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我会记住炮要用火点。
师:原来这些字的偏旁都和这个字的的意思有关,这就是形声字的形旁,旁边都有一个“包”字,是它们的声旁,找到这些规律,我们就可以更容易辨别这些形近字。
师:出示新字“鲍”,你猜猜,它是什么字?
生:我猜它肯定和鱼有关,我们吃的鱼中好像只听说过鲍鱼,不知道是不是这个“鲍”。
师:真是聪明的孩子,你已经学会举一反三了。
赛一赛:快速读出老师卡片上的字,如泡,水泡的泡。
从这个片段中,我们可以看出老师根据形声字的规律,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发现、总结,使之能有效地掌握“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等多种识记字形的规律,从而有效地提高识字能力。
(4)识字写字有机结合。
写字训练是识字教学的重中之重,我们应让学生在描描写写中体验识字乐趣,使之认真写字。在教学中要做到以下三个结合——
v 学生主动分析字形与多次练习相结合。
v 学生主动分析字形与多角度组词相结合。
v 学生主动分析字形与汉字书空相结合。
请老师再看看这个教学片断,还是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识字2》教学片段
师:谁能把天安门城楼前的金水桥指给大家看。
生手指图教大家读——金水桥。
师:这个名字多美,再读读。谁能记住这个桥字?
生:我是先记住木字旁,右边上面一半是个天,下面是一撇一竖。
生:上面不是天,是夭。
师:古时候可没有金水桥这么漂亮的桥,人们把木头拼接起来横在小河上的就叫小桥,所以桥字是“木字旁”。
师:后来用石头做的桥叫——石桥。
师:我们教学大楼和办公楼连接起来的部分叫——天桥。
师:你还知道什么桥吗?
生:牛郎织女的鹊桥、南京长江大桥、立交桥……
师:“桥”好看又好用,造起来可不容易,写起来也不容易。要注意哪些地方呢?
生:木字旁旁边的捺要变成点……
师提醒:关键是右边三个撇。第一个撇是——短撇,第二个是
——长撇,第三个是——竖撇。
师:在田字格里边写边念写字小口诀:桥字有三撇,短撇、长撇和竖撇,最后一竖不能斜。
生在课本上描红。
从这个片段中,我们看到老师把识字写字有机的整合在一起,通过读字音、记字形、辨字义,在理解中识记,在识记中积累,让学生对“桥”的认识更加丰富。教师随口编出的小口诀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下意识地去寻找所要写的字的关键笔画,有利于帮助学生把字写匀称、写美观。
介绍了词串教学中识字教学的片段,我们再来看看一位老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进行随文识字教学的。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小动物过冬》教学片断
师:秋风刮起来了,天气越来越凉了,三个小动物想,我们该怎么过冬呢?于是它们就商量开了——(出示卡片:商量) 师:(指“量”)这个字读什么?(生答liàng)这是一个多音字,可以读liànɡ,在这里它读liánɡ。你来读一读。(生读) 师:两个字合起来以后读轻声。(生连读两遍)很好。三个小动物在一起商量。“商”字里面有一个口,意思是要说话。一个人怎么商量啊,要几个人在一起商量,所以商量的“商”下面还有一个“八”。闭上眼睛想一想,商量的“商”里面有什么?(略停)“八”和“口”。记住了吗?
现在我们把“商”这字请到田字格中,写“商”的时候,上面的横要写得长一点,下面的框要写得大一点,为什么呀?因为里面要放“八”和“口”。
教师综合运用识、认、读、写多种手段引导学生识记“商”字,重点突出,准确而到位。
同样是这篇课文,看看老师是如何教学“暖”字的?
师:燕子是怎样过冬的呢? 生:是飞到南方去。 师:它为什么要到南方去呢? 生:因为冬天来了,北方太冷了。 师:南方很暖和,这是小燕子到南方去的理由。(出示“暖和”)谁会读这个词?“和”读轻声,请你读。(生读)学着他的样子,我们一起来读读。(生齐:暖和) 师:太阳照在我们的身上,我们就会感到怎么样? 生:很暖和。 师:你们看,这个“暖”字是什么旁?(生答“日字旁”)和太阳公公有关。暖的右半部分特别难写,让我们一起来记一记——上面是一个爪子头,接下来是一短横,下面是一个朋友的友。我们一起来写。(学生跟着老师书空)
形意结合识“暖”字。运用“汉语言文字的规律”、联系生活是识字教学的要义。唯如此,字才能识得牢,记得久。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