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知道在生活中能留给人们美好东西是快乐的。
教学过程:
一、介绍人物,引入课题
1.简介高尔基
2.出示课题:高尔基和他的儿子
读句:高尔基是一位伟大的作家,他很爱自己的儿子。
二、整体感知,读文识字
1.出示自学要求
(1) 自由通读课文,想想高尔基和他的儿子发生了什么事?
(2) 读课后词语
2、检查自学效果
(1) 读词:矍头、姹紫嫣红、寄信、探望、休养、脸庞
(2) 解释:矍头
(3) 重点指导书写:嫣,并理解“姹紫嫣红”
(4) 开火车读课文,随时纠正读音
(5) 用一、二句话,说说父子间发生的事。
三、再读课文,理解内容
1、高尔基在给儿子信中谈到:
出示句子:要知道,“给”永远比“拿”快乐……
请你自读2、3、4节,找找他儿子给予人们什么?
2、交流出示重点语句,并指导朗读
来到爸爸身边以后,他顾不上休息,一直在忙着栽种各种各样的花草。
……姹紫嫣红的花儿轻轻摇晃着,散发出阵阵芳香,引来一只只小蜜蜂。
采用多种方式,读好第2句
3、引读7、8、9节
儿子离开了身边,但见花见人,高尔基心想……他告诉儿子……到了那时候……要知道……
四、讨论明理,学习名言
1、小组讨论
要求: (1)读好7、8、9节
(2)“给”、“拿”是什么意思“
(3)“给“永远比”拿“愉快”,这样的说法你同意吗?
说说你的看法。
2.交流,小组派代表参加辩论会
3.学习名言:幸福越与人共享,他的价值越增加。
4、什么事情对你来说最快乐?
五、复习巩固
1.齐读全文
2.抄写句子:嫣红的花儿轻轻摇晃着,散发出阵阵芳香,引来一只只小蜜蜂。
教学随笔:
22.歌声
教学目标:
1.能独立认识本课生字10个“触、隐、顿、浑、罩、抹、脆、内、增、添”;理解、积累词语“触礁、隐隐约约、断断续续、顿时、浑身、笼罩、抹、清脆、内心、增添”等词语;能够正确地在田字格内书写“浑、抹、内、增、添”5个汉字,并能在认真书写的过程中有意识记忆这些字。
2.能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节。
3.能熟读课文了解“歌声是怎么救了大家”的;能试把这个故事说给大家听。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形象感知,根据要求将词组补充完整。
(1)播放不同旋律的歌曲。(教师可以课前有所准备)
(2)你觉得这歌声怎么样的?请用“( )的歌声·的形式说一说。
(3)学生交流,教师板书。“美妙动听、高亢激昂、委婉深沉”等等。
2.揭示课题,反馈预习,启发导入。
(1)揭示课题。
(2)预习反馈,课文中的歌声是怎么样的?
(3)到底是谁在唱歌,在哪儿唱歌,今天一起学习课文。
二、初读课文.根据要求划句子,了解文中歌声的特点。
1.自读课文,认读生字,读文中的语句。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不加字,不漏字。
2.分小节交流朗读,并正音。
(1)注意生字的读音: “触、罩”翘舌音。
“脆、增”平舌音。
(2)借助生字“顿、浑”复习前鼻韵母“UN”。
3.根据问题,回答。
(1)是谁在唱歌,在哪儿唱歌? 板书:一个不满10岁的小姑娘 大海中
(2)怎么会在大海中唱歌呢?
小结引导:这位小姑娘乘坐的船触礁,船沉了,小姑娘和船上所有的入都落入了海中,这是一件多么不幸的事情呀!在冰冷的海水中,落水的人们都在等待着救生船的到寒!
在这样的情况下,落入水中的这个不满10岁的小姑娘唱起了歌,这歌声有什么特点?
4.快速读文,根据要求划句子。
(1)快速读课文,用“——”划出文中描写歌声的句子。
(2)交流句子,并正确朗读。
“突然,远处海面上隐隐约约传来断断续续的歌声
“海风把她清脆、激昂的歌声传播到更远的地方。”
①正确朗读句子,注意“隐”前鼻音。
②交流朗读句子,并板书。 “隐隐约约、断断续续、清脆、激昂”
①联系句子,理解“隐隐约约、断断续续”。这隐隐约约、断断续续的歌声是谁听到的?
因为歌声来自远处,马金纳离它很远,因此这歌声是隐隐约约、断断续续的。
(3)引导。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