴姓,伯益的儿子在夏朝时受封于徐国,至偃王时为楚国所灭,子孙就以故国号为姓,称为徐氏。根据《通志•氏族略》的记载,徐氏是皋陶氏的后代。皋陶生了伯益,伯益辅佐禹有功,禹就封伯益的儿子若木于徐。从若木传到偃王三十二世,徐偃王作乱,为周穆王镇压,又封偃王的儿子宗于徐,是一个子爵之国。宗的十一世孙章禹,在鲁昭公三十年为吴国所灭,子孙就以国为氏,时称徐氏。历史上的徐国的所在地就在今天的安徽泗县一带,徐国历夏、商、周三代为诸侯。望族居于东海郡,即现在的山东省兖州东南。

  远古世系简叙
  黄帝——昌意——乾荒——颛顼——穷蝉

  (韩流) ——鲧—女修——皋陶——伯益——大廉

  —若木

  —恩成

  —玄嚣

  黄帝:姓公孙名轩辕。国君之子,号有熊氏。附宝瞑见大电绕北斗,枢星照郊野感而孕。二十五月而生帝于寿邱长与姬水,又以姬为姓。灭炎帝、杀蚩尤,以土德王故曰黄帝。在位百年配西陵氏女曰嫘祖

  注:按《国语》晋司空季子曰:凡黄帝之子二十五宗得其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姬酉祁己滕箴任荀僖佶儇伊是也。惟青阳与苍林同于黄帝皆为姬姓。

  颛顼:高阳氏,,母女枢见瑶光之星贯日如虹之象感已于幽房之宫生帝于若水,年十岁佐少昊。.年二十即帝位。以水德绍金天氏。配邬屠氏,葬东郡濮阳顿丘城门外广阳里中。

  女修:为炎帝部落少典氏第三女。

  伯益:字伯翳。国于费,侯爵为大费。帝禹四十五年,为益于天下。禹崩三年,天下归启。帝启三年,费侯伯益出就国。帝启六年,遭启害。
 
  (一)夏——部落首领世系考

  1 2 3 4 5

  若木——征国———房———卿

  ——仁———豹

  ——圭

  ——终(黄氏)

  —季胜(马氏)

  ——简(赵氏)

  鼻祖

  若木:伯益次子。因父辅佐虞舜治国,夏禹治水之功勋,夏仲康封于江南泗州为徐子爵,为徐氏始祖。

  [注]:百家谱,称若木为徐氏始祖。

  二世

  征国:袭封徐国君。

  三世

  房:夏仲康12年(前2088),袭封徐国君。

  四世

  仁:袭封徐国君。

  5 6 7 8 9

  豹———谦———澄

  ——佥———圭

  ——诜——起

  ——晔——祖禹

  五世

  豹:袭封徐国君。

  [注]:以上五代祖均葬于山东郯城北七里。

  六世

  谦:袭封徐国君。

  七世

  佥:袭封徐国君。

  八世

  晔:袭封徐国君。

  9 10 11 12 13

  祖禹———济———宝———绍

  —宽———兴

  九世

  祖禹:袭封徐国君。

  十世

  济:袭封徐国君。

  十一世

  宝:袭封徐国君。

  十二世

  宽:袭封徐国君。

  [注]:以上皆夏代诸侯国国君,按夏代470年计算,平均每代相距39.16年。

  (二)商——联盟首领世系考

  13 14 15 16 17

  兴———明

  ——强———车———能———弘

  十三世

  兴:商成汤2年丙申(前1765)时,袭封徐国君。十四世

  强:袭封徐国君。

  十五世

  车:袭封徐国君。

  十六世

  能:袭封徐国君。

  17 18 19 20 21

  弘——茂叔

  ——瑞———侍———并

 
  ——权

  —世长———恭

  ——远

  十七世

  弘:袭封徐国君。

  十八世

  瑞:袭封徐国君。

  十九世

  侍:袭封徐国君。

  二十世

  世长:袭封徐国君。

  21 22 23 24 25

  恭———论

  ——祥———范——元长—仲长

  —季长

  ——箨

  ——笼———安———忠——质

  ——琼

  ——宠

  二十一世

  恭:商朝祖丁(前1464~前1434)时,袭封徐国君。

  二十二世

  祥:袭封徐国君。

  二十三世

  笼:殷盘庚3年(前1598)时,袭封徐国君。

  二十四世

  安:袭封徐国君。迁居郊西西安府高陵县南郊,后归葬山东青州府白颉山。

  25 26 27 28 29

  忠———超———康———渰———彦

  二十五世

  忠:袭封徐国君。

  质:初袭咸阳侯,商武丁四年(前1321)升任武功侯。

  二十六世

  超:袭封徐国君。

  二十七世

  康:袭封徐国君。

  二十八世

  渰:周武王庚辰(前1121),袭封徐国君。

  [注]:以上皆商代诸侯国国君,按商代554年计算,平均每代相距36.9年。

  (三)周——诸候国君世系考

  29 30 31 32 33

  彦———训———绥———诞——宝宗

  —宝明

  —宝衡

  二十九世

  彦:周武王(前1046~前1043)时与诸侯之师伐纣,纣亡立周,武王义之,封彦为忠义侯。

  三十世

  训:周成王(前1042年)时封为东平侯。

  三十一世

  绥:周昭王(前995~前977)时封为列国侯不受,隐居泗州平原东、徐理山中。追封懿王。

  三十二世

  诞:字子孺,号称偃王,生于周穆王二年甲子岁(前957年)正月二十日巳酉时,卒于彭城(今徐州)武原山,葬于李(今浙江嘉兴府西),有偃王之墓。

  [注]:若木至偃王32代,共1113年,平均每代相距35.9年。

  宋宝庆三年十月十七日,前豫章太守知衢州事郡守袁甫以王数显灵异上于朝,天子嘉王功德改封灵惠仁慈圣济英烈王,王妻姜氏封协济夫人。子宝宗封佑顺侯,宝衡封佑德侯,宝明封佑泽侯。

  《竹书纪年》载:周穆王春,徐子诞来朝锡命为伯,十三年秋七月徐戎侵洛。十四年王帅楚子伐徐戎克之。三十五年荆人入徐。

  《后汉书》载:穆王分东方诸侯,命徐偃王主之。偃王处横池东,地方五百里,行仁义。陆地而朝者三十六国。

  罗泌曰:自若木至偃王三十二世为周所灭,后封其子宗为徐子。

  33 34 35 36 37

  宝宗———仁———宏———希———尫

  三十三世

  宝宗:字伯谋,周恭王(前922~前900)时,复封为爵,建都彭城,封为颖川侯。宝宗为纪念其父诞“行仁政”,故将其子取名“仁”。

  宝衡:字伯谟。

  三十四世

  仁:周懿王时,袭封徐国君。

  三十五世

  宏:周孝王(前891~前886)时,袭封徐国君。

  三十六世

  希:周夷王(前885~前878)时,袭封徐国君。

  37 38 39 40 41

  尫———功———畅———永———恩

  三十七世

  尫:周厉王(前877~前841)时,袭封徐国君。

  三十八世

  功:周宣王(前827~前782年)时,袭封徐国君。

  三十九世

  畅:周幽王(前781~前771)时,袭封徐国君。

  四十世

  永:周平王(前770~前720)时,袭封徐国君。

  41 42 43 44 45

  恩———强———亘——章禹———融

  四十一世

  思:周釐王(前681~前677)时,袭封徐国君。

  四十二世

  强:周襄王(前651~前619)时,袭封徐国君。

  四十三世

  亘:周定王(前606~前586年)时,袭封徐国君。

  四十四世

  章禹:字文肃。周灵王(前571~前545年)时,袭封徐国君,史称驹王,周敬王八年己丑岁(鲁昭公30年)(前512年)纵救掩余,被吴王阖闾所困,驹王不忍溺其民,乃断发异国,适楚。徐氏自此失国。徐氏子孙散之扬徐二州之间,以国为氏矣
 [注]:今按《孔子年谱》载:四十岁公元前512年,周敬王八年,鲁昭公三十年,孔子在鲁。

  [注]:若木(前2061年至章禹(前512年),共44代1549年,平均代距35.2年,为世界之最。

  (四)章禹—失国世系考

  45 46 47 48 49

  融———简———侨———满———观

  四十五世

  融:殉父国难。

  四十六世

  简:周元王(前475~前469)时,佐越兵,以复国仇。

  四十七世

  侨:周贞定王(前468~前441)时为大夫。

  四十八世

  满:周贞定王时,为大夫。

  49 50 51 52 53

  观———闵———杜———谐———渊——越

  四十九世

  观:周考王(前440~前426)时为大夫。

  [注]:百家谱中将“观”字作“觐”字,因字形相似。

  五十世

  闵:周威烈王(前425~前402)时为大夫。

  越:周烈王23年(前403)封为赵列侯,内史。节财俭风,察度功德,名著一时。

  五十一世

  杜:周安王(前401~前376)时为大夫。

  五十二世

  谐:周烈王(前375~前369)时为大夫。

  53 54 55 56 57

  渊———垂———可———诜———仲

  ——矩

  ——辟

  五十三世

  渊:周显王(前368~321前)时,为大夫,配文氏,生垂、辟。自此分两大支系。

  五十四世

  垂:仕楚,为大夫。

  辟:(前345~前267),字新章。为东鲁徐氏始祖,面壁九年,致力而学,廿一岁,从师孟子,执经问难,正其心,去私

  欲,秉其道,修其身。三十许,随师游说宋、魏、齐、滕国。四十一岁仕齐为客卿,为政清廉,治国有方,德劭名主。居邾国,后演变为鲁。

  五十五世

  可:仕楚,为大夫。

  五十六世

  诜:为秦庄襄王(前249~前247)宰相。世居彭城。

  五十七世

  仲:字景伯,鲁中大儒,西汉文帝(前179~157年)礼官。

  附录二:徐偃王庙碑记

  韩愈

  (徐偃王事,见《史记》、《后汉书》、《博物志》、《元和姓纂》。然《后汉书》云:“楚文王灭之。”《楚辞》亦云:“荆文寤而徐亡。”按:周穆王时,无楚文王。春秋时无徐偃王。辨见于《楚辞补注》中。石刻云:“朝议郎守尚书考功郎中知制诰昌黎韩愈撰,福州刺史元锡书,元和十年十二月九日立。”)

  徐与秦俱出柏翳,为嬴姓,(《史记•秦本纪》:大业之子曰大费,是为柏翳。舜赐姓嬴氏。柏翳二子:大廉之后为秦,若木之后为徐。是为俱出柏翳也。嬴。余轻切。)国于夏殷周世,咸有大功。(《秦本纪》又曰:大廉玄孙孟戏中衍,殷帝大戊以为御而妻之。自大戊以下,中衍之世,遂世有功,以佐殷国。故嬴姓多显,遂为诸侯。若木玄孙费昌,当夏桀之时,去夏归商,为殷御,以败桀于鸣条,是有大功也。殷或作商,今从石本。此篇内同,疑者别见。)秦处西偏,专用武胜;(中衍曾孙曰戎胥轩,轩生仲。生飞廉,廉生恶来,来生女防,防生旁皋,皋生大几,几生大骆,骆生非子。周孝王以为附庸,邑之于秦,是为处西偏也。)遭世衰,无明天子,遂虎吞诸国为雄;(国或作侯。)诸国既皆入秦为臣属,秦无所取利,上下相贼害,卒偾其国,而沉其宗。(偾,犹亡也。《尔雅》云:“偾,僵也。”《庄子》:“一偾一起。”沉其宗,谓灭其族。偾,方运切,又甫运切。)徐处得地中,文德为治,(文,或作又。今以上文秦“用武胜”者推之,此宜作文。)及偃王诞当国,益除去刑争末事,凡所以君国子民待四方,一出于仁义。当此之时,周天子穆王无道,意不在天下,(穆王名满,《左传》昭十二年云:“穆王欲肆其心,周行天下,将皆必有车辙马迹焉。”)好道士说,得八龙,骑之西游,(《列子》曰:“周穆王驾八骏之乘,西征昆仑。八骏:骅骝、绿耳、赤冀、白羲、渠黄、俞轮、盗骊、山子。”)同王母宴于瑶池之上,歌讴忘归。(《穆天子传》云:穆王见西王母,觞于瑶池之上。母为天子谣曰:“白云在天,山陵自出。道理悠远,山川间之。将子无死,尚能一来。”天子答曰:“予归东土,和理诸夏。万民均平,吾顾见汝。比及三年,将复而野。”石本无宴字。今按:无宴字不成文,以它本补。)四方诸侯之争辩者,无所质正,咸宾祭于徐,(祭。方从杭作寮,云:“今庙中有传刻,庆历中石本亦作寮。”今按:“宾寮”无理明甚,况庆历石本,非当时物,尤不足据。而《左传》有“宾祭”字,当从诸本作“祭”为是。)贽玉帛死生之物于徐之庭者,三十六国;得朱弓赤矢之瑞。(《博物志》云:偃王欲舟行上国,乃通沟陈蔡之间,得朱弓赤矢,以为得天瑞,遂因名为弓,自称偃王。江淮诸侯服从者三十六国。朱弓,一作象犀。)穆王闻之恐,遂称受命,命造父御,(造父,穆王御,飞廉玄孙也。造,七到切,父音甫。)长驱而归,(《史记•秦本纪》:造父以善御幸于周穆王,得骥温骊骅骝绿耳之驷,西巡狩,乐而忘归。徐偃王作乱,造父为穆王御,长驱归周救乱。)与楚连谋伐徐。(以《史记•世系表》考之,穆王所与连谋伐徐者,殆楚熊胜也。)徐不忍斗其民,北走彭城武原山下,百姓随而从之,万有余家。偃王死,民号其山为徐山,凿石为室,以祠偃王。偃王虽走死失国,(失下或有其字。)民戴其嗣为君如初。驹王、(《礼记》曰:邾娄考公之丧,徐君使容居来吊含,曰:先君驹王西讨。驹王,徐之先也。)章禹,(《左氏》昭三十二年,吴灭徐,徐子章禹断其发以奔楚。章禹,宗十一世孙。)祖孙相望;自秦至今,(秦或作奉。)名公巨人,继迹史书。(史或作文。)徐氏十望,其九皆本于偃王;而秦后迄兹无闻家。天于柏翳之绪,非偏有厚薄,施仁与暴之报,自然异也。

  衢州故会稽太未也。(太末,春秋时姑蔑也,至汉改焉。唐号曰龙丘。《越绝书》:“姑末,今太末。”《后汉》:“吴有龙丘苌者,隐居太末。”太音闼。)民多姓徐氏,支县龙丘有偃王遗庙,或曰:偃王之逃战,不之彭城,之越城之隅;弃玉几研于会稽之水。(《选》:“绿苔{髟沙}乎研上。”《南越志》:“生研石上。”注:研与砚同。)或曰:徐子章禹,既执于吴,徐之公族子弟,散之徐扬二州间。(公或作宗。)即其居立先王庙云: 开元初,徐姓二人,(徐坚字元固,徐峤字巨山。)相属为刺史,帅其部之同姓,改作庙屋,载事于碑。后九十年,当元和九年,而徐氏放复为刺史。放,字达夫;前碑所谓今户部侍郎,其大父也。春行视农,至于龙丘,有事于庙,思惟本原,曰:“故制粗朴下窄,(粗,仓胡切,或作桷。)不足以揭虔妥灵。(揭音羯,又丘杰切。)而又梁桷赤白,多剥不治,(《选》:“期不也多。”多,坏落也。多,池耳切,又徒可切。)图像之威,<黑>昧就灭。(<黑>音饩,《玉篇》云:深黑也。)藩拔级夷,庭木秃。(或作缺。今按:缺正字,俗体,然唐人多用之,姑从其旧。)祈日慢,祥庆弗下;(日,方云:洪以石本定作由。今按:由义未详,姑从诸本作日。)州之群支,(群支或作支郡,或作群吏。皆非是。)不获荫庥。余惟遗绍,而尸其上,不即不图,以有资聚,罚其可辞!”乃命因故为新,众工齐事,惟月若日,工告讫功,大祠于庙,宗卿咸序应。(卿或作御。)是岁,州无怪风剧雨,民不夭厉,谷果完实,民皆曰:“耿耿祉哉,(耿耿祉哉,或作祉哉祉哉。方从阁本无祉字,而不言石本之有无。又云:耿当读从炯,今从诸本。)其不可诬!”乃相与请辞京师,归而之于石,辞曰:

  秦杰以颠,徐由逊绵。(逊或作邈。)秦鬼久饥,徐有庙存。婉婉偃王,(婉音苑。)惟道之耽。以国易仁,为笑于顽。自初擅命,其实几姓。历短詈长,(詈或作言。)有不偿亡。课其利害,孰与王当。(与,方从洪氏石本作尝,今从诸本。)姑蔑之墟,太末之里。(今衢州有姑蔑城,《左传》哀公十三年:越伐吴,王孙弥庸自泓上观之,见姑蔑之旗,曰:“吾父之旗也。”杜预注:“姑蔑,越地。”)谁思王恩,立庙以祀。王之闻孙,世世多有。唯临兹邦,庙上实守。坚峤之后,达夫廓之。王殁万年,如始时。王孙多孝,世奉王庙。达夫之来,先慎诏教。尽惠庙民,不主于神。维是达夫,知孝之元。太末之里,姑蔑之城。庙事时修,仁孝振声。宜宠其人,以及后生。嗟嗟维王,虽古谁亢。(古或作死,亢协韵,若郎切。)王死于仁,彼以暴丧。(暴,方作常,而不言石本。今从诸本。)文追作诔,刻示茫茫。(示或作石,方云:“石本如此,而不敢从。”今亦不敢从也。)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柳宗元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图文]柳宗元手迹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秋晓行南谷经荒村诗词赏析
    柳宗元诗鉴赏 入黄溪闻猿
    柳宗元诗鉴赏  田家(其二)
    柳宗元诗鉴赏 晨诣超师院读禅经
    柳宗元:现世与超世思想的撞击
    柳宗元纪念馆
    以史证文:柳宗元《黔之驴》
    柳宗元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唐宋八大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诗词赏析
    柳宗元《驳复仇议》
    柳宗元的改革思想与人格魅力
    柳宗元倡导古文运动
    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诗词赏析
    湖湘文化与柳宗元的诗歌美学
    读柳宗元《三戒》有感
    柳宗元被贬后的心性设计与主客观矛盾
    柳宗元笔下的动物
    柳宗元与《小石潭记》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
    江雪诗词赏析
    感悟柳宗元
    『宋词鉴赏』[風流人物] 柳宗元
    酬王二十舍人雪中见寄
    始见白发题所植海石榴树
    韦使君黄溪祈雨见召从行至祠下口号
    入黄溪闻猿
    送元暠师诗
    离觞不醉至驿却寄相送诸公
    南中荣橘柚
    雨后晓行独至愚溪北池诗词赏析
    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
    植灵寿木
    新植海石榴
    柳宗元小传
    柳宗元是如何成为神的?
    柳宗元是不是政治家
    柳宗元之死
    柳宗元生平
    柳宗元生平概述
    永州八记--柳宗元
    古典诗文选集:柳宗元文选
    柳宗元简介
    柳宗元诗鉴赏 柳州城西北隅种柑树
    柳宗元
    柳宗元的散文
    江  雪
    晨诣超师读禅经
    溪  居
    渔  翁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唐代文学
    谒柳子庙
    小石城山记【原文】【译文】
    唐宋八大家之《柳宗元集》
    柳宗元《桐叶封弟辩》
    【简析】渔 翁
    【简析】晨诣超师院读禅经
    【简析】溪居
    【简析】江雪
    《炎陵志》沿革简论
    《江雪》的舞美设计图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
    “钴鉧潭”癸酉诗作者应是曹来旬
    文学宗师柳宗元
    亦儒亦佛蓑笠翁 柳宗元的精彩人生
    在柳州遇到柳宗元
    柳宗元文选
    诏追赴都迴寄零陵亲故
    段九秀才处见亡友吕衡州书迹
    夏 昼 偶 作
    种仙灵毗
    柳宗元《箕子碑》
    试论柳宗元的“永州八记”
    闻 黄 鹂
    始得西山宴游记【原文】【译文】
    【原文】钴鉧潭记【译文】
    【原文】【译文】钴鉧潭西小丘记
    袁家渴记【原文】【译文】
    小石潭记【原文】【译文】
    石渠记【原文】【译文】
    石涧记【原文】【译文】
    永州韦使君新堂记
    《始得西山宴游记》句读一得
    柳宗元诗鉴赏 溪 居
    论柳宗元山水诗意象之演变
    柳宗元和刘禹锡的故事
    柳宗元巧用仙灵脾
    柳宗元的唯物主义思想和反迷信的斗争
    柳宗元诗鉴赏 江雪
    柳宗元诗鉴赏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
    柳宗元诗鉴赏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
    戏题阶前芍药
    溪居诗词赏析
    柳宗元的政治冒险
    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诗词赏析
    柳宗元诗鉴赏 酬曹侍御过象县见寄
    柳宗元诗鉴赏 秋晓行南谷经荒村
    柳宗元诗鉴赏 雨后晓行独至愚溪北池
    柳宗元诗鉴赏 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
    柳宗元诗鉴赏 渔 翁
    柳宗元诗鉴赏 柳州峒氓
    别舍弟宗一诗词赏析
    柳宗元诗鉴赏 别舍弟宗一
    晨诣超师院读禅经诗词赏析
    渔翁诗词赏析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诗词赏析
    重别梦得诗词赏析
    溪居诗词赏析
    柳州城西北隅种柑树诗词赏析
    酬曹侍御过象县见寄诗词赏析
    南涧中题诗词赏析
    黔之驴【原文】
    柳宗元诗鉴赏 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
    【原文】小石潭记
    【原文】捕蛇者说
    广告大师柳宗元
    小石潭记(柳宗元)
    柳宗元家世和生平
    从《小石潭记》看柳宗元的“快乐”与
    柳宗元的自然哲学思想
    吴芸珏高足夏梦婕作品:从《江雪》看
    以佛济儒的柳宗元
    钴姆潭记
    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河东(今山西省
    种树郭槖驼传
    柳宗元:晓汲清湘燃楚竹
    柳宗元为何无缘九疑山
    浅析柳宗元山水游记散文创作风格的形
    贺进士参元失火书(柳宗元)
    段太尉逸事状
    桐叶封弟辩
    黔之驴
    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
    驳复仇议
    柳州复大云寺记
    平中见奇的柳宗元诗文
    印象柳宗元
    捕蛇者说
    小石潭记
    酬韶州裴曹长使君寄道州吕八大使柳
    哭连州凌员外司马
    封建论
    零陵春望
    【原文】江雪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
    小石潭记(柳宗元)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柳宗元的吏治改革思想作者:沈有珠
    柳州山水近治可游者记
    法华寺西亭夜饮
    始得西山宴游记
    永某氏之鼠
    种树郭橐驼传
    袁家渴记
    临江之麋
    《三戒》并序
    柳宗元诗鉴赏 南涧中题
    觉衰
    法华寺石门精室三十韵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唐代文
    读柳宗元传
    朱弦一拂遗音在------读柳宗元的诗
    柳宗元的一篇佚作《懿王像赞》及其手
    别 调 独 弹 柳 宗 元
    柳宗元与永州山水
    石渠记
  • 人物资料查询方法:你可以按拼音字母检索的方法查询,也可以按分类列表查看的方法查询
  • 人物字典  A B C D E F G H J
  •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