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教育教学资料
<

 

[组图]《分数乘法》教案

查询分数乘法的详细结果

同学跳绳,小明跳了120下,小强跳的是小明的 ,小亮跳的是小强的 倍,小亮跳了多少下?

  (三)提高题.

  六年级有三个班参加植树,___________,二班植树棵数是一班的 ,三班植树棵数是二班的 倍,___________?

  五、课后作业

  (一)六年级同学收集了180个易拉罐,其中 是一班收集的, 是二班收集的.两班各收集多少个?

  (二)长跑锻炼,小雄跑了3千米,小雄跑的 等于小刚跑的,小勇跑的是小雄的 小刚和小勇各跑多少千米?

  六、板书设计

分数乘法应用题

  小亮的储蓄箱中有18元,小华的储蓄的钱是小亮的 ,小新储蓄的钱是小华的 小新储蓄了多少钱?

 

  教案点评:

  解答分数应用题的关键是弄清题中的数量关系,谁和谁比,把谁看作单位“1”,求的是谁的几分之几。这也正是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学生分析能力的体现。是我们课堂的叫目标之一。
  这节课是分数应用题的第二节。学生已具备初步分析已知和找单位“1”的能力,但是增加了一个条件,并增加了一个数量。要利用已有的分析方法分步分析,才能化难为易,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发挥集体的智慧,在共同讨论中理解已知条件,有利于学生排除思维障碍。教师再配以线段图加深强化学生理解题意,以实现旧知识向新知识的迁移和飞跃。练习的设计,由易到难、变换条件,有助于学生灵活分析,防止定势。

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课本17~23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会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分数乘法的意义。
2、理解和掌握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能逐步学会用线段图来分析数量关系。
3、发展分析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结合实际问题受到国情教育及环境教育等。
教学重点:会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
教学准备:实投、尺子等。
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
  一、复习
1、借助实例说明分数乘法的意义。
2、小结。
二、解决问题
1、出示问题,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2、引导学生找出和分析问题中的关键句,弄清什么量和什么量相比较、哪个量是单位“1”、要求的量是单位“1”的几分之几等。
3、线段图帮助分析题意。
4、理解解决问题的思路:找准单位“1”,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进行解答。
5、列式解答,再指名说说列式依据。
6、小结回顾解决问题过程及思路,并根据计算结果进行国情或环境保护教育。
三、巩固应用
见各个例题后面的“做一做”等。
(着重引导学生按解决问题的步骤进行学习)
四、全课总结
五、作业:略。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
题目
线段图
列式:

"较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44页的例1.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能正确找出数量之间的对应关系,说明解题步骤,选择简便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 分数乘法应用题的结构特征及其数量关系的分析。
教学难点: 变"不对应"为"对应"。
教学过程:
一、尝试准备
1.出示线段图:
一个发电厂有煤2500吨
用去吨?

用去3/5
2.让学生由线段图口述一道应用题。
依据学生口述的应用题,教师板书:
一个发电厂有煤2500吨,用去3/5,用去多少吨?
3.让全体学生读题,并指名口述算式。
4.问学生为什么用乘法计算,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5.对照线段图,教师重点启发学生:2500和谁相对应,所求的问题"用去多少吨"和谁相对应?
二、出示尝试题
1.教师将线段图中的原有问题"用去多少吨?"隐去,出示新问题"还剩多少吨?"如图所示:
一个发电厂有煤2500吨
还剩?吨

用去3/5

2 教师先指着线段图启发学生:如果问题让我们求"还剩多少吨?",接着迅速将准备题中的问题"用去多少吨?"也变成"还剩多少吨?",问:老师不讲,同学们还会做吗?(学生跃跃欲试齐答:会。)
三、练习
1.放手让学生试着在稿本上做题:
一个发电厂有煤2500吨,用去3/5,还剩多少吨?
2.教师巡视,找出典型的写在黑板上。
第一个学生的做法:
2500-2500
=2500-1500
=1000(吨)
答:还剩1000吨。
第二个学生的做法:
2500×( 1- )
=2500 =1000(吨)
答:还剩1000吨。
四 学生讨论
1 学生做完后,相互讨论,讲一讲自己是怎样做的?为什么这样做?
2.学生讨论后,教师问:这道题究竟该怎样做呢? 同学们想不想知道答案?
3.接着让同学们打开书第44页,告诉学生,同学们刚做的这道题就是书上的例1,也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较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quot;。教师板书课题。
五、自学课本
1.让学生对照例题,检查自己是否做对了,如果错了,找出错误在哪里?

2.看书回答书上用了几种方法?自己用的是哪一种方法?
3 理解两种算理,比较哪一种方法简便一些?
教师讲解
1.针对学生的板演,重点讲解。
对于第-种方法:2500-2500 。
教师问:(1)2500× 求的是什么?
2500-2500 求的又是什么?
要求学生对照线段图说明。
第二种方法:2500×(1- )。
教师问:(1)1- 求的是什么?
(2)2500×(1- )求的又是什么?
要求学生对照线段图说明。
2.教师重点启发:
(1) 谁能找出数量之间的对应关系?
(2) 所求问题"还剩多少吨"和 相对应吗?它和谁相对应? 在题目中直接告诉没有?没有告诉怎么办?
(3)谁能说一说做这道题的关键是什么?
3.让同学们比较一下,这两种解法有什么不同?哪一种方法简便?
4.比较准备题与尝试题的异同,并说明后者难在哪里?
(准备题中问题所对应的分数已尝试题中,问题所对应的分数没有直接告诉,须先求。)
七、质疑问难
八、练习
1.口答:
(1) 一令纸用去 ,还剩几分之几?
(2) 一令纸有500张,用去 ,用去多少张?
(3) 一令纸有500张,用去 ,还剩多少张?
2.某肥皂厂计划生产肥皂360000箱,已经生产了 ,还要生产多少箱?(用两种方法解答)
九作业
教材第46页练习十三第5、6两题。
设 计 意 图
一般来说,应用题教学往往是从题目人手,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分析题意,出线段,找出数量之间的联系,最后找到解答方法。
而这节课先把握整体,将应用题的数量关系,用线段图直观地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在已有知识(能够求出"用去多少吨煤?")的基础上,解答新问题(还剩多少吨?)。从而使学生能把握问题的关键所在(所求问题的对应分数 没有直接告诉,须先求)。使问题明了化、简单化。|
这节课采取让学生试做→讨论→看书→教师讲解的办法,旨在发挥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上一页  [1] [2] 

来源:中国哲士网

教师学生家长 分数乘法资料 备课考试教学

教育资料 [组图]《分数乘法》教案 文章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分数乘法教案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教案 分数乘法
    <<分数乘法应用题》教学反思
    分数乘法教学反思
    《分数乘法》教学反思
    分数乘法  教学反思
    分数乘法教学反思
    《分数乘法》教学反思
    《分数乘法》 教学反思
    分数乘法简便运算教学反思
    《分数乘法》教学设计
    分数乘法教案
    分数乘法教学反思
    分数乘法应用题教案
    《分数乘法》教学设计
    “一个数乘分数”教学设计
    《分数乘法》教案
    分数乘法之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分数乘法应用题教案
    《分数乘法之分数混合运算》教案
    分数乘法复习教案及试题
    《分数乘法》第一教时教学反思
    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教案
    “分数乘法的实际问题”教学设计
    分数乘法教学反思
    《分数乘法应用题》单元教学设计
    《分数乘法之分数混合运算》教案
    分数乘法练习题
    分数乘法 练习题
    分数乘法提高练习题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分数乘法》课堂实…
    《稍复杂的分数乘法问题》教学实录
    《分数混合运算》教学实录
    《分数乘法》教学反思
    《分数乘法》的教学反思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学设计
    《分数乘法应用题》教学反思
    分数乘法教学反思
    分数(百分数)乘法应用题教学反思
    《分数乘法》教学反思
    分数乘法应用题教学反思
    分数乘法一步应用题教学反思
    《分数乘法解决问题》例1教学反思
    分数乘法应用题教学反思
    《用分数乘法和加减法解决稍复杂的实…
    《分数乘法》教学反思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