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教师学生公务员学习进修工作资料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资料 >> 高中 >> 三年级第一学期 >> 课文教学分析 >> 正文

 

一起长大的玩具

2.质疑,文音共有七个自然段,请归纳各段段意。
讨论并归纳:
第一段:写木兰停机叹息。
第二段:写木兰决心代父从军。
第三段:写木兰准备出征和奔赴战场。
第四段:写木兰十年征战生活。
第五段:写木兰还朝辞官。
第六段:写木兰还乡与亲人团聚。
第七段:用比喻作结。
3.质疑:文章开头“卿卿复卿卿”是什么声音?
论讨并归纳:(可有多种理解)
(1)织机声。诗歌一开始,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然后才交代这是木兰正在对着门而织,一勤苦的姑娘形象跃然纸上,但织着织着,有节奏的织机声听不到了,传来的地是一阵阵长吁短叹。由此展开故事的起因。
(2)叹息声。木兰当户而织,本应听到她的织布声,但听到的却是“卿卿复卿卿”的叹息声。一个“卿卿”就已经说明是在叹息了,又重之以“卿卿”,作者还觉得意犹未足,最后又“唯闻女叹息”,这样反复强调,说明木兰忧思之深。通过绘声—接连不断的声地声叹息,刻出一个充满忧愁苦闷的姑娘形象。
(3)虫鸣声。如果将“卿卿”理解为虫声,在我们眼前就会出现这样一幅面—夜深人静,只有虫儿在鸣唱。接着再写木兰姑娘停机叹息。四野的虫声与木兰的叹息声交相应和,渲染出一个女孩儿将要做出一个重大决定之关的心境和气氛。
总之,诗无达诂,合乎情理合乎文章各种理解均可。
4.质疑:“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的问话者是谁?
讨论并归纳:(有两种理解)
(1)父母在问,父问或母问也属此说。的确,父母如果听到女儿的叹息,一定会发出这样关切的询问。
(2)叙事人在问,因为《木兰诗》是口头集体创作的民歌,而民歌可以配乐歌唱的,歌唱者能发叙事人的身份进行拟问,以揭示人物内心世界。
5.质疑:如果理解“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讨论并归纳:这古诗词中常见的“互文”现象。所谓“互文”。即上下句的意思是互相交错、互相补充的。如此句翻译:到东边的集市买来骏马,到西边的集市买来马鞍和马鞍下的垫子,到南边的集市买来马嚼子和缰绳,到北边的集市买来长长的马鞭。这四句的意思是到街市备办鞍马等战具,不是一处地方买一样东西,四句铺陈,表现木兰操办军备物急切而井然有有序。


第五课时

6.质疑,类似“互文”现象还有哪些?(参考研讨与练习二)
讨论并归纳:“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这两句的翻译:将军身经百战九死一生,壮士(木兰)戎马征战十年胜利归来。这两句的意思是征战多年,经历很多战斗,许多将士战死沙场,木兰等幸存者胜利归来。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这两句的理解;打开我东屋的闺门,坐在我的西屋的床上。这两句的意思是每间房子都要开了门进去看看,不是开了东阁的门而不进去,然后转到西阁的床上坐着。
“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对着窗户梳理美丽鬓发,对着镜子贴上好看的花黄。这两句的意思是当着窗户,对着镜子,先理云鬓,后贴花黄。
7.质疑:“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审什么句式?
讨论并归纳:这两句是复沓句。复沓与叠句的区别是,复沓可以更换少数词语,而叠句的词语完全相同“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两句,以及“旦辞父娘去……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两节八句,也是复沓。这是民歌特色的句式。
8.质疑:诗歌还运用哪些修辞方法?试举例说明。
讨论并归纳:
(1)顶真.第一个句末的词与第二个句的第一个词相同,意思相连。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这是顶真,又称“联珠”。如“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出门看伙伴,伙伴皆惊忙”,也是顶真。
(2)对偶。两个句子字数相同,词性相对,意思相关。如“将军百战死,壮士兵十年归”、“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是很工整的对偶句。还有“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都是甚工整的对偶句。
(3)排比。相同句子三句以上,意思并列或递进的句式。如:“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身猪羊”“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都是排比句。
9.质疑:“雄兔脚扑朔”等四句应如何理解?
讨论并归纳:这是一个生动的比喻。前两句写兔子在静卧时外在行为举止区别很大,很容易差别出雄雌;而当兔子一起奔跑时,就难以分辨出性别人。诗歌以此比喻在日常生活中男女性别特征明显,而在战场厮杀时,要分出男女就十分困难了。用雄兔雌兔来比喻人之男女,恰是民歌语言运用的特点。要以又兔在一起奔跑,难辨雄雌的隐喻,对木兰扮男装、代父从军十二年未被发现的奥秘加以巧妙的解答,妙趣横生而又令人回味。
10.质疑:这首诗在叙事的详略上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这样安排?
讨论并归纳:这首诗详写了从军缘由、准备行装、出征想家、辞官还乡、会见亲人等情节,略写了十年战的情节。因为作者不惜笔墨描绘的往往都是他所要着力突出的。这首诗把“木兰是女郎”和为构男性的核心,极力突出的正是对木兰孝敬父亲、勇担重任的性格的颂扬,所以对残酷的战争,一笔带过,而对能够反映美好心灵的内容则不惜笔墨。如写木兰当记织时的心事重重,木兰准备行装时紧张忙碌,木兰奔赴战场的想念父母,木兰回家后与家人团聚的欢乐,木兰重着女儿妆的欣喜等内容都写得不厌其繁,细致人微。表现了热爱生活、美丽可爱的女儿情态。这样详略安排起到了突出人物特征、表现作者思想倾向的作用。
11.质疑:一千多年来,木兰的形象一直深受人们喜爱,原因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因为木兰在国家需要当关,父亲年老之时,毅然女扮男装,代父从军,驰骋沙场,立下汗马功劳。得胜归来龙去脉后,她又谢绝高民厚禄,返回家园,重新从事和平劳动。她爱亲人也爱国家,把对国家对亲人的责任感融合在一起。木兰的形象,集中体现中华民族勤劳、善良机智、勇敢、刚毅、朴实的优答品质。这种传奇色彩和美好的性格使木兰成为流传千年家喻户晓的不朽的女英雄的形象,深受人们喜爱。
四、课堂小结
《木兰诗》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长篇叙事民歌,记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沙场,凯旋回朝,建功受赏,辞官还家的故事,表现了古代功动人民乐观勇敢的爱国精神,以及对和平劳动生活的向往。
五、作业
1.完成课后理解与控究二、三、四题。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 上一页  [21] [22] [23] [24] [25] [26] [27] 

来源:中国哲士网

学校教育教学 课文教学分析教师备课考试,试卷试题 公务员考试,大学生就业

各类 一起长大的玩具,教学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我的叔叔于勒
    《指南录》后序赏析
    醉翁亭记
    《黑人谈河流》教学设计
    方山子传
    外国诗两首《祖国》《黑人谈河流》教…
    《祖国》和《黑人谈河流》教学设计
    《外国诗两首·祖国·黑人谈河流》教…
    高职校应用文写作教学初探
    方山子传
    《天论》教学设计
    短歌行
    《声声慢》教案
    归园田居
    综合性学生:追寻人类起源 教案
    珍珠鸟
    论毅力
    鲁提辖拳达镇关西
    珍珠鸟
    《我爱这土地》说课稿
    《俗世奇人》教案
    乘着音乐的翅膀
    小石城山记
    大自然的启示
    念奴娇 赤壁怀古
    涉江采芙蓉
    《诗经两首》教学设计
    材料作文审题示例及训练教案
    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式专题讲座
    综合性学习:初识诸子百家(语文版九年…
    《诗词五首》(《行路难》《凉州词》…
    《给我的孩子们(节选)》教案设计
    古诗趣味教学法例谈
    《追寻人类起源》教案
    羚羊木雕
    古诗趣味教学法例谈
    《我爱这土地》说课稿
    《陈情表》教案(三种
    声声慢
    夏天也是好天气
    《陈太丘与友期》教案
    女娲造人
    《女娲造人》教案
    《咏雪》教案
    女娲造人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教案
    《在山的那边》课例分析
    《皇帝的新装》
    病梅馆记
    诗歌鉴赏总论
    泪珠与珍珠
    《道士塔》
    《病梅馆记》
    《登泰山记》
    《锦瑟》
    《离骚》
    《泪珠与珍珠》
    苏词《念奴娇赤壁怀古》与辛词《永遇…
    《黔之驴》教学设计
    咏雪
    《黔之驴》案例设计与教学反思
    《祖逖北伐》简案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高考漫画作文审图立意的教学设计
    教学实录个性化作文教学
    散步
    猎狐
    九年级语文上册古文古诗助考解析
    四知
    蔚蓝的王国
    《你是你的船长——寄语十五岁》教案
    《芦花荡》说课稿
    说家乡___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口语练习
    《风筝》教案
    《无题》教学设计
    木兰诗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第三课时)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说“屏”》教学设计
    《你一定会听见的》教学设计
    纪念白求恩
    放下你的鞭子
    《落日》教学设计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王维)
    六一居士传
    七颗钻石
    方山子传
    心理在调适中保鲜 思想在碰撞中活跃
    清滞化淤奔腾不息
    作文病理矫正与快速升格演练
    120个文言实词详解
    触发感悟型话题作文快速破题演练导引
    考纲要求的重点文言实词详解
    话题作文与材料作文的区别
    纪念白求恩
    女娲造人
    <<散步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讲学稿
    《水调歌头》
    《三峡》课堂实录
    往事依依
    说“屏”
    高考漫画作文的审图立意教学设计
    初三年上册第一单元教案
    初三年上册第二单元教案
    《孔雀东南飞》教学设计
    桂枝香金陵怀古
    毛泽东《采桑子·重阳》英译
    《三峡》
    初三年上册第四--六单元教案
    《梦溪笔谈》两则
    女娲造人 课堂实录
    专题•狼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论语
    梦溪笔谈
    宇宙里有些什么
    初三年上册第三单元教案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登泰山记
    《兰亭集序》教案
    五人墓碑记
    五人墓碑记
    给儿子的一封信
    周公诫子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关雎》、《蒹葭》两篇比较阅读教学…
    离骚
    《长征组歌》两首

    江南的冬景
    涉江采芙蓉
    卜算子咏梅陆游
    乡愁
    《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
    《广告语多棱镜》创新教学设计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
    河中石兽
    山坡羊·潼关怀古
    《再别康桥》创新课设计
    文言文实词练习
    敕勒歌
    《我的四季》教学设计
    木兰诗
    错误
    八年级语文
    辨析并修改病句
    记承天寺夜游
    声声慢
    记念刘和珍君
    我有一个梦想
    《<孟子〉二章》之《得道多助,失道寡…
    第三册名句练习
    《永久的悔》案例设计与教学反思
    蓝蓝的威尼斯(说课稿)
    永久的悔
    草原散章
    小石潭记
    岳阳楼记
    双桅船
    痛与不痛的秘密
    发明与发现的国家
    山民
    高考仿写训练课堂实录
    黑八月
    七律长征
    捕捉诗意的灵光
    听颖师弹琴
    《九歌•湘夫人》鉴赏教案
    听颖师弹琴
    我的黑洞之行——《黑洞旅行》的教学…
    淮阴候列传
    一个人的遭遇
    一个人的遭遇
    说家乡___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口语练习
    花未眠
    初三年上册第四单元教案
    我与地坛
    我一无所求
    致女儿的一封信
    第三册第一单元知识与技能归纳
    第三册复习教案
    第三册第三单元知识与技能归纳
    第三册第四单元知识与技能归纳
    第五单元知识与技能归纳
    第六单元知识与技能归纳
    采桑子•重阳
    毛泽东词两首《沁园春长沙》《采桑子…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