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
七子之歌
(三首)
教材分析:
《七子之歌》是一组诗,共有七首。诗人闻一多作于1925年。诗人把当时我国被外国侵略者占据的七个地方(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九龙、广州湾、旅顺大连),拟人化为远离母亲的“七个儿子”,一首诗写一个“儿子”,所以总称为“七子之歌”。诗歌内容直白,那一声声呜咽,足以打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本课选了《七子之歌》中的三首:澳门、香港、台湾。第一首诗流淌着对祖国深深的思念,第二首诗浸透了饱尝屈辱的悲愤,第三首诗重墨描绘了英雄的觉醒。三首诗都采用了拟人化的第一人称“独白”的方式,融历史感与现实感于一体,抒发了闻一多先生强烈的爱国情感忧国忧民的情怀,洋溢着强烈的民族自尊,传达了他坚定地相信这些被分裂掠夺的领土必将最终回归的信念。
20世纪20年代,闻一多从当时的清华学校毕业后来到美国留学,学习美术,研究文学,并从事诗歌创作。他目睹了美国种族歧视的种种表现,深为祖国领土被外国侵略者占据,祖国同胞遭受种种屈辱而愤怒。这使他更加怀念自己的祖国,更加渴望这七个地方能回归祖国。
1925年时,澳门被葡萄牙占据着(1999年12月20日我国收回澳门);香港被英国占据着(1997年7月1日我国收回香港);台湾1895年被日本侵占,1945年中国抗日战争胜利、日本投降后,台湾已由我国收回。(注意: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神圣领土的一部分。现在台湾并不是被外国侵占。现在常说的“台湾回归”,是指台湾与大陆统一。)
学情分析:
经过了近四年的语文学习实践,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学习语文的能力,对文本的理解与感受逐渐接近作者的情感。同时,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越来越强,可以辅助学生对文本的理解。随着澳门于1999年12月20日的回归,一曲《七子之歌——澳门》回旋在祖国大地,但是限于年龄的原因,学生对于那一段历史了解有限,对本课的内容有一定的陌生感,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借助相关的背景资料。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理解诗歌中重点词语所包含的意思。
2、了解诗歌的时代背景,体会诗歌所表达的强烈爱国情感。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儿女离开母亲太久,渴望回归的深切情意。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诵读诗歌,体会儿女离开母亲太久,渴望回归的深切情意。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结合背景资料,理解诗歌的字里行间饱含的深深的爱国情感。
教学准备:
1、师生共同搜集的相关资料:①、闻一多生平简介(不超过5句话)
②、从鸦片战争开始,列强欺辱中国的史实资料;③、“七子”中关于澳门、香港、台湾的资料。
2、指导学生在课前筛选自己所搜集的资料,制作相关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