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柳宗元的“永州八记”
席 玮
【内容摘要】 柳宗元被贬谪永州期间写的著名的山水游记散文代表作“永州八记”,是他寄 情山水,排遣郁闷脍炙人口的作品,在景物描写之中,抒写了他的不幸遭际和他对于现实的不满。体现了自然美与人的主观情感的融合,他描写山水之乐,一方面借以得到精神安慰,同时也曲折地表现了他对丑恶的现实的抗议。柳宗元的山水游记,文笔清新秀美,富有诗情画意。他写水、写树木、写岩石、写游鱼,无论写动态或静态,都生动细致,精美异常。而对潭水和游鱼的描写,尤为精彩,使作品更增加了神韵色泽。他描绘山水,能写出山水的特征,文笔精练而又生动。这“八记”并非单纯的景物描摹,而是往往在景物中托意遥远,抒写胸中种种不平,使得山水也带有了人的性格。他的散文语言简炼生动,妙笔生花,文中景物犹如画境,又处处情境交融,使得文章意趣横生。此外,柳宗元在语言上简洁凝练,形名象生动,长短句兼收并蓄,文中多用短句,节奏明快而富于变化。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反映出自己内心的情感,或者幽怨,或者乐观。使自然景色投射出浓厚的思想感情,具有了人的性格特征,处处张扬出作者的个性,并且给后世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字】柳宗元 贬谪 情境交融 艺术美 永州八记
一、“永州八记”的写作背景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祖籍河东(今山西永济),后迁长安(今陕西西安),世称柳河东。出身官宦家庭,少有才名,早有大志。但其早年为考进士,文以辞采华丽为工。贞元九年(793)中进士,十四年登博学鸿词科,授集贤殿正字。一度为蓝田尉,后入朝为官,积极参与王叔文集团政治革新,迁礼部员外郎。永贞元年(805年)八月,太子李纯被拥立为帝,只进行了164天的“永贞革新”就被扼杀了,参与革新的柳宗元、刘禹锡、韦执谊、韩泰、陈谏、韩晔、凌淮、程异等改革派骨干被贬谪到边远的地区任司马,史称“八司马事件”。柳宗元被贬谪到永州(今湖南省零陵县)任司马。
柳宗元的贬谪之地永州是个荒蛮、偏僻的地方,那里瘴气、毒蛇遍布,政敌们造谣中伤,落井下石,故交知己也几乎与他断绝了来往。加之身体状况急遽恶化,三十六岁便已“行则膝颤,坐则髀痹”(《与李翰林建书》)。
柳宗元到永州半年后其母卢氏又病故,这一连串的打击,特别是母亲的病故,使柳宗元陷入了一个悲愤欲绝的境地。
特别是唐宪宗颁布了一条圣旨“纵逢恩赦,不在量移之限”,更无疑是宣布柳完元的政治前途的结束。再一次把柳宗元推向绝望的深渊,其内心的痛苦可想而知。
于是柳宗元转向了永州的山水,到山水中去寻找自己的安慰。然而当世俗抛弃了柳宗元,把柳宗元交给了永州的山水之后,便给了他一个真正深入到荒山僻野的契机,逐渐地柳宗元体验到了永州那冷峭峻洁的山水本有的价值,于是柳宗元终于找到了一个寄寓思想、抒发郁闷心情的方式,即寄情山水,融情于山水之中,借永州山水来寄寓自己的不幸遭遇,倾注那怨愤抑郁的心情,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造就了柳宗元的山水游记,更造就了柳宗元脍炙人口的山水游记散文的代表作——“永州八记”。
二、“永州八记”的思想内容
“柳宗元的这八篇山水游记散文,它们既可以各自独立,又可以互相联系,从而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永州八记”的每一记都能够准确地再现永州地方的自然风光,同时它们又都是柳宗元坎坷的身世遭遇及其郁闷不平心理的写照。
柳宗元在被贬谪永州期间,遭受了巨大的打击,为了排遣这种郁闷,解决这个矛盾,于是柳宗元开始游历永州四周的山水,借以忘记这一切的烦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