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一 课 时
一、教学重点:
初步领略苏轼豪放雄迈的词风,整体感知诗词意境。
二、教学难点:
通过情景设置,体会豪迈气势及作者思想感情。
三、教学内容及步骤:
㈠ 导 学
1、导语:
许多古人,每见名山大川,必有所感怀,如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范仲淹“临洞庭而忧苍生”,欧阳修“游滁州而醉山水”。他们心为山动,情为水发,锦文华章,喷薄而出,留下许多千古绝唱。宋代词人苏东坡来到历经沧桑的赤壁古战场,同样情难自己,醉书一曲《念奴娇》,让世人传唱,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传世佳作——《念奴娇·赤壁怀古》。[板书课题、作者]
2、解题:
念奴娇:词牌名,念奴,唐天宝年间的著名歌女,音调高亢悦耳,据说玄宗喜欢听她演唱,此词牌为纪念她而创立。
赤壁:苏轼所游赤壁是黄冈城外的赤鼻矶;而一般认为三国赤壁鏖战的古战场在现在湖北蒲圻。
3、作者简介:[幻灯片:苏轼的世界]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
文学:他生在文学世家,与其父苏洵、弟苏辙,都是宋代的著名散文家,文学史上被称为“三苏”。苏轼是一个全能作家,诗、词、散文及书法方面成就都堪称一流。[幻灯片举例]
思想:苏轼的思想比较复杂,他深受儒、道、佛三家思想影响,一方面仰慕屈原、诸葛亮的雄才伟略,渴望建功立业;一方面又酷爱陶潜,追慕老庄,在险恶的政治逆境中能够保持超然物外的旷达态度。
仕途:
第一时期:年轻气盛,才华横溢。他受其父影响,不拘于经书而广泛涉猎,博闻强记。宋仁宗嘉祐二年, 苏轼与苏辙同榜中进土,欧阳修称其“他日文章必独步天下”,嘉祐六年,他制科中第,踏人仕途。
第二时期:出离中央,多次谪贬。由于苏轼与当时的变法派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合,政治上屡遭挫折,他自请离朝,调任杭州、密州、湖州、黄州、惠州等地,形同流放。但期间他创作热情高,词创作进入繁盛期。
第三时期:不合旧党,复连外任。哲宗即位,高太后听政,苏轼被召会朝廷,并于短期内连连升迁,官至翰林学士、中书舍人等要职,但他与旧党领袖司马光政见不合,再次自请离朝调任。
第四时期:一贬再贬,内迁病逝。哲宗亲政,旧党获罪累及苏轼,被贬到定州、惠州等地,直至哲宗死才得以内迁,不久死于常州。
4、写作背景:
本文创作于第二时期,元丰二年,新党中某些政敌出于长期的积怨,对他的诗文随意曲解,诬其怨恨皇帝、诽谤朝廷,并将其逮入御史台受审,史称“乌台诗案”,自被捕到结案,历时五个月,不论在朝在野,政见同与不同,营救者络绎不绝,最后,宋神宗才决定不杀苏轼,而以贬谪苏轼到黄州做团练副使了事。1082年,苏轼47岁,在心情极其复杂的情况下,他游览了黄州赤壁。
5、复习:
我们前一阵学习了 《赤壁赋》,该文的心境与本文是非常类似的,其中最能抒发苏轼情怀的是哪一句?表达了他怎样的感情?
明确: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他从客人感慨人生短促无常的悲观情绪中走了出来,用自己旷达乐观的态度超越了人生。
6、设置情境,自由发言:
[幻灯片:赤壁、江浪]:假如你是苏轼,在遭受到种种官场变迁后,此时已是近半百,面对滚滚东去的江水,会有怎样的心态?
明确:失意、壮志未酬等心态。
那么,他是不是这样的心境呢,有首歌很能符合本词的意境。[播放音乐] 苏轼正是在这种豪情下,写下这首千古绝唱。[幻灯片]
㈡ 悟 学 7、听课文朗读,注意节奏,体会感情。[幻灯片:课文朗读]
8、赏析上阕:
⑴“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表达了怎样的气势?[板书:总起]
明确:词一开篇,江山、历史、人物逐一奔入眼底,引起怀古思绪。境界开阔,气象恢宏,笼罩全词。大江东去,淘空一切,唤起我们所有的向往。三句写景和抒情议论结合得天衣无缝,给人以强烈的感情冲击,并产生对历史和人生的思索,有一种通古今而观之的气度。[朗读指导:读时有气势]
[注]风流人物指有才能的英雄人物,如“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⑵“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这句怎么把前面的句子具体化了?
明确:指明怀古的特定时代、人物和地点,引入对古战场的凭吊。
千古 →三国(时代)
风流人物 →周郎 (人物)
大江 → 赤壁(地点)
①补充人物、史实:[幻灯片:周瑜、赤壁之战]
周瑜:三国时东吴都督,他曾采用部下黄盖诈降和火攻的计策,在赤壁以三万兵力打败曹操八十万大军,是历史上有名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役,那时他才二十四岁,显示非凡的才能。
[注]这里的赤壁并非三国时赤壁之战的赤壁,对此,苏轼有自知之明,因此用“人道是”、“周郎”等点了出来。
②讨论比较:历史英雄人物有很多,把周瑜换成孙权或诸葛亮好不好?
明确:理解写周瑜的作用,体会用典的贴切:抒发失意情怀,进行自比。
⑶“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三句正面描写赤壁的景色。其中哪些字词用得好?有什么修辞手法?[板书:写景]
明确:乱——突出险怪,参差不齐。
穿——形容山崖高耸入云的气势。
惊——突出了浪涛汹涌,来势之猛。
卷——状波涛翻滚,浪花四溅情状。
采用了比喻、夸张的手法。[朗读指导:读时有气势]
⑷讨论比较:为什么不写长江平静之景?
明确:写景是为了与表达的心境相吻合,官场失意,对面千古英雄,内心感慨万千。
⑸“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此句在全篇中起到什么作用?
明确:这一句承上启下。“江山如画”是从眼前景色得出的结论。江山如此秀美,人物又是一时俊杰之士。这长江、这赤壁,岂不引起人们怀古之幽情?于是便引出下面一大段写人和抒情。
⑹小结:
上阕抓住悬崖、陡壁、惊涛,波浪这些可视性极强、变化宏大的形象,大刀阔斧地描绘了一幅奇险雄伟的画面;并暗写赤壁之战惊心动魄的场面和英雄豪杰们的雄姿,表现了作者的豪迈奋发。
⑺指导学生熟读上阕并背诵,体会本文意境。
第 二 课 时
一、教学重点:
理解文中写景、咏史、抒情相结合的艺术特色。
二、教学难点:
理解词中“人生如梦”所传达的处世态度及思想内容。
三、教学内容及步骤:
9、赏析下阕:
⑴刻画周瑜这个英雄人物怎样的形象?
明确:描写了周瑜雄姿英发风流俊雅的英雄形象。“小乔初嫁”美人衬英雄,写尽俊伟风姿。据史书记载,建安三年(198)乔玄把自己美丽的次女嫁给周瑜,不久吴主孙权又拜周瑜为大都督,这时周瑜才二十四岁。“羽扇纶巾”,描写周瑜儒将装束,手握羽扇,头戴纶巾,从容闲雅,一派儒将风度。“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以曹操水军的惨败衬托周瑜指挥若定蔑视强敌的气慨。
⑵小乔初嫁距赤壁之战(建安十三年,瑜三十四岁)十年,为什么苏轼放在一起写?
明确:为了突出地表现周瑜少年得志建立功业的形象。
⑶作者为什么要着意描写周瑜年青有为英气不凡?
明确:抒发对英雄业绩的仰慕之情,引发自己未能建功立业的感伤。苏轼这年四十七岁,不但没有建树,反而待罪黄州。怀古思今,感慨万千。下面几句就是写自己失意的感伤之情。
⑷那么,后五句是怎样写人生感概的?
明确:“故国神游”,承接上文,道出了对英雄时代、英雄人物的疾情向往。这种向往在年近半百但功业无成的现实面前变得可笑。“多情应笑我”是倒装句,须解作:应笑我多情。这里用自嘲方式写自己的感伤,感情大落,最终发出“人生如梦”的感慨,以呼应首三句。英雄人物,丰功伟绩,全都是过眼烟云,稍纵即逝,也是心境旷达,潇洒酒酬月。
⑸小结探究:下阕表现手法与上阕有什么不同?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从写景到写人,进而抒发自身的情感。这首词中壮丽江山、英雄业绩,既激起了他豪迈奋发之情,但面对自身的壮志未酬也加深了他的思想矛盾,使他产生“人生如梦”的感慨。
⑹指导学生熟读下阕并背诵,体会本文意境。
10、总结全文:
内容:感怀、写景、咏史、抒情
基调:昂扬、感奋、豪迈、苍凉
全词写景、怀古、抒怀,三者完美结合,浑然一体。
㈢ 研 学 11、思考:本词如何表现豪迈的词风?
明确:⑴赤壁景物的描写。⑵对周瑜形象的塑造。
12、将本文与李清照的《声声慢》作比较,比较豪放词和婉约词的风格差异:
婉约词:多写男女欢爱、柔情、触景伤情等内容,词句委婉、缠绵、清丽,追求精巧、细腻的感情和韵味。
豪放词:风格豪迈、奔放,视野广阔,气象恢弘,结合现实生活来思古抒怀或写景言志,词句质朴,表现远大的理想报负。
13、写作特点:
⑴用豪壮的情调抒写壮志豪情。
①对赤壁景物的描写显示了词人的广阔视野,表达了词人对古代英雄的向往。江山之胜与怀古之情融为一体。
②对周瑜形象的塑造突出了周瑜的动人姿貌与出众才华,称颂了他以弱抗强指挥若定的闲雅风度,表明他渴望像周瑜一样为自己的国家建功立业。
⑵烘托和映衬
烘托:千古人物——多少豪杰——三国周郎
映衬:①虚实相映(赤壁险要形势与三国赤壁鏖战 )
②互相衬托(周“雄姿英发”与作者“早生华发”)
㈣ 评 学
14、诗词鉴赏技巧指导:
明确:朗读吟诵,整体感知——知人论世,领悟诗意——抓住诗,理清思路——由表及里,把握形象——文入情,分辨写法——展开想象,探究意境——感受韵律,品味语言。
15、讨论:有人说“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流露了作者消极的人生态度,请谈谈你的看法,并联系现实生活实际,说说当代青年应该树立怎样的人生观。
明确:本词表现了苏轼复杂矛盾的思想,他深受儒、道、佛三家思想影响,他一方面仰慕屈原、诸葛亮的经世济时,渴望建功立业;一方面又酷爱陶潜,追慕老庄,在险恶的政治逆境中能够保持超然物外的旷达态度。这些思想本来是矛盾的,但苏轼习惯于把政治思想和人生思想区别对待,采用“外儒内道”的形式,把它们统一起来,从而构成了他世界观中既有积极进取的精神,又交织着齐生死、等是非的虚无态度。苏轼此时已经47岁,被贬黄州,消沉之情难免。但他善于自我解脱,自解自慰,比较达观 ,并未表露隐退或及时行乐的消极情绪,“人生如梦”,不过是他向江月倾诉苦闷的自我安慰之词。
通过苏轼的人生态度,当代青年应该对挫折、对人生保持一种豁达、乐观的积极态度。
16、拓展练习,比较提高:
⑴请学生试着用尽可能优美的语句把写景部分的语句再现出来,体会诗歌的意境。
⑵面对壮美的赤壁景观,很自然地会想到曾经活动在这里的英雄,请同学们发挥自己的想象,想象曾经在此的英雄。
17、问题研讨:有人说:“苏轼的一生是辉煌的一生,是为实现人生价值而不屈不挠、努力进取、不懈奋斗的一生”,也有人说:“苏轼的一生是悲惨而不得志的一生。” 你对以上两种看法有何见解?无论赞成哪种看法或有第三种观点都请陈述理由。
四、布置作业:
1、根据发言中的观点,以《我看人生》为题,写一篇300-500字的议论短文;
2、将本词改写成自己喜爱的一种文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