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校长为什么不给我们做个示范?
生:我们有叛逆思想就是不完成!
生:……
师:对,这个题目着重于心理描写。
二、完成材料作文。
师:刚才,同学们汇报了学习三篇新闻作品的阅读成果,我要告诉大家的是,非常不错,与老师的分析的结果差不多。下面,请大家结合这些新闻作品,从《我谈孝亲敬老》、《学习陶星有感》、《磕头记》三个题目中任选一个,完成作文。注意紧扣材料,注意一气呵成,写完后以默念方式进行修改。
生作文。
生互评互改。采有量表:
三、展示优秀作文。
磕头记
肖普山
寒假了,整个大学校园都沸腾了!同学们三五成群,清点行李,踏上了回家的路途。
他坐在长椅上,双眉紧蹙,望着寒假作业有些不知所措,纸上印着大大的几个字:“学会感恩,为父母磕头。”
“哦,磕头!这是什么破题?”他小声嘟嚷,两个陌生的字眼,大概是尘封百年的文物了。“真是的!为什么老师不示范示范?自己不做,只会给学生出难题。”想到这儿,他又恨恨地骂了一句。
不过,一年的求学,让父母的面孔也有些模糊:双鬓的白发,眼角的皱纹……,还有一件件往事涌上心头:风雨中接送的身影,失败时鼓励的话语……,这些都支持着他走入今天的校园,感恩是对那份深情最好的回报。怎样感恩?磕头?磕头!不,这也太尴尬了,再说……
老校长拄着手杖,审视着校园一草一木,目送着学子们远去。
“你怎么还没走?有事吗?”
“哦,校长!”他犹豫说还是不说,若说了校长会怎么想?“校长……你……看这作业!”他小声地说着,不敢正视校长的目光。
“哦,给父母磕头呀!这有什么不好的!学会感恩呀,这可是我们中国几千年文化的积淀呀!”
“但那也太……”
“没什么,总有一天你会明白的!快回家吧!”
感恩,人之常理,磕头却似乎太伤自尊了吧!或许,做做家务会更好?我到底该怎么办?
夕阳映红了整个校园,把他的身影拖得老长。他猛一抬头,抓起被汗水湿透的作业,提起行李大步向前走去。走到家中,一定给父母深深鞠上一躬——不是磕头。
师:下面请同学们评议肖普山的这篇《磕头记》。请小作者自己朗读。
生:他以第三人称写作,场面描写很优美。
生:可是,他最后没有磕头。没有完成这项作业。
师:磕头记这个题目行吗?
生:记一件没有结果的事情,重点放在心理描写上,所以应该是可以的。
生:主人公与校长的对话如果每一句都单独做一段似乎更好。
师:同意!
生:结尾似乎太快,令人还来不及思考他就鞠完躬了,根本就没有说为什么。
师:那应该怎么办?
生:前面写了主人公犹豫不决,这里一下子就做了不磕头的决定,应该把理由说出来。
师:对,这样更好。请小作者根据同学们的意见再作进一步的修改。下面,我们再请一位同学来朗读这胡定之的这篇《磕头记》,看看与肖普山写的有什么不同。
磕头记
胡定之
这校长也真是,刚刚开学,才第一个寒假耶,就让我们“行大礼”——给父母磕头。
任务一布置,教室里立即炸开了锅。小A说:“这校长也真是封建,拜托,现在可是社会主义世界咧!还要磕头,郁闷!”成绩较好的小优说:“我就是不磕,哪怕他按着我的头让我磕,我又没对父母犯错误,凭什么嘛!”而一直徘徊于下游的BB 便说“反正爸妈也封建,磕就磕呗!”爸爸是法官的小O扶了扶眼镜说:“我才不干,我要把学校告上法庭,他们侵犯我们的合法权益!”……
回到家里,我轻轻地喊了声:“爸,妈,我回来了!”妈妈走了出来,说:“回来了!”看见母亲眼角的鱼尾纹和脸上随着岁月流失泛起的“涟漪”,我不禁有些心酸,跪?不跪?我不断地问自己,想着一直在心中建起的“不跪金字塔”,我忍住了。
我随着母亲走进了厨房,“听说你要回来,你爸特地到市场上去买了你最爱吃的腰花,现在,正在做你爱吃的片片鱼呢!”父亲在厨房里忙碌着,厨房里蒸汽腾腾,他不时用手揩着头上的汗,又不时擦着溅在手上的油,厨房里香气四溢。我这里真想跪下来,给父亲磕个头,但我又忍住了。
在香气腾腾的钣桌前,父母不时往我碗里夹菜,“之,快吃,这可是最爱的腰花哦!”“还有这,鱼肚皮上的肉!”“这里,萝卜条。”……我被幸福笼罩着,而心中的“不跪金字塔”的砖头也在一块块地往下掉,一块,两块,三块……,我终于忍不住了,终于泪潸潸地在父母诧异的目光中跪下了,那一刻,是一种轻松,是一种洒脱,也是一种自在……
开学了,小A、小优、BB、小O告诉我,他们都跪下了,不是压迫,而是看到了父母日渐苍老的脸上岁月雕刻的痕迹,终于控制不住,将压在自己心中最底层的石头迸发了出来,跪了下来,因为,我们发现父母的眼睛不再清澈,父母不再年轻。对父母说爱,不要等到一千年以后。小A说:“是父亲那如枯树般皱折的手融化了我心中的坚石。”小优说:“是母亲那双浑浊的眼睛射穿了我心中的坚石。”BB说:“是奶奶那件单薄的上衣包裹住了我冰冷的心。”……
跪与不跪,尽在屈膝的那一瞬。
师:请大家评议。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