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的原籍问题仍然不好判定。
更有一个容易造成“误导”的情况是:自白居易的五世祖白建,即因有功于齐,曾被“赐田韩城”而离开了故乡太原。由于白建的家庭和子女情况不明,人们也未对此进行考证,不少学者就认为自此白氏家族就离开了太原。
(二)
据白居易撰《襄州别驾白季庚、夫人颖川陈氏墓状》记载:
“初,(季庚)高祖(白建)赠司空,有功於北齐,诏赐庄、宅各一区,在同州同城县,至今存焉。故自司空而下、都官郎中而上,皆葬於(陕西)韩城县。”(4)
为了解白建迁居韩城的情况,笔者曾经查阅《陕西通志》、《韩城县志》等资料,但都没有发现任何有关记载。不过,从《白居易集》里有关诗、文所反映的情况看,虽然白建晚年在“赐田韩城”后离开故乡,迁移到陕西韩城居住,并且在逝世后还埋葬在那里,但在白建的子孙几代人眼里,韩城并不算是他们的故乡,那里只不过是他们家族一两代人的寄籍之地而已。
按照古代人的习惯,流落外地的人在生前、死后,都是要“落叶归根”或“魂归故土”的。但白建在死后却没有“魂归故乡”,而是埋葬到了韩城。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他在那里已经有了田庄,可以在那里入土长眠;另一方面是因为,在白建逝世前后的几十年当中,山西太原及晋中一带,一直是北周、隋、唐等几代王朝改朝换代的逐鹿征战之地,战火频仍,动荡不安。在当时的情况下,白建的灵柩无法按照中国古代的丧葬习俗归葬太原祖坟。这一举措,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当时社会战乱条件下所采取的权宜之举。
因为白建埋葬於韩城,所以其子士通、其孙志善以及其孙白温等,后来也先后埋葬在他的身边。
白建以下白士通儿孙几代,已经进入隋、唐时期,他们都是在游宦生涯中度日。白士通是白建之子、白居易的四世祖(高曾祖),曾任唐朝“利州(今四川汉寿县)都督”;其子(高祖父)志善,曾任“朝散大夫、尚衣奉御”。从他们两代人的宦历看,他们的一生,大部分时间过得都是“居无定所”的游宦生涯。从有关记载看,以上两代人也是埋葬在韩城的土地上。但从白居易一直自称“太原白居易”的情况看,在他和其他白氏后人的心目中,是从来没有产生过以韩城为“故乡”的任何概念和想法的。在他们的头脑里,自己家族的故乡,仍然是山西太原。
据考证:直到白居易的曾祖父白温,才从韩城、长安迁居到华州(今陕西渭南市)下圭,时间大约在“唐高宗至中宗之间”(5)。不过,白温一家虽然迁居华州,而且他的两个儿子白皇、白鳞也都是在下圭长大成人,但他的家族并没有“落籍”下圭,这可以从白温死后没有在这里入土埋葬,而是被护送埋葬到数百里以外韩城县的父、祖坟茔得到证明。
至於白温的长子、白居易的祖父白皇,在成人以后,经过科举考试,曾先后担任过鹿邑(今河南鹿邑县)县尉、洛阳(今河南洛阳)主簿、酸枣(今河南滑县)县令、殿中待御史、内供奉、巩县(今河南巩县)县令等职务,一生在外游宦飘零,他的大部分时间也并不在下圭度过。
据白居易所撰《巩县府君白皇、夫人河东薛氏墓状》记载:白皇於“大历八年(773)五月三日,遇疾殁於长安,春秋六十八。以其年权厝於下圭县下邑里。”(6)以上事实说明,不论是“陕西韩城”还是“华州下圭”,都只不过是白居易家族的“寄籍”之所以及“权厝”先辈灵柩的权宜之地。
在白居易的心中,无论韩城还是华州下圭都不是自己的故乡,他是“太原白居易”。
(三)
据前引《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白建的五世祖、白氏二十三世孙白邕,曾在“后魏(北魏)时担任“太原太守”,这就为我们提供了距离白居易时间最近的线索。
但是,南北朝时期的北魏、北齐乃至以后的隋、唐时期,“太原郡”(或府)下辖有晋阳、榆次、太谷、祁县、平遥、介休、清源、徐沟、文水、交城等十几个县份,这位白邕的具体籍贯到底在太原什么地方,还是无法确定。
有幸的是:六十年代初,在陕西省渭南县渭河北岸出土《唐故开府仪同三司守太傅致仕 上柱国 太原郡开国公 食邑二千户 赠太尉白公(敏中)墓志铭 并序》,这篇直到近年才正式公布的珍贵史料,为解开“太原白居易”之谜,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据《白敏中墓志铭》记载:
“……谨按白氏受姓於楚,本公子胜,理白邑,有大功德,民怀之,推为白公。其后徙居秦,实生武安君,太史公有传,遂为望族。元魏初,因‘阳邑侯’包为太原太守,子孙因家焉。逮今为太原人也。”(7)
在前引《新唐书·宰相世系表》里,担任“后魏太原太守”的是白氏二十三世孙“白邕”,但在《白敏中墓志铭》里,担任“元魏太原太守”的却是“白包”。分析这两个名字之间的关系,一是:“白邕”或是“白包”之误写;二是:“白邕”、“白包”不是一人,二人或者是父子、祖孙关系。不过,从二者都是担任“太原太守”的情况看,在一般情况下,父子二人不可能先后担任同一地方的同一职务,因此前一种情况的可能性较大。所以,白氏第二十三世孙的名字当以《墓志》所载“白包”为准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