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作品 >> 现代 >> L >> 雷电颂 >> 正文

 

意外之问,意外效果──关于“《雷电颂》是否痴人乱语”的探讨

意外之问,意外效果   ──关于“《雷电颂》是否痴人乱语”的探讨   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天河中学 王炳章     【背景分析】

一、教材分析

  话剧《屈原》由郭沫若先生创作于1942年,写战国时楚国爱国诗人三闾大夫屈原与楚怀王及南后郑袖、大臣靳尚等出卖祖国的无耻行径进行斗争的事迹,歌颂了屈原热爱祖国的崇高思想和不妥协的斗争精神。剧本写于“皖南事变”之后的重庆,作者通过屈原对楚怀王绝齐亲秦,甘心投降行为的谴责,以炽烈的爱国主义激情揭露和控诉了国民党政府对外丧权辱国,对内积极反共,迫害抗日志士的政治阴谋。郭沫若先生指出:“全中国进步的人们都感受着愤怒,因而我便把这时代的愤怒复活在屈原的时代里去了。换句话说,我是借了屈原的时代来象征我们当前的时代。”整部剧作充满革命浪漫主义精神,是抗日战争时期的优秀剧目之一。

  《雷电颂》是话剧《屈原》中的一个片段,是主人公屈原的长篇独白,是一篇悲壮、慷慨、激昂的抒情独白,是一首激越澎湃的抒情散文诗。这段抒情独白,是“生之颤动,灵之喊叫”,波澜壮阔,气势磅礴,撼动人心,是全剧的灵魂和高潮。郭沫若先生说,在剧本第二、三、四幕中描写了屈原无辜受陷害遭侮辱的事迹,从构思上说“都为的是结穴成这一景”。《雷电颂》是“侮辱增加到最深度,彻底蹂躏诗人自尊的灵魂”后喷薄而出的诗。文章中屈原召唤着风暴雷电等雄伟的自然力量,事实上,屈原已与风雷电完全融为一体,达到物我同化的境地,显示了屈原追求光明,毁灭一切黑暗力量的决心,屈原的形象也已成为光明与正义的化身,至此一个千古不朽的爱国者形象便跃然纸上。


二、学生分析

  中学生有着复杂而敏感的情感世界,教师应充分了解他们,善于化解他们的情感困惑,才能促进教育教学的良好开展。现实生活中,有些初中学生自尊心较强,性格孤僻,情感淡漠,不善于表情达意,或羞于表达情感,确实也不同程度的存在着。他们有情感的亲身经历,却只懂得情感的索取,而不懂得情感的回报。因此对于文学作品中的情感,学生一直难以体会,更难以应和,学生不能做到很好地富有情感地朗读文章,新课标所强调的“注重情感体验”往往也成了一句空话,这也是现时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不争的现实。因此下文中学生关于情感的肤浅的提问,也就见怪不怪了。


【教学描述】

  在教学文本之前,已做好课前的教学预想,拟对照课后参考资料了解《屈原》创作的时代背景、作者情况,并通过指导学生阅读,要求学生采用恰当朗读方法反复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感悟作品的思想内容、情感态度和艺术特点。如按这个预想进行,本无其他节外之枝。但课刚开始,学生在阅读课后的《参考资料》时,有学生不经意间提出:屈原一个人面对着庙宇中的泥塑像,竟说了这么多的激奋之语,岂不是痴人乱语吗?语气虽然平和,也很微弱,也可能是基础薄弱学生的“糊涂之语”,但顿如在平静的河面上扔下一块大石头,激起许多的浪花。我听起来特别响亮,我的心为之一震,这仅仅是学生一时的戏言吗?此时的我可有两种选择:一是按原教学设想开展教学活动,完成原定的教学目标;二是就学生所提出的不经意之问,开展深入的探讨,在解决这个“肤浅”问题的同时争取完成既定任务,而这可能要打乱原先的教学设想。权衡之下,我采取了第二种方式,就事论事,因势利导,请同学们探讨这个“肤浅”问题,殊不知不讨论便罢,一讨论还真有不少真知灼见,竟由这意外的问题而取得了意外的效果。

  师:刚才有同学提出:屈原一个人面对着庙宇中的泥塑像,竟说了这么多的激奋之语,岂不是痴人乱语吗?大家如何看待这个问题,请谈谈我们自己的看法。

  (老师又将这“球”踢给了学生,大家纷纷翻书、看课外书、思索,课堂上一阵寂静。几分钟后有学生举手了。)

  生:屈原是战国时楚国的大政治家、大诗人,他主张改革内政,合纵抗秦,但受到楚国亲秦派的反对,遭受排挤和迫害,一生仕途坎坷。他空有一腔报效祖国的豪情壮志,可是被奸臣所害,以致报国无门怎不悲愤异常,慷慨激昂呢?

  生:文章都围绕呼唤风雷电来击毁黑暗社会展开,并没有语无伦次的迹象,不可能会是痴人乱语。

  生:屈原的人生经历是常人无法想象的,他一生大起大落,悲愤交加,他把他的内心想法化为一句句悲壮、慷慨、激昂的文字。这不是痴人乱语,而是一个人临死前的独白。

  师:几位同学能联系屈原的身世来阐述,挺好的。

  生:文章将那雷电比作人世间追求正义、光明的变革力量,诗人在呼唤那力量去打破那黑暗的社会,他那咆哮更表现了他忠于国家、热爱人民,怎么能说是痴人乱语呢。

  生:风、雷、电象征人世间追求正义、光明的变革力量。对风、雷、电的歌颂,表现了诗人对黑暗世界的强烈愤懑和摧毁黑暗的热望,也表达了诗人对光明未来的热烈追求。

  师:两位同学答的好,风、雷、电象征着人世间追求正义、光明的变革力量,文章这里采用了象征的手法。

  生:这是屈原在狱中的独白,不是痴人乱语,而是他在发泄心中的怒火。

  师:刚才同学提到屈原是在发泄心中的怒火,哪位同学又能联系课文具体说说屈原的愤怒呢?

  (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又陷入了沉思之中。有的托腮冥思,有的在书上划写,有的交头接耳,学生们各自在寻找依据。)

  生:《雷电颂》中所写时间是在午夜已过黎明尚未到来的最黑暗时刻,地点在东皇太一庙正殿,那里神像林立,奇形怪状,阴森可怖,外面雷电交加,狂风大作,气氛令人窒息。面对这黑暗的世界,屈原想到祖国就要沦亡,听着风吼、雷鸣,看着闪电劈空,他感到了大自然的力量,他激愤的心情发展到极点,像火一样燃烧起来,满腔愤怒,即刻就要喷涌而出!这才铸成了这大气磅礴,动人心魄的独白。

  师:概括富有诗意。但老师要问“午夜已过黎明尚未到来的最黑暗时刻”,你是从文章哪里读出来的?

  (学生纷纷举手)

  生(前一位同学):文章开头写到:“在这暗无天日的时候,一切都睡着了,都沉在梦里,都死了的时候,”文章结尾也写到:“把一切沉睡在黑暗怀里的东西,毁灭,毁灭,毁灭呀!”

  师:请同学再把这几句充满情感地加以朗读。

  几位学生激情朗读。

  生:还有文章第二段“你也不能把他们从梦中叫醒”。

  生:还有文章第六段“把这比铁还坚固的黑暗”。

  师:刚才大家找的很好,文章中的“黑暗”既指时间,又指社会的黑暗。面对社会的黑暗,诗人更是伤心。

  生:这种体会我也有。有几次我考试考不好,非常伤心,还被老师批评,我不敢告诉爸爸和妈妈,晚上自己躲在被子里哭泣。从我自己的个人经历来看,我觉得屈原的激奋之语情有可原,是一种发泄之语。

  生:一次测试,老师少给了我8分,导致成绩不及格,被妈妈痛骂了一顿,我跟她讲明原由,可妈妈就是不信,这使我很气愤,我至今没有原谅她,当时我多想有人能倾听我的倾诉,有人能理解我。因此我能理解屈原的这种愤怒和激情。

  师:能联系自身的经历和感受来体验情感,更上一层,让老师很高兴。只不过屈原的这种愤怒和爱国情怀比我们想象的层次更高。

  (至此学生已说出了课文是屈原对黑暗社会的声讨,是他的发泄之语,绝非痴人乱语,教师尚须引导学生结合背景深入理解文本。)

  师:刚才同学们理解得很好,课文是屈原对黑暗社会的声讨,是他的发泄之语,绝非痴人乱语,那郭沫若写作本文又是为了什么呢?

  (学生已激起的思索兴趣又重新被点燃了起来,不久就纷纷举手。)

  生:《屈原》写于1942年。当时是抗日战争相持阶段,日本帝国主义已侵占了中国的半壁河山。在国难当头、民族存亡之际,国民党却偷袭共产党新四军,致使新四军7000多人惨遭遇难,这就是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为此周恩来写下了“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的诗句。郭沫若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创作了《屈原》。

  生:郭沫若为了唤醒国人的斗志,为了抗战的胜利,他说要“把这时代的愤怒复活在屈原的时代里”,他是借屈原的独白,来鞭挞蒋介石的反动统治,揭露国民党的丑恶行径。

  生:当时,全中国人民都感受着愤怒,文章不管怎样写屈原的愤懑,也表达不尽中华儿女当时的愤怒之情。

  师:听了同学们的发言,感触很深。可见《雷电颂》既展示了屈原的性格和情怀,也反映了郭沫若的创作个性,古今两大诗人的激情合而为一,达到了物我同化的境界。两位诗人炽热的爱国之心,正吟唱着民族兴盛的合唱曲。

  (除讲解过程中穿插朗读之外,这时老师又适时将学生的情感导引到朗读中去,又抛出了一个问题。)

  师:那么对于这首合唱曲,我们在朗读上应作何处理呢?

  生:朗读时应充满激情。

  生:朗读时语速要稍快,声音要高亢。

  生:语气中带有愤怒,声调高。

  生:文章运用了反复、排比、比喻、反问等修辞方法,使独白具有形式美,朗读时要音调铿锵,慷慨激昂,抒发人物的悲愤情绪和爱国情怀。

  师:那就请同学们自由选取语段,酝酿情感加以朗读,先小组内相互朗读,后推荐代表上台朗读。

  ……


【案例分析】

  新课程标准在继承语文教育优秀传统的基础上,“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认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主张“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我以为,这是一种全新的人本主义的语文教育理念。

  当学生提出《雷电颂》是否痴人乱语时,如果觉得问题过于“肤浅”,强制加以理解,学生可能也不会对此提出否定意见,但学生内心并没有从根本上澄清这个观点,不利于文章的朗读和深入理解。学生可能在内心想:老师说《雷电颂》不是痴人乱语,是郭沫若为了唤醒国人的斗志,为了抗战的胜利,借屈原的独自,来鞭挞蒋介石的反动统治,抒发人民愤怒的,我们就这样理解好了。这样,学生的创造性受到限制,并没有“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不符合新课程的教学理念。而这堂课虽没有按课前预想的那样进行,但整堂课都紧紧围绕“《雷电颂》是否痴人乱语”这个问题展开讨论,课前预想已肢解在学生讨论之中,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课时教学目标,在轻松、自主的氛围中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总观整个案例,给我们的启示还有很多:

  1、教育过程中,不能仅仅将学生看作教育的对象,更要视为教育的资源,而且是基础性资源。学生既有的历史知识,对话剧的主动探究的精神,朗读过程中的情感投入程度,都是教学的动力之源,能量之库。

  2、教学过程中,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以鼓励为主,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些看似容易,做起来却很难,有时老师的心情、观念和习惯都会影响甚深,甚至于课堂上老师的看似不经意的随意,课堂上的“熟视无睹”,都影响着学生情感的体验、能力的培养。

  3、要尽力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为此老师应该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留下大块的思维空间,让学生有机会找问题、回答问题。《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对“屈原一个人面对着庙宇中的塑像,竟说了这么多的激奋之语,岂不是痴人乱语吗?”的探讨,看似“肤浅”,如允许学生多角度进行分析评判,结合屈原身世进行分析,联系自己亲身经历去感受,根据屈原性格进行分析,结合文章写作背景进行分析,也大有文章可做。从实践结果来看,这种探讨也大大拓展了文本内涵,促使学生向更广阔的作品主题、作者思想延伸。

  4、慎重处理课堂中的“意外之问”。每位教师对于“意外之问”都没过多准备,但因这些问题出自同学之口,易引发同感,讨论价值较大,如一味忽视这些问题,课堂不出意外那是自然,可无疑也削弱了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波澜不惊,定没有精彩之处。相反,教师如能注意课堂“意外之问”,当好“主持人”的角色,鼓励学生群策群力,一起解决这些“肤浅”问题,反而会收到意外的效果。类似于“《雷电颂》是否痴人乱语”的提问,在很多教师眼里是低级问题,不屑一顾,但谁能确定这背后不能反映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呢?课堂“意外之问”有没有探讨价值,值不值得展开,我们理应慎重对待,力求显现“意外之问”的意外效果来。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雷电颂,郭沫若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意外之问,意外效果──关于“《雷电颂》是否痴人乱语”的探讨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郭沫若诗两首》(天上的街市、静夜…
    赏析《天上的街市》
    郭沫若《天上的街市》赏析
    《天上的街市》说课稿
    《静夜》说课稿
    语文课件《郭沫若诗两首》(天上的街…
    教案——《郭沫若诗两首》教学设计
    语文教案——《郭沫若诗两首》教学设…
    《静夜》教案设计
    《静夜》备课笔记
    现代诗歌赏析: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
    语文课件《郭沫若诗两首》(天上的街…
    诗歌静夜解读
    课文郭沫若诗两首研讨
    《郭沫若诗两首》
    《郭沫若诗两首》教学设计
    《郭沫若诗两首》教案
    《天上的街市》教学实录
    《郭沫若诗两首》教案2
    《郭沫若诗两首》(天上的街市、静夜…
    《郭沫若诗两首》教案3
    《郭沫若诗两首》(天上的街市、静夜…
    郭沫若《静夜》原文阅读
    《郭沫若诗两首》教学设计2
    《天上的街市》教案2
    《郭沫若诗两首》(天上的街市、静夜…
    《天上的街市》说课稿7
    天上的街市原文
    《天上的街市》课例分析
    《天上的街市》教案3
    《 天上的街市》教学实录与点评
    《天上的街市》教学实录3
    《天上的街市》教学实录两篇2
    《天上的街市》课堂教学实录2
    《天上的街市》课堂教学实录
    《天上的街市》教学实录两篇
    《天上的街市》赏析
    《天上的街市》说课稿6
    《天上的街市》说课稿5
    《天上的街市》教案4
    《天上的街市》的学习
    《天上的街市》说课稿4
    《天上的街市》说课稿2
    《天上的街市》教学实录2
    《天上的街市》教案
    天上的街市作者郭沫若简介
    《天上的街市》说课稿3
    析《天上的街市》的写作特色
    《雷电颂》有关资料
    郭沫若的诗
    郭沫若检讨与今日之批评
    郭沫若简介
    《雷电颂》教学建议
    郭沫若生平资料
    公正评价郭沫若
    《雷电颂》参考图片
    诗人与学人郭沫若
    郭沫若的诗与小说
    郭沫若母亲的“诗教”
    郭沫若写《女神》
    以《雷电颂》课文为例,作修辞方法复…
    郭沫若一次得意的演讲
    屈原简介
    《雷电颂》教学反思
    关于郭沫若“抄袭”说与“焚书”说
    秭归──诗人之乡
    《雷电颂》教学设计
    九章·涉江
    “文革”初期走访郭沫若
    在灵魂深处与人间关系中透析屈原悲剧
    郭沫若纪念馆概况
    屈原生平
    屈原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行吟湖畔话屈原
    日出
    郭沫若的讨蒋檄文让他亡命日本
    梦与现实
    毛泽东致郭沫若函
    天问
    《雷电颂》电子教材
    《雷电颂》整体把握
    屈原美学品格的精神解读
    历史剧《屈原》简析
    教师引领,不能丢弃的“拐杖”──中…
    《雷电颂》教学提示
    渔父
    离骚
    九歌·湘君
    九歌·湘夫人
    九歌·国殇
    郭沫若的诗与小说
    《雷电颂》素质教育新学案
    《雷电颂》研讨与练习说明
    《雷电颂》学法指导
    郭沫若与《屈原》
    雷雨之夜想起郭沫若的《雷电颂》
    《雷电颂》在全剧的地位和作用
    生之颤动,灵之喊叫──郭沫若的《雷…
    铿锵的语言 澎湃的激情──《雷电颂…
    《雷电颂》艺术三美
    戏剧常识
    橘颂
    楚文化释要
    《雷电颂》课文背景知识
    《雷电颂》主题思想
    《雷电颂》生字注音
    《雷电颂》形似字辨析
    《雷电颂》多音字辨析
    《雷电颂》词语解释
    《雷电颂》词义辨析
    《雷电颂》难句解析
    《屈原》赏析
    《雷电颂》疑难解析
    《雷电颂》中心思想
    《雷电颂》结构分析
    《雷电颂》问题探究
    《雷电颂》写作特点
    《雷电颂》写作特色
    《雷电颂》写作借鉴
    《雷电颂》知识延伸
    《雷电颂》研读赏析
    《雷电颂》教学设计
    中外爱国名言
    《雷电颂》教学设计
    哈姆莱特独白
    奥瑟罗独白
    《雷电颂》习题精选
    《雷电颂》习题精选
    《雷电颂》同步练习
    《雷电颂》同步练习
    《雷电颂》同步轻松练习
    《雷电颂》同步达纲练习
    《雷电颂》教学设计
    《雷电颂》教学设计
    既要备教材 更要备学生──《雷电颂…
    《雷电颂》问题研究
    《雷电颂》教学设计
    《雷电颂》教学设计
    《雷电颂》教学设计
    《雷电颂》教学设计
    《雷电颂》教学设计
    《雷电颂》教学设计
    《雷电颂》重难点讲解
    《雷电颂》同步练习
    《雷电颂》教学设计
    《雷电颂》优化测控
    《雷电颂》课文评点
    《雷电颂》教学设计
    《雷电颂》教学设计
    《雷电颂》教学设计
    《雷电颂》教学设计
    《雷电颂》教学设计
    《雷电颂》教学设计
    《雷电颂》教学设计
    《雷电颂》教学设计
    话剧《屈原》简介
    《雷电颂》教学设计
    《雷电颂》教学设计
    《雷电颂》教学设计
    《雷电颂》教学设计
    《雷电颂》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雷电颂》教学杂谈
    《雷电颂》导入语设计
    《雷电颂》教学新点子
    《雷电颂》教学设计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