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 了解“七子”的历史变迁,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历史责任感;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悲壮深沉的感情;
3 理解拟人等手法在诗作表达方面的作用。
教学重点:
同目标“2”
教学难点:
同目标“3”
课时安排:
1课时(45分钟)
学生起点:
1 借助工具书自学字词,疏通引文内容,朗读课文两遍以上;
2 利用书报、网络搜集“七子”的相关资料。
课堂实录:
师:同学们,在这节课的一开始,老师想和大家重温一首乐曲———一首中国的乐曲,一首中国人的乐曲,一首中国人用生命和热血谱就的乐曲。全体起立!(播放国歌)请坐。请大家一起告诉老师这首乐曲的名字叫——(众生: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哪位同学能用一个词语来概括你聆听乐曲时的感受?
生1:激动、喜悦,还有一种庄严的感觉。
生2:我总是想起中国健儿在世界赛场摘金夺银的场面,我为做一个中国人而自豪!
师:正像大家所说的那样,作为一个中国人,《义勇军进行曲》激昂的旋律每每让我们心潮澎湃——这是因为在我们的身后,有一个一天比一天更繁荣更强大的祖国。然而老师还从乐曲中听到了另一种声音,那就是苦难、挣扎、不屈与抗争。今天,就让我们回眸八十年前的祖国,感受那个时代一位爱国诗人不朽的渴望与呼唤。打开课本197页,一起读出课文的标题——(众生:七子之歌;师板书课题)哪位同学能告诉老师课文的题目为什么叫“七子之歌”么?
生:“七子”指我们国家的七个地方,所以课文的题目叫“七子之歌”。
师:是哪七个地方呢?老师这里有一幅地图,你能不能在图上指出这七座城市呢?(一生指图,其他学生参与、读图)
师:今天老师还带来了一组图片,让我们一同领略“七子”的风采!(投影展示图片)哪位同学能谈谈图片中的“七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生:七座城市都很美,很繁华,我觉得就像是七颗灿烂的明珠。
师:说得好。但在“七子”共同的记忆里,也有一段岁月是与屈辱、思念和抗争联系在一起的——诗人正是在此情此景下唱出了自己的心声;下面就让我们认识一下课文的作者闻一多先生,请看大屏幕。(出示课件)哪位同学为大家朗读一下作者简介的内容?(一生读)
师:闻一多先生是一位诗人,更是一位爱国者。他曾这样说道:诗人的主要天赋是爱,爱他的祖国,爱他的人民。这种爱国的感情是不是应该通过我们的朗读充分体现出来呢?(众生:是!)好,老师示范前三首,然后请大家带着自己的理解和感情朗读全诗,好吗?(师读前三首,生读全诗)
师:下面我们进行一个小小的竞赛,请同学们选出七首诗中你认为最有震撼力的一首读给大家听,看哪位同学读得最投入、最动情!
生1:我最喜欢“九龙”一首。(读,众生鼓掌)
师:你愿意请哪位同学来评价一下你的朗读呢?(生指另一生)
生2:我觉得她读得很好,读出了那种悲伤的语气,我要向她学习。(众生笑)
生3:我最喜欢“台湾”这一首。(读)
师:老师忍不住要评价一下你的朗读——优点是:很熟练;缺点是:太熟练了——所以速度——(众生:太快!),而且感情投入得不够充分。
生4:我最喜欢“威海卫”这首。(读)
师:愿意请哪位同学来评价一下你的朗读呢?(生指另一生)
生5:我觉得他投入了感情,但似乎语气太悲伤了,而且缺少变化。
师:这首诗应该读出怎样的语气呢?如果说九龙的形象是“幼女”的话,那么威海卫就应该是——(示意学生发言)
生6:儿子,而且是比较健壮的那种。
师:所以应该读出一种豪迈的感觉,让母亲放心。大家觉得呢?(生表赞同)能不能请刚才那位同学再把这首诗读一遍呢?(生4再读,感情充沛,众生鼓掌)从掌声中听到自己的进步了么?
生7:我喜欢最后一首:旅顺,大连。(读,感情投入,众生鼓掌)
师:谢谢你的朗读。能不能请你谈一谈这篇课文在朗读时,应该把握一种怎样的语气?
生7:我觉得应该是一种悲愤的语气。课本199页有一幅插图,画面左下方的近景是一位学者——我认为可以看作作者闻一多——他的目光悲哀而沉重,像是在思考什么,但似乎还有一种坚强和力量——一种不屈的气质在里面。
师: 说得太好了!看来同学们通过朗读,对课文已经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那就让我们走进诗人的心灵世界,共同探求其中的爱与美吧!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两道探究题:作品创作的背景和目的是什么?用引文中的语句回答;从创作手法的角度谈谈诗作震撼人心的原因。学生思考、讨论,教师巡视、指导)哪位同学愿意先谈谈对第一个问题的理解?
生:我认为作品的创作背景是“丧失之土地,失养于祖国,受虐于异类”和“国疆崩丧,积日既久”;创作目的是“诚如斯,中华七子之归来其在旦夕乎!”
师:同意吗?(众生:同意!)我们一起朗读一下体现创作目的的最后一句话。(生齐读)哪位同学告诉我这句话体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和愿望?
生:这句话体现了作者希望“七子”早日回到母亲怀抱的迫切心情。
师:实际上也是作者(众生:爱国——)精神的一种体现。(教师板书:盼归、爱国)正是由于作者内心情感的真实迸发,使诗作洋溢着一股情感的热流。除去这个因素,作品在创作手法上给大家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这就是我们刚才讨论的第二题。哪位同学先谈?
生1:我认为作者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使课文语言生动形象。
师:很好。而我还认为拟人的运用是建立在一组比喻的基础上的。同意吗?(示意学生发言)
生2:同意。把祖国比作母亲,把七个城市比作儿子(众生:儿女)——对,儿女。(教师作相应板书)
师:在这里老师有个疑问:把祖国比作母亲这种比喻并不少见,甚至同学们的作文中也常常出现。那为什么在这首诗中,还能焕发如此神奇的力量呢?
生3:我觉得最常见的比喻往往是最贴切的,而且母爱这种情感是最容易引发共鸣的。
生4:我认为这里边有一种类比的关系:对母亲的爱和对祖国的爱都是人类最普遍的情感;反过来,失去母亲的痛苦和“失养于祖国”的痛苦也有相似之处。
生5:这首诗是以儿女思念母亲的角度写的。尤其是每一节的最后一句,儿女呼唤母亲,有一种“字字含血、句句含泪”的表达效果。
师:同学们谈得都很好。如果让我对我们刚才共同学习的内容作一个总结,我会说:是诗人真挚炽烈的情感和高超的艺术技巧成就了这脍炙人口的诗篇。它不仅成为全世界华人共同的经典记忆,有的篇章更被谱写成歌曲,唱响了中国人共同的期待与心声。这首歌曲老师今天也带来了,我们共同欣赏《七子之歌—澳门》,会唱的同学可以轻声哼唱。(播放MTV《七子之歌—澳门》)歌曲欣赏完了,我想请教大家一个问题:文字与音乐,哪一个更能拨动你的心弦,引起你的共鸣?为什么?
生1:我认为是歌曲。因为歌曲不仅有歌词,还有音乐,再加上歌手的演唱,所以——
师:会营造一个综合的艺术境界。有不同的看法吗?
生2:我更喜欢文字的感觉。它虽然只是简简单单的几行,但表达的感情却可能是很复杂、很深沉的,给人的感觉是更有回味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