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性学习课程的宗旨是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比较广泛教育资源的背景下所开展自主的、开放的、探究式的学习活动。“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是根据高中语文学科特点和信息加工理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探究解决语文学科的问题为主,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人生中选择、确定专题,发现、生成问题,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使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增强能力、陶冶情操、解决问题,培养语文素养、人文底蕴、创新精神和个性化人格的一种学习方式(或学习实践活动)。它属于学科主题研究性学习的范畴,具有开放性、综合性、探究性、实践性、感悟性等特点。 (五)研究目的 通过实验研究,探明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对参与研究性学习的学生和教师的健康心理会产生哪些方面的积极影响,探究语文研究性学习对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方面的功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基本综合素养;探明高中学生语文研究性学习的评价体系;弄清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教育学、心理学理论依据;探索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特点、组织原则、实施形式。 (六)研究方法 1.实验对象 荣昌县教师进修学校常设班(英语班和幼师班)的学生和部分教师;永荣中学、仁义中学、双河中学、益民中学、华江中学等学校的部分高中教师和学生。 2.研究方法 我们所采用的主要实验研究方法是:调查法;观察法;实验法;文献法。 3.实验原则 (1)科学性原则。在整个实验研究的过程当中,都要坚持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都要以教育学、心理学,尤其是学习学、心理学、建构主义等科学理论作为指导。 (2)发展性原则。要牢固树立发展的理念。要确保实验研究促进所有教师和学生实践能力、探究意识、研究能力、创新能力的发展,促进所有教师和学生的心理更为健康。 (3)主体性原则。要大力强化参与实验的教师和学生都是实验研究主体的意识。 (4)探究性原则。由于此课题属于跨学科研究的课题,目前,可资借鉴的成果几乎没有,因此,必须要大力弘扬探究精神和创新精神,大力进行探究实践。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的主要措施和内容 一、开展调查研究 为了使课题研究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我们在确定课题的具体研究内容之前作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 (一)我们主要调查了我县高中开展语文研究性学习的现状: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是否已经列入教学计划;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教学的常规管理是否到位;对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教学质量是否进行了一定的监控;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开放性、综合性、探究性、实践性、感悟性等特点是否得到突出;是否重视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否重视培养学生的个性化解读、感悟等能力……通过调查,我们发现,我县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开设情况不太理想: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开设主要依据学校领导的认识到位情况;教学管理一般比较松懈;对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教学质量基本上未进行监控;学生的问题意识不强,学生的个性化解读、感悟等能力有待大幅度提高…… (二)我们在参与本课题实验的师生中开展了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现状调查。具体情况详见阶段研究成果中的《荣昌县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现状调查报告》。 二、召开专题会议 为了使研究工作扎实有效地进行,我们召开了一系列的专题研讨:荣昌县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教学现状调查和规范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教学研讨;尽快提高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教师专业素质专题研讨;选择、开发适合本县本校的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课程资源,切实提高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教学质量专题研讨;适应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大力倡导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研讨;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的特点、组织原则、实施形式专题研讨;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对学生心理积极影响专题研讨;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对教师心理积极影响专题研讨;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评价专题研讨;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教育学、心理学依据专题研讨。 三、启动研究实验 我们在选定了荣昌教师进修学校幼儿师范班和英语“2+2”班、永荣中学、仁义中学、双河中学、益民中学、华江中学等作为本课题的实验单位之后,就按照实验的方案认真开展了一系列的实验研究工作:2004年6月,召开“语文研究性学习对师生心理影响的研究”推广实验会。2004年7月,各推广实验学校拟出实验方案,组建实验机构。2004年8月,各实验校主研教师广泛学习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等理论。2004年9月,各推广实验学校开展语文研究性学习现状调查;组织语文研究性学习理论培训。组织实验教师学习研究性学习方面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经验;实验教师自己在休息时间研究有关的心理学理论;对参与实验的学生开设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专题讲座;教师在平时教学中渗透研究性学习方式;在师生中普及心理学知识;教师和学生选定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课题进行专题研究等等。为使所有参与研究实验的老师都积极地收集钻研与自己选定的子课题有关的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方面的先进理论和实践经验,县总课题组开展了优秀论文评选活动。在参赛过程中,绝大部分教师都认真运用了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等实验研究的常用方法开展了广泛而深入地以研究,大大增强了教师们的科研素质。 四、突出研究重点 在实验研究的过程中,我们确定了以下的研究重点: (一)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的特点、组织原则、实施形式。 (二)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对教师心理的影响调查及专题研讨。 (三)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对学生心理的测查及影响专题研讨。 (四)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教育学、心理学依据。 (五)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的评价问题。 五、强化研究措施 (一)加强理论学习 要求全体参与实验的老师都努力学习学习心理学,特别是研究性学习、语文研究性学习、学习策略、元学习策略等方面的理论文章。并用理论指导自己的实践。 (二)细化研究的目标、内容与计划 1. 细化研究目标。为了完成本课题研究任务,我们将研究目标细化为核心研究目标与非核心研究目标。核心研究目标是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对教师和学生健康心理的影响。非核心目标是: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的特点、组织原则、实施形式;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教育学、心理学依据;高中学生语文研究性学习评价体系。 2. 细化研究内容。为使研究工作扎实有效,我们对研究任务进行了分工:对核心的研究内容——语文研究性学习对教师和学生健康心理的影响,由教师进修学校的主研教师负责研究。由永荣中学、仁义中学、双河中学、益民中学、华江中学负责研究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对学生心理积极影响的研究。对核心的研究内容——语文研究性学习对教师和学生健康心理影响之外的与本课题有关的研究内容: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的特点,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的组织原则,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实施形式;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教育学、心理学依据;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评价体系等,则由全体参与研究的教师共同进行研究。 3. 细化研究计划。我们将主要的研究专题尽量分解在某一个月或某几个之中完成。 (1)2004年的研究内容: 6月,召开“语文研究性学习对师生心理影响的研究”推广实验会议。 7月,各推广实验学校拟出实验方案,组建实验机构。 8月,各实验学校主研教师认真学习《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试行)》、研究性学习有关理论。 9月,各推广实验学校开展语文研究性学习现状调查;举办研究性学习培训班。 10月,各实验学校子课题开题并精心组织学生开展语文研究性学习活动。 11月,召开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特点、组织原则、实施形式专题研讨会。 12月,进行语文研究性学习对教师心理的积极影响调查及专题研讨会议。 (2)2005年的研究内容: 1月,各推广实验学校学生语文研究性学习活动和案例集锦评比。 2月,各推广实验学校进行子课题研究阶段小结。 3月,开展语文研究性学习对学生心理的积极影响专题研讨。 4月,组织语文研究性学习对学生心理的积极影响测查。 5月,语文研究性学习对学生心理的积极影响论文交流与评选。 6月,各推广实验学校整理实验研究的过程性资料;筹备结题。 7月,各推广实验学校子课题结题。 8月,各推广实验学校师生语文研究性学习活动成果展评。 9月—12月,撰写县总课题组研究报告;整理各类资料;筹备总课题现场结题。 (三)强化研究过程管理 县总课题组通过深入各个子课题承担学校查看研究计划的实施情况、听取研究情况汇报、在研讨会上组织各课题组交流实验研究过程中的先进经验、按照预定计划检查课题研究实验成果的物化情况等措施加强了课题研究的过程性督导。 (四)按时收缴总结以及专题研究论文 县总课题组根据原定计划收课题阶段研究报告、专题研究论文、优秀案例等内容。 第三部分 实验研究的主要成果 通过全体主研教师扎实努力的工作,我们已经取得了以下一些主要研究成果: 一、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对教师心理的积极影响 通过实验研究,我们初步探明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对教师的求知需要、交往动机、求知兴趣、注意品质、感知觉敏锐性、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意志品质、元学习策略、合作能力、工作生活热情等能够产生积极的影响: (一)刺激教师的求知需要 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某种缺乏或不平衡状态,它表现出有机体的生存和发展对于客观条件的依赖性,是有机体活动的积极源泉。 要适应开展语文研究性学习的需要,语文教师必须学习与研究性学习的有关理论和实践经验,要明确研究性学习的概念、本质、特点、开设意义、学习目标、内容确定、实施原则、实施形式、评价方案、管理办法等等。这无疑会刺激教师对研究性学习尤其是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求知需要。“学会求知”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的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之一。教师的求知需要增强了,有利于适应当今社会,有利于平衡心理,从而有利于自己的心理健康。 (二)增强教师的交往动机 动机是激发和维持个体进行活动,并导致该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心理倾向或动力。交往动机指人们愿意与其他人进行交往,建立友谊关系需要的心理倾向。 “学会分享与合作”既是研究性学习的一个目标,又是现代人所应具备的一项基本素质。要引导学生学会人际沟通、与人合作、共享信息和创意以及成果,教师自己敢于与人沟通、善于与人合作、乐于同他人共享信息与创意和成果。这无疑会激发并维持教师交往动机的心理倾向。交往动机的增强、交往能力的提高,对心理健康发展和适应当代社会是十分有利的。 (三)激发和培养教师的求知兴趣 兴趣是个人力求认识、探究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兴趣以特定的事物、人或活动为对象,并常常伴随着积极的情绪。需要是兴趣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为了满足指导学生开展语文研究性学习的需要,教师就会不断地钻研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有关理论,探索开展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实践经验,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对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求知兴趣将会被极大地激发起来并逐渐得到培养。 (四)形成教师良好的注意品质 注意是人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选择性和集中性。有意注意是服从于预定的目的、需要作意志努力的注意;自我注意是对自己的身体、行为和观念的注意。语文研究性学习具有很强的目的性,要完成研究任务又需要坚强的意志以克服不少困难;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需要时时注意监控自己的行为和意识。不言而喻,开展语文研究性学习能够较好地培养教师的有意注意和自我注意能力。 (五)提高教师感知觉的敏锐性 感觉是刺激物作用于感觉器官,经过神经系统的信息加工所产生的对该刺激物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属性在头脑中的反映,是人们对感觉信息的组织和解释过程。 语文研究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