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电颂》教学设计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市第五中学 付 静 【教学目标】 1、理解文章使用的象征手法,体会作品的思想内涵。 2、了解直接抒情的特点,体会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品味语言的抒情效果。 3、体会屈原深切的爱国爱民思想和英勇无畏的斗争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用多种修辞方法,表达思想感情,增强气势。 2、品味语言,理解语言中所包含的深意。 【教学步骤】 一、新课导入 播放《橘颂》(电影《屈原》的插曲及背景画面,让学生感受草木飒飒的凄凉气氛,倾听屈原在波涛汹涌的汨罗江边仰天长叹,以情景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 1、自由朗读: 课文在形式上并不押韵,但节奏分明,声调铿锵有力,要求学生反复朗读,品味文章语言,体会文章气势,并谈感受。要求学生尽量体会屈原的内心感受,学生如果不清楚剧中人物的身份和关系,或有疑难问题可勾画出来。 2、资料阅读和介绍: 屈原(约前340~约前277)名平,又名正则,字灵均,战国时楚人。传为湖北秭归人。出身贵族,曾做左徒、三闾大夫,怀王时,主张联齐抗秦,选用贤能,但受贵族排挤不见用,遭靳尚等人毁谤,被放逐于北,于是作《离骚》表明忠贞之心;顷襄王时被召回,又遭上官大夫谗言而流放至江南,终因不忍见国家沦亡,怀石自沉汩罗江而死。其忌日成为后人纪念他的传统节日──“端午节”。重要作品有《离骚》、《九章》、《天问》等,对后代文学影响极大。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是我国古代最长的一首抒情诗,全诗共二千四百多字。是一首浪漫主义作品。比喻生动,语言瑰丽,夸张大胆,诗中融入大量的神话传说及历史人物故事,使诗篇波澜起伏,千变万化,雄伟奇观。屈原创造了骚体,即“楚辞”,为后世诗人的创作开辟了无限的空间。 郭沫若,现代著名作家,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他从抗战的现实斗争中深切感受到人民的呼声和时代的责任,又从往昔的历史回顾中汲取着斗争的力量与澎湃的诗情。 三、课文探究 1、你觉得本文在语言上有何特点?跟以往课文相比,这篇课文在形式的特点: 参考:激情澎湃,气势雄浑。全文都是屈原的内心独白。 2、结合课文背景,根据你的理解,谈谈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思想情感: 参考:第一部分(从“风!”……“烧毁了吧!”)诗人呼唤与歌颂风雷电这些伟大的自然力,表达了对黑暗的愤激和对光明的礼赞和向往。第二部分 (从“把你这”到文末)借指斥神鬼偶像来抨击昏庸腐朽的当权者。 3、通过前边的朗读及对屈原内心情感的分析,你认为屈原是一个怎样的人?学生自由讨论。 4、课文中作者将很多事物都赋予了其他的含义。归纳一下,这又是一种什么手法? 参考:风雷电:象征变革现实的伟大力量。 洞庭湖、东海、长江:象征人民群众。 无形的长剑:象征坚定的信念。 “土偶木梗”的群像:象征无德无能、欺民惑众的官僚统治集团。 象征手法。 5、《雷电颂》这段独白激情澎湃,气势雄浑,作者是怎样做到这一点的? 参考:运用拟人兼呼告,最直接有力地表达了爱憎;运用排比和反复,使句式整齐;多用短句,表达激烈的情感,急促的语气。 四、教学小结 本文是历史剧《屈原》中的一个片段,是主人公屈原的长篇独自,也是一首激越澎湃的抒情散文诗,是屈原对命运的抗争宣言,是“生之颤动,灵之喊叫”,波澜壮阔,气势磅礴,撼动人心。塑造了千古不朽的一位爱国者的形象。 五、拓展延伸 1、谈谈你读了《雷电颂》后是否和本诗的作者有类似的感受?尝试着也将其写下来。 2、运用多种修辞手法,直接抒情写出片段作文。 |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雷电颂,郭沫若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雷电颂》教学设计原文赏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