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天下父母心教学设计

父母的心

【文本解读】

《父母的心》是日本著名作家川端康成的一篇小小说。短短千余字,却动人心魄,耐人寻味。

一、故事背后的故事

小说讲述了一对多子的贫穷父母,因为一片爱子之心,在财主夫人希望领养他们孩子的时候,由送孩子到换孩子,最终毁约索孩子的故事。而在看似平铺直叙的旁观者讲述的背后,其实波澜汹涌,隐藏着另外的故事:

故事的背景:在故乡时,他们贫困,却勉强维生,有慈爱的老母亲,渐渐多了孩子。后来,老母去世,孩子多了,他们生活不下去了,只得带着四个孩子远走他乡去谋生。

故事的经过:这故事大约经历了如下几个场景——

(一)第一天白天,父亲听说财主夫人要以优厚的条件领养自己的孩子,回到住处与母亲商量;

(二)当天夜里,送走大儿子的父母,在住处商量用二儿子换回大儿子;

(三)第二天白天,送走二儿子的父母,在住处商量用女儿换回二儿子;

(四)当天夜里,送走女儿的父母互相劝慰,却终究因为不放心,而决定要回女儿。

故事的结局:他们的爱子之心打动了财主夫人,不仅要回了孩子,还得到财主夫人相赠的一笔钱,一家人幸福的团聚。

为什么读者会产生故事背后还有故事的感受呢?原来作者善用显隐结合的叙事方式,使故事有了层次之感。按理说,最能体现爱子之心的是父母各自内心的挣扎和相互痛苦的交流,但作者绝不正面描写,只把这份苦涩存留在读者的想象中。然而,倘若这“另外”的故事都是隐秘的,读者的想象又是如何被激活的呢?原来,如同“叶落知秋”,文中几个小细节“露”出了背后的波折。如:父亲听到女佣“相求”时,表情“十分的犹豫”;与大儿子分手时,“这对父母眼含热泪,难割难舍”;送二儿子时,父亲“无精打采”;送女儿时,母亲“失魂落魄”;最后要孩子时,夫妇俩“痛哭失声”,都暗示着他们在人后经历了激烈的矛盾和痛苦的商量,其中恐怕还有争执甚至争吵。这显隐相生的叙事方式,就使故事情节变得丰富了,也使人物形象变得丰满了。

除此之外,显隐结合还表现在作者巧用明暗交织的叙事线索。明线是穷父母“送”子,暗线则是贵妇人“买”子。这暗线串联的故事,以贵妇人感受、体谅、理解父母之心的心理过程,衬托出爱子之情的力量,让读者最后长吁了一口气。

1968年,川端康成获诺贝尔文学奖。他的得奖评语是:“由于他的小说艺术——它以一种充满技巧的敏锐,表达了最具民族性的日本灵魂。”《父母的心》虽是作者文学“冰峰”的“一角”,却有起起落落的波折,有反反复复的渲染,更有或藏或露的关键,其独特而精湛的创作技巧,令人折服。

[1] [2] [3] [4] [5]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父母的心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天下父母心教学设计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