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区上教研时,听了万科老师上了一节公开课,课中老师采用的以读促学的方式给了我很大启发。尤其是学生的个性化赛读,充分让学生在读中体会了文本,感知了人物形象。
而本节课是两首诗歌,文字非常感人。因此在教学中我尝试采用了这种以读促学的教学方式。
先在扫清了文字障碍后,我只给学生提了一个问题:“如果你是澳门,你会带着怎样的感情来朗读?”
马上就有学生举手说:“带着对祖国妈妈的思念之情来读。”
于是我让该生带着这种感情来读。
读完后我问:“同学们,你们认为他读出对祖国的思念了吗?”
一生说:“读出了一点,但还不够。” 我追问道:“哪个地方读出了对妈妈的思念?”
学生说道:“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师:“梦寐不忘是什么意思?” 生:“做梦都不会忘记。”
师:“的确这里最能体现儿子对母亲的思念,谁能超越刚才那位同学的朗读。”
同学们纷纷举手……
就这样,在同学们一次又一次的朗读、评价、体会、赛读中,孩子们已经用自己一次比一次精彩的朗读和评价完成了对文本的体会,而且调动了全班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就连平常不爱发言的中后等生也敢于起来挑战朗读。我觉得这就是以督促学的魅力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