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康
“拿来主义”,五花八门
打开互联网搜索一下,“拿来主义”就会铺天盖地而来。男人用女人的护肤品是“拿来主义”,重现青楼烟馆为旅游景点也是“拿来主义”,林林总总,五花八门。今天说拿来主义,当然不是讨论护肤品和青楼烟馆,而是关注像商贸往来、文化交流、技术
引进等这些大题目。人们在读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的时候,往往只把关注点放在“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其实,鲁迅在文章中告诉我们:他的“拿来主义”是与时代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除拿来时放出眼光精心选择外;在拿来以后还必须有必要的后续操作。选择只是鲁迅的“拿来主义”的一个环节而已。紧扣时代,精心选择,后续操作是我们理解“拿来主义”,运用“拿来主义”缺一不可的要素。
要生存发展,必须“拿来”
鲁迅说“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在任何时代,人们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吸取营养成分,否则要发展不可能,要生存也会成问题。假如我们的生存与外域隔离,与历史断绝,我们就会回归为一群茹毛饮血的怪物。
送去有分寸,拿来有眼光
鲁迅的《拿来主义》写在1934年,收在《且介亭杂文》中。那时的中国正处在抗日战争前夕,日本帝国主义亡我之心昭然若揭,国家正处在风雨飘摇之中。当时的中国,在中外的文化交流中,一味将祖宗留下来的古画、古董送出去,送了古画又送新画,送了古董又送活人……以为“发扬国光”。鲁迅对这种“送去”的效果表示怀疑。但他不是一般地反对“送去”,只是不主张一味的送,还得留些给后代。与“送去”相比,人们却大大忽略了“拿来”。那时的中国人,对外来的东西感到厌恶,因为那不是拿来的,而是“送来”的。送来的什么呢?英国的鸦片、德国的废枪炮、法国的香粉和日本的花里胡哨的小洋货。鲁迅主张不要送来的,却要开动脑筋,自己动手去拿所需要的东西。也就是说,“送”得要有分寸,“拿”得要有眼光。
后续操作更重要
做到了“运用脑髓”,“放开眼光”去拿,人们以为完事大吉,其实才做了一半;更重要的是,鲁迅说:“总之,我们要拿来。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也就是说,在拿来以后,还要有后续的操作。拿来的东西不同,后续的操作也不会一样。稍后,我愿意推荐一篇文章,非常精辟地论述了“拿来”和后续操作的关系。
吸收传统精髓仍需眼光
从老祖宗那里拿,虽然简单了许多,只要是有的,可以随便拿,但仍需要眼光,要精心选择。现在钻故纸堆之风又起,品这品那。能够把我们的传统文化典籍,咂摸出点滋味来固然好,但需要十分小心,品出来的东西,应有益于国家民族的生存发展,否则一不留神就会陷入传统文化的泥淖,无法自拔。鲁迅的拿来主义,对匡正学风,很有现实意义。
现代的拿来主义,繁难而复杂
今天不可能泛泛地讨论一切拿来主义。既然如此,还是谈谈我们特别关注的技术引进吧。有位叫C.H.的网友说:“‘拿来主义’才是大家应该高举的旗帜。从汽车研制,歼十研发,高速机车研发,神舟系列研发等等,都应该如此,学习吸收国外的先进技术越多越好,能够拷贝最好,但要知道为什么这样设计。”
今天已经不再是鲁迅写这篇文章的时代,中国已经走上了富民强国之路,与他国间的商贸,科技,文化的交流,其内容之广泛,规模之宏大,远非那时可比。我们今天所需要的,不再是那些普通的东西,而是进入了高精尖领域。五、六十年代,我们要的是解放牌卡车,东方红拖拉机;而现代我们要的是大飞机、高速机车、核电站设备等等。这些方面的制造技术,是我们今天势必拥有的。而它们又都是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决定了今天的拿来主义的特点:要拿来的东西不是很容易就拿得到,甚至根本就拿不到。能拿到的,其后续操作也更加复杂。
再创造是技术引进的关键环节
我还从来没有见过,有谁把“拿来主义”的主张,像C.H.这样彻底。彻底固然好,但他好像忘了“今夕是何夕”,也忽略拿了之后的操作。后续操作不再是使用、存放或毁灭那样简单了,应该是:消化、吸收、再创造,而再创造是关键环节。关于这一点,我愿意推荐胡其峰的一篇文章:《自主创新也要注意“拿来主义”》。文章提到:日韩两国,每引进1块钱的技术,会花费10块钱去消化、吸收、再创造,而我国却只花7分钱;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别?人家引进技术落足点是再创造,发展自己的技术;而我们引进的技术是直接进入企业的生产线,尽快赚钱,很少有研究力量参与后续研发。韩国政府主导对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造。这是韩国经济崛起的经验的核心,因为政府的目的是技术的自主化,而不是经营者们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回报。可见引进技术不是拷贝一张纸,没那么简单。
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C.H.的网友高呼,高举“拿来主义”的旗帜,什么汽车、歼10、高速机车,神舟飞船一并拿来。这主意不错,然而这些技术究竟不是摆在地摊上的梳子、袜子和小孩玩的拨浪鼓。就是鲁迅说的那个穷青年的大宅子,也得有人给他留下来。C.H.所主张的拿来主义,究竟有多好?只要收集点事实,想想就会明白。就说汽车吧,大概可以算得上“拿来主义”搞最热闹的行业,都试图通过合资“拿来”技术。现在满大街跑的在中国制造的汽车,核心技术没有拿来,倒是大把大把的人民币送了过去。现在中国核电,我们看到的是大发展,听到是“国产化”,但没有看到成功地引进关键技术,更谈不到后续研发。真正的自主研发更没有人关心。一窝蜂似地建核电站赚大钱,走上一条长期(不说永远吧!)买关键设备,向外国人腰包送人民币的不归路。这真是让我们感受到鲁迅先生告诫的“拿来主义”的危机了。歼10战机和神舟飞船,真正的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并没有一项是拿来的,可见“拿来主义”并非是百试不爽的灵丹妙药,无需高呼“高举”。
如果说有关键技术让我们去拿,而我们拘泥于“不是自主研发、自主创新”不去拿,怕丢了面子,那就是鲁迅说的孱头、混蛋。C.H.列举的那些技术,要么是核心机密,要么人家只热衷卖产品,要么关乎国家经济命脉和国防安全。你无论是用金钱买、市场换,以及搞合资,人家都不买你的账。在这个世界上,的确有你要的技术,就攥在人家的手里,你就是没有办法得到。望梅终究难以止渴,除了自主开发,你无路可走。总是临渊羡鱼,不肯退而结网,那才是真正的孱头、废物、无志气者。 执教:重庆市渝北中学校 刘祖平 点评:重庆市渝北区教科所副所长、研究员 余国源
一、点击目标:
1、领会文章深刻的思想内涵及其现实意义
2、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
3、学习形象化说理的方法
二、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课文1——7段。
一、激趣导入: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对外开放,犹如一江春水,势不可挡。于是如何对待外来文化,如何对待中外文化之间的交流,便成了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其实,早在上个世纪30年代,鲁迅先生就曾专门著文,对此提出了自己的主张,这就是他的著名杂文——《拿来主义》。
二、合作、探究
多媒体展示排除法解题思路
或A或B或C或D
非A
非B
非C
所以D
如果一个题有若干个选项,而要证明其中某项正确,那么只要找出依据,否定其它所有的选项就行了——这就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排除法。从论证手法的角度看,属于因果论证。《拿来主义》这篇文章就反复使用了这种论证思路和论证手法。
问题1:我们先看课文的1——7段。作者在几段里面提到了中外文化交流上的几种做法。快速阅读,把作者提到的几种做法一一找出来。
明确:A、闭关主义 B、送去主义 C、听凭送来 D、“送去”之外,还得“拿来”。
问题2:那么,作者选择的是哪一种做法呢?
明确:作者认为正确的做法是:“送去”之外,还得“拿来”。
问题3:那么作者是如何排除(否定)其它做法的呢?(1)“闭关主义”是怎么做的?(2)“闭关主义”是否行得通呢?为什么?
明确:(1)闭关主义的做法是:“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也就是彼此不交流。(2)闭关主义”行不通。因为“给枪炮打破了大门” 也就是用武力逼迫,“又碰了一串钉子”。于是排除(否定)了“闭关主义”的做法。
问题4:“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 。作者这样说有依据吗?其论证方法是什么?
明确:有依据。“先是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 “听说不远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催进‘象征主义’”。其论证方法是例证法(举例论证)。
问题5:作者又是用什么方法否定“送去主义”的呢?
明确:通过与尼采的类比,作者指出“送去主义”的危害——“当佳节大典之际”,我们的子孙“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也就是必沦为乞丐。
问题6:理解下面这几个句子。
(1)“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 加点的词语有什么特点?
明确:准确、生动和奚落。
(2)“总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活人”指的是谁?是不是一种进步?为什么?因此,加点的文字带着什么意味?
明确:“活人”指的是梅兰芳博士;不是一种进步,因为本质上还是“送去主义”;因此加点的文字是反语。
(3)“当然,能够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究竟是不是见得丰富和大度?为什么?因此“丰富”和“大度”两个词带有什么意味?
明确:不是。因为作者在举例的时候——句子(1)语带奚落,而且 “送去主义”会使我们的子孙沦为乞丐。因此,“丰富”和“大度”这两个词带有讽刺意味。
(4)“我在这里也并不想对于‘送去’再说些什么,否则太不‘摩登’了。”“摩登”是什么意思?作者为什么这么说?
明确:“摩登”的意思是“现代的”“时髦的”。作者“不想对于‘送去’再说些什么,否则太不‘摩登’了”,是因为“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作者这么说显得语言幽默。
问题7:“送来”的都是些什么东西?作者用一个成语来给这些东西定位,是哪个成语?
明确:送来的“先有英国的鸦片,德国的废枪炮,后有法国的香粉,美国的电影,日本的印着‘完全国货’的各种小东西。”作者用“残羹冷炙”这一成语给这些东西做了定位,正因为如此,“连清醒的青年们,也对于洋货发生了恐慌”。于是对文化交流上的 “送来”主义给予了否定(排除)。
问题8:模仿多媒体展示的排除法,请大家归纳1——7段的论证思路。(多媒体展示如下——)
明确:或闭关主义,或单纯送去,或听凭送来,或送去之外,还得拿来
闭关主义,实行不通
单纯送去,沦为乞丐
听凭送来,大受其害
所以,送去之外,还得拿来(拿来主义)
问题9:1——7段论证的是什么问题?整体上使用的论证方法是什么?
明确:1——7段论证的是:为什么“送去之外,还得拿来”,即为什么要“拿来”。整体上使用的是因果论证法。
第二课时
一、教学内容:学习课文8——10段。
二、合作、探究
问题1:课文1——7段论述的是为什么要“拿来”。8——9段论证“怎样“拿来”。文中的“大宅子”比喻什么?
明确:“大宅子”比喻外国文化遗产。
问题2:对待“大宅子”的方法,文章摆出了哪几种?
明确:对待“大宅子”的态度和方法有:①孱头徘徊不敢走进门 ②昏蛋放一把火烧光 ③废物欣欣然接受一切 ④拿来主义者“占有,挑选”
问题3:说说前三种方法的含义是什么?
明确:前三种方法的意思分别是:懦弱无能、害怕继承、拒绝借鉴的逃避主义;盲目排斥的虚无主义;崇洋媚外、主张“全盘西化”的投降主义。
问题4:拿来主义究竟又是如何“占有,挑选”的呢?第9段借助一系列生动贴切的比喻,做了形象的阐述。如果用平实的语言,可以怎么表述?
明确:有益的(即“鱼翅”),要“拿来”,而且“使用”;既有危害又有用处的(即“鸦片”),要吸取、使用它有用处的方面,清除它有害的方面;人民根本不需要的(即“烟灯”“烟枪”和“姨太太”),原则上加以“毁灭”(只留少许送博物馆)。
问题5:根据上面的分析,用精练的语言,归纳拿来主义者“占有,挑选”的态度和方法。
明确: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即批判地接受。这种态度和方法,不仅适用于外国文化,也适用于外国政治、经济、技术和军事等领域;同样适用于对本国文化遗产的继承,以及对他人经验的借鉴等等各个方面。
问题6:模仿1——7段对论证思路的归纳方法,归纳8——9段的论证思路。(多媒体展示如下——)
明确:或逃避主义,或虚无主义,或投降主义,或批判继承
逃避主义是孱头
虚无主义是昏蛋
投降主义更是废物
所以,对文化遗产要批判地接受
问题7:以小见大,运用比喻,通过细小的、人们熟悉的事物来阐明抽象、深刻的道理,是8——9段一个突出的特点。完成下面的课堂练习——(多媒体展示)运用人们熟悉的比喻,阐明下面的道理。
坚持对外开放,可以有力地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和发展;但同时,我们又要加强法制建设,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防止腐朽落后的东西乘虚而入,对我们造成危害。
参考答案:好比一间屋子,把窗子关起来,甚至完全堵上,彻底封死,自然可以防止苍蝇、蚊子等有害之物的侵入,但同时也挡住了灿烂的阳光、新鲜的空气,还有悦耳的鸟语和沁人心脾的花香。那么怎么办呢?无视危害的存在,大开窗子自然是不行的。我们的意见是,安装一层过滤的纱窗,把有益于身心的健康东西放进来,同时又挡住了威胁我们的一切有害之物。
问题8:最后一段是结论。齐读第10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1、“拿来主义”者首先要具备什么样的素质?
明确:“首先要这人沉着,勇敢,有辨别,不自私”。
2、实行“拿来主义”有什么作用和意义?
明确:从正面说:“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会成为新宅子。”从反面说:“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简单点说,“拿来”的作用和意义,在于提高我们自身的素质和创造新的文化。
【点评】 排除法,巧理思路;小练习,一箭双雕
(一)排除法,实际上是形式逻辑中的选言证明,即通过选言推理的否定肯定式而间接证明论题的方法。这种证明的步骤是:将论证的论题作为有关问题全部可能成立的几种假定之一,即作为选言推理前提的一个选言肢,然后找出依据,否定除论题以外的其它选言肢,从而确定论题的真实性。这样分析《拿来主义》的论证思路,应该说是一种全新的尝试,是一种创新。但限于学生的知识基础,我在教学中换了个学生熟悉的说法,从而使问题变得比较简单、容易;而善于化繁为简、变难为易,无疑是教师教学能力的一种体现。
(二)课堂小练习,具有一箭双雕的作用。一是让学生深入体会并初步学会使用形象化的说理方法,二是深入领会“拿来主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这个题目也许显得很大,只是由于最近阅读了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结合我国的对外开放,对此颇有感触,于是想随便谈谈,皮毛而已。
经历了几百年的闭关锁国,中国人逐渐认识到“关起门来”的种种害处。在新文化运动中,鲁迅先生作为倡导者,以一篇《拿来主义》率先提出了“拿来”的观点。然而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邓小平提出“改革开放”后,中国才真正走上了对外开放的道路。时光飞驰,转眼到了21世纪,在距“拿来主义”提出近80年的今天,中国的对外开放又如何了呢?
不可否认,“改革开放”似春风一般吹醒了神州大地,使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使人民过上了富裕的日子。但是每一件事都有其两面性,对外开放也如此,尽管其利处远远大于其不足之处,但我想我们还是应当正视其不足之处,以便更好的“拿来”建设祖国。
鲁迅先生在《拿来主义》一文中很明确地亮出了观点:“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自己来拿”我想我们已做得很好了,现在的中国是独立自主的,我们不再接受别人“抛给”的东西,而是自己去“拿”。但在“运用脑髓,放出眼光”上,我们还是有所欠缺。“鸦片”还是有人用做私用,国家不允许,就转入地下,外国的“水货”源源不断地运进来,依旧有得是市场,比如前一段时间新闻里报道“洋垃圾”事件,明明是对身体有害的东西,工商部门抓了又抓,却是收效甚微。至于“姨太太”一类的更是不用说了,在一些阴暗的市井旮旯大模大样地迈着小碎步走着。一些暴力黄色的洋漫画洋碟片随处可见,常常是好端端地走在街上,就会给那些抱着孩子的外地妇女拦住,神秘兮兮地被问上一句“外国碟片要吗?”如果被问的人拒绝了倒也算了,顶多是那些“拿来”的人自讨没趣。但可悲的是,有为数不少的人会饶有兴趣地尾随着穿过大大小小的七扭八歪的弄堂去那旮旯中“拿”。外国的“鱼翅”国家拿了来,“垃圾”却也带进不少,“贪污腐败”“婚外恋”“**”这些新世纪的新名词人们早已见怪不怪。“拿来主义”似乎成了这些肮脏的东西进入中国的最好的借口:既是拿来嘛,就该什么都拿呗,那不是鲁迅提倡的嘛。听了这句话不知鲁迅先生九泉之下是该哭还是该笑。
现在许多法律被颁布出来消灭这些当初“错拿”了的东西,诸如《婚姻法》等等,这自然很好,但我想现在当务之急的不是禁而是引,引导人们自觉将这些“糟粕”抛回国外去,那里来的就回那里去。至于那些在国门外徘徊,不怀好意地想借机溜进来的“鬼魅”,也趁早让它消散了吧。
这需要全社会的努力。国家颁布了《公民道德建设纲要》,就为引导人民提高自身素质迈进了一大步。但做为国家主体的我们也应当积极配合实行,提高素质,炼就一双“火眼睛睛”,学会“拿”,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地拿,要多拿回些“鱼翅”和几个朋友当成“菜萝卜”般吃掉;若是一不小心拿回块“鸦片”也应赶快送到药店为妙;倘使错领回个“姨太太”之流的,还是趁早送其回老家去罢。
我想如果做到了以上这些,对外开放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鲁迅先生所说的“拿来主义”,而邓小平同志也将安息了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