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作品 >> 现代 >> L >> 雷电颂 >> 正文

 

郭沫若写《女神》

郭沫若写《女神》           提起郭沫若,人们首先会想到他的《女神》,这是作者第一部诗集,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最具影响力的新诗集。《女神》为中国的新诗开辟了一个新的天地。

  《女神》共收诗歌56首,于1921年8月出版。而作品最早写于1916年~1917年,其中大部分则写于1919年到1920年间。郭沫若于1914年到日本留学,初入东京第一高等学校预科,翌年升入冈山第六高等学校,1918年考入福冈九洲帝国大学医科。在日本的几年中,郭沫若接触了泰戈尔、海涅、惠特曼、雪莱、歌德的作品和荷兰哲学家斯宾诺沙的著作,受到了他们的诗歌创作和泛神论思想的影响。当时正值“五四”运动爆发之前,国内反帝反封建运动正在勃起,冲破封建束缚,追求个性自由和解放的思想也深深感染着旅居日本的郭沫若。

  然而,最初激发起郭沫若写诗欲望的却是他在日本发生的一段恋爱。郭沫若在1913年曾遵父母之命在四川老家结了婚,不久便出了国。1916年8月,郭沫若的朋友陈龙骥因患肺病,在医院医治,不愈而亡。陈治病期间,郭曾前去探视照料。陈死后,郭沫若到圣路加医院去取一张X光片子,接待他的是一位名叫安娜的护士,她眉宇之间有一种不可名状的洁光,使郭沫若肃然起敬。安娜说,待她把X光片找出来后就给他寄去。一月之后,郭沫若收到了安娜寄来的X光片,还写了一封英文的长信,安慰郭沫若,说了不少宗教中关于忍受的教训,使郭沫若深受感动。从那时起郭与安娜便时常通信。随着彼此了解的加深,逐渐热恋起来。《女神》中所收的《新月与白云》、《死的诱惑》、《别离》、《维奴司》等都是先后为安娜而写的。诗人在《新月与白云》中写道:

  月儿呀!你好像把镀金的镰刀/你把这海上的松树砍倒了/哦,我也被你砍倒了!

  白云呀/你是不是解渴的凌冰/我怎得把你吞下喉去/解解我火一样的焦心?

  年轻的诗人借月光、白云等自然景物,抒发其爱情的烦恼和焦灼,这种清新的格调和表达感情的方式与泰戈尔的一些诗作很是相像,而郭沫若写的《死的诱惑》则看得出是受着海涅的影响。这一时期,郭沫若写的诗除了抄示给几位亲密的朋友之外,并没有发表过。他第一次公开发表诗作是在1919年。那年夏天,为响应国内的“五四”运动,日本的一些留学生组织了一个文学团体,郭沫若也参加了。他们订了一份国内的《时事新报》,一天,郭沫若在该报的《学灯》副刊上读到一首康白情写的白话诗《送慕韩往巴黎》,诗中有这样的句子:“我们喊了出来,我们做得出去……”郭沫若以前只听说胡适等人在写白话诗,但由于身居日本乡下,不曾读过这些诗作。现在亲眼看到了白话诗,觉得新奇。他想起自己写的一些诗作,抄了《鹭鹭》和《抱和儿在博多湾海浴》两首寄给了《学灯》。寄出不久,这两首诗便发表了出来。那天郭沫若看到自己的作品印成了铅字,十分高兴,这是郭沫若第一次发表的作品。编《学灯》的是年轻的宗白华,他很欣赏郭沫若的诗,在他的鼓励下,郭沫若写诗的兴致更加高涨了。从1919年下半年到1920年上半年,郭沫若的诗情就像火山一样爆发出来,这一阶段他的诗无论思想和艺术都有了新的飞跃。

  1919年12月,学校放假了。一天上午,郭沫若到福冈图书馆去看书,这几天他老思念着祖国、思念着工人、思念着农民……他多么想用诗来抒发这一切啊!他看着书,但书上的字像在跳舞,突然他有一股感情的热流在胸中奔涌。他走出图书馆,在后面僻静的石子路上,脱掉木屐,赤着脚踱来踱去,“地球,地球……”他嘴里喃喃地低语着,索性在路上躺下,“地球,我的母亲”……他抚摸着土地,仿佛感触她的皮肤,感受她的拥抱。诗情激荡着他的心,他连忙跑回寓所,拿起笔用颤抖的手写在纸上:地球,我的母亲/天已黎明了/我把你怀中的儿来摇醒/我现在正在你背上匍行。

  写着写着,诗情像火山一样爆发,像瀑布一样奔泻,一句句感人的诗句跃然纸上:“……田里的农人,他们是全人类的保姆……炭坑里的工人,他们是全人类的普罗美修士……”最后一节诗在纸上出现了:地球,我的母亲/从今后,我要报答你的深恩/我知道你爱我还要劳我/我要学着你劳动,永久不停!

  写作长诗《凤凰涅磐》时,也有类似的情形。1920年1月,一天上午在课堂听课时,突然有诗意袭来,他便在笔记本上一鳞半爪地写出诗的前半部,晚上临睡前,诗的后半部的意趣又袭来了,他伏在枕头上用铅笔疾书,写着,写着,全身发冷,牙齿都打战了,于是我们看到了这样的诗句:

  除夕将近的空中/飞来飞去的一对凤凰/唱着哀哀歌声飞去/衔着枝枝香木飞来/飞来在丹穴山上/我们听到了凤凰的诅咒:

  宇宙呀,宇宙/我要努力地把你诅咒:你脓血污秽着的屠场呀/你悲哀充塞着囚牢呀/你阴鬼叫号着的坟墓呀/你群魔跳梁着的地狱呀

  我们更生了/我们更生了/一切的一切,更生了/一的一切,更生了/我们便是他,他们便是我/我中也有你,你中也有我/我便是你,你便是我/火便是凰/凤便是火/翱翔!翱翔/欢唱!欢唱!

  《凤凰涅磐》是诗集《女神》中最有代表性的一首。作者借凤凰“集香木自焚,复从死灰中更生”的故事,揭露和诅咒了像屠场、地狱般的黑暗现实生活,歌颂凤凰自焚的壮美的悲剧。象征着旧中国和诗人旧我将在熊熊烈火中毁灭,而新中国和诗人新我将在熊熊烈火中新生。充满了革命浪漫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郭沫若认为“诗不是‘做’出来的,只是‘写’出来的。”真正的诗应该是“生之颤动,灵的喊叫”(《致宗白华》)。郭沫若这些诗就是生之颤动,灵的喊叫,不仅在当时有力地激励着,鼓动着众多的读者和民众,就是在80余年之后的今天也仍然闪耀着不灭的光辉!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雷电颂,郭沫若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郭沫若写《女神》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郭沫若诗两首》(天上的街市、静夜…
    赏析《天上的街市》
    郭沫若《天上的街市》赏析
    《天上的街市》说课稿
    《静夜》说课稿
    语文课件《郭沫若诗两首》(天上的街…
    教案——《郭沫若诗两首》教学设计
    语文教案——《郭沫若诗两首》教学设…
    《静夜》教案设计
    《静夜》备课笔记
    现代诗歌赏析: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
    语文课件《郭沫若诗两首》(天上的街…
    诗歌静夜解读
    课文郭沫若诗两首研讨
    《郭沫若诗两首》
    《郭沫若诗两首》教学设计
    《郭沫若诗两首》教案
    《天上的街市》教学实录
    《郭沫若诗两首》教案2
    《郭沫若诗两首》(天上的街市、静夜…
    《郭沫若诗两首》教案3
    《郭沫若诗两首》(天上的街市、静夜…
    郭沫若《静夜》原文阅读
    《郭沫若诗两首》教学设计2
    《天上的街市》教案2
    《郭沫若诗两首》(天上的街市、静夜…
    《天上的街市》说课稿7
    天上的街市原文
    《天上的街市》课例分析
    《天上的街市》教案3
    《 天上的街市》教学实录与点评
    《天上的街市》教学实录3
    《天上的街市》教学实录两篇2
    《天上的街市》课堂教学实录2
    《天上的街市》课堂教学实录
    《天上的街市》教学实录两篇
    《天上的街市》赏析
    《天上的街市》说课稿6
    《天上的街市》说课稿5
    《天上的街市》教案4
    《天上的街市》的学习
    《天上的街市》说课稿4
    《天上的街市》说课稿2
    《天上的街市》教学实录2
    《天上的街市》教案
    天上的街市作者郭沫若简介
    《天上的街市》说课稿3
    析《天上的街市》的写作特色
    《雷电颂》有关资料
    以《雷电颂》课文为例,作修辞方法复…
    郭沫若的诗
    郭沫若简介
    《雷电颂》教学提示
    郭沫若生平资料
    公正评价郭沫若
    《雷电颂》参考图片
    诗人与学人郭沫若
    郭沫若的讨蒋檄文让他亡命日本
    郭沫若母亲的“诗教”
    郭沫若检讨与今日之批评
    《雷电颂》教学反思
    郭沫若一次得意的演讲
    屈原生平
    郭沫若的诗与小说
    关于郭沫若“抄袭”说与“焚书”说
    日出
    《雷电颂》教学设计
    天问
    郭沫若纪念馆概况
    屈原美学品格的精神解读
    屈原简介
    屈原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在灵魂深处与人间关系中透析屈原悲剧
    秭归──诗人之乡
    梦与现实
    “文革”初期走访郭沫若
    九章·涉江
    毛泽东致郭沫若函
    《雷电颂》电子教材
    《雷电颂》整体把握
    《雷电颂》问题研究
    行吟湖畔话屈原
    《屈原》赏析
    教师引领,不能丢弃的“拐杖”──中…
    渔父
    离骚
    九歌·湘君
    九歌·湘夫人
    九歌·国殇
    橘颂
    郭沫若的诗与小说
    《雷电颂》课文背景知识
    《雷电颂》教学建议
    《雷电颂》素质教育新学案
    雷雨之夜想起郭沫若的《雷电颂》
    《雷电颂》在全剧的地位和作用
    生之颤动,灵之喊叫──郭沫若的《雷…
    铿锵的语言 澎湃的激情──《雷电颂…
    《雷电颂》艺术三美
    戏剧常识
    楚文化释要
    话剧《屈原》简介
    《雷电颂》学法指导
    《雷电颂》主题思想
    《雷电颂》生字注音
    《雷电颂》形似字辨析
    《雷电颂》多音字辨析
    《雷电颂》词语解释
    《雷电颂》词义辨析
    《雷电颂》难句解析
    《雷电颂》中心思想
    郭沫若与《屈原》
    《雷电颂》重难点讲解
    《雷电颂》疑难解析
    《雷电颂》问题探究
    《雷电颂》写作特点
    《雷电颂》写作特色
    《雷电颂》写作借鉴
    《雷电颂》知识延伸
    《雷电颂》研读赏析
    《雷电颂》课文评点
    《雷电颂》教学设计
    哈姆莱特独白
    《雷电颂》教学设计
    奥瑟罗独白
    《雷电颂》习题精选
    《雷电颂》习题精选
    《雷电颂》同步练习
    《雷电颂》同步练习
    《雷电颂》同步轻松练习
    《雷电颂》同步达纲练习
    《雷电颂》同步练习
    《雷电颂》教学设计
    《雷电颂》教学设计
    意外之问,意外效果──关于“《雷电…
    《雷电颂》研讨与练习说明
    《雷电颂》教学设计
    《雷电颂》教学设计
    《雷电颂》教学设计
    《雷电颂》教学设计
    《雷电颂》教学设计
    《雷电颂》教学设计
    《雷电颂》结构分析
    《雷电颂》优化测控
    《雷电颂》教学设计
    《雷电颂》教学设计
    中外爱国名言
    《雷电颂》教学设计
    《雷电颂》教学设计
    《雷电颂》教学设计
    《雷电颂》教学设计
    《雷电颂》教学设计
    《雷电颂》教学设计
    《雷电颂》教学设计
    《雷电颂》教学设计
    历史剧《屈原》简析
    《雷电颂》教学设计
    《雷电颂》教学设计
    《雷电颂》教学设计
    《雷电颂》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雷电颂》教学杂谈
    《雷电颂》导入语设计
    《雷电颂》教学新点子
    既要备教材 更要备学生──《雷电颂…
    《雷电颂》教学设计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