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同学们,秋天的夜晚,凉风习习,深邃的夜空点缀着点点繁星。面对这神奇、迷人的夜空你能想到什么呢?文学大师郭沫若先生凭着奇妙的联想与想像,为我们编织出一幅天上的美景,把读者带入到一个神话境界。这便是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天上的街市》。下面我们就来欣赏这首诗。请大家思考两个问题:1.诗歌描绘了怎样的画面?2.这幅画面是用什么方法描绘出来的? (听课文范读录音) 师:让我们带着刚才这两个问题来朗读课文,我请一个同学读第一段。(一生读) 师:他读得怎样? 生1:太快了,没有注意重音。 生2:没有感情。 师:大家评得很好。下面听老师读。 (在屏幕上出示第一段节奏、重音。师范读第一段,之后生齐读) 师:谁读第二段? (一生读) 师:他读得怎样? 生1:读得很好,注意了节奏和重音。 生2:读得很有感情。 师:好。谁读三四节? (一生读) 师:读得怎么样? 生1:读得很有节奏。 生2:重音读得好。 生3:让我们感受到了诗歌描绘的画面。 生4:他的声音宏亮,而且很好听。 师:评得非常好。下面回答刚才提问的两个问题。诗歌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生1:描写了星灯互映的夜景。 生2:描绘了天上的街市。 生3:描写了天上的生活。 生4:既描绘了天上的街市,又描绘了天上的生活。
师:对,诗歌描写了天上美丽的街市和牛郎织女自由幸福的生活。那么,这幅画面是用什么方法描绘出来的? 生1:联想。 师:还有呢? 生2:想像。 师:对。 (师板书:联想、想像) 师:下面我们分组自学、讨论课文。前后桌4人一组。要求找出写得好的词语和句子,或者提出有疑问的地方以及感悟深的地方。要互相讨论,解决不了的问题待会儿提出来。 (学生分组自学、讨论) 师:好。现在我们开始进行提出问题和解答问题的比赛,看哪一组提出的问题多,解答的问题好。 生1:为什么“远远的”用得好? 生2:因为远远望去,街灯与明星极为相似。 师:能不能换个词语来分析呢? 生3:换成“遥远的”好不好? 生4:不好,太远了,看不清了。 生5:换成“身旁的”行吗? 生6:不行,太近了,就不像了。 生7:“远远的”是叠词,听起来富有美感。 师:很好。“远远的”准确说明了诗人与街灯的距离,并且“远远的”是叠词,富有音韵美。 师:谁还有问题? (生纷纷举手) 生1:为什么是街灯“现”了,改成“亮”不好吗? 师:白天的星星是亮还是不亮呢? 生2:不亮。 生3:亮。 师:想一想。 (生思考) 生4:亮的。 生5:因为星星本来就是亮着的。随着夜色的降临,星星的光才显现出来。这里有一个从弱到强的过程。所以“现”比“亮”好。师:很好。谁还有问题? 生1:诗歌最后一节为什么用一“朵”流星,而不用一“颗”流星? 生2:“朵”往往是用来形容花的,而花是很美的,用“朵”能体现流星的美。 生3:用“颗”给人感觉太重了,转瞬即逝,不能给人以美感。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大家知道流星是怎样产生的吗? 生4:流星是星际间分布的一些固体尘粒,它们飞进大气层,跟大气发生摩擦,发热爆裂而发光。 师:对!流星由一固体爆裂成许多小颗粒,不就像一朵花吗?这就写出了流星的特征,用一个“朵”字给流星描了一幅画。那颗流星的出现,使整个画面越来越真切,越来越动人。我们要学会这种用置换比较的方式来推敲语言。我们再来讨论其他的问题。 生1:天街上有什么? 师:问题提得好。天街是怎样的美丽?天街上有怎样珍奇的物品?请同学们展开联想和想像的翅膀,我们看谁想得美,想得奇,想得好。 生2:有光彩夺目的夜明珠。 生3:有用星星和月亮做成的衣服。 生4:有天使的翅膀。 生5:有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 生6:有人间见不到的珍奇,如珍珠与玛瑙合成的玉石。 师:大家想的真好。老师想,天街上象牙雕刻的建筑富丽堂皇,各种奇花异草散发着迷人的芳香,各路仙人正在逍遥自在的踱步,而那轻柔的云雾就迷漫在他们的身旁。有什么珍奇的物品呢?有琳琅满目的各种天庭小特产,光彩夺目的稀世珍宝,到处是瑰丽神奇的景象啊。 师:让我们带着对天上街市的美好想像齐读第二节。 (生齐读) 师:继续提问题。 生1:诗歌是怎样联想和想像的? 生2:由街灯想到明星,想像到天上的街市,又想像到牛郎织女的生活。 生3:诗中的牛郎织女与传说中为什么不一样? 师:我们先回答怎么不一样好吗? 生1:传说中的牛郎织女隔着一条天河。 师:什么样的天河? 生2:风大浪急,波涛汹涌。 生3:又宽又深。 师:很好。下面继续说怎么不一样。 生4:传说牛郎织女在每年的七月七日见一次面,并且是在喜鹊的帮助下。 生5:传说中的牛郎织女受着王母娘娘的残酷压迫。 师:诗歌中的牛郎织女呢? 生1:他们天天见面,非常幸福。 生2:他们领着自己的两个孩子到天街上游玩。 生3:没有人管束他们,很自由。 生4:诗中的牛郎织女长歌短吟、坦坐牛背、自由来往,他们时常提着那神奇的灯笼,领着一双可爱的儿女到美丽的街市上游玩,到那平明如镜、清幽宜人的天河边散步。 (鼓掌) 师:那么诗中的牛郎织女和传说的为什么不一样呢?是不是诗人想错了?大家看,把第三节按传说的内容改一改好不好? (学生抢着改) 生:你看,那滔滔的天河,定然是十分宽广,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只能是隔河相望。 (生笑) 生1:不好,这样改就不美了。 生2:这样改不好,因为诗中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样改就不能表达这个意思了。 师:很好。这首诗写在什么年代?当时的情况是怎样的? 生1:1921年10月。 生2:那时的中国,五四运动的高潮刚刚过去,到处是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黑暗现象。 师:对,正所谓“天长长,夜漫漫,百年魔怪舞翩跹”,当时的中国在作者的眼里是“冷酷如铁、黑暗如漆、腥秽如血”的,面对人民的苦难生活,作者十分愤怒,他在一首诗中写到“污浊的上海街头,干净的所在,只有那青青的天海”。于是,诗人昂起头,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寄托在天上,通过描绘天上的美好生活来表达他对现实生活的不满,从而激励人们为争取美好的生活而积极进取,努力奋斗。 师:让我们带着对牛郎织女幸福生活的想像,体会诗人的感情,齐读三四节。 (师生有感情地齐读) 师:我们刚才讨论了三个问题:品味了诗歌的语言,想像了诗歌的美好画面,体会了诗人的情感。下面我们一起分析一下诗歌所运用的表现方法。 师:作者由眼前的街灯想到了明星,这是联想还是想像? 生:(齐声)联想。 师:要注意分清联想和想像。联想是由一个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想像则是在原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生:作者由明星想像到了天上的街市,又由天上的街市想像到了牛郎织女自由幸福的生活。人间的街灯反衬了人间的黑暗。诗歌表达了对自由幸福的憧憬,反衬了作者对黑暗现实的不满。 师:好,让我们想像诗歌的美好画面,体会诗人的感情,试着背诵全诗。 (师生齐背全诗) 师:为了加深对联想想像的理解,下面让我们再欣赏一首古人写的小诗,请同学们听老师读,想像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老师配乐读) 师:请同学们描绘诗歌的画面。 生1:天黑了,在江上看见一只渔船,船上的光就像萤火虫的光,微微的风吹起来,像飘起了满河的星星。 师:能不能说得再具体生动点? 生2:在一个漆黑的晚上,宽阔的江面上停泊着一只孤独的渔船,渔船上的灯光隐隐约约、若有若无,就如同那渔火的微光。一阵微风吹来,江面上扩散出一圈圈的涟漪,在那微弱的渔火的映衬下,整个江面上好像忽然生出了无数眨着眼睛的星星。 (鼓掌)
师:这是多么优美深邃的画面啊!这幅画面作者是通过什么方法展现出来的呢? 生:(齐声)联想和想像。 师:怎样想的? 生:由灯想到萤火,由波浪想到星星。 师:对,(板书)由“灯”想到“萤”是联想,由“浪”想到“星”主要是想像。请同学们想像诗歌的画面,齐读全诗。 (师生齐读) 师:再看一首我们中学生自己写的诗,这首诗虽然稚嫩一些,却反映了同学们的美好心愿。 (一生有感情地读诗) 师:作者是怎样想像的? 生1:由现实想到美好的理想。 生2:作者乘月牙儿小船上天,和星星捉迷藏,把太阳当转盘玩,玩累了就用云彩擦擦汗。 师:大家说得很好。现在请同学们描绘你自己想像中的太空景象或者是你到太空中游玩的情景。注意充分运用这节课我们学习的联想和想像的写法。请大家积极发言,我们的分组比赛到了最关键的时候了! 生1:我遇到了外星人,他们热情招待我,请我到太阳上吃烧烤。那儿并不热,因为他们从地球上运来了中国山东青岛的“海尔”空调。 生2:我的皮肤得到了改变,我领着外星人到地球的火山上洗澡,那热乎乎的岩浆让我们觉得很舒服。 生3:我为牛郎织女修了一座桥,他们请我到他家作客,用天上的美味佳肴招待我。 生4:我送给牛郎织女一艘航空母舰,他们就不怕王母娘娘了。 生5:我到太上老君那儿玩,他送给了我长生不老丹。 生6:我到了火星上,正碰上联合国开大会,讨论火星开发利用权,中国人已获得了800平方公里的开发利用权。百年后,火星上又有了一个繁荣昌盛的中国。 (教师不停地鼓励学生的精彩发言) 师:大家的想像真丰富。我们怎样把这美好的想像变成现实呢? 生:努力学习。 师:对,要注意培养自己的创新想像能力。同时,还要善于思考,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就像这节课一样。相信经过我们师生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实现我们的美好愿望。 课后,大家要把刚才的美好想像认真梳理一下,用文字整理出来。要求: 1.充分运用联想和想像。 2.可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使语言生动形象。200字左右。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天上的街市》,拓展了两首小诗,重点学习了联想和想像的写法。并且运用了分组比赛的方式。大家表现都很积极,比赛的结果是不分胜负,都是第一名。 同学们,我们生活在一个五彩缤纷的星球上,看星辰明灭,潮涨潮落;观万物枯荣,世事变迁,而这一切无不牵出我们美好的联想和想像。在生活中,我们无论是观察一朵流云,一棵小草,还是会见一个人,见到一种现象,都要认真地进行思考,并把这种思考与自己的生活经验以及周围的事物联系起来。青少年正处于蓬勃的成长时期,喜欢幻想,富于想像。让我们充分发挥这一优势,展开联想和想像的翅膀,发创造之思,写放胆之文。 知之与乐之 教学散论
刘占泉
秋夜读书,读到朱光潜先生的一段妙语。他说:“孔子有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仿佛以为知、好、乐是三层事,一层深一层;其实在文艺方面,第一难关是知,能知就能好,能好就能乐。知、好、乐三种心理活动融为一体,就是欣赏,而欣赏所凭的就是趣味。许多人在文艺趣味上有欠缺,大半由于在知上有欠缺。”(详见上海文艺版《朱光潜美学论集》第二卷中的《文学的趣味》一文)这是针对文学欣赏而言的,若迁移到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研究领域,能够从中获得什么启发呢?比如,学习一篇优美的文学作品,“第一难关”是不是对课文的“知”呢?正在想这些问题,恰好有教学案例的评说文字需要写,于是就联系在一起考虑了。 山东淄博桓台县实验中学高凌云老师教《天上的街市》,教出了特色,总起来看是一堂比较好的课。那么,最好的一点在哪里?我思忖再三,觉得就在于能够引领着学生从“知”及“乐”,叫孩子们实实在在享受到了学习诗歌的乐趣,相关的语文能力培养也随着有了着落。我体会,这里的“知”,意思跟叶老所说的“入境始与亲”的“入”是一致的,即进入作品里去涵泳,经由作品去和作者的心灵相会晤。正是在这个“入”与“知”的过程中,获得了与作品共鸣、与作者沟通的快乐,进而生发出新的想像,新的创造欲望。 我们再来看看,在高老师执教的语文课堂上,所谓“第一难关”是怎么突破的。其教学方法和教学环节中,最值得圈点的是这两种: (1) 美读,有三四遍之多(当然还可以更多一些,活一些)。不读就进不去,就“知”不了,读得不“美”也进不到比较深的地方,得到一点“真知”。学习诗歌,若不把美读当成最重要的教学方法之一,鲜有能够获取教学实效的。 (2) 咬文嚼字,有四五处之多。除去个别地方略有不足(如对“朵”的揣摩),这个教学环节质量高,工夫下得深,值得赞赏。你看,“亮”与“现”的比较,“十分宽广”与“不甚宽广”的比较,多么有趣味啊!这样“咬文嚼字”,就真正实现了含英咀华,得到了诗歌用语的妙处、描写的真意。用换字换词乃至换句子的办法来学习和探究,这依稀显现着“涵泳”的传统教风,又分明洋溢着鲜活的语文教改新意。 过了“知”这最难的一关,“好”(喜欢)与“乐”(精神享受)就和“知”融合在一起了。有了这个“根据地”立足,再往外拓展一下,教学过程呈现出立体的风貌,显得漂亮、开阔而又不失扎实。课尾那一笔也称得上精彩,学生带着纵情幻想的愉悦感,捧出少年人瑰丽的思绪之花;教师顺势提出梳理想像、整理成文字的写作要求,教与学的和谐氛围令人羡慕。唯一的遗憾是:为什么不叫孩子们也试着写首小诗呢?不知道课后有没有同学在教师要求的200字的篇幅里,写出了分节分行带韵的诗歌,或者是不带韵而具有散文诗性质的文字。如果真的有,应该保护这种文学创作的冲动。从培养语文能力的角度看,这里边包含着什么道理呢?值得琢磨。 人们说,中学生有诗样的年华。可中学生们的学习生活和我们的语文课,究竟有几分自觉而纯正的诗意呢?“不闻读书声琅琅,但见习题似海洋”的状况有根本性的改变吗?语文学习是艰苦的,这艰苦之中和艰苦之后,应该蕴涵着弥散着甘甜滋味。“诗”就是“甘甜”中能够深深浸润心灵的一部分内容,能够叫人久久回味受益终生的语言甘果、精神良种。张志公先生曾经批评说,中国古代语文教育的弊端之一是不重视文学教育。可古人叫学童读的具有一定文学意味的韵语韵文、经典诗歌,做的对课练习乃至诗歌创作练习,数量不算少啊!“诗教”的优良教风延续了数千年之久。相比之下,现代语文教育尤其是近50年来的语文学科教学,割断了“诗教”传统,将阅读和写作诗歌打入“另册”,教学景况实在是堪忧堪怜。语文课堂上所剩不多的诗歌教学,也不大得法,常常教得干干巴巴,学得索然无味。因此,我分外看重好的或比较好的诗歌教学案例,并希望这类语文实践活动呈现出更美丽更丰富的风采。比如教《天上的街市》,学生美读、背诵了课文,咀嚼了优美的文字,初步感受到作品的美好意蕴,——这时,如果鼓励他们也试着写首小诗,用诗歌的语言记录下遥望星空引发出来的妙曼想像,这是不是更多一点深化与“拓展”的教学价值呢?我想应该是的,其教学意义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琢磨: (1) 为了写好这个小诗,学生需要回过头去重读课文,体会诗的动人之处,琢磨它何以这样动人,比较自觉地借鉴这首诗的写法,如压韵、比较鲜明的节奏感、白描式的景物描写、简洁纯净的用语和借用(活用)民间传说增添瑰丽色彩等。这首诗的特质,课堂教学中可以择要作一些点拨,主要是结合美读与咀嚼引导学生品味;课后练习的环节上,则凭借新的契机(学习写诗)进一步落实和“拓展”。有些学生可能还没有这样主动学习的意识,教师要提出要求,教以方法,循循善诱,热情激励。这种对课文的再度学习,接近于古人说的 “温故知新”。这里的所谓“新”,包含了揣摩与借鉴。 (2) 如果学生写出了一首小诗,还多少有一点少年人的特色,这就是“成功”,除去有益于深化阅读之外,可能还会对文章写作产生连锁的促进作用。第一,写诗须格外注重用语的锤炼,特别是要将一些关键性的词语安放妥帖,需要动一番心思,这不就是在训练遣词造句的功夫吗?推延开去,在文章写作和修改过程中,也这样精心推敲语言,更上一层楼或许就有更多的希望了。第二,写诗要调动起一个人的全部热情,诗歌往往就诞生在情感的“沸点”上。真是在这样的状态下,亲身经历一次什么叫“如醉如痴”,什么叫做全身心地投入,所谓文章要写出真情实感云云,那些叫语文教师说滥了的术语,不就真实地变为学生的写作体验了吗?若将这样的创作状态迁移到文章写作方面,同样可以获取动笔抒写自我内心世界的快乐感吧。我这样说,有一些根据,但现在根据还不是很充分。期待语文教师们尝试一下,最好是列为自己重点实验项目之一,看看其中有没有道理,有多大的道理。空说空想是没有多少意义的。说了这么多,设计了“拓展”的新环节,设想了可能收获的教学果实,你可别忘记教学的“第一难关”啊!——即对所学诗歌的“知”和“入”。“能知就能好,能好就能乐”,——这两句话反过来说,就是“不能知就不能好,不能好就不能乐”。过不了“第一难关”,后面的扩展生发就丧失掉了。我说这么多,其实就是想叫读这篇语文教学短论的青年语文教师记住这句话。 这次读朱光潜先生的《文学的趣味》,从另一个角度思考语文阅读教学的核心问题,感到有新的收获。他另一篇文章叫《咬文嚼字》,里面援引苏东坡诗句为例,谈到“知”的重要性。相关的文字录在下面—— 比如说苏东坡的《惠山烹小龙茶》诗里三四句“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天上小团月”是由“小龙团”茶联想起来的,如果你不知道这个关联,原文就简直不通;如果你不了解明月照着泉水和清茶泡在泉水里那一点共同的清沁肺腑的意味,也就失去原文的妙处。这两句诗的妙处就在不即不离若隐若现之中。它比用“惠山泉水泡小龙团茶”一句来得较丰富,也来得较含混有慰藉。难处就在于含混中显得丰富。由“独携小龙团,来试惠山泉”变成“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这是点铁成金。文学之所以为文学就在这一点生发上面。 我顺便把苏轼那首“茶诗”完整地抄出来,其题目也称《惠山谒钱道人,烹小龙团,登绝顶,望太湖》:“踏遍江南南岸山,逢山未鸲晚流连。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石路萦回九龙脊,水光浮动五湖天。孙登无语空归去,半岭松声万睿(壑?)传。”附注: 惠山在江苏无锡市西郊,江南名山之一,有九峰,即苏轼诗中的“九龙”。小龙茶是宋代名茶里的精品。惠山泉曾被人称作“天下第二泉”,蔡襄有《即惠山煮茶》诗,前四句云:“此泉何以珍,适与真茶遇。在物两称绝,于予独得趣。”五湖,即太湖。《史记·河渠书》集解:韦昭曰:“五湖,湖名耳,实一湖,今太湖是也。”孙登,三国时魏国隐士,隐居于深山,读《易》,弹一弦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