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子之歌》是作者1925年3月留学美国期间创作的一组组诗,共七首。教材选用了其中的两首,这两个地方如同祖国母亲的两个孩子被侵略者掠去,他们曾经受尽了列强的欺凌,生活在水深火热的苦难当中。课文中生字词较多,预习显得尤为重要。诗歌内容时代久远,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必须让学生充分了解闻一多的生平,在此基础上才能深入挖掘文章的内涵。
本文语言生动形象,精练含蓄,富于感情和音乐美。但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把握起来难度较大。。我努力探究,深入实践,把它上成简单的读书训练课,情感熏陶课,语言文字感悟课,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感悟与质疑和谐相生。
巴尔扎克曾经说过:“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异议地是问号……而生活的智慧大概就在于逢事就问个为什么。”在教学过程中,要舍得给学生时间,让学生充分表达出自己的疑问。在本课的学习中,在读通顺诗歌的基础上,我让学生提出自己的不解与疑惑,如学生提出的为什么称为“妈港”?掳去肉体是什么意思?对学生提出的枝节问题如生词的意思,应灵活处理,让学生互相解决,从而牢牢把握课文的中心。提倡让学生质疑,并不意味着让学生的疑问左右课堂,要紧紧把握好教材,明确重点难点,对课堂教学的目的、进程做到了心中有数,将有价值的疑问因势利导,纳入自己的教学思路中。
二、想像入手,读中悟情。想像是学生把文字变成形象的再创造过程。教学中引导学生走进语言文字,展开想像的翅膀,在头脑中形成一幅生动形象的画面,再及时切入朗读,让学生自己去感悟、品味,引导学生把自己想像到的画面通过朗读再现出来,并通过讨论、交流来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同时为学生留出自由选择学习内容和感受自己独到的阅读体验的空间,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体现个性化阅读。同时通过反复诵读,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着重引导学生体会儿女离开母亲“太久”,渴望回归的情感。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根据语言文字进行想像,走进了作者的心灵深处,更深的体会了感情,得到了熏陶,受到了感染;又通过朗读,进一步品味了语言文字的魅力,真正凸现了语文特点。
三、创设情境,激趣生情。兴趣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最好老师。而创设情境则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导入新课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产生积极的学习心态,因此,我十分注重它的吸引力。在悠扬、熟悉的《七子之歌-澳门》音乐声中,我开始了这堂课的学习,让学生在这首歌的背景音乐下,充分谈谈对这首耳熟能详的歌曲的了解,任何角度、任何方面都可以,因为课前有预习,又没有固定答案,学生兴趣比较高昂,为后来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当我和学生一起学习过了课文内容,了解了广大民众渴望回归的迫切愿望之后,我充分利用多媒体,播放了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时的短片,之后又声情并茂的讲述了1999年12月20日澳门这个游子终于回到祖国怀抱的那一幕,现场庄严的气氛,人民的欢声笑语,人民喜极而泣喜极而舞的场面深深感染了学生,使得学生在后来的朗读中比较入情入境。
四、拓展有力,再次渲染。
在拓展延伸部分,安排了一道将课文内容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的讨论题,目的是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学生发言比想象中的还要踊跃,不断有新的亮点产生,把这堂课的气氛推向高潮,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