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写作背景
《天上的街市》写于上个世纪20年代初期,选自郭沫若第一部诗集《星空》。《星空》写于五四以后诗人最苦闷的时期。
当时,“五四运动”的澎湃高潮已经消退,经过“五四运动”冲刷的中国依旧处于军阀混战时期,中国依旧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众依旧生活在艰难困苦中。
正在日本留学的郭沫若,1921年和1922年两度回国,看到中国当时这种现实,勇猛热情的青年郭沫若在五四高潮时期对祖国的憧憬陡然破灭,不禁对改变中国命运产生了失望和悲愁情绪,于是他感到非常失落非常苦闷,欲逃避现实来缓释失望与痛苦。
回到日本继续留学生活的青年郭沫若,心中有着对祖国的怀念,有对理想的迷茫。在一个夜晚,郭沫若走在海边,仰望美丽的天空、闪闪的星光,心情变得开朗起来,面对灿烂的星空,他想象出理想中的社会生活,似乎找到了自己的理想,于是他用诗将这种理想写了出来,这就是《天上的街市》。
1921年10月24日,郭沫若写下了《天上的街市》。在诗中,他描绘了天上街市的美妙和天上生活的美好,他改写了神话,想象牛郎织女在天上过着幸福的生活,表达了他对自由、快乐、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激发人们为这一理想而奋斗。 二、课文理解
《天上的街市》写诗人由远远的街灯而产生联想和想象,抒发了诗人对理想不倦地探索和追求。
诗的第1节,诗人巧妙地以“街灯”与“明星”互喻,通过两个互换本体与喻体的比喻,营造出天上、人间浑然一体的境界,奠定了全诗的基础,把读者自然有地上引向了天上。
诗的第2段至第4段描绘了诗人想像中“天上的街市”的奇景。
一个“想”字总领着三节内容。
四个“定然”和一个“定”字,用极肯定的语气来明确虚幻的想象世界,模糊着现实世界与幻想世界的界限,表明天上比现实世界美好得多,表达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在这幻象的奇景中,诗人他改写了神话,想象牛郎织女双双游逛天街,在天上过着幸福的生活,甚至看到了他们手里提着的灯笼。这虚幻的景象在作者笔下竟显示出生动的真实感,化解了人们千年的忧叹,体现了诗人对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反衬出他对现实的不满。
三、朗诵要求 《天上的街市》这首诗风格恬淡清新,韵律和谐优美的,节奏缓慢沉静。朗读的感情基调是美好、恬静、自在、清新而略带一丝忧郁。朗读时节奏不宜强,声音不宜响,速度不宜快,要做到轻松、柔和、舒缓。
同时要注意:
第一节要读出“惊喜”感,第二节要要读出“赞美”之情,第三节要读出“欢乐”感,第四节要读出“向往”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