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现世与超世思想的撞击 --读《与李睦州论服气书》有感 翟满桂 蔡自新 柳宗元《与李睦州论服气书》是一篇锋芒毕露、个性鲜明的奇文。李睦州即李幼清,出身将门,曾任睦州刺史。元和初因遭镇海节度使李锜诬告,被贬斥循州。元和三年遇赦,量移永州。经过此番变故,李幼清为求安慰与解脱,迷上了修炼道家的“服气”。柳宗元修书对其“服气”之举极力规劝。他在书中发扬战国策士驳辩论难的雄风,甚至在写法上也有意模仿《战国策》。这封书信体文章除了文学上的卓越表现,关键是如何看待和评价“服气”,因为这是展现唐代思想风貌的一爿重要窗口。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墨佛道无不自觉不自觉地遵奉“道”的理念。
柳宗元本是一个奉行理想的世事哲学的儒者。他积极参与永贞革新,“以兴尧舜孔子之道,利安元元为务”(《寄许京兆孟容书》)。革新失利遭贬南来后,他多次向外投书以求援引复出。按照唐代惯例,贬官在两年或五年后可以“量移”。但是,严酷的现实仍然是“八司马”不在量移起用之列,其梦寐以求的政治理想一再遭挫。
《与李睦州论服气书》作于元和六年(809年),这是柳宗元被贬来永州的第七个年头。在北归无望,政治无缘的情况下,他已经陷入了上天入地的苦苦思索之中。从回答屈原的《天问》而作《天对》,到《非国语》以及“统合儒释”探究古往今来的一切思想,都切切实实地作了一番认真的考量,认为无论是“老子”抑或“杨、墨、申、商、刑名、纵横之说”,“其迭相訾毁,抵牾而不合者,可胜言邪?然皆有以佐世”(《送元十八山人南游序》)。他特别赞赏道家的朴素唯物主义成分和辨证观,“庄周言天曰自然,吾取之”(《天爵论》),针对当时流行的“天命论”神秘思想,提出“本始之茫,诞者传焉”,“庞昧革化,唯元气存”(《天对》)的观念,并称“天人不相预”,“功者自功,祸者自祸”(《天说》)。柳宗元自然哲学思想的形成,对自己所历来遵奉的神秘的“天人感应”、“天人相通”的理想世事哲学,无疑是一次思想升华的涅槃,从而使之成为唐代哲学发展十分重要的里程碑。然而,道家思想目标是在尊重现实的基础上最终走向超世,这就与他一心要入世、治世的人生价值观再度产生了激烈碰撞。这从柳宗元否定李睦州“服气”上可见一斑。
道家人生价值的最高层次是神仙境界。为了能够进入这一境界,道家尤重现世的治身,创造了炼心、内丹、外丹、服食、服气、辟谷、动功、房中术、沐浴术、巫术等多种方术,以锻炼人的精、气、神,最终得道成仙。道家的各种方术,在封建社会中得到了极大推广。秦始皇、汉武帝笃信神仙之说,自秦汉以降,尤其是唐代外丹养生术盛行。唐高宗曾召方士百余人“化黄金治丹法”,唐代几乎每个皇帝都与炼丹家来往,宪宗、穆宗、武宗、宣宗等以及一批大臣如杜伏威、李道古等人均因服丹石而死。然而,柳宗元尽管自己已认识到了这点,并称“黄帝等下及列仙、方士皆死”,但却又在《零陵郡复乳穴记》、《答周君巢饵药久寿书》等文章中,称赞服石钟乳有讲究,对李睦州“服气”则痛加诋毁,“兄由服气以来,貌加老,而心少欢愉,不若前去年时。”道家认为,气乃生命之源泉,将“气”上升到与“道”同等的高度来看待。道家典籍《服气经》曰:“道者,气也。保气则得道,得道则长存。”根据现代医学心理学,服气以调节精神与呼吸为主,的确有养生之道。柳宗元对“服气”的格外激烈抨击,确实是受当时医疗科技发展水平所局限,但更折射出唐代人们现世与超世思想激烈碰撞的结果。
(作者单位:湖南科技学院)
来源:《光明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