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子之歌》是作者1925年3月留学美国期间创作的一组组诗,共七首。教材选用了其中的两首,这两个地方如同祖国母亲的两个孩子被侵略者掠去,他们曾经受尽了列强的欺凌,生活在水深火热的苦难当中。课文中生字词较多,预习显得尤为重要。诗歌内容时代久远,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必须让学生充分了解闻一多的生平,在此基础上才能深入挖掘文章的内涵。
本文语言生动形象,精练含蓄,富于感情和音乐美。但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把握起来难度较大。。我努力探究,深入实践,把它上成简单的读书训练课,情感熏陶课,语言文字感悟课,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感悟与质疑和谐相生。
巴尔扎克曾经说过:“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异议地是问号……而生活的智慧大概就在于逢事就问个为什么。”在教学过程中,要舍得给学生时间,让学生充分表达出自己的疑问。在本课的学习中,在读通顺诗歌的基础上,我让学生提出自己的不解与疑惑,如学生提出的为什么称为“妈港”?掳去肉体是什么意思?对学生提出的枝节问题如生词的意思,应灵活处理,让学生互相解决,从而牢牢把握课文的中心。提倡让学生质疑,并不意味着让学生的疑问左右课堂,要紧紧把握好教材,明确重点难点,对课堂教学的目的、进程做到了心中有数,将有价值的疑问因势利导,纳入自己的教学思路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