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教学要求
第一章 声现象
1、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知道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能根据声速进行简单的计算。了解回声。 2、了解声音的特性。知道声音的音调跟发声体的频率有关,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3、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 4、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知识的应用。
第二章 光现象
1、理解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及其应用。了解光在真空中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c = 3×108 m/s。 2、了解光的反射现象。理解光反射的规律。会画与光反射有关的光路图。认识反射现象中光路的可逆性。了解什么是镜面反射,什么是漫反射。 3、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会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图。 4、了解光的折射现象。了解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的偏折规律。了解光在发生折射时,光路的可逆性。会画与光折射有关的光路图。 5、了解色散现象,知道白光是由色光组成的。知道色光的三原色跟颜料的三原色是不同的。
第三章 透镜及其应用
1、了解什么是凸透镜,什么是凹透镜,了解透镜的焦点、焦距。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会画光经过透镜发生折射的光路图。 2、了解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4、了解眼睛的构造。了解眼镜是怎样矫正视力的。
第四章 物态变化
1、了解温度计的工作原理。能说出一些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尝试对环境温度发表自己的见解。 2、能区别气、固和液三种物态,能描述这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了解熔化、凝固的含义,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知道熔化要吸热,凝固要放热。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含义,会根据提供的数据画熔化曲线或者凝固曲线。 3、知道什么是汽化、液化。知道汽化要吸热,液化要放热。了解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了解沸腾现象,知道什么是沸点。知道蒸发可以致冷。知道生活中的汽化和液化现象。 4、知道升华和凝华的概念。知道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知道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5、能用水的三态变化解释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环现象。有节约用水的意识。
第五章 电流和电路
1、认识摩擦起电现象,了解电荷的种类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了解验电器的原理及其作用,了解电荷量及其单位。了解原子结构,认识元电荷、自由电子,认识电荷的移动。了解导体和绝缘体。 2、知道电流的形成及其条件,知道电流方向的规定。通过动手实验,认识断路、通路、短路,知道电路的组成;能从能量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会读、能画简单的电路图。会按实物连接图画出对应的电路图;会根据电路图对实物图进行正确连线。 3、知道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连接的特点,会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4、认识电流的大小,知道电流的单位、符号。会使用电流表(即知道电流表的用途、符号,知道正确使用电流表的规则,并会将电流表正确接入电路,画出相应的电路图。认识电流表的量程,能正确读出电流表的示数)。 5、会测量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的电流(包括电路设计、实物连接、操作步骤、设计表格,记录与分析实验数据,归纳总结规律等)。
附录:不同层次学习目标的具体要求:
1、了解(或“知道”)——再认或回忆知识;识别、辨认事实或证据;举出例子;描述对象的基本特征。 2、认识——介于“了解”与“理解”之间。 3、理解——把握内在的逻辑联系;与已有知识建立联系;进行解释(或说明)、推断(或估计)、区分(或分类)、扩展;提供证据;收集、整理信息;能进行有关计算等。 4、会(或“能”)——掌握技能技巧,正确进行操作等。
题型示例:
一、了解(或“知道”): 1、 通常我们接电话,对熟悉的人,听到他的说话声就知道他是谁了,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A、频率 B、音调 C、音色 D、响度 2、下列现象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A、斜插入水中的筷子看似弯折 B、平静湖面上山的倒影 C、透过玻璃窗看到户外的景物 D、白天浓密树阴下有许多小圆形光斑 3、关于近视眼及其矫正办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近视眼成像于视网膜前,必须戴凹透镜做成的眼镜 B、近视眼成像于视网膜前,必须戴凸透镜做成的眼镜 C、近视眼成像于视网膜后,必须戴凹透镜做成的眼镜 D、近视眼成像于视网膜后,必须戴凸透镜做成的眼镜 4、夏天的清晨,河面上会出现一些雾气,这个现象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水蒸气升华 B、水蒸气液化 C、水蒸气凝固 D、水蒸气凝华 5、在通常情况下,以下物质全部属于导体的一组是: A、陶瓷、油 B、人体、大地 C、塑胶鞋、玻璃 D、玻璃、空气 6、车门车窗已关闭的汽车内的乘客几乎听不到外面的声音,这是从 途径减少噪声;市区内禁鸣喇叭是从 途径减少噪声。 7、放大镜实际上是一个 透镜。如果放大镜的焦距等于10cm,则被观察的物体与放大镜的距离必须 ,才能成一个正立、放大的像。 8、水沸腾过程中水的温度 (填“升高”、“下降”或“不变”),该过程水 (填“吸热”、“放热”或“不吸热也不放热”)。 9、右图所示的仪器叫做 ,它的作用是 。 10、原子由 组成, 是带有负电最小电荷的粒子。
二、认识: 1、我们学习了红外线和紫外线的一些知识,请你在下面横线上各写出每种光在日常生活中的一种应用: 红外线: 。 紫外线: 。 2、右图中,当S1、S2都闭合时,能亮的灯是 , 它们是 联的。 三、理解: 1、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的 ;若光源是圆形的,小孔是正方形的,光屏离小孔的距离足够远,则成的像是 形的。 2、“猴子捞月”的寓言故事说,猴子看到井中有一个月亮,以为月亮掉进井水中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水中出现月亮属于光的反射现象 B、水中出现月亮属于光的折射现象 C、水中的月亮到水面的距离比天上的月亮到水面的距离近 D、水中的月亮比天上的月亮小 3、航空摄影人员从高空给城市拍照,若所用照相机镜头的焦距为80mm,则胶卷与镜头的距离应 (填“大于”或“小于”)80mm,所成的像为缩小、 (填“倒立”或“正立”)的 (填“实”或“虚”)像。 4、现在,一些大厦都用许多大块的镀膜玻璃做外墙(俗称“玻璃幕墙”),这种外墙即能透射光线也能反射光线。 ①小明同学路过某大厦楼前,从侧面往玻璃幕墙看去,发现该大厦前的旗杆在玻璃幕墙中的像有错位现象。他经过仔细观察和分析,认识产生这种错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上下两块玻璃不在同一竖直平面内所造成的。请你利用简易器材,运用模拟的方法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它,要求写出这个实验所需器材和简述实验过程。 ②玻璃幕墙会给人们带来哪些负面影响?请举一例。 5、小王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如图1所示放置蜡烛、凸透镜和光屏,老师告诉大家,凸透镜的焦距等于10cm。
①小王先把蜡烛放在u = 25cm处,光屏放在距离凸透镜20cm处,点燃蜡烛后,观察到光屏上出现烛焰的模糊的像,如图2所示,他就在实验表格中记下:物距u = 25cm,像距v = 20cm。你认为他这种做法对吗,为什么? ②当小王把蜡烛移到u = 17cm的地方时,在光具座上前后移动光屏,老是看不到烛焰的像,你认为原因是什么? ③小王纠正器材放置上的错误之后,把蜡烛移到u = 5cm的地方,然后在光具座上移动光屏,当光屏与凸透镜之间的距离较远时,光屏上什么东西都没有;当光屏与凸透镜之间的距离较近时,就可看到光屏上出现一个圆形亮斑,如图3所示。小王以为这就是烛焰的像,你同意他的看法吗?如果不同意,应该如何做才能看到烛焰的像? 四、会(或“能”): 1、如图4所示,S表示一个发光的小灯泡,它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经过P点,试在图上准确画出这条反射光线及其对应的入射光线。 2、在图5中,一束光线AO从空气斜射到水面,画出它大致的折射光线(同时画出法线)。 3、在图6中分别画出光线AB和AC经过凸透镜后射出的光线BB’和CC’,已知光线AB经过凸透镜左侧的焦点,光线AC平行于凸透镜的主光轴。
4、图7中温度计的读数是 ;电流表的示数是 。
5、细心观察图8所示的电路,请在虚线方框内画出对应的电路图,其中电子门铃在电路图中用“ ”这样的符号代表。
6、利用学校提供的器材做实验,分别测量图9电路中流过A、B、C各点电流的大小。
(1)用实线代表导线把图10中的实物图连接成测量图9中流过C点电流的电路。 (2)换用不同的小灯泡做实验,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 实验次数 流过A点的电流IA/A 流过B点的电流IB/A 流过C点的电流IC/A 1 0.15 0.25 0.40 2 0.14 0.14 0.28 3 0.22 0.32 0.54 分析表中数据,你得到什么结论:(用文字叙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