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独立完成,师巡视并指导。选择列分步算式和列综合算式的同学各一位到展台前,结合着自己做的进行思路的分析,计算方法的介绍)
生1:我先用6除以 算出一共制作了15顶帽子,然后用15乘 ,算出送给幼儿园多少顶帽子。
师:同学们有什么问题要问他吗?
生:求一共制作了多少顶帽子为什么用除法计算?求送给幼儿园多少顶帽子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师:问题提得有水平!请回答!
生1:要求一共制作了多少顶帽子?实际就是求6里面有多少个 ,所以用除法计算。求送给幼儿园多少顶帽子就是求15的 是多少,所以用乘法计算。
师:谁再来说一说?
生:要求一共制作了多少顶帽子?实际就是求6里面有多少个 ,所以用除法计算。求送给幼儿园多少顶帽子就是求15的 是多少,所以用乘法计算。
师:这一问一答,我们就把数量关系弄得更明白了。请你再来讲讲你是怎样做的。
生2:我也是先用6除以 算出一共制作了15顶帽子,然后用15乘 ,算出送给幼儿园多少顶帽子。
师:那你们做的不同在哪里?
生:一位是列的综合算式,一位是列的分步算式。
师:你更喜欢哪一种列式方法?为什么?
生:列综合算式更好一些,因为列综合算式计算起来更简便。
师:怎么个简便?
生:第一个等号后面变成了分数连乘法,这样就可以变成连乘法,能够一次性约分。
师:理由充分,有说服力。
四、练习
师:那咱就做几道计算题试试?(出示四道计算题)
生:独立完成(师巡视辅导,后集体订正)
(生逐一汇报)
师:咱们来看一位织手套的阿姨给大家出了一个问题。(师出示第74页第4题)
生:独立完成。(师在巡视时,发现这个问题学生不好理解,于是引导学生利用时间、速度、路程之间的关系来解释。)
五、小结
师:这节课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你有哪些收获?
生1:我会用分数乘除混合运算来解决问题了。
生2:我明白了以后再遇到难题时不要着急,要静心思考。
师:好样的!
教学反思
-----------教学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有感
吴江市实验小学 颜利萍
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是基本的分数乘法应用题的发展,这一类题目的解题关键还是先要弄清把哪个数量看作单位“1”,重视数量关系的分析和解题思路的训练,使学生正确熟练地掌握解题方法,所以在教学这一课时,不仅要体现分数应用题的特点,更要融合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我在设计过程中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一、情景的创设。
分数应用题相对于空间图形、找规律等内容较枯燥,让学生一步一步地跟着书本说数量关系,学生易感困乏。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过程中,深层次的认知投入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密切相关,而良好的情感态度的形成反过来会促进学生主动地学习与探索。怎样才能牢牢吸引住学生的眼球,使学生对这部分内容产生兴趣,这是我首要考虑的问题。我在导入、练习及拓展题的设计上均有一定的情景的创设。新课的导入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是借班上课,学生对新来的教师易产生好奇心理,利用这一好奇心理,我在设计找单位“1”,说数量关系式的习题时,尽可能贴近学生的生活,如“六(6)班,女生人数占全班的;五(1)班,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以此激起学生的内在动机,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中来。在巩固练习中,我设计了“学生五(1)班有学生51人,在周五的兴趣小组活动中,参加写作组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参加数奥的占全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这一题,使练习内容贴近学生生活,使学生有感而发。最后在拓展题中,我说老师喜欢逛街买衣服,出示了以下一道选择题,“同样一件衣服,A商场标价280元,现在降价。B商场标价350元,现在降价。你建议老师去哪个商场购买?为什么?”题目一出示学生就跃跃欲试,看得出学生喜欢这样的情景,这样的习题。
二、思维的训练。
在这部分教学中,我非常重视训练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较好地掌握此类题目的思考方法,有利于学生顺利地说出解题思路。我从一开始安排找单位“1”,说数量关系式,出示“六(6)班,女生人数占全班的。”这句话,问学生“你知道老师从这句话中理解到你们班哪些信息?”再从“五(1)班,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这句话让学生说说从中知道我教的五(1)班的男女生人数的哪些情况。这样学生回答轻松、自然,不仅找准了单位“1”,数量关系式也说得非常完整,反映基础扎实,也为后面的学习作好充分的准备。例题的教学基本上都让学生来说、来做,方法不再局限书上的一种方法,一种解题思路,而是先让学生自己解决,再让学生说想法及解题思路,在学生表达解题思路时,注重学生的语言表达,并非一定要按照课本的固定模式来讲,允许学生用自己的方式、用自己的语言来分析问题,表达思路。再把自己的解题方法跟同桌交流,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想法得到了充分的肯定和鼓励,同时也拓宽了其他学生的思路。最后通过两种方法的比较,与复习题的比较,使学生初步认识了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的结构特点,在这个环节中,学生分析数量关系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学生的思路更为开阔。除了例题的教学我是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去尝试,其它的环节也尽可能让学生去独立思考,使得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充分的张扬。巩固练习中安排的一题“口头列式不计算。
一堆煤24吨,运走吨,还剩多少吨?
一堆煤24吨,运走,运走多少吨?
一堆煤24吨,运走,还剩多少吨?
一堆煤24吨,运走一些后,还剩,还剩多少吨?
一堆煤24吨,运走一些后,还剩,运走多少吨?”这题中既有新学的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又有一般的分数应用题,这样学生的思维处于紧张、刺激之中,也是思维最活跃的时刻,使学生在新旧知识的交叉练习中,既巩固新知,又加深了对新旧知识间的联系。
三、体现应用价值。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实际应用中学数学,是我们的不懈追求。如何让学生体会数学有用,最好的办法是设计相关练习,让他们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设计复习题时我是从学生熟悉的身边的问题找起,让学生更容易地理解数量间的关系。在巩固练习中通过设计以下一题:
“老师在平日喜欢逛街买衣服,看中一件衣服,
A商场标价280元,现在降价。
B商场标价350元,现在降价。
你建议老师去哪个商场购买?为什么?”,让学生切实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从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和信心。
四、结束语。
在平时上课总结时,我会让学生谈谈收获与体会,学生很难达到知识上的提升和情感上的升华。在这节课的最后我让学生对我的教学进行评价或提建议,一开始气氛较沉闷,在对学生鼓励与表扬后,学生接二连三地说出了他们对我的评价和看法。我也从中了解了我这堂课上得怎样,学生的需求是什么,以此为总结对我的教学也起着一种促进作用。
当然这堂课下面的几处不是最满意,学生的解题思路的分析、训练比较扎实,但教案的设计缺新颖;预测不够,如导入前的复习,有学生提出花的时间过多,这与班级的基础有很大关系,六(6)班基础知识掌握扎实,步骤无需过细等。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